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性教学互动策略
G632.4
在教学过程中, 为了实现课堂中各种形式的交流互动, 教员需要营造一定的物理和心理环境, 从而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物质和精神的支持, 这类教学策略就是支持性教学互动策略, 它包括物理环境的创设和心理环境的创设。
一、物理环境的创设
这主要涉及到教学环境对课堂交流的影响。 物理情景的创设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不仅帮助师生确定课堂交流的特定场
合,而且确定师生行为的分寸。 物理情景的创设包括课堂中各个方面的布置和安排, 主要有班级规模、 座位安排和教室布置等几个方面。
(一)班级规模。学校中班级的规模和设计对师生互动是有一定影响的。 班级规模过大, 在一堂课的时间内教员与每个学员的互动频率和学员之间的互动频率就会减少, 在学习与活动中给予学员必要的指导就会受影响。 因此,小班制教学要优于大班制教学。
(二)座位安排。结构决定功能,教室里座位安排和互动效果往往是相互配合的。 传统的秧田式座位安排是为了集体教授的方便,以双向甚至多向沟通为特征的互动教学需要环形的或者是圆形的座位结构,这样的座位安排将会有更多非语言交流的机
会。当教学中需要教员与学员之间和学员与学员之间相互交流观
点时,学员坐在围成环形的座位上有了面对面的互动, 才能更好的相互交流看法。 活动中相互依存的活动结构, 能够促成学员之间的合作关系的形成。
教员在利用座位的安排达成互动策略时, 需要同时关注几个
事项。第一,与学员的身体距离。身体距离的缩短会引起互动质
量的显著变化, 当教员与学员之间的距离缩短时,
发生的更多的
是交流的随意性。换而言之,教员接近学员,学生会产生更多的 课堂参与感, 并且他们会感觉到来自教员的尊重,
在被尊重的感
觉里,他们会更多地关注教员关注课堂。第二,教员对空间的利 用。教师越是靠近学生( 1 米到 2 米之内),学生的态度和表现
似乎越好。对于教员来说,重要的是尽可能多的在教室里走动,
并请靠边就座的学员们发表观点。第三,定期为学员换座位。这
样使每个学员都有机会出现在活跃地带。
(三)课件设置。尽可能多形式多元素的呈现课件。伴有轻音乐、背景柔和舒、伴有贴切不失活泼的视频或音频的出现,营造出一个温馨、欢悦、活泼的教学氛围,把师生带入愉快的课堂活动中,从而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有益于卓有成效地展开教学互动。
二、心理环境的创设
融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课堂气氛和积极的教员期望是促进学员学习的有利因素。
(一)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所具有的情感作用以隐性的方式
影响着互动过程,共生合作的师生关系是教学互动的主要条件。
当师生关系围绕以下特征构建时,更有利于达成互动教学策略。
第一,公开、坦诚、相互信任。第二,相互关注和尊重。第三,
允许彼此独立, 让每个学员都能充分展示其独特性、
创造性和个
体性。第五,彼此以对方需要的方式去满足,即师生均无需牺牲 自己的需要而去满足对方。
(二)课堂气氛。良好的课堂氛围既是知识互动的基础,又是情感互动的结果。置身于尊重、理解、友好、关爱的心理场域之中,师生更易于形成良性互动。 教员首先要有一颗爱心真诚地关注每一位学员,引导学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相互支持共同提
高。教学中要善于鼓励和激励学员, 促进其情感朝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对学员的要求应该宽严适度,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从而营造出爱意融融的心理环境。
(三)教员期望。教员期望是影响支持性教学策略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员的期望效应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积极的教员期望对 ?W员的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员的
期望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主要有如下七个步骤 。第一,教员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产生不同的期望。 第二,教员在与学员的相互作用中,重建或修改对特定学员的期望并且确定引导“方
向”。第三,教员根据确定的“方向”对学员区别对待。第四,学员根据教员对自己独特的一套信念以及自己与教员的关系来
感受教员引导的意义,同时产生自我期望。第五,学员根据自己
对整个课堂和教学内容的观察而回应教员的引导去采取行动。 第六,学员的行动为教员期望又提供了新的信息, 这或者证实了原来的期望,但也可能修改或否定原来的期望。第七,学员解释自
己的行为。 在整个循环中, 教员是根据对个别学员的观察而采取行动,以便可以有区别地对待他们。 这样的区别对待和学员的自我期望相互作用,产生出预期的结果。
期望可以被看成是教员和学员两个相互作用的简单的社会双体,在这相互作用的双体内可能产生的期望关系包括:第一,
教员对学员学习能力方面的期望; 第二,学员的自我期望; 第三,双体对学员能力的联合期望。 教员在进行积极期望的过程中, 要始终以教学为主要职责,对学员倾注自己的积极情感与真诚爱
心,在学员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期望, 然后根据要实施的期望目标,逐步加以实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