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课题申报:大数据下的校园数据挖掘与应用

课题申报:大数据下的校园数据挖掘与应用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

【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大数据下的校园数据挖掘与应用

课题名称:大数据下的校园数据挖掘与应用

关键词:数据融合 数据挖掘 预警

申报级别: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

课题类别:青年课题

学科分类:其他

研究类型:其他

预期研究成果:

立项号:

课题设计论证

研究意义:

随着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大部分高校已经或正在建设基于业务的应用系统,实现系统间的数据整合、交换以及业务流程。但是,这些应用系统的建设往往受于建设主导者的所处角色和视角,而数字校园建设又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局规划,导致数字校园离真正的用户服务目标仍有很大差距。因此,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转型成为必然趋势。

在数据交换平台和标准数据中心趋于完善的情况下,学校的数据包括教工信息、学生信息、网络认证信息、教务、学工、财务、科研等数据资源逐渐成为宝贵财富。在智慧校园建设中对学校的数据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与分析,不仅能为教学管理提供学生考勤、成绩、学习等预警服务和学工管理服务,而且能够为学校的制定提供更有力的数据支持,在校园服务、舆情监控等方面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国内外同类研究工作现状:

自从“智慧校园”的概念提出后,国内不少学者对智慧校园的内涵进行多个角度的解读。有研究者强调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作用,认为智慧校园是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化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这个一体化环境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融合等;有研究者认为智慧校园是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充分利用信息化相关技术,通过监测、分析、融合、智能响应的方式,综合学校各职能部门,融合优化现有资源,提供质量更高的教学、更好的服务,构建绿色的环境和谐的校园等;也有研究者认为智慧校园的建设不仅仅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那只是感

知部分,应更多考虑技术的特点,突出应用和服务。令人激动的是,智慧校园不再停留在理论层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均提出了智慧校园的建设规划,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校园应用是必然之路。

主要研究内容:

随着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转型成为必然趋势。在大数据环境下利用数据库、智能计算与数据挖掘技术,用智慧的计算构建智慧的校园。对学校数据中心的数据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与分析,为教学管理提供学生考勤、成绩、学习等预警服务和学工管理服务,实现信息化体系对用户的理解,对趋势的把握。

研究目标:

1、 整合学校数据资源,建设数据标准平台,制定统一的数据共享机制,为校园业务系统的统一信息管理提供融合服务,实现智慧校园的海量数据支撑。

2、 依据数据挖掘和建模技术,在“海量”校园数据的基础上构建模型,建立预测方法,对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展望和预测;根据学生考勤、成绩等数据设计学生学习预警等教学管理或学生行为分析管理,为学校的制定提供更有力的数据支持。

创新之处:

1、 在大数据中获取和分析有价值的信息,并且应用到实际场景中。

2、 设计教学、学工管理中的场景,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将大数据应用结果交付到实际管理和服务中。

研究思路:

1、 由于智慧校园所涉及的数据不仅源自于学校业务管理部门,也源自一些外部部门,异构数据和不同的管理机制导致数据无法共享。只有建设一个统一的、完备的、共享的、标准的数据融合平台才能有效地支撑智慧校园的建设。

2、 校园数据包括教工信息、学生信息、网络认证、教务、学工、财务等数据资源逐渐成为宝贵财富,如何在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深入挖掘与分析成为目前智慧教务、智慧服务中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路线:

1、 根据国家教育信息管理标准建立标准数据表,利用数据交换工具搭建数据交换平台,建设统一、标准、共享的数据平台。

2、 设计教学、学工管理中的场景,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将大数据应用结果交付到实际管理和服务中。

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5.9—2015.10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智慧校园的国内外发展态势;了解各大高校智慧校园规划中大数据应用的切入点和重点,确定课题研究目标和方向。

第二阶段:2015.11—2016.1,结合校园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构建统一、完备、共享、标准的数据融合平台,实现异构数据的融合。

第三阶段:2016.2—2016.4,对教学、科研、考勤、行为等数据进行挖掘分析,设计不同场景,提取有价值数据对教学管理、学工管理和决策的支撑。

第四阶段:2016.5—2016.6,将数据分析结果应用到实际教务管理和学生服务中,实现信息的自动推送或预警。

第五阶段:2016.7—2016.9,根据对课题论点进行总结,进一步分析整理资料并撰写课题研究论文。

课题可行性分析

1、课题组成员大都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和中级工程师职称,长期从事校园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开发、维护工作,有建设校园数据中心的丰富经验,主持完成厅级项目 《教育信息化标准下的校内信息整合与共享研究》、校级项目《基于 ODI 的高校异构系统数据整合模型研究》、《校园网络可靠性的研究与设计》。

2、为了提高校园信息化水平,学校将智慧校园的大数据应用列入了校园信息化规划之中,学校拟投入较大的力量进行各信息系统的数据融合和数据挖掘。

3、课题组成员已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前期研究工作,为完成该课题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工作基础。

预期研究成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