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浩培训学校中医确有专长第18次模拟考试及答案

正浩培训学校中医确有专长第18次模拟考试及答案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正浩培训学校中医确有专长第18次模拟考试及答案

序号单选题

1以下属于“证候”范畴的是 C

A疟疾 B头痛 C心脉痹阻 D恶寒发热 E脉弦 2以下属于“体征”的是E

A头痛 B胸闷 C恶心欲吐 D恶寒发热E 脉象沉迟 3下列选项属于“阳”的属性特点的是D A下降 B静止 C涩脉 D洪脉 E面色 F晦暗

4“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体现了阴阳之间的哪种关系E

A 阴阳互藏 B阴阳互根 C阴阳平衡 D阴阳转化 E阴阳制约 5五行中“木”的特征是D

A炎上 B润下 C稼穑 D曲直 E从革

6中气下陷所致的久痢、脱肛及子宫下垂,临床上均可采用升提中气法治疗。以下说法最为恰当的是C

A因人制宜 B同病异治 C异病同治 D审因论治 E辨病论治 7昼夜分阴阳,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是B A前半夜 B下午 C上午 D中午 E后半夜 8下列选项可用阴阳转化解释的是A

A寒极生热 B阴损及阳 C寒者热之 D阴病治阳 E阴中求阳 9五脏分阴阳,肾的阴阳属性是D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阴中之至阴 10五行中,水之子是B A金 B木 C土 D火 E水

11“肝阳上亢”属于下列哪一项概念E A症状 B疾病 C体征 D病因 E证候 12构成人体的本原物质是B

A天气 B精气 C阳气 D阴气 E清气 13昼夜分阴阳,属于“阴中之阴”的时间是D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前半夜 E后半夜 14肺病及肝的五行传变是B

A母病及子 B相乘 C子病犯母 D相悔 E相克 15临床常见的心火引动肝火病证是C

A相乘传变 B母病及子 C子病犯母 D相悔传变 E反克传变 16治疗常人感冒之风寒束表证,首选的方剂是C

A银翘散 B加减葳蕤汤 C荆防败毒散 D新加香薷饮 E参苏饮 17哮病的治疗原则是B

A扶正治本为主 B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C攻邪治标为主 D宣肺降逆为主 E祛痰利气为主 18胸痹的病位在C A肺 B肝 C心 D肾 E脾

19治疗不寐痰热扰心证,首选的方剂是E A涤痰汤 B礞石滚痰丸 C半夏白术天麻汤 D羚角钩藤汤 E黄连温胆汤 单选题

20治疗风湿头痛,首选的方剂是E A芎芷石膏汤 B川芎茶调散 C半夏白术天麻汤 D通窍活血汤 E羌活胜湿汤

21感冒的基本病机是B A邪犯于肺,肺气上逆 B卫表不和,肺失宣肃 C风热犯表,卫表失和 D风寒外束,卫阳被郁 E暑湿遏表,卫表不和

22肺痈患者的脓血痰吐入水中,结果是C A浮在水上

B悬浮在水中 C沉入水底 D溶解在水中 E痰分成三层

23不寐的辨证,应首辨的要点是B A病位 B虚实 C标本 D寒热 E久暂 24前额及眉棱骨痛,经络归属为B

A少阳经 B阳明经 C少阴经 D厥阴经 E太阳经 25下列各项,不属中风病因的是D A内伤积损 B饮食不节 C气虚邪中 D疮毒内侵 E劳欲过度

26下列关于常人感冒的各项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一般以风寒、风热、暑湿症状为主E B病程短,痊愈快

C无反复感邪、反复发病之势 D无气、血、阴、阳虚损症状 E治疗上当扶正解表

27下列各项,对于鉴别哮病与喘证无意义的是E A是否幼年起病 B是否反复发作 C是否喉中哮鸣 D气喘是否突发突止 E是否伴有发热

28下列选项中,属于惊悸与怔忡鉴别要点的是E A惊悸为持续性,怔忡为阵发性 B怔忡日久不愈,可转化为惊悸 C怔忡为上下冲逆,发自少腹 D惊悸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

E惊悸发生多与情绪有关,怔忡无精神因素亦可发生 29不寐的病机总属C A阴虚火旺,心肾不交 B脾虚不运,心神失养 C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D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E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

30太阳经头痛可选用的引经药物是E A羌活、白芷 B细辛、葛根

C川芎、吴茱萸 D柴胡、黄芩 E羌活、川芎 31下列关于虚体感冒治疗的各项叙述中,错误的是D A忌用大剂量发汗之品 B忌用大剂量寒凉药物 C忌用辛温重剂 D疗程宜长

E解表药物用量宜轻宜少

32咳嗽,咯吐粉红色泡沫痰,咳而气喘,呼吸困难者,多属E A肺阴不足 B肺脾气虚

C肺肾气虚 D脾肾阳虚 E心肺阳虚 33胸痹心血瘀阻证的代表方为B A柴胡疏肝散加减 B血府逐瘀汤加减 C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

D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 E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

3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心悸诊断依据的是D A自觉心中悸动不安,心搏异常 B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 C伴有胸闷不舒,易激动 D伴有上下冲逆,发自少腹 E劳倦、饱食等因素可诱发 35治疗肝阳头痛,首选的方剂是B A加味四物汤 B天麻钩藤饮 C通窍活血汤

D半夏白术天麻汤 E芎芷石膏汤

36“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是A A制约太过 B制约不及

C交感互藏 D消长平衡 E阴阳自和 37体现在精与神关系方面的两脏是A

A心与肾 B心与肝 C脾与肾 D脾与心 E肺与肾 38与小肠通过经脉相互络属的脏是E A肺 B脾 C肝 D肾 E心

39与大肠通过经脉相互络属的脏是D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40与胃通过经脉相互络属的脏是C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判断题

41中医诊辽注重辩证论治,不重视辨病 错 42证是指症状和体征 错 43异病同治是指症同治同 错 44“精”是极其精微的气 对 45阴阳属性不可以互相转化 错 46肾病及肝,属于子盗母气 错 47木火刑金,属于相悔传变 对 48汗为肺之液 错

49中医学认为,脑主持神志活动 错 50胃喜燥恶湿 错 单选题

51治疗伤食积滞的代表方剂是A A保和丸 B健脾丸 C枳实消痞丸 D枳实导滞丸

E木香槟榔丸

52治疗脾虚食积的代表方剂是B A保和丸 B健脾丸 C枳实消痞丸 D枳实导滞丸 E木香槟榔丸

53中虚邪陷,寒热错杂而脘痞呕逆者,治宜选用C A理中丸 B旋覆代赭汤 C半夏泻心汤 D吴茱萸汤 E大柴胡汤

54胃虚痰阻,气逆不降而脘痞噫气者,治宜选用B A理中丸 B旋覆代赭汤 C半夏泻心汤 D吴茱萸汤 E大柴胡汤

55半夏厚朴汤重用五两生姜意在D A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B温胃化痰,散寒止呕 C芳香行气,理肺疏肝 D辛温散结,和胃止呕 E通阳散结,行气祛痰

56旋覆代赭汤重用五两生姜意在B A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B温胃化痰,散寒止呕 C芳香行气,理肺疏肝 D辛温散结,和胃止呕

E通阳散结,行气祛痰

57手阳明大肠经的主治特点是A A前头、鼻、口齿病 B目病、咽喉病、热病 C后头、肩胛病、神志病 D侧头、胁肋病 E后头、项、背腰病

58手太阳小肠经的主治特点是C A前头、鼻、口齿病 B目病、咽喉病、热病 C后头、肩胛病、神志病 D侧头、胁肋病 E后头、项、背腰病

59治疗咽痛、掌中热首选的是A A鱼际 B太渊 C列缺 D尺泽 E少商 60治疗齿痛、项强首选的是C A鱼际 B太渊 C列缺 D尺泽 E少商 多选题

61属于古代哲学气概念的是(ACDE) A元气 B云气 C精气 D烦气 E浩然之气 62与女子胞关系最密切的经脉有AB A冲脉 B任脉 C督脉 D带脉 E跷脉

63与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关系密切的脏腑有ABCE A心B肝C脾D肺E肾

64与女子月经来潮密切相关的有ABCE A天癸的至与竭 B肝气疏泄与藏血

C肾精肾气充盛 D肺气的宣发肃降 E脾的运化和统血 65心与肝的关系包括BE A消化吸收 B血液运行

C血液贮藏 D气的生成 E神志活动

66血液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包括ABC

A心气充沛 B血液充盈 C脉道通利 D津液和调 E神气充盈 67与心主血脉功能密切相关的有ABDE A面色 B脉象 C意识 D舌色 E心胸部感觉 68心藏象的系统联系包括ABCD

A在志为喜 B在体合脉 C在窍为舌 D在液为汗 E在季为春 69肺气的宣发生理功能有ACE

A呼出浊气B宣散卫气C不散津液D精微上输E生成宗气 70与后天之精关系密切的是CDE A肝 B心 C脾 D肺 E胃 71人体之精按其功能可分为CE

A先天之精 B后天之精 C生殖之精 D脏腑之精 E营养之精 72后天之精的来源有BC

A生殖之精 B水谷之精 C吸入清气 D脏腑之精 E血能化精 73人体之精按来源可分为AB

A先天之精B后天之精C生殖之精D脏腑之精E营养之精 74人体之气来源于ABD

A先天之气B水谷精气C脏腑之气D自然清气E经络之气 75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腑有BCDE A心 B脾 C肺 D肾 E胃 76气化的具体表现包括ABCDE A精气互化 B精血同源互化 C血汗同源互化 D清气与水谷精气结合 E肾精生髓

77人体之气的生理功能有ABCDE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C固摄作用 D防御作用 E中介作用

78区别于络脉,经脉循行规律有ACE A深而不见 B较细小 C纵行为主 D行分肉间 E较粗大

79十二经脉中。每一经脉的名称,包括ACD A阴或阳 B内或外 C手或足 D脏或腑 E里或表

80循行于下肢内侧面的经脉有ACD A脾经 B胃经 C肝经 D肾经 E胆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