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3、清热泻火药

3、清热泻火药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竹叶、淡竹叶、栀子、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

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 药名 石膏 药性 功效 主治 用法用量 煎服。生用15-60克。 药赋歌诀 石膏大寒,滑能利窍,解渴除烦,湿热可疗。 辛,甘,大寒。清热泻火1、温病气分实热证 肺,胃。 除烦止渴2、肺热咳喘 收敛生肌 3、胃火牙痛 4、疮疡不敛,湿疹,烧烫伤 苦,甘,寒。 肺,胃肾。 清热泻火润燥滋阴退虚热 清热生津除烦止呕清肺止咳利尿 清肝明目退翳 1、温病气分实热证 2、肺热咳嗽,阴虚燥咳 3、骨蒸潮热 4、阴虚消渴 1、热病烦渴 2、胃热呕吐 3、肺热咳嗽,肺痈吐脓 4、热淋涩痛 1、目赤翳障 知母 煎服。6-12克,泻火生用滋阴盐灸 煎服。干品15-30克,鲜品加倍。 煎服,5-15克 煎服。10-15克。孕妇忌用 知母味苦,热渴能除,骨蒸有汗,痰咳皆舒。 芦根 甘,寒。 肺,胃。 芦根甘寒,清热生津,烦渴呕吐,肺痈尿频。 青葙子 天花粉 竹叶 苦,微寒。 肝。 微苦,微寒,甘。肺,胃。 青葙子苦,肝脏热毒,爆发赤瘴,青盲可服。 天花粉寒,止渴祛烦,排脓消毒,善除热痰。 清热生津1、热病烦渴,内热消渴 润肺止咳2、肺热咳嗽或燥咳 消肿排脓 3、痈肿疮疡 甘,辛淡,寒。清热除烦1、热病烦渴 心,胃,小肠。 生津利尿 2、口疮尿赤 甘,淡,寒。 清热除烦心,胃,小肠。 利尿 苦,寒。心,肺,三焦。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凉血止血 1、热病烦渴 2、口舌生疮,尿赤淋浊 煎服,6-15 竹叶味甘,退热安眠,鲜品15-30化痰定喘,止渴消烦。 克。 煎服,6-10克。 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热,火降小便。 淡竹叶 栀子 1、热病心烦 煎服,3-102、湿热黄疸 克。 3、目赤肿痛,疮疡肿毒,跌打损伤 4、血热出血 夏枯草 决明子 谷精草 密蒙花 辛,苦,寒。 肝,胆。 甘,苦,咸,微寒。肝,大肠。 辛,甘,平。 肝,肺。 甘,微寒。 肝。

清肝明目1、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疼痛 煎服,10-15散结消肿 2、瘰疬瘿瘤 克。 清肝明目1、目赤肿痛,目暗不明 润肠通便 2、头痛眩晕 3、肠燥便秘 清肝明目疏散风热退翳 1、目赤翳障 2、风热头痛,风火牙痛 煎服,10-15克。润肠不可久煎。 煎服,5-10克。 煎服,5-15克。 夏枯草苦,瘰疬瘿瘤,破症散结,湿痹能瘳。 决明子甘,能祛肝热,目痛收泪,仍止鼻血。 谷精草辛,牙齿风痛,口疮咽痹,眼翳通用。 密蒙花甘,主能明目,虚翳青盲,服之速效。 清热养肝1、目赤翳障 明目退翳 石膏:为清泻肺胃气分实热之要药,清肺热,泻胃火之要药。

知母:为治温病气分壮热之要药,肺热或阴虚咳嗽,阴虚消渴,骨蒸潮热等常用药。 芦根:为治肺痈之良药,儿科良药。 天花粉:为生津止渴之佳品。

栀子:为治热病心烦,躁扰不宁,清热利湿退黄之要药。 夏枯草:为疗痰火凝结之瘿瘤瘰疬之要药。 决明子:为明目佳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