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读后感3000字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心得、读书体会、美文摘抄、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第 1 页 共 6 页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notes,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experience, beautiful essay excerpt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tay tuned!
《全球通史》读后感3000字
不知来路无畏归途——《全球通史》读后感3000字:
在消灭了所有可能的对手之后,人类不再面对任何敌人,我们面对的只有自己。——《全球通史》
读史有什么用呢?有人说可以避免重蹈覆辙,有人说可以明晓事理,有人说要把握今天和未来就需要了解过去。无疑这些说法都是正确的,但我以为,这些可能都不是让我们捧起一部大部头史书津津有味地来啃读的直接原因。我倒觉得,对于自己身世的了解,对于身而为人的来由的兴趣,对于同为人类的他国异族命运的对比,这些恐怕都是人的天性吧!所以,凭着好奇心来阅读就是了,哪管得了能不能学到什么人生的大道理呢。
本书将人类历史分为两个大的部分,即公元1500年以前的孤立世界和1500年以后的全球世界。对于三分法与二分法的合理性探讨,还是交给历史学家来争论吧!我作为普通读者,在此仅谈谈自己读过这本书的点滴收获和感想。
人类不是全部起源于非洲,而是多地起源,似乎已成定论。
第 2 页 共 6 页
人类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经历了漫长的时光。那时,男人打猎,女人采果,男女是完全平等的。可是后来,随着男人在食物获取方面的优势,在世界上各个地方,都慢慢形成了男尊女卑的习气,以至于到了近代,女权运动再次兴起,女人方又争取到了应有的地位。而现实是,在当今世界的不少地域,女人地位低下的情况仍然普遍存在。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人们观念的转变是何等的艰难。
作者多次提到中国的四大发明,而且极尽褒扬之词。但是吊诡的是,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源自四大发明的用途,和中国却关系甚疏。同样受到作者赞扬的是中国的文官选拔制度即科举制度,但同样也指出该制度在公平选拔官员的同时也造就了保守服从的特质。
作者按照三大宗教派别把世界大致分为基督教地区、伊斯兰教地区和儒教地区。对于儒家学说是否可以称得上是宗教,笔者是持怀疑态度的。儒家思想深入国人的骨髓,影响着国人的言行举止,但并没有类似宗教的仪轨和绝对权威对人的约束。基督教地区、伊斯兰教地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也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争斗不惜流血牺牲。宗教是人类世界更加团结,还是造成了人类世界的分裂呢?在今天,这也是一个大命题。
罗马教廷垄断基督教义的时期,只有教廷可以解释圣经,信徒需要按照教廷的要求去做。罗马教廷在肆意妄为到发行赎罪券让人们购买时,马丁路德金表示了反对,随后圣经才得以由拉丁文翻译成的德文和其他文字,信奉圣经而不是教廷的新教才得以在欧洲等地区流传。
在作者笔下,欧亚大陆一直都是一体的。本来嘛,欧亚大陆就是完全连在一体的,并没有泾渭分明的天然屏障。蒙古人的疆域曾扩张到了欧洲的部分地区,突厥人作为游牧民族,利用强大的马上作战能力,曾经在亚洲占据了大部分疆土。后被分裂,驱赶,又奔赴欧洲大陆,与当地人结合形成土耳其人,继续夺城掠地,建立了强大的奥匈帝国,直到一
第 3 页 共 6 页
战时期,方才土崩瓦解。这些蛮族,不约而同地在亚欧大陆掀起了对文明的侵犯与颠覆。在人类历史上,亚洲和欧洲从来都没有彻底分离过。即便是在中国闭关守国的年代,双方之间的贸易虽受挫严重,但也从未中断过。
中东,这个如今听上去意味着动荡的地区,曾经是世界的中心,是两大宗教的发源地。伊斯兰教也是个命运多舛的教派,各种派别之间也存在着巨大分歧。
国家意味着什么?从古老的希腊城邦,辉煌的罗马帝国,到法克兰等现代国家的的诞生。从商朝周朝,统一的秦朝,到元宋明清。是收税权?是保护国民不受外来侵略?还是民族的象征?是又不是,当民族主义高涨的一波波浪潮兴起之时,侵略和扩张,占领与殖民就开始肆虐横行了。
公元1500年以后,欧洲俨然成为了世界的中心,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源自古希腊的技术革命得到空前地发展。然而,欧洲从来也不安宁。他们的敌人也不只是来自外部的阿拉伯人、匈奴人,还有他们自己。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人类因为自身的错误而生灵涂炭。
美洲就像是欧洲的一块试验田,古希腊的不完美的直接民主,国会在与国王的斗争中确立的权力界限,基督教义下的平等自由观念在这里生根发芽。
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应验了一句话,在人类战胜了其他所有敌人之后,最大的敌人变成了我们自己。为了重现日耳曼民族曾经的辉煌,为了洗刷一战失败的阴霾,在国家至上民族至上的军国主义精神蛊惑下,德国人民跟随纳粹,登上了杀人掠地的征程。日本,这个处处仿效中国,读后感以中国为师的亚洲岛国,觊觎大陆的丰饶,哀叹自身的弹丸之地,也迈出了对侵略的脚步。战火,在欧洲燃烧,在非洲、亚洲蔓延。人类以数千万人死亡的
第 4 页 共 6 页
代价结束了这场战争,留下了满目疮痍。庆幸的是,也就是在二战期间,否定了殖民统治,此后,被占领的殖民国家陆续逃脱了被统治压迫的命运。
专制还是民主,一直都是个问题。直到现在也没有标准的答案。在世界的东方,专制伴随着历史从未远离过。在西方,民主制度一直经受着考验,也一直在和国王的专制在斗争。
有人说过,人们最不了解的历史就是现在。我们不理解,不久之前,中国女人还需要裹着小脚;我们不理解,不久之前,非洲女人还会被施以割礼;我们不理解,在人们发现了日中说和人类起源以后,记载上帝造人的圣经如何还是能够成为人们信奉的经典;我们不理解,西方的蛮夷何以在1500之后就将文明古国中国远远的抛在了后边。
对于当今的历史,我们又能够理解多少呢?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强大,人类的物质世界也前所未有的丰富。可是,人类因为主义、宗教等带来的思想观念的差异造成的隔阂与冲突,因为民族、国家、地区、领袖、民众利益而产生的矛盾也从未消融过。贸易战成为当今被世界各国频繁使用的争斗形式,但人类也从来没有放下过手中的枪炮。
读完这本书,只能说是对世界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能以更加全球化的视野去观察人类世界。世界从来都是一体的,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联系紧密。一部电影可以同时在全球上映,一个新的创造可以在同一时间让全世界的人享用,手机通讯可以即时到达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
已经没有什么能够阻隔人类了。显然,要得出这个结论还为时尚早。人类是地球上众多生灵中的一种,地球是银河系中数百万颗星球之一,银河系是宇宙中数百万星系之一。
第 5 页 共 6 页
这样看来,不论怎么评价人类的伟大,都改变不了自身渺小的事实,人类历史也是如此的。更何况,就像人的生命有限一样,人类懒以生存的星球的生命也是有限的。
第 6 页 共 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