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纯洁性建设主要举措和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纯洁性建设主要举措和基本经验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第15卷第1期 2013年3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Nanjing University of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Social Sciences) 、b1.15 No.1 Mar.2013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纯洁性建设 主要举措和基本经验 詹舒畅 (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安徽芜湖2410O0) 摘 要: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纯洁性建设面临着新的考验。为了应对考验、化解风险,中国共 产党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党建举措,从严治党,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清正廉洁上加强党的纯 洁性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此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诸如党的纯洁性建设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党的事 业发展,保持党的纯洁性要接受民主监督并健全监督机制,坚持把思想理论教育同执行纪律相结合 促进党的纯洁性建设,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保持党的纯洁性等一些基本经验与启示,为新形势下保持 党的纯洁性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纯洁性;基本经验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129(2013)01—0030—05 保持政党纯洁性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永恒课题, 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 产党已由过去的“革命党”转变为领导全国政权的 “执政党”,新的环境使党的纯洁性面临着新的考验, 执政初期的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采取多种措施保 持党的纯洁性,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在此过程中积累 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洁性。对共产党人来说,保持思想纯洁,最重要的就 是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始终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革命胜 利后,一些党员进入城市,禁不住城市灯红酒绿的诱 惑,开始安于现状、追求享受、不思进取;一些农村党 员也开始满足“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的生活,革命意志衰退。因为胜利,摆老资格、恃功挟 赏的落后思想,在一些党员干部中突出的表现出来,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纯洁性建 “他们以功臣自居,认为天下是他们打出来的,党和 人民就必须给他们以很高的地位和待遇。他们看不 起党外人士,看不起群众,轻视党的组织和纪律,轻 视政府和法律。”[2]2鹋这些都是共产党员思想不纯的 表现,失掉了共产党员应有的品质。为了克服这些缺 设主要举措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已经是执 政的党,已经在全部国家工作中居于领导地位。,,[妇 点,1950年5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党全 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这次整风运动历时半年, 经过分批整训,阅读指定文件,讨论政策执行情况,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然后订出改进办法和建立健 全必要的工作制度等。初步纠正了党员、干部中的居 功自傲情绪和“革命到头”思想。 执政党的地位,使党面临着新环境的考验、工作重心 转移的考验和权力的考验。在新的考验面前,革命意 志衰退的危险、居功自傲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和 贪污腐化的危险,突出的表现出来。为了有效应对考 验、化解风险,中国共产党人艰辛探索,不断完善和 创新党建举措,通过整风、整党运动、“三反”运动以 及审干运动等多项措施,切实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 具体来说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党内思想教育,保持党在思想上的纯 但这次整风时间较短,随着国家财政经济状况 的基本好转,中共中央于1951年2月发出《中共中央 政治局扩大会议决议要点》,提出用3年时间进行一 次整党的任务。随后,整党运动有步骤地展开,第一 收稿日期:2o12—09—17 作者简介:詹舒畅(1985一),男,安徽舒城人,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第1期 詹舒畅: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纯洁性建设主要举措和基本经验 31 步就是思想上整党。首先,是对广大党员普遍进行关 部队伍的纯洁,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于党纲党章和怎样做一名共产党员的教育,使每一 首先,严把人口提高发展党员的条件。1951年3 名党员清楚地了解关于共产党员标准的八项条 月28日至4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组织工 件。(!)从思想上继续提高那些好的党员,教育和改造 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刘少奇代表中央作《为更高的共 那些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共产党员条件的党员。通 产党员的条件而斗争》的总结。会议通过了两个重要 过普遍的教育,特别是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途 决议,即《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议》和《关于发 的教育在全党上下深入进行。这次教育活动对于坚 展新党员的决议》,对整党建党工作作了具体部署, 定共产党员政治信念,明确政治方向,树立全心全意 规定了关于共产党员标准的八项基本条件。刘少奇 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具有深远 强调,过去有些地方降低党员条件接收党员是错误 的意义。其次,为了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水 的,今后建党和发展党员必须采取慎重的方针,要保 平,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武装全党,1951 证今后吸收的党员,都是经过考察,经过教育的,并 年2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 且“必须是成分好,历史清楚,对党忠诚,有实际的阶 (草案)》,指出:“要彻底纠正忽视理论的经验主义的 级觉悟并表现积极,又懂得共产主义与共产党的事 危险倾向,领导全体党员在统一的制度下无例外地 和不间断地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有 业,愿意遵守党纲党章的人,才能被接收为党员。”[4 系统的学习,以便逐步地造成全党的理论高涨。,,E3J 按照这些要求,各基层组织严格入党程序,采取有效 《决定》对党员学习内容和考试考核进行了规定。此 办法,有计划有重点的发展了一批新党员。至1953 后,《毛泽东选集》第一、二、三卷先后出版,通过学习 年6月,全国共吸收新党员107万名,新建党支部8.2 毛泽东著作,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了 万个;到1954年底,全国吸收新党员数增加到282万 解中国革命的道路,清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恶劣思 名,新建党支部达17万个。-5 想。特别是对《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学习,使广大党 其次,畅通出口坚决清除混入党内的各种坏分 员比较系统地掌握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物辩 子,以纯洁党的组织。在整党运动中,对党员进行重 证法的基本观点。经过努力,毛泽东思想更加深入人 新登记和审查鉴定,以便发现混人党内的各种坏分 心,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觉悟与理论水平有了明显 子,并及时清除出去。当时把党员划分为四种人:具 提高。再次,提高党员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党员的 备党员条件的;不完全具备党员条件,或者有较严重 科学文化水平,是影响党员思想纯洁性的重要因素。 的毛病,必须加以改正提高的;不够党员条件的消极 面对部分党员文化知识匮乏、愚昧无知的情况,党十 落后分子;混入党内的阶级异己分子、叛变分子、投 分重视加强对党员干部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为了 机分子、蜕化变质分子等。首先是将第四种人清理出 培养高级干部,1952年6月,中央首先派遣机关和部 去,对第二种、第三种人加以区别,对经过教育仍不 队的大批干部进入高等学校学习。1953年12月,中 符合党员条件者,劝其退党。“经过整党,共有32.8 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干部文化教育工作的指示》。 万人离开了党的组织。其中,属于混入党内的各种坏 1954年12月,中央又发布了《关于轮训全党高、中级 分子和蜕化变质分子的23.8万人被清除出党,9万 干部和调整党校的计划》,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的文 余人不够党员条件自愿或被劝告退党。,,E63经过整 化教育工作和党校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轮训党的 顿,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得到提高。 各级干部。通过先补习文化,再学习政治常识和党的 再次,通过审查干部工作,保持干部队伍的纯 历史常识,最后学习更高层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逐 洁。党历来重视对干部队伍的管理,毛泽东曾经说 步提高党员干部的文化素质、认识水平和执政能力。 过:“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有许多最好 第二,通过整党和审查干部运动,保持党在组织 的干部。”c ̄1953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 上的纯洁性。党执掌政权后,一批追名逐利者想方设 审查干部的决定》,对各级干部进行全面审查。审干 法钻进党内来;一些原本纯洁的老党员也容易受到 的目的是全面地了解干部,主要从政治上进行审查, 权力和金钱的侵蚀而腐化。为了保持党员和党的干 ①“八项条件”是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通过的,其要点是: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 的有组织的部队;2.党的最终目的,是要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制度,它不仅要为取得新民主主义的胜利而奋斗,并且要为建设社会主义和 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3.共产党员必须下定决心,终身英勇地坚持革命斗争;4.党员的斗争和工作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5.党员必 须把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即党的利益。摆在自己私人的利益之上;6.党员应该经常地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检讨自己工作中的错误 和缺点,并及时地加以纠正;7.党员必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8.党员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3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5卷 弄清每个干部的政治面目,清除混入党政机关内的 反革命分子、阶级异己分子、蜕化堕落分子,以保持 干部队伍的纯洁。各地都在党委领导下成立了专门 的审干机构,抽调政治上完全可靠、作风正派的干部 做审干的具体工作,并经过培训掌握审干的方针、政 策和必要的知识,将已掌握了材料的审查对象进行 分类排队,有计划、有次序地进行审查。同时,坚持认 真的调查研究,防止发生“逼、供、信”的错误。通过审 干,党基本上弄清楚了全国各类干部的政治历史情 况,并分别地作出组织鉴定。总体来看,这次审干工 作收到了纯洁干部队伍的效果。 第三,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 维护党的作风纯洁。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 众,原因在于,执政党手中有权力,有资源的调配权, 容易站在群众之上发号施令;执政的地位,也容易在 党组织和党员身上滋长一种骄傲自满情绪 早在党 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 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 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E83但是执政以 后,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的作风还是进一 步滋长起来,有脱离群众的严重危险。一些党员干部 在执行任务时,不愿意做辛苦的宣传解释工作,习惯 于简单的强迫命令,官僚主义作风进一步滋长,“他 们在进行征粮、收税、劝购公债、减租、土改等各项工 作中,往往为了单纯地完成任务而不择手段,采取了 蛮横的不讲理的方法,随便捕人、吊打,或者纵容坏 分子随便捕人、吊打而不闻不问,这已经成为相当多 的事情。”[ ] 为了保持党在作风上的纯洁性,首先,通过整风 运动,整顿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 作风。中共中央在1950年5月的整风运动指示中,要 求严格地整顿全党作风,首先是整顿干部作风。同年 6月,党的七届三中全会就整风工作,作出了加强党 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等一系列 指示。通过阅读指定文件,讨论政策执行情况,检查 思想和作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建立健全工作制 度等,有针对性地克服上级机关的官僚主义和中下 级机关的命令主义,反对铺张浪费的陋习,反对轻视 党外人士和群众的错误思想,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 联系。其次,发挥舆论监督作用。1950年4月,中共 中央发出《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 的决定》,把党和政府的工作置于广大群众和舆论的 监督之下,促使党员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谦虚谨 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再次,重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 访,发挥群众监督作用。I951年5月,毛泽东在《转发 中央办公厅和秘书室关于处理群众来信的报告的批 语》中指出:“必须重视人民的通信,要给人民来信以 适当的处理,满足群众的正当要求,要把这件事看成 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加强和人民联系的一种方法, 不要采取掉以轻心置之不理的官僚主义的态 度。”E93 1952年8月,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人民 监察通讯员和人民检举接待室的指示》,在全国推广 建立人民检举接待室、设置人民信箱,通过这些方式 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保持党同广大群众的密切联 系。 第四,反对贪污腐化,保持党员、干部清正廉洁。 党掌握政权后,贪污腐化的行为比过去明显增多, “我党自进入城市以来,确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党员干 部是发展了享乐思想的,因此贪污腐化的行为就增 多起来。 ‘据北京市委报告:一年来党员干部违反政 策、违犯政府法律者共一百八十二人。济南市自一九 四八年一月至一九四九年一月的一年中,党员干部 因犯党纪而受处分者五十八人,其中属于右倾、享 乐、贪污腐化等原因者占四分之三。”[2]2。 这些数 据表明,当时的消极腐败现象确实不容忽视。 为了保持党员、干部清正廉洁,党采取一系列措 施,加强反腐倡廉建设。首先,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廉 洁自律教育。无论是在整风、整党运动中,还是在“三 反”、审干运动中,党都坚持思想教育为先,不断提高 党员和干部的思想水平,使之克服缺点,改正错误。 其次,建立健全反腐败监督机制。一方面,加强监督 机构的设置。一是中央政治局于1949年11月9日通 过了《关于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 决定》,成立了以朱德为书记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和地方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具体负责全党的 纪检工作。二是1950年10月24日,政务院批准了 《人民监察委员会试行组织条例》,成立了中央人民 政府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负责监督政府机关和 公务人员。中央和地方各级纪委以及各级监察机关 的及时设立,增强了纪检监察力量,从此有了专门的 机构来监督各级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另一方面,加 强反腐败制度建设,出台了许多具体措施:一是1950 年6月5日,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干部进行土地改 革工作时的八项纪律(草案)》,其中第三项为:“廉洁 奉公,不准贪污浪费、私吞果实或接受贿赂。”【1叼二 是1952年3月28日,政务院第130次政务会议通过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对有关贪污问 题的处理方针、办法、步骤及批准权限等,作了具体 的规定,使有关的处理工作进入法庭审判程序 这次 第1期 詹舒畅: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纯洁性建设主要举措和基本经验 33 会议还通过了《关于“三反”运动中成立人民法院的 规定》和《关于追交贪污分子赃款赃物的规定》。这些 《条例》和《规定》的颁布实施,使反腐败斗争开始走 向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再次,开展“三反”运动, 坚决惩治腐败。1951年12月1日,中共中央作出《关 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 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为了抓好“三反”斗争,成立 了由薄一波任主任的中央人民政府节约检查委员 会,具体指导“三反”工作。12月8日,中共中央又发 出《关于反贪污斗争必须大张旗鼓去进行的指示》, 强调应把“三反”斗争看作如同镇反斗争一样的重 要,一样的发动广大群众,一样的大张旗鼓,一样的 首长负责,亲自动手。为了推动运动发展,党中央及 时抓住典型重大案件严肃处理,其中处决了特大贪 污犯原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张子善一事,在当时收 到了振聋发聩、扶正祛邪的效果,显示了中国共产党 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三反”运动,是党在全国执政 以后保持党政机关清正廉洁,反对贪污腐败的初战, 运动教育了干部的大多数,挽救了犯错误的同志,清 除了党员干部队伍中的贪污腐败分子,保持了党的 肌体健康。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纯洁性建 设基本经验及启示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保持自身纯洁 性所做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这一时 期党领导的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党和人民群众的血 肉联系得到巩固和加强,党在群众中的威信空前提 高。执政条件下党的纯洁性建设的良好开端,给我们 带来许多经验和启示,具体言之: 第一,党的纯洁性建设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党的 事业发展。一方面,保持党的纯洁性工作要与党的中 心工作密切结合,不能影响生产建设。例如,毛泽东 曾指示:“春耕前及春耕中,区、乡两级均不得进行 ‘三反’斗争,应以全力从事春耕工作”,“各城市市委 市政府均应于开展‘三反’和‘五反’斗争的同时,注 意维持经济生活的正常进行,如果在一个短时间内 出现了不正常状态,亦应迅速恢复正常状 态。" ̄91194-195另一方面,党的纯洁性建设的最终目的 是要促进党的事业发展。1951年12月,毛泽东在审 阅《中共中央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 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稿时批示,要 使这个运动成为“带动我们国家在政治、军事、经济、 文化各方面的全局都将迅速进步,并奠定将来伟大 建设基础”-g]2∞的全体人民运动。1952年7月1日, 《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增强党的战斗力,迎接国家 建设的伟大任务》的社论,社论明确指出:“整党和建 党工作都必须和我们国家的各项建设事业,特别是 以工业为中心的经济建设结合起来进行,并以领导 和推动国家建设为目的。,,C113中共中央密切结合工 作重心开展党的纯洁性建设,其思路是一贯的,并以 促进党的事业发展为纯洁性建设的最终目的。 第二,保持党的纯洁性要自觉接受民主监督和 健全监督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党内监督机制。在新 中国成立后不久,I949年l1月,就成立了从中央到 地方县以上、军队团以上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 1955年,又根据形势的发展和需要,建立了各级监 察委员会,加强党内监督。二是健全党外监督机制, 创造条件接受党外人士的监督。这一时期创立了人 民监察通讯员和人民检举接待室组织,在党的鼓励 和支持下,广大群众和民主人士通过人民来信、人民 检举等方式监督党员干部。例如,在“三反”运动中, 广大群众通过这些方式揭露出一批有贪污、浪费和 官僚主义现象的党员干部以及少数腐化变质分子, 有力地促进了运动的深入开展。三是发挥媒体的监 督作用。1950年4月,中共中央作出决定,要求在报 纸刊物上,对党和人民政府及所有经济机关、群众团 体工作中的错误和缺点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毛泽 东要求各级党组织“凡典型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 违法乱纪的事例,应在报纸上广为揭发。,,[9] 朱德 也曾指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随时总结经验,在党 刊和报纸上公布,以教育全党和人民。这一条是很重 要的。”L2J2 这些表明,执政初期党在保持自身纯洁 性工作时,开始注意到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第三,把思想理论教育同执行纪律结合起来,促 进党的纯洁性建设。只进行思想理论教育,而不严格 执行党的纪律,容易使一些党员轻视党纪党规;只执 行纪律,而不进行耐心的深入细致的思想理论教育, 同样不能挽救犯错误的党员。要保持党员队伍的纯 洁,正确的路径是将两者结合起来。新中国成立初 期,这一方面做得很好,时任中纪委书记的朱德强 调:“党内的教育工作是主要的,必须不断地提高每 个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水平,才能使他们克服和避 免错误。但对那些犯了错误仍不肯改正的同志,却必 须执行纪律。因此,党内的教育工作必须同执行纪律 3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5卷 相结合。”E23269朱德还强调:“对于每个党员每次违犯 党纪的行为,都必须做出结论,凡应受党的纪律制裁 者,均应予以应得的处分”,“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地 加强党的纪律性。”“这种作法不但与过去的惩办主 义毫无共同之点,而且恰恰是对党员的一种最负责、 最有效的教育。,,E123当然,执行党的纪律,就需要不 断完善党内法规,完善的党内法规为处理违纪行为 提供了准绳,不仅可以有效规约党员行为,而且可以 减少对党员的错误处分。总之,要坚持思想理论教育 为主,努力筑牢保持党员纯洁性的思想防线;同时也 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使损害党的纯洁性的人受到 适当的惩处,以警示更多的人。 第四,领导干部亲自动手、率先垂范,保持党的 纯洁性。一方面,领导干部高度重视、亲自挂帅抓党 的纯洁性建设。例如,毛泽东格外重视党风和廉政建 设,他把从严治党,搞好党风和廉政建设与政权的兴 衰成败结合起来,重视对党员尤其是对党的干部进 行反腐倡廉教育,以提高全党的抗腐蚀能力。在“三 反”运动中,毛泽东殚精竭虑。据薄一波回忆:“他看 准的事情,一但下决心要抓,就抓得很紧很紧,一抓 到底,从不虎头蛇尾,从不走过场。他不仅提出方针, 而且亲自督办;不仅提出任务,而且交待办法。在‘三 反’运动紧张的日子里,他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听取我 的汇报,甚至经常坐镇中纪委,参加办公会议,亲自 指点。,,[”]无论是整风整党运动还是“三反”运动,一 般都是由首长负责,亲自动手,总结报告工作,采取 自上而下的领导和自下而上的检查相结合,开展各 场斗争。另一方面,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保持党的纯洁 性。例如,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周恩来等虽然是党 和国家领导人,但他们仍然保持着战争年代艰苦朴 素的作风。毛泽东穿过的衣服、鞋袜,常常是补丁叠 补丁。根据他的卫士们的回忆,2O世纪五六十年代, 他只有两套比较好的衣服,一套是参加开国大典的 礼服,一套是访问苏联时的礼服。从1953年底到 1962年底,毛泽东没做过一件衣服。周恩来也十分 廉洁自律,他曾为亲属制定了“十条家规”,严格要求 与管理亲属晚辈,不搞特殊化。刘少奇、朱德、邓小 平、陈云、彭德怀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也都以他 们自己的言行教育着亲友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在他 们的共同带动下,全党形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密切联系群众、清正廉洁的一代新风,永远为后人所 称颂。 三、结语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纯洁性面临的挑战是巨大 的,出现这些挑战的原因主要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 面:客观上,主要是由于党情、国情发生了深刻的变 化,客观环境的改变,给党的纯洁性建设带来了新的 挑战;主观上,是由于进城后“我们党内的教育、党内 的生活、党内的制度,特别是党内纪律的执行等等方 面,都还存在着严重的缺点”。[2]2。 但是,中国共产党 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敢于正视困难,并通过切实有 效的举措,克服缺点,保持自身的纯洁性。实践证明,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纯洁性建设,提高了党员思想 政治水平,纯洁了党员、干部队伍,增进了党同人民 群众的密切联系,保持了党的肌体健康,促进了党的 事业发展,成效是十分显著的。在此过程中积累的宝 贵经验,对当前新形势下保持党的纯洁性工作无疑 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14. E23朱德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 册)F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23. [4]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70. E63宋晓明.中共党建史(1949—1976)EM-].北京:党建读物 出版社,1996:25. [6]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1949—1978) (第2卷)(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 l72. [7]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77. Es]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438—1439. E93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ElO]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国人民共和国史编年(195o年卷) [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407. [11]人民日报社论.增强党的战斗力,迎接国家建设的伟 大任务[N].人民El报,1952—07—01(1). E123中共中央组织部,等.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9 卷)I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92—93. [131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M].北 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42. (下转第65页) 第1期 袁 丁:网格化管理与权力运行的新模式探析 65 Grid Management and New Mode of Power Exercise —Case Study of Legal Grid Project in Yichang City of Hubei Province YUAN Ding (School of Law,Wuhan University,Wuhan,Hubei 430000,Chi n) Abstract:The problem of social management is the problem of exercise of power.The key to social man— agement innovation is to solve urgent problems that affect the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through the ex— ercise of power model innovation. In the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in recent yearsthrough the intr0一 ,duction of a new space technology named grid management,the inherent contradictions of g0vernance ca— pacity and governance objectives are reconciled.In this emerging social space,power can be owned by aII and serve the community goals,thus becoming a means to band people together and change their status. The grid is not only a geographical concept,but also a human construction,because it will be a joint to the daily lives and the spontaneous order of communities, and ultimately will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state system. Key words: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grid management;community Ⅲ◆l¨I◆lI¨◆…1◆川I◆川I◆洲◆…l◆川J◆川I◆川I◆【l¨◆…I◆川I◆¨¨●川I◆川I◆…f●lIII◆…I◆…I◆川I◆川l◆川I◆川}◆川I◆川I◆川I◆川f◆川I◆…I◆川1.…I◆ll (上接第34页) Main Measures and Fundamental Experience in Party’S Purity Construction after Founding of PRC ZHAN Shu—cha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A咒h i 241 000,Chi 盘) Abstract:After the founding of PRC the purity of CPC construction faced new testIn order t0 deal with .test and dissolve the risk CPC actively explored and innovated party construction measures by strengthen— mg the construction 0f party purity from thoughts,organization,and discipline,thus having achieved re— markable results.Some fundamental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s accumulated in the process has Drovid— ed a useful historical reference for maintaining the purity of the party:the final purpose for the puritv con— structlon of the party IS to promote the party’S career development,the purity of the party can be main— tained by accepting the democratic supervision and improving the supervision mechanism,the purity con— structlon of the party can be promoted by adhering to combining the ide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education and discipline enforcement,and the leading cadres take the lead in maintaining the purity of the party. Key words:founding of PRC;CPC;purity;basic experienc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