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证据法学 2010一月试题

证据法学 2010一月试题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全国2010年1月自学考试证据法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最早规定自由心证证据法律制度的法典是( ) A.《德意志刑事诉讼法典》 C.9世纪的《麦玛威法》

B.1808年《法兰西刑事诉讼法典》 D.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

2.关于证明对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证明对象只能通过证据来认识 B.证明对象为证明主体的行为提供了方向 C.证明对象与当事人的诉辩请求没有联系 D.证明对象是与程序法相联系的概念

3.关于证明对象的范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证明对象的范围是无法确定的 B.程序法事实也可以作为证明对象

C.证据事实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以作为证明对象 D.证明对象只包括实体法事实

4.允许法官协助当事人履行行为责任的国家是( ) A.英国 C.澳大利亚

B.美国 D.中国

5.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被告人定罪的证明标准是( ) A.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B.排除合理怀疑

C.优势证据标准 D.盖然性占优标准

6.关于推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推定作为一种事实认定方法,只能由法律加以规定 B.推定的事实不能用相反的证据予以推翻 C.推定的适用减轻了一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 D.推论推定不需要基础事实的存在即可得出结论事实 7.下列属于言词证据的是( ) A.物证 B.书证 C.鉴定结论

D.勘验笔录

8.证据规则调整的范围包括( ) A.取证行为 B.证明力 C.质证行为

D.认证行为

9.证人证言的内容不能..有( ) A.感知 B.记忆 C.分析

D.表述

10.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在拘捕后的( ) A.24小时内 B.12小时内 C.8小时内

D.4小时内

11.关于我国古代证据法律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刑讯是合法的取证手段,但只可适用于被告人 B.司法实践中并不注重对实物证据的收集

C.与同时期的西欧一样,法定证据制度占据着主导地位 D.疑案处理都是适用有罪推定

) 1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3条规定:“人民法院应

当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依法作出裁判。”该条文体现了( ) A.证据法定原则 C.实事求是原则

B.证据裁判原则 D.规范证明原则

13.下列案件中,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是( ) A.商事合同纠纷

B.财产继承纠纷

C.高空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纠纷 D.不当得利纠纷

14.我国诉讼法所实行的证明标准有诸多特点,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法律真实是最高的证明标准 B.三大诉讼都实行相同的证明标准 C.我国实行一元化的证明标准

D.个案中的最低证明标准和最高证明要求是竞合的 15.关于律师收集证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律师在侦查阶段享有取证权 B.律师取证时可以查阅有关的案件材料 C.律师取证时不享有独立的委托鉴定权 D.律师取证时一律要保守职业秘密 16.一份附有签名的信件作为某一案件的证据,如果以信件的字迹证明案件事实

时,该信件是( ) A.书证 C.鉴定结论

B.物证 D.笔录

17.关于搜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搜查是指公安司法人员对有关的人身或者场所依法进行搜索检查的活动 B.对犯罪人可能隐匿犯罪证据的住所进行搜查应当由女工作人员进行 C.为了及时获得犯罪证据,可以“先搜查,后补证”

D.搜查是指法院对犯罪嫌疑人或犯罪现场进行搜索检查的活动 18.关于书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书证的载体一般是纸张

B.文字是书证内容的唯一表现形式

C.制作书证的方法只能是书写 D.书证也可以其外在形态而起证明作用 19.关于电子证据的地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赋予电子证据以证据地位 B.我国在现行法律制度上把电子证据纳入物证的范畴 C.我国理论界对电子证据的归类并不存在争议

D.我国司法实务中否定电子证据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20.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权指定精神病医学鉴定医院的机关是( ) A.省级人民法院 C.省级人民政府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程序法事实构成证据对象 B.证明对象源自实体法律规范

C.“证明对象”和“释明对象”大意相同 D.程序法的事实也与案件的实体结果有关

22.关于民事诉讼证明对象的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诉之类型也是划分民事诉讼证明对象的标准

B.以诉讼理由为标准划分证明对象可以使原被告认识到其应负的证明责任 C.大陆法学者把证明对象与证明责任联系起来使得证明对象得以具体化 D.从事实本身的性质出发,可以将证明对象分为积极事实和消极事实

B.省级人民检察院 D.省级公安机关

23.关于“法律真实说”取代“客观真实说”的理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事实发生的时间和认定事实的时间不相同

B.“法律真实说”一样可以达到对案件的客观真实的认识 C.法院处理案件考量公正性、效率性和经济性等多重价值 D.证据本身充满着可变因素、偶然因素和主观因素

24.关于传闻证据排除规则,我国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 ) A.已系统确立了传闻证据排除规则 B.尚未规定任何传闻证据排除规则

C.虽然确立了证人出庭作证的原则,但证人不出庭的情况很普遍 D.规定了证据必须在法庭上出示,经当事人质证,不存在任何的例外 25.关于证明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文书的证明力小于其他书证 B.原始证据的证明力小于传来证据 C.直接证据的证明力小于间接证据

D.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优于不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

26.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6条规定:“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

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这一规定体现了( ) A.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C.最佳证据规则

B.补强证据规则 D.传闻证据排除规则

27.《刑事诉讼法》第93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

答。”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这说明犯罪嫌疑人承担证明责任 B.若犯罪嫌疑人没有回答,则可认定其有罪

C.侦查人员承担证明责任

D.如实回答义务与是否承担证明责任完全无关 28.关于证明力优先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证明力的强弱是采信优先顺序的唯一标准

B.根据证明力优先规则没有被采信的证据即没有证据资格

C.证明力优先规则的主要目的是简化证明过程,避免毫无意义的重复 D.证明力优先规则可以理解为证据排除规则 29.关于司法认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司法认知确定的事实,在法律上具有绝对的效力 B.司法认知的主体仅限于法院 C.司法认知的对象只能是案件事实

D.在我国,当事人的自认不属于司法认知的范围 30.关于被害人作证的权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查明案件事实,被害人无权拒绝辩护律师向其调查取证 B.被害人向被告人、证人、鉴定人发问,无须经过审判长批准

C.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如果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公安司法机关可以

为他们提供翻译

D.被害人不愿公开自己姓名和报案、控告行为的,可以要求公安司法机关予以保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关于我国证据法律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证据法的具体规则分散于诉讼法典及其他法律之中 B.制定一部完善的证据法典在我国已势在必行

C.现有证据立法使得我国证据法律制度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 D.若制定统一的证据法典必将使我国倒退至刑民不分的历史时期

E.统一的证据法典要求将有关诉讼证据或诉讼证明的所有规范规定在证据法典中

32.调查收集证据的方法包括( ) A.讯问和询问 B.辨认 C.勘验检查 D.侦查实验

E.搜查

33.关于传闻证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提供传闻证据的主体是证人 B.传闻证据的表现方式多样

C.传闻证据是他人在本案法庭之外作出的

D.传闻证据作为证据是证明其本身所涉及事实的真实性 E.传闻证据只能以书面形式做出

34.在组织质证的过程中,法官应当履行的职能是( A.阐明 B.安排 C.控制 D.调查证据 E.分类

35.下列询问证人的程序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询问证人一般应当通知证人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 B.证人出庭后,由书记员对证人的身份进行核实

) C.询问证人的内容应当与案件有关

D.刑事案件中,法院应当至迟在开庭5日前通知证人出庭作证 E.证人为聋哑人的,可以以其他表达方式作证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36.(本题7分)请简述诉讼证据合法性的具体含义。 37.(本题7分)简述视听资料收集的概念及其注意事项。 38.(本题8分)简述法律上推定和事实上推定的区别。 39.(本题8分)简述笔录的制作要求。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

40.试述证据的调查收集和审查判断之间的关系。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

41.1973年,英国南部小镇连续发生3起强奸杀人案,3名被害人都是不满16

岁的少女。警方从3名被害少女尸体中提取了罪犯精液,并从中获得罪犯的DNA样本。警方把夜总会保镖卡蓬列为重要犯罪嫌疑人,但由于卡蓬提供了案发时不在犯罪现场的证据,案件成为悬案。1990年,卡蓬病逝。2002年警方从卡蓬尸骨中提取DNA样本,结果发现与从3名被害少女尸体中获得的罪犯DNA样本完全吻合。在本案中,两个DNA样本的吻合成为后来证明案件事实真相的重要证据,使得3桩拖了30年的悬案终于得以结案。 问:物证的特性是什么?

该案体现了物证的什么特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