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正数和负数
一、说教材
《正数与负数》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第一章第一节。本节课是在小学学过的数的基础上,从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入负数,进而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根据本节课内容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是: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产生的;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明确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会用正数、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 、能力目标:经历正数、负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体验比较、分析、综合应用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中,养成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感受数学在生活里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是:正、负数字的概念。教学难点是:负数的概念。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将采用“实践——观察——总结归纳——运用”为主线的教学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归纳、总结出正负数的概念,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对正负数概念的理解。具体教学法有讨论法、讲解法、练习法、质疑引导法等
三、说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将着重引导学生动手、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在小组讨论中互相学习,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
的乐趣。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安排了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索新知;巩固提高,训练技能;总结反思,拓展延伸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首先,提出以下问题: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用什么数?为了表示“没有”引入了一个什么数?当测量和计算的结果不是整数时,又引进了什么数?指名学生回答,我点评总结:这些分别是自然数、0、分数。
接着,又提问:某市某天的最高温度是零上5℃,最低温度是零下5℃,要表示这两个温度,都记作5℃,就不能把它们区别清楚,那么应该怎么表示呢?学生讨论,我总结:要简洁清楚的表示这两个量,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就不够用了,需要引入一种新数,这就是这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正数和负数。这样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以问题为载体,自然引入了新课。
环节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首先,我讲通过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量——气温有零上6℃和零下6℃;汽车向东行驶2.5千米和向西行驶1.5千米;收入50元和支出23元;高于海平面8844米和低于海平面155米。这几组量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讨论交流,我总结归纳: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让学生自己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意义相反的量。我总结:相反意义中的一些常用词语是:盈利与亏损、存入与支出、增加与减少、运进与运出、上升与下降等,而“相反意义的量”应该包括两方面:一是意义相反;二是在具有相
反意义的基础上要有量值,如上升5米与下降10米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而黑色与白色具有相反意义但没有数量,它们不是一对相反有意义的量。
接着,我引导学生由熟悉的天气预报,得出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的方法,引出负数。提出问题1,如何来表示高于海平面8844米和低于海平面155米这样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讲解:零下5℃用-5℃来表示,零上5℃用5℃来表示。为了用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如零上、前进、收入、上升等规定为正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0除外)表示,把与它相反的量,如零下、后退、支出、下降等规定为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0除外)前面放上“-”来表示,读作负。如规定气温零上为正,那么零上6℃记作+6℃,零下6℃记作-6℃;汽车向东行驶2.5千米,记作+2.5千米,向西行驶1.5千米,记作-1.5千米。
提出问题2,要求学生在纸上把“收入50元,支出23元;高出海平面8844米,低于海平面155米;风筝上升10米,下降5米;买进100辆自行车,卖出20辆”等数量表示出来。我巡堂,然后总结:像6、2.5、50等这样大于0的数叫正数,像-6、-1.5、-23等这样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正数前也可以加上“+”,一把情况下省略不写,但负数上的负号不能省略。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环节三,巩固提高,训练技能
为了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正、负数的理解,我安排了以下一些练习。练习1:第3页练习1、2、3、4题。练习2: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 kg,小强体重无变化,请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练习3:001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长7.5%,写出这些国家2001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其中练习1是基础性训练,意在训练学生识别正、负数,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量。第2、3题是说明如何
用正、负数描述指定方向变化的情况。
环节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以师生谈话的方式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布置作业。
五,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设计就相当于一堂微型课。这一节课我的板书设计是:
1.1 正数和负数
零上6℃ 零下6℃ 向东行驶2.5米 向西行驶1.5米
6, -6 2.5 -2.5
收入50元 支出23元 高出海平面8844米 低于海平面155米
50 -23 8844 -155
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总字数2150米)
1.2.1 有理数
一、说教材
《有理数》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第一章第二节第一小节。本节课是从实例出发引入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加深对有理数的认识,也为学习有理数运算做准备。
根据本节课内容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能够准确区分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正确掌握有理数的分类方法,会对有理数进行分类。2 、能力目标:体验对有理数的分类的探索过程,体验比较、分析、综合应用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中,养成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感受数学在生活里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是: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教学难点是:有理数的分类。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将采用“实践——观察——总结归纳——运用”为主线的教学方法。通过
复习已学过的数,在此基础上对数进行分类,进而引出有理数概念;在合作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上探索出有理数的两种分类形式;通过练习巩固基本概念。具体教学法有讨论法、讲解法、练习法、质疑引导法等
三、说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将着重引导学生动手、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在小组讨论中互相学习,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安排了提出问题,复习引入;合作交流,探索新知;巩固提高,训练技能;总结反思,拓展延伸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提出问题,复习引入
首先,提出以下问题:问题1、将下面+3、-2、-5、0、6、-9等数进行分组,并说明理由。问题2、将下面-3.2、-5.1、36.1、9.8、2/3等数进行分组,并说明理由。问题3、将上面两组数进行分组,说明理由。让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和交流分组的情况,我点评总结。学生自己尝试分组可能会很粗略,如学生可能只会分为“正数”、“负数”、“零”、三类,我会给予引导和鼓励,因为鼓励学生才会敢于尝试并在尝试中去发现知识。
环节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首先,我讲通过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量——气温有零上6℃和零下6℃;汽车向东行驶2.5千米和向西行驶1.5千米;收入50元和支出23元;高于海平面8844米和低于海平面155米。这几组量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讨论交流,我总结归纳: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让学生自己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意义相反的量。我总结:相反意义中的一些常用词语是:盈利与亏损、存入与支出、增加与减少、运进与运出、上升与下降等,而“相反意义的量”应该包括两方面:一是意义相反;二是在具有相
反意义的基础上要有量值,如上升5米与下降10米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而黑色与白色具有相反意义但没有数量,它们不是一对相反有意义的量。
接着,我引导学生由熟悉的天气预报,得出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的方法,引出负数。提出问题1,如何来表示高于海平面8844米和低于海平面155米这样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讲解:零下5℃用-5℃来表示,零上5℃用5℃来表示。为了用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如零上、前进、收入、上升等规定为正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0除外)表示,把与它相反的量,如零下、后退、支出、下降等规定为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0除外)前面放上“-”来表示,读作负。如规定气温零上为正,那么零上6℃记作+6℃,零下6℃记作-6℃;汽车向东行驶2.5千米,记作+2.5千米,向西行驶1.5千米,记作-1.5千米。
提出问题2,要求学生在纸上把“收入50元,支出23元;高出海平面8844米,低于海平面155米;风筝上升10米,下降5米;买进100辆自行车,卖出20辆”等数量表示出来。我巡堂,然后总结:像6、2.5、50等这样大于0的数叫正数,像-6、-1.5、-23等这样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正数前也可以加上“+”,一把情况下省略不写,但负数上的负号不能省略。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环节三,巩固提高,训练技能
为了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正、负数的理解,我安排了以下一些练习。练习1:第3页练习1、2、3、4题。练习2: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 kg,小强体重无变化,请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练习3:001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长7.5%,写出这些国家2001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其中练习1是基础性训练,意在训练学生识别正、负数,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量。第2、3题是说明如何
用正、负数描述指定方向变化的情况。
环节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以师生谈话的方式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布置作业。
五,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设计就相当于一堂微型课。这一节课我的板书设计是:
1.1 正数和负数
零上6℃ 零下6℃ 向东行驶2.5米 向西行驶1.5米
6, -6 2.5 -2.5
收入50元 支出23元 高出海平面8844米 低于海平面155米
50 -23 8844 -155
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总字数2150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