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等级 一、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 (3分)
她的生命艰辛而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二、把词语填写完整(10分)
狂风( )号 ( )风送爽 银装( )裹 雷( )电击 水天一( ) 波澜( )阔 林( )草丰 一( )千里 慷( )激昂 深明大( ) ( )于职守 ( )人奋进 节衣( )食 孜孜不( ) ( )精会神 艰苦( )绝 玉( )银末 硕大无( ) 前赴后( )( )为壮观 三 、选择题 (6分)
1.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①难(nàn) ②手腕(wǎn) ③悄无声息(qiǎo) ④ 碰碰运气(qi)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
①震憾人心 ② 顶礼莫拜 ③ 颠沛流离 ④喜出往外 3.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负荆请罪(遭受) ② 天涯碧草话斜阳 (边际) .. ③赞叹不已(停止) ④ 但悲不见九州同(只是) ..4.下列带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① 外婆的心脏不太好。 北京是祖国的心脏。 ....② 这个地道很深。 她能说一口地道的北京话。 ....
③ 这个角色我可以替代他来演。 今天奶奶替代爸爸去开家长会。 .... ④ 这是一潭深绿的泉水 水是那么深,又是那么清 ..
1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替代—代替”与“品味—品位”,每组中的两个词意思都相同。 ②“荷兰侵略军凭借高大坚固的铁甲舰和舰上的大炮,企图负隅顽抗”中,....加点的词语也可以换成“顽强抵抗”。
③“华山自古一条道” 是说从古至今,要爬上华山就只有一条路,说明华山的艰险,也暗指只能有一种方法,别的方法不行。 ④《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李白“生平第一首快诗”。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 ①联欢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② 尽管皮鞋美观、耐穿,但不如布鞋舒适、轻便。 ③秋天的香山是一年中最美丽迷人的季节。
④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重大的问题。 四、给下列场所设计(选择)合适的名言警句(3分)
学校运动场 我们的教室 我家的书房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8分)
1. 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生存之 ,而是 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存环境 ,以超乎想象的 生存下来,终于造成了高原上的一方 。命运 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 ,它却在 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最后一句话不仅是在写柳树,同时也是在写 ,这一句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 (6分) 2.“剑外忽传收蓟北 , ” ,“ , 家祭无忘告乃翁”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问渠哪得清如许? ”,“ ,绝知此事要躬行” 则表明了诗人对学习的感悟。对你启发特别深的诗词名句还
2
有 , 。(5分) 3.祖国的前程让钱学森放弃了 的待遇,冲破 ,最终回到中国;为了国家利益,蔺相如不计个人得失,令廉颇羞愧难当并去向他 ;为了给中国人 ,詹天佑不怕 ,也不怕 ,毅然接受并 修筑京张铁路,他不愧是杰出的 。( 4分) 4.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 。(1分) 5.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 的孩童,它歪着 的脸蛋,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 一色, 一片。(2分) 六、阅读短文,完成答题(30分) 短文1(8分)
草 原(片段)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1.文中“主人”是指 ,“客人”是指 ;这两段文字主要表现了主人们 、 的特点。(4分) 2.文中描述的两个动人的场景是: , 。(2分) 3.“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大家的“心里”想的是: (1分)
3
4.文中有一句话,很自然地承接了上下文,请用“ ”画出来。(1分) 短文2(10分)
大自然的文字(片段)
云,也是天空这本大书上的文字。炎热的夏季,远远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云山,从这座云山向左右伸出两个尖头,山变得就像铁匠的铁砧了。飞行员知道,砧状云是雷雨的yù zhào( ),应该离它远些才好。如果在它里面飞行,它会把飞机毁掉。
①用“ ”画出本段文字的中心句。(1分)
②用“ ”画出本段文字中的比喻句,这句话把 比喻成 。(2分)
③根据拼音写出文中的一个词语。(1分)
④“砧状云”告诉我们的信息是 。(1分) ⑤大自然的文字很多,除了砧状云以外,你知道的大自然的文字还
有 ,它告诉我们的信息 。(2分) ⑥大自然不缺少文字,缺少的是发现大自然文字的眼睛。要想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就要 。(2分) 短文3(12分)
妈妈的习惯
小时候我们家洗菜,总是放着水龙头哗哗哗地冲洗。这时妈妈总是立刻跑过来,把水流关小,还会拿个盆或者桶来把水接着,用来浇花或是冲厕所。淘过米的水她总要留着,洗碗时用来洗第一遍。洗衣服的水也要留着,第一遍肥皂水拖第一遍地,清衣服的清水拖第二遍地,我们家的地总散发着肥皂粉的香味。 那时候压根就没有“环保”这个词,可是节俭这个与环保相通的习惯,早就在妈妈的骨子里根深蒂固了。‖
后来我们都长大了,连妹妹都有了孩子,妈妈的习惯时常和妹妹的生活方式发生冲突。
妹妹家在上海,新装修了房子。妈妈带去一大堆锅碗瓢盆坛坛罐罐,塞满了妹妹的厨房;带去一大堆被子褥子,塞满了妹妹的储藏柜;平时买东西的各种包装也不扔,塞满了妹妹的阳台,像是立志要把新房子变成仓库。妹妹的办法是阳
4
奉阴违,每次等妈妈一离开上海,她便把那些大半年也用不上一次的东西全扔掉。可妈妈一去又开始收集储存,如此周而复始。
终于,妈妈生气了!因为妹妹把她冬天穿的拖鞋扔了。我打电话想安慰妈妈,可妈妈气呼呼地说:“好好的拖鞋,我走前洗好晒过的,怎么就给扔了!总说买新的,这不是钱的问题,是价值观的问题!”你看,都上升到价值观的高度了!妈妈继而伤感:“都是我没教好你们啊!”‖
妈妈退休以后,坚持每天户外快步走,一来锻炼身体,二来途中办各种事情。今年元旦,妈妈从上海回南京,自己买了普快的票,坚决不要妹妹开车送她,也不坐动车高铁。她说:“你想呀,我时间宽裕,当然选便宜的车次。动车高铁空调打那么大,冻人不说,还不环保。”嗬,妈妈还找到了流行的理论根据哩,她一直坚持的种种习惯,原来叫做“环保”。
现在,我和妹妹家里,用来盛放淘米水、洗菜水、洗衣服水等等的各色容器大大小小整齐排列,各司其职;随手关灯、少开空调、少用化学制剂等等环保行为已经成为习惯。‖
1.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下列词语的理解。(5分)
(1) “阳奉阴违” 在文中指的是妹妹 。妹妹每次都这样做就叫做 。 (2)“妈妈的习惯”指的是她 ,主要表现在她 节约用水 、 、 等方面。 2.短文已用“‖”分为三段,请任选一段,写出段意。(2分)
第 段: 3.这篇短文赞美并倡导的是 (2分) 4.文中妈妈、妹妹和“我”三人中, 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她给你的印象是: (3分) 六、作文(30分)
题目:给 的一封信
提示:1.读了《妈妈的习惯》,你一定对“环保”有了新的认识,请围绕这个主题,给你的家长或亲友写一封信,表达你的建议和愿望。
2.注意书信的格式。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