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023-2024学年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18分)

1.(2分)各项中给划线的字注音、解释词义无错误的是(  )A.心无旁骛(wù) B.强聒(guō)不舍 C.箴(zhēng)言 D.拏(lá)一小舟

骛:摇摆

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箴:劝告、劝诫拏:撑(船)

2.(2分)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于2023年7月28日在成都不期而至。届时,各国的运动员们将纷至沓来,齐聚成都。东安湖公园作为大运会主会场,其以“一湖映一阁,四园十二景”为主的布局构造让人叹为观止。龙泉山自然风光美不胜收,站在主体育场观景平台上,运动员们可尽情享受……成都成就梦想,希望运动健儿们能在这场盛会中满载而归。A.不期而至

B.纷至沓来

C.叹为观止

D.美不胜收

3.(2分)以人比玉,由玉及人,“生逢新时代,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更加勤勉,用时间和汗水雕琢自己(  )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玉”常常被用来形容人的优秀品质,彰显着东方美学的韵味。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①“玉不琢,不成器”,器与人皆通此理。

②坚固细密的玉石必得经过一番艰苦的切、磋、琢、磨,才会露出质朴面目,显出纯美底色。③玉石藏于山中、埋于谷底,与普通石头不分伯仲,如何成为众所敬仰的美玉?④只有历多雕琢磨砺,唤醒内心的道德律,淬炼信仰的主心骨A.②③④①

B.③②①④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

4.(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海洋保护工作初见成效,中华白海豚在福建近海出现次数越来越高。B.中国人民在各种困难面前从来都不曾屈服,书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C.大明湖位于济南旧城东部,包括珍珠泉、芙蓉泉、王府池三处泉水构成。D.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迫于生计去举人家里偷书,被打得浑身遍体鳞伤。5.(2分)选出下列语法知识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①岁月周而复始地镌刻着崭新的年轮。又是一年毕业季,这是青春夺目的幻化,这是芳华淡雅的绽放,难忘课间的互动,记得住临摹的字帖,记得住哼唱的旋律。老师们坚守三尺讲台,燃烧激情,挥洒汗水,放飞希望,追逐梦想。②如果一名少年是一颗星,那么璀璨的星群就是心与心的相拥。即使还未长大,也不会辜

1

负天空,也要闪耀属于自己的,更属于世界的光芒。

A.文中加点词“旋律”“希望”“闪耀”词性相同,都是名词。

B.文中画横线短语“课间的互动”是偏正短语,“追逐梦想”是动宾短语。C.文中画线句①中“周而复始”是状语,“崭新”是定语。D.文中画线句②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

6.(2分)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在别的国家,城市化和汽车普及化是两个阶段。但在中国几乎是同一个时期叠加的,这就导致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

B.网格员大事小事都要管,需要有责任心和奉献意识,只有把服务渗透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让居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C.五一假期首日,“北京南—淄博”火车票开售1分钟即售罄,“五一”期间淄博旅游订单(含酒店、景点门票)同比增长超2000%。

D.要想当好干事创业的“领头羊”,改革创新的“开山斧”,为民解难的“孺子牛”,需要我们带头转变思想,转变理念,转变作风。

7.(6分)班级将围绕主题举行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古往今来中国有许多自强不息的人物,他们的精神让我们感动,请写出一个对你影响较大的故事。(2)班级举行了以“学生当自强不息”为话题的演讲比赛,请你为本次演讲比赛的主持人拟写一段开场白,要求不少于100字。二、阅读与理解(52分)

8.(6分)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①班会主持人张明同学借用古诗词饱含深情地表达心声:亲爱的同学们,展望未来,我们既要有“   ,   ”(李白《行路难》(其一))的乐观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也要有“ 

 , 

 ”(刘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   ”②望着满天的星斗,想着远方的同窗,我心中不禁默念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不管身处何方,都铭记同窗苦读的日日夜夜,怀着一份思念9.(4分)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完成问题。

从军行七首(其三)

王昌龄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从军行七首(其六)

2

王昌龄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1)(2分)写出诗中“表”与“敕”的不同之处。(2)(2分)这两首边塞诗所表达的感情有何异同?10.(12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2分)选出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与例句中划线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A.以刀劈狼首。B.静以修身。C.以我酌油知之。D.以其境过清。(2)(2分)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B.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C.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D.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3)(4分)翻译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①微斯人,吾谁与归?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4分)【甲】文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是对【乙】文孟子哪一观点的发扬?他们的思想在今天是否还有借鉴意义?11.(11分)阅读《家风传统是干事创业之基》,完成问题。

①家,不仅是一种情感牵挂,更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修身立德的精神起点。家风犹如家庭成员的精神纽

3

带,是嘉言懿行的代际沉淀,流风余韵,成为一个人精神成长的母体。可以说,家风传统是干事创业之基。

②家风对领导干部而言,是砥砺品行、干事创业不可或缺的精神指针。成长于克勤克俭、崇俭抑奢的家风环境,自会多一份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的主动,也会多一些手握戒尺、心存敬畏的自觉。相反,如果家风不正、家教不严,或是没规没矩,或是爱慕虚荣,家风影响着人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追求,进而影响人的事业成就。

③穿越治乱兴替的历史风烟,多少盛世繁华只留下“而今安在哉”的感慨,而家风传统却延绵不衰浙江钱家自五代吴越国开国君主钱镠开始,一个家族绵延1000多年,尤其在近代涌现出钱学森、钱三强、钱锺书等众多精英人物。晚清曾国藩被誉为清代“中兴第一名臣”,生活简朴、勤政自律,得益于“有子孙有田园,但以箕裘承祖泽”的家教熏陶。“有好家才能走得远”,好的家风如同无声的教诲,让人铭刻在心、受益终生。

④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必有余殃。”没有好的家风家教,既难以清白做人也无法专心做事。刘铁男教儿子“做人要学会走捷径”,他自己怎么可能秉公用权?苏荣纵容家庭成为“权钱交易所”,他自己如何独善其身,莫不与家风不正、家教不严有关。家风纯正是干事创业源源不断的正能量,家风腐化则是为人处世难以承受的负资产。

⑤有人曾探讨,四大古文明为何只有中国文明绵延至今?结论是“可能中国人特别重视家教”。中国人的家,是《静夜思》里的中天明月、《枫桥夜泊》时的夜半钟声,成就更好的个体,亦能汇聚成更好的国家。(1)(2分)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2分)简要分析选文②段的论证思路。

(3)(3分)选文③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4分)你家有什么良好的家风,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践行这种良好家风的。12.(1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心灵深处的老屋

梁惠娣

①闲读诗书,竟羡慕起古代的文人来。

②据说,吟出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千古名句的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在故乡筑舍种菊,把酒吟诗;为避“安史之乱”的杜甫,携家入蜀,交游赋诗,写出无数精彩的诗作,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他筑稼轩,过着自己无限向往的躬耕田园生活……对于古代文人来说,山水田园无疑是他们的心灵归宿地,想到故乡的老屋,那也是我的心灵归宿地。

③老屋门前有一片竹林,那青皮竹像高挑的仙子,伸出无数绿手臂,像一幅永不褪色的画竹图。到了夏天,竹林间筛下一片响脆的蝉唱,打着手电筒到竹林里甚至可以很轻易地捉到竹竿上蜕壳的蝉儿。后来念书时知悉,大画家郑板桥爱竹成癖,留下大量竹画和咏竹诗。大诗人苏东坡则留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名言,才发现它是堪与古人媲美的“雅居”了。

4

④老屋门前的东边,有一棵高大的菠萝树,菠萝树的叶子光滑明亮,那是童年的味道。到了夏季,树上结了菠萝蜜,憧憬着吃那甜美的黄色果肉。

⑤老屋给我很多难忘的记忆。

⑥犹记得小时候的夜晚,关了灯,屋内是密仄仄的黑暗,后来学会了在黑暗中望屋顶的“天窗”。那“天窗”是夜晚唯一的光亮。月光像一匹银色的柔纱,从天窗口垂落下来,遥想着天上宫阙,嫦娥玉兔

⑦最喜欢下雨的日子。

⑧下雨时,雨水顺着屋顶的瓦片流下来,形成珠帘。我常常站在屋檐下看雨帘,叽叽喳喳地窃窃私语。这幅老屋“雨中即景”水墨画让人感觉如此安乐祥和。更喜欢的是下雨的夜晚,躺在床上听雨。瓦似乎是专为雨设置的乐器,瓦的声音就叮叮地奏响了。那声音酷似古筝,清脆且韵味十足雨势急,琴声就慷慨激越,如万马奔腾。雨势缓,像怀春的少女在花前低语。雨夜瓦屋听雨,像一曲美妙的天籁,又像一首动听的摇篮曲,梦最香甜。

⑨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经年行走,老屋成了我心灵深处的故乡。在现代生活中沉浮的我们,在房子、车子、票子、孩子的“四子棋”中迷了局,失眠症、偏头痛症就是这样缠上了我。在异乡,多少个失眠的夜晚,寻找雨敲屋顶下香甜的美梦。

(1)(2分)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故乡的老屋的?请简要概括。(2)(3分)结合选文内容说出你对第②段加点词语的理解。(3)(4分)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⑧段的划线句子。

雨势急,琴声就慷慨激越,如万马奔腾。雨势缓,像怀春的少女在花前低语。(4)(4分)请从内容和结构上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13.(6分)阅读艾青的《镜子》,回答下列各题。

镜 子艾青仅只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它最为真实决不隐瞒缺点它忠于寻找它的主人谁都从中发现自己或是醉后酡颜或是鬓如霜雪

5

有人喜欢它因为自己美有人躲避它因为它直率甚至有的人恨不得把它打碎

(1)(2分)这首诗歌中的“镜子”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请结合原诗简要赏析。(2)(4分)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三、作文(50分)14.(50分)我依然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2023-2024学年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18分)

1.(2分)各项中给划线的字注音、解释词义无错误的是(  )A.心无旁骛(wù) B.强聒(guō)不舍 C.箴(zhēng)言 D.拏(lá)一小舟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对字音词义的掌握。要求能辨识形近字、多音字和常见的易读错写错字的读音,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含义。

【解答】A.有误,骛:马快跑;B.有误,聒:过分啰嗦;C.正确;

D.有误,“拏”应读作“ná”。故选:C。

2.(2分)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6

骛:摇摆

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箴:劝告、劝诫拏:撑(船)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于2023年7月28日在成都不期而至。届时,各国的运动员们将纷至沓来,齐聚成都。东安湖公园作为大运会主会场,其以“一湖映一阁,四园十二景”为主的布局构造让人叹为观止。龙泉山自然风光美不胜收,站在主体育场观景平台上,运动员们可尽情享受……成都成就梦想,希望运动健儿们能在这场盛会中满载而归。A.不期而至【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解答】A.使用有误,不期而至:没有约定的到来。BCD.使用正确。故选:A。

3.(2分)以人比玉,由玉及人,“生逢新时代,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更加勤勉,用时间和汗水雕琢自己(  )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玉”常常被用来形容人的优秀品质,彰显着东方美学的韵味。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①“玉不琢,不成器”,器与人皆通此理。

②坚固细密的玉石必得经过一番艰苦的切、磋、琢、磨,才会露出质朴面目,显出纯美底色。③玉石藏于山中、埋于谷底,与普通石头不分伯仲,如何成为众所敬仰的美玉?④只有历多雕琢磨砺,唤醒内心的道德律,淬炼信仰的主心骨A.②③④①【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解答】通读各句,③抛出问题,为首句,讲述玉石经过一番艰苦的切、磋、琢、磨,显出纯美底色,承接玉石经过的艰苦,过渡到人。故选:B。

4.(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海洋保护工作初见成效,中华白海豚在福建近海出现次数越来越高。

7

B.纷至沓来C.叹为观止D.美不胜收

B.③②①④C.③④①②D.②①③④

B.中国人民在各种困难面前从来都不曾屈服,书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C.大明湖位于济南旧城东部,包括珍珠泉、芙蓉泉、王府池三处泉水构成。D.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迫于生计去举人家里偷书,被打得浑身遍体鳞伤。【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有误,搭配不当,可以把“高”改为“多”;B.正确;

C.有误,结构混乱;D.有误,成分赘余。故选:B。

5.(2分)选出下列语法知识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①岁月周而复始地镌刻着崭新的年轮。又是一年毕业季,这是青春夺目的幻化,这是芳华淡雅的绽放,难忘课间的互动,记得住临摹的字帖,记得住哼唱的旋律。老师们坚守三尺讲台,燃烧激情,挥洒汗水,放飞希望,追逐梦想。②如果一名少年是一颗星,那么璀璨的星群就是心与心的相拥。即使还未长大,也不会辜负天空,也要闪耀属于自己的,更属于世界的光芒。

A.文中加点词“旋律”“希望”“闪耀”词性相同,都是名词。

B.文中画横线短语“课间的互动”是偏正短语,“追逐梦想”是动宾短语。C.文中画线句①中“周而复始”是状语,“崭新”是定语。D.文中画线句②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词性、短语、句子成分和复句。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根据平时积累,结合选项内容,逐项研读解答即可。

【解答】A.有误,“闪耀”是动词。BCD.正确。故选:A。

6.(2分)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在别的国家,城市化和汽车普及化是两个阶段。但在中国几乎是同一个时期叠加的,这就导致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

8

B.网格员大事小事都要管,需要有责任心和奉献意识,只有把服务渗透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让居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C.五一假期首日,“北京南—淄博”火车票开售1分钟即售罄,“五一”期间淄博旅游订单(含酒店、景点门票)同比增长超2000%。

D.要想当好干事创业的“领头羊”,改革创新的“开山斧”,为民解难的“孺子牛”,需要我们带头转变思想,转变理念,转变作风。【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解答】A.有误,“两个阶段”后句号应改为逗号,而且后边的“这”是对前边语意的承接。BCD.正确。故选:A。

7.(6分)班级将围绕主题举行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古往今来中国有许多自强不息的人物,他们的精神让我们感动,请写出一个对你影响较大的故事。(2)班级举行了以“学生当自强不息”为话题的演讲比赛,请你为本次演讲比赛的主持人拟写一段开场白,要求不少于100字。【答案】见解答

【分析】(1)本题考查知识积累。注意故事的要素要齐全,答案不唯一,符合“君子自强不息”的主题即可。如苏秦读书时每当困意袭来的时候,他就拿起锥子,朝自己的大腿狠扎几下。

(2)本题考查拟写开场白。开场白的内容要紧扣主题;语言要亲切,要有激情,以点燃观众的热情;语言的形式要生动活泼。此题围绕“学生当自强不息”来写开场白,引起同学们对自强不息的感悟等,注意表达通顺。【解答】答案:

(1)示例: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叫苏秦。他在年轻时,曾到好多地方做事。苏秦回家后,瞧不起他,所以。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就拿一把锥子,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猛然间感到疼痛,再坚持读书。

(2)示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历经五千年而生生不息。作为面临升学压力的九年级学子。让我们一起开启今天的“学生当自强不息”演讲比赛吧。二、阅读与理解(52分)

8.(6分)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①班会主持人张明同学借用古诗词饱含深情地表达心声:亲爱的同学们,展望未来,我们既要有“ 长风破浪会有时 ,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的乐观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也要有

9

“ 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②望着满天的星斗,想着远方的同窗,我心中不禁默念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不管身处何方,都铭记同窗苦读的日日夜夜,怀着一份思念【答案】见解答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病树前头万木春(注意“沧”“侧畔”的书写)

②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注意“婵娟”的书写)9.(4分)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完成问题。

从军行七首(其三)

王昌龄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从军行七首(其六)

王昌龄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1)写出诗中“表”与“敕”的不同之处。(2)这两首边塞诗所表达的感情有何异同?【答案】(1)表: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敕:专指皇帝的诏书。

(2)同:都通过对边塞战场荒凉景象的描绘,赞颂了边关将士英勇无畏、杀敌报国的英雄气概。异:第三首还表达了诗人对边关将士特别是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爱护与同情;第六首则通过描绘将士们英勇无畏为国出征的豪情,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强大国势与军力的自信与自豪之情。

【分析】《从军行(其三)》这首诗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描写一阵大风吹过古战场将战死的枯骨暴露在外,说明当时的战争有多么的惨烈,无数的将士们死在边关,而没有办法好好安葬,表现了诗人对将士们深切的同情之心。

《从军行(其六)》描写的是一位将军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诗的首句写这位将军的战时装束和勇武雄姿,次句转写边塞之景,意在营造和烘托气氛,暗示将军之心时时想着边塞的安危,时时准备奔赴边塞,保境安民。

10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理解。“表请回军掩尘骨”意思是应该上书朝廷将他们的尸骨好好安葬。“明敕星驰封宝剑”意思是边境传来紧急军情,赐予尚方宝剑令其领兵杀敌。

(2)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从军行(其三)》这首诗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说明当时的战争有多么的惨烈,而没有办法好好安葬。《从军行(其六)》描写的是一位将军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次句转写边塞之景,暗示将军之心时时想着边塞的安危,保境安民。答案:

(1)表: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敕:专指皇帝的诏书。

(2)同:都通过对边塞战场荒凉景象的描绘,赞颂了边关将士英勇无畏。

异:第三首还表达了诗人对边关将士特别是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爱护与同情;第六首则通过描绘将士们英勇无畏为国出征的豪情。译文:

从军行七首(其三)

深秋边城榆树上的叶子早已疏黄开始飘落,傍晚红日欲坠,一转眼城外的古战场就被如云的风沙弥漫,无数枯骨暴露在战场上,多少将士为保卫家园。应该上书朝廷将他们的尸骨好好安葬。

从军行七首(其六)

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碎叶城西的天空中高高地悬挂着一轮秋月,皇上星夜传诏将军;将军辞京奔赴前线。

10.(12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选出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与例句中划线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D 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A.以刀劈狼首。B.静以修身。11

C.以我酌油知之。D.以其境过清。(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A.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B.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C.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D.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3)翻译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①微斯人,吾谁与归?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甲】文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是对【乙】文孟子哪一观点的发扬?他们的思想在今天是否还有借鉴意义?【答案】(1)D(2)A

(3)①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②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是没有过的。(4)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示例:我认为,有借鉴意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我们这个时代又赋予它新的含义,就是为人民着想,把自己的幸福同人民的幸福连结在一起,为实现人类美好的理想而奋斗。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闪耀着朴素的大公无私的思想光辉。这是一种高尚的幸福观。【分析】参考译文:

【甲】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在朝廷里做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乙】齐宣王在别墅雪宫里接见孟子。宣王说:“贤人也有在这样的别墅里居住游玩的快乐吗?”孟子回答说:“有。人们要是得不到这种快乐,就会埋怨他们的国君。得不到这种快乐就埋怨国君是不对的;可是作为老百姓的领导人而不与民同乐也是不对的。国君以老百姓的忧愁为忧愁,老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

12

为忧愁。以天下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人的忧愁为忧愁,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是没有过的。”【解答】(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例句:以,因为。A.用。B.来。C.凭借。D.因为。故选:D。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这句话的意思为:人们要是得不到这种快乐。得不到这种快乐就埋怨国君是不对的。故选:A。

(3)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

①重点词语:微,如果没有,这样的人;归。句意为:如果没有这种人?②重点词语:王,使天下归服;未。句意为: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民亦乐其乐,民亦忧其忧,忧以天下,未之有也”,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退亦忧,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是对【乙】文孟子“乐以天下。第二问:根据选文内容,观点正确。答案:(1)D(2)A

(3)①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②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是没有过的。(4)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示例:我认为,有借鉴意义,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为人民着想,为实现人类美好的理想而奋斗、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命运担忧分愁,享受在后。这是一种高尚的幸福观。11.(11分)阅读《家风传统是干事创业之基》,完成问题。

①家,不仅是一种情感牵挂,更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修身立德的精神起点。家风犹如家庭成员的精神纽带,是嘉言懿行的代际沉淀,流风余韵,成为一个人精神成长的母体。可以说,家风传统是干事创业之基。

②家风对领导干部而言,是砥砺品行、干事创业不可或缺的精神指针。成长于克勤克俭、崇俭抑奢的家风环境,自会多一份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的主动,也会多一些手握戒尺、心存敬畏的自觉。相反,如果家风不

13

正、家教不严,或是没规没矩,或是爱慕虚荣,家风影响着人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追求,进而影响人的事业成就。

③穿越治乱兴替的历史风烟,多少盛世繁华只留下“而今安在哉”的感慨,而家风传统却延绵不衰浙江钱家自五代吴越国开国君主钱镠开始,一个家族绵延1000多年,尤其在近代涌现出钱学森、钱三强、钱锺书等众多精英人物。晚清曾国藩被誉为清代“中兴第一名臣”,生活简朴、勤政自律,得益于“有子孙有田园,但以箕裘承祖泽”的家教熏陶。“有好家才能走得远”,好的家风如同无声的教诲,让人铭刻在心、受益终生。

④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必有余殃。”没有好的家风家教,既难以清白做人也无法专心做事。刘铁男教儿子“做人要学会走捷径”,他自己怎么可能秉公用权?苏荣纵容家庭成为“权钱交易所”,他自己如何独善其身,莫不与家风不正、家教不严有关。家风纯正是干事创业源源不断的正能量,家风腐化则是为人处世难以承受的负资产。

⑤有人曾探讨,四大古文明为何只有中国文明绵延至今?结论是“可能中国人特别重视家教”。中国人的家,是《静夜思》里的中天明月、《枫桥夜泊》时的夜半钟声,成就更好的个体,亦能汇聚成更好的国家。(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简要分析选文②段的论证思路。

(3)选文③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你家有什么良好的家风,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践行这种良好家风的。【答案】(1)家风传统是干事创业之基。

(2)首先,提出了“家风对领导干部而言,是砥砺品行、干事创业不可或缺的精神指针”这一观点;然后,将良好的家风对人成长的有利影响(意义、重要性)与家风不正对人成长的不良影响(危害)进行对比,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或:然后,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了家风对人成长的重要性);最后,得出“家风影响着人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追求,进而影响人的事业成就”的结论。

(3)举例论证。列举了浙江钱家自五代吴越国开国至今涌现出众多精英人物,成为家风传承典范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家风传统却延绵不衰,给予一代代仁人志士建功立业的精神动力”的观点,进而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示例:我家有着勤俭节约的良好家风。在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下,我养成了勤劳、节俭的好习惯,经常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吃穿用度以节俭朴素为美,从不奢侈浪费,切实践行了我家勤俭节约的良好家风。

【分析】本文开篇点明中心论点:家风传统是干事创业之基;接着具体阐述了家风对领导干部,对仁人志士成就事业的重要作用,最后以中国文明的绵延至今原因的探讨,再次强调家风的重要性,总结全文。论证的过程中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与道理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

【解答】(1)本题考查议论文论点的提炼和概括。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能够统摄全文,或出现在文章

14

的首尾段。通读全文,全文表述的观点在第一段中指出。

(2)本题考查论证思路的梳理与概括。解答此类题,弄清楚层次结构,最后用标志性词语连缀解答,首先以“家风对领导干部而言、干事创业不可或缺的精神指针”一句;接着“成长于克勤克俭……心存敬畏的自觉”一句进行正面论证,如果家风不正;最后以“这样看来,进而影响人的事业成就”一句进行总结。(3)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的判断及作用分析。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具体分析。阅读第三段中的画线句子,举了浙江钱家一千多年来,以此来证明家风“给予一代代仁人志士建功立业的精神动力”,更具体详尽。

(4)本题考查读后感的表达能力。每个家庭都存在着家教,如勤俭持家,都属于家风的范畴,然后再说说自己是如何做的。答案:

(1)家风传统是干事创业之基。

(2)首先,提出了“家风对领导干部而言、干事创业不可或缺的精神指针”这一观点,将良好的家风对人成长的有利影响(意义,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或:然后,论证了家风对人成长的重要性),得出“家风影响着人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追求。

(3)举例论证。列举了浙江钱家自五代吴越国开国至今涌现出众多精英人物,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家风传统却延绵不衰,进而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4)示例:我家有着勤俭节约的良好家风。在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下、节俭的好习惯,吃穿用度以节俭朴素为美,切实践行了我家勤俭节约的良好家风。12.(1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心灵深处的老屋

梁惠娣

①闲读诗书,竟羡慕起古代的文人来。

②据说,吟出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千古名句的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在故乡筑舍种菊,把酒吟诗;为避“安史之乱”的杜甫,携家入蜀,交游赋诗,写出无数精彩的诗作,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他筑稼轩,过着自己无限向往的躬耕田园生活……对于古代文人来说,山水田园无疑是他们的心灵归宿地,想到故乡的老屋,那也是我的心灵归宿地。

③老屋门前有一片竹林,那青皮竹像高挑的仙子,伸出无数绿手臂,像一幅永不褪色的画竹图。到了夏天,竹林间筛下一片响脆的蝉唱,打着手电筒到竹林里甚至可以很轻易地捉到竹竿上蜕壳的蝉儿。后来念书时知悉,大画家郑板桥爱竹成癖,留下大量竹画和咏竹诗。大诗人苏东坡则留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名言,才发现它是堪与古人媲美的“雅居”了。

15

④老屋门前的东边,有一棵高大的菠萝树,菠萝树的叶子光滑明亮,那是童年的味道。到了夏季,树上结了菠萝蜜,憧憬着吃那甜美的黄色果肉。

⑤老屋给我很多难忘的记忆。

⑥犹记得小时候的夜晚,关了灯,屋内是密仄仄的黑暗,后来学会了在黑暗中望屋顶的“天窗”。那“天窗”是夜晚唯一的光亮。月光像一匹银色的柔纱,从天窗口垂落下来,遥想着天上宫阙,嫦娥玉兔

⑦最喜欢下雨的日子。

⑧下雨时,雨水顺着屋顶的瓦片流下来,形成珠帘。我常常站在屋檐下看雨帘,叽叽喳喳地窃窃私语。这幅老屋“雨中即景”水墨画让人感觉如此安乐祥和。更喜欢的是下雨的夜晚,躺在床上听雨。瓦似乎是专为雨设置的乐器,瓦的声音就叮叮地奏响了。那声音酷似古筝,清脆且韵味十足雨势急,琴声就慷慨激越,如万马奔腾。雨势缓,像怀春的少女在花前低语。雨夜瓦屋听雨,像一曲美妙的天籁,又像一首动听的摇篮曲,梦最香甜。

⑨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经年行走,老屋成了我心灵深处的故乡。在现代生活中沉浮的我们,在房子、车子、票子、孩子的“四子棋”中迷了局,失眠症、偏头痛症就是这样缠上了我。在异乡,多少个失眠的夜晚,寻找雨敲屋顶下香甜的美梦。

(1)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故乡的老屋的?请简要概括。(2)结合选文内容说出你对第②段加点词语的理解。(3)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⑧段的划线句子。

雨势急,琴声就慷慨激越,如万马奔腾。雨势缓,像怀春的少女在花前低语。(4)请从内容和结构上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答案】(1)苍翠竹林、波罗蜜的味道、月下畅想、檐下赏雨、卧床听雨。

(2)形象地写出了故乡的老屋带给“我”太多回忆,是“我”向往、想念的心灵家园。

(3)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夜瓦屋雨声如天籁般动听,表达了“我”对老屋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4)内容上:点明了老屋是“我”心灵深处的故乡,表达了对老屋的思念之情。结构上:“老屋成了我心灵深处的故乡”照应题目,总结全文。

【分析】本文是一篇抒情性散文。第①段和第②段从古人的居所引出抒情对象,故乡的老屋。第③段到第④段介绍了老屋的优美环境。第⑤段到第⑧段记叙了老屋给自己留下的温暖回忆。最后一段表明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能力。细读文本可知,第④段写老屋里的波罗蜜的味道,第⑧段写我在老屋檐下赏雨和卧床听雨。

16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的能力。作答时,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是因为老屋给我带来了很多温暖快乐的回忆。

(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作答时,然后根据修辞本身的特点和具体的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这句话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综合,表现了我对老屋的怀念与回忆。

(4)本题考查学生对结尾段作用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细读划线句可知,点明了全文的主旨,总结了全文。答案:

(1)苍翠竹林、波罗蜜的味道、檐下赏雨。

(2)形象地写出了故乡的老屋带给“我”太多回忆,是“我”向往。

(3)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夜瓦屋雨声如天籁般动听。(4)内容上:点明了老屋是“我”心灵深处的故乡,表达了对老屋的思念之情,总结全文。13.(6分)阅读艾青的《镜子》,回答下列各题。

镜 子艾青仅只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它最为真实决不隐瞒缺点它忠于寻找它的主人谁都从中发现自己或是醉后酡颜或是鬓如霜雪有人喜欢它因为自己美有人躲避它因为它直率甚至有的人恨不得把它打碎

(1)这首诗歌中的“镜子”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请结合原诗简要赏析。(2)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17

【答案】(1)本诗中的“镜子”是直言刚烈之士的典型,“平面”展现了镜子出身普通,“真实”“不隐瞒缺点”“谁都从中发现自己”表现了镜子的率直与忠诚。

(2)主要运用了比喻等,含蓄地刻画了人们对于直言之士的种种态度,鞭挞和嘲讽了生活中的种种丑恶现象,弘扬了正直无私的品格。

【分析】《艾青诗选》是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他的诗歌通常都富有“五四”战斗精神和饱满的进取精神。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以后陆续出版诗集《火把》《向太阳》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意象分析。诗歌中的镜子是一个见识深邃、忠诚之人,真诚又率直;“它最为真实;“它忠于寻找它的主人”说明忠诚。

(2)本题考查诗歌手法及作用。本题只需要从修辞角度考虑,实际上是借镜子写像镜子一样的人。本题含蓄的赞扬了像镜子一样的人的正直。答案:

(1)本诗中的“镜子”是直言刚烈之士的典型,“平面”展现了镜子出身普通。

(2)主要运用了比喻等,含蓄地刻画了人们对于直言之士的种种态度,弘扬了正直无私的品格。三、作文(50分)14.(50分)我依然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字迹工整,卷面整洁。【答案】见解答。

【分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前面有提示性语言能够帮助我们打开思路,给我们降低了写作难度,但本作文写作难度不大。“依然”意味着“坚持什么”,“依然”意味着曾经的坚守不变,横线上要填的词语一般应该是抽象的,如“坚守信念、坚持梦想、执着、抓住友情、拒绝父爱”之类,如果只是简单地写坚守一件具体的事物,或者重新过上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比如“保存”“喜欢读书”等等,这样的立意就有失浅薄。选择立意的时候要力求新颖,比如在大家都选择“信心、勇气、理想”的时候,有同学另辟蹊径,选择“谦卑”,回避了撞车现象。因为是“依然”,所以要铺垫一下“失去”的情况或者状态,这部分应该略写;然后,围绕“为什么”要“坚守”展开情节,或者写自己“失去”之后是“怎么做”的,这一部分要详写;最后再适当地点一下题。我们应该重点写“为什么坚守”以及“怎样坚守”,而不能只强调了“坚守什么”,把写作的对象确定错了。比如写“记忆”,只是把自己的童年往事写了几件,完全没有提到对现在的影响,根本就不能点出“依然”的意义,偏离了题意。如可写”我依然在路上”可以理解为行走的路,还可以理解为人生之路,或者成长之路。在路上,能看到数不尽的风景,一草一木各有各的姿态;在路上,会遇到

18

各种各样的人物,悲欢离合人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在路上,可以体会到跋涉的艰难,从中细细品味生活的真谛……不管路上我们经历了怎样的故事,最后依然信心满满行走在这路上;立意应积极向上,给人以正确的价值导向。本文适合写记叙文和写景散文。材料中的提示语目的就是打开我们的视野,增加我们选材的深度。要选最拿手的文体来写。如果写成写景的散文,可以游踪为线索,有次序地写景,不管一路上景物如何变化,写自己依然在沉浸在美景的路上;如果写成记叙文,可写成长路上让我们经历得意与失意,喜悦与哀伤,汗水与泪水,最后依然斗志昂扬……这正是我们生命的内涵;总之此文可叙、可议、可描写、可抒情,给予写作极大的自由度,便于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但要注意选择典型的素材便于突出文章中心。【解答】

我依然在路上

每个人的心中。每个人都在为了那个远方的梦而前行,年复一年,停下脚步,我们会发现。我们都有梦想的远方。这,就够了。

大家一定听过“刀锋战士”皮斯托瑞斯,他不因先天缺陷而自暴自弃,艰苦的训练。终于,将自己的自信与拼搏展现在他人面前,但如花一般的笑容依然绽放在他的脸上,他微笑着羞答道:“我虽然没有获奖,这就是我的金牌。

衣着土气的“大衣哥”朱之文凭借扎实的唱功唱响中国,似乎已被所谓荣誉光环渐渐消磨殆尽,他毅然决定回归音乐本身。

史蒂文森说过:“怀着希望去旅行。”即便是顶峰之景也无法取代路上风景所具备的美,乐此不疲,满怀激情……

很多人认为,才能获得所谓的幸福生活,有梦想是好事,可这个“元帅”岂是那么好当,许多人选择了消极,仿佛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了阳光,看看我们走过的追梦路!在这其中,感受了父母的温情,懂得了感恩,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这是比成功更大的收获。在路上,听着鸟儿们为你欢歌送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成功呢。最美的风景,而是在于路上的披星戴月。

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