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史第1课

文化史第1课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课 题 课 型 新课 课 时 1课时 讲 学 时 间 班级 姓名 13年9月 日 第1课 孔子和老子 【课标要求】

1、了解孔子的生平,把握理解孔子的基本学说和影响。 2、了解老子的生平,把握理想老子的基本学说和影响。 【扩展阅读】

儒家: 儒家又称儒学、儒家学说,或称为儒教,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做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它是中华法系的法理基础,对中国以及东方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的意识形态,儒家思想是东亚地区的基本文化信仰。

道家:中国古代主要思想流派之一,是后世道教理论的重要基础之一。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慎到、杨朱等。道家以道、无、自然、天性为核心理念,认为天道无为、道法自然,据此提出无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刚等政治、军事策略,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孔子思想的深远影响:

(1)孔子的学说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成为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儒学礼教德治的精神,能够有效地促进人格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协调人际关系,有利于培养进取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儒学在中国文化长期稳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孔子学说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3)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被推崇为圣人,受到后人的景仰。 【前课复习】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又称东周时期。这一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是社会大动荡时期。

1、政治上:春秋战国时期, 解体,周天子失去了 的地位,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2、经济上:春秋战国时期, 和 的出现,生产力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瓦解,战国末期,土地私有制确立。

A级 基础知识 一、孔子的学说

1.历史地位: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理论家和① ,②______的创始人。

2.主要内容(☆☆☆)

1)思想核心: “仁”和“礼”,主要内容是“③______”和“克己复礼”。(☆☆☆☆) a.“仁”,就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在人际关系上则是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实现“爱人”必须遵循“④______”,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克己复礼”是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为了实现“礼”,就必须“⑤______”。 (2)政治主张:孔子提倡“⑥ ”。

(3)哲学思想:孔子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主张对鬼神⑦ 。 (4)教育思想

a.教育原则上:孔子主张“⑧ ”。 b.教学方法上:主张“⑨______”和启发诱导。

c.学习方法上:主张把学和思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当仁不让于师” 3.深远影响: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 B级 综合思考

对照孔子的思想,想想看,你的思想意识有哪些受到孔子的影响?

二:老聃与《道德经》

1.历史地位: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① 学派的创始人。 2.代表作品:《②________》,又称《老子》。 3.思想内容(☆☆☆) (1)认为“③________”,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a. (2)老子是哲学中包含着丰富的 。 (3)政治思想:倡导政治上“④ ”,以“无事取天下”。

3.影响: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⑤________、道德人格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级 综合运用 (课堂五分钟检测)

1.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从积极的意义来看,主要是( )

A.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B.有利于规范社会等级秩序 C.有利于劳动人民反抗统治者的斗争 D.有利于儒家思想的发展

2.德庆孔庙是孔子文化的重要基地,今天我们如果想要去参观德庆孔庙,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首先必须要参阅( )

A.《春秋》 B .《尚书》 C .《论语》 D .《道德经》 3.孔子的教育成就对社会发展贡献最大的是( ) 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C.“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 D.“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4.下列论述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是( )

①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②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③为无为,则无不治 ④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⑤天法道,道法自然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下列思想对后世产生消极影响的是( )

①无为而治,知足不争 ②克己复礼,主张正名③小国寡民、“结绳而用”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6.现在,我们提倡“以德治国”, 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过“以德治民”的主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孔子的“以德治民”主张在春秋时期受到统治者的推崇B.其主张能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C.在春秋时期形成了儒家的正统地位 D.孔子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7.《颜渊篇》记载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问仁”,孔子有三种答案,甚至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孔子的答复竟完全相反。这说明孔子( )

A.孔子也不明确答案 B.偏爱某些学生 C.有教无类 D.因材施教

8、阅读下列有关孔子的材料:

材料一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 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偿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 教育家

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 „„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

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

——梁启超《世界伟人》

材料三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城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治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竟胜。

——日本学者岛献吉朗《诸子百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

(1)克己复礼,主张贵贱有序的等级观念;提倡“仁”,主张以德治民。

(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评价了孔子?根据材料概括作者评价的主要依据。

(2)儒学创始人,中国人深受孔子思想影响;教育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政治家,孔子的政治主张不受时代的限制。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历程中的地位。

(3)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部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具有世界性影响。

预习必做:根据对本课知识的理解,画出这部分内容的结构图

备注:星星代表重点内容,星星越多越重要。该内容请在课本上做好标记。

第1课 孔子和老子(理科)

请完成下列练习,其中1-13题为单项选择题,14-15题为双向选择题。

1、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 ) A、“仁”和“礼” B、“仁”和“德治” C、“克已复礼” D、“忠恕之道” 2、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从积极的意义来看,主要是( ) A、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B、有利于规范社会等级秩序 C、有利于劳动人民反抗统治者的斗争 D、有利于儒家思想的发展 3、孔子“克己复礼”中的“礼”,指的是

A、上古的禅让制 B、东周的分封制 C、西周的井田制 D、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 4、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有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的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 )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己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己 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 5.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表明孔子的教学方法是

A.启发诱导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有类无教 6、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的推广贡献最大的是( ) A、“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B、“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C、“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 D、“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 7、下列对孔子思想的历史地位评价正确的是( )

A、在春秋时期受到统治者的推崇 B、在春秋时期形成了儒家思想体系

C、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D、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8、孔子思想在当时未受重视的根本原因是( )

A、孔子地位低下,位卑言轻 B、孔子主张维护奴隶制,不符合时代潮流 C、受其它学派打击 D、其思想有较大的消极性 9、老子认为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源是( ) A、“道” B、“理” C、“心” D、“气” 1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段文字反映了老子的

A、辩证法思想 B、“道”的基本概念 C、“无为”政治主张 D、“以弱制强”的观点 11、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精华部分是

A、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B、小国寡民的理想 C、唯物主义思想 D、朴素辩证法思想 12、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下列属于老子思想的有( )

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②“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③“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④“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老子和孔子思想观点的相似之处是

A、都否认天命论 B、都主张恢复周礼 C、都主张体谅百姓,不要过分压迫 D、都强调贵贱有序 14、下列关于孔子说法正确的有 ( )

A、生活在春秋时期,鲁国人 B、主张社会进步,变法革新

C、其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 D、他创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15、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 A.“仁” B.“礼” C.“忠恕”之道 D.“正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