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谈文化基础课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

谈文化基础课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中国电力教育 20o8年1O月上总第122期 谈文化基础课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 李田秀 摘要: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地位,是职业教育中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就造成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地位认识的错误根源以及文 化基础课的作用,提出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地位应是平等、平行的看法。 关键词: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地位认识 作者简介:李田秀(1965-),女,重庆人,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重庆402160) 近年来,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呈现百花齐放 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辨证唯物主义者,一 的发展局面,但是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有些 个有文化艺术修养的、道德品质高尚的、心灵美好的人,其次 学生懂专业掌握了一门技术,但是文化知识面窄、思想政治素 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 质和心理素质不高,社会责任感不强、心理承受力低,有些学 作为职业教育的高职教育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 生文化基础差,对专业技术不能很好理解,逻辑思维能力、创 养出思想道德高、法制观念强、具有健全人格及健康心理和知 新能力低,在工作中不能独当一面。这一切均与忽视文化基础 识面 适应力强、具有一定思辨和创新能力的人。 课的地位有关。 一 2.科学定位文化基础课 忽视文化基础课地位的原因 职业教育应让学生明确现在所选择的专业不一定就是他今 后就业的唯一选择,即使今后要从事职业的必用知识和技能, 1.学生生源差使文化基础课教学面临挑战 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高考生中第 也不是在大学三年里就能学好学精的,如何能在变换不断的市 三批录取的学生,这类学生整体文化基础课较本科生差;二是 场经济中实现人生的价值,达到就业期望值与一个人的基本素 三校生(技校、职高、中专),这类学校一般更多强调的是专业 质关系密切。 技能课的学习,对文化基础课重视不够;三是初中生,这类学 基本素质的高低决定一个人未来发展的前景,而基本素质 生主要是五年制高职生,他们初中毕业直接进入高职院校学习, 的培养离不开文化基础课。 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与发 文化基础薄弱。此三类学生中三校生和五年制高职生,对基础 展的决定 也强调指出“要加强文化基础教育”。事实证明,高 文化课学习更没兴趣。 2.教育系统内部认识偏颇忽视文化基础课地位 职学生的文化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的素质,对其他素质的形成和 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高职各专业的文化课程则是提高学生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 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基础,是学生具有后续发展潜力的重要 产学研发展道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用 保证。 得上、留得住、下得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等技术应用性 职业学校课程设置,主要由三大块构成,即文化课、专业 人才o”因此,部分高职院校,特别是理工科类高职院校在教 理论课、实训课。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一般都比较忽视文化基 学过程中各专业在计划设置时更加注重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 础课程的开设和讲授,提出了“文化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好务、 培养训练,有意加大专业基础和实训课的课时,人为削减文化 让好路”的观点,此观点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理解狭窄,因为 课的课时比例。同时认为学生以前在文化课学习上已经是失败 文化课不仅仅是为专业理论课打基础,而且还具有提高人的文 者,再不能用文化课去难为学生。由此在高职院校中出现“文化 化、思想素质,开发智力和形成能力的功能,为人的终身受教 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好务、让好路”和“文化课必须具有较强 育打基础。专业理论课也不仅仅是为实训课打基础。将实训课 的针对性,即用什么学什么,学什么教什么,文化课只要够用就 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地位或中心地位,也是值得推敲的,因为 行”的观点。 实训课只是职业教学中的一部分,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高低只 是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集中体现,但不是全部反映。其实, 二、重新认识文化基础课的地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培养同现代产业要求相 就“三课”的教学内容而言,具有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 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 促进的内在功能。因此,在教学中的地位应是平行、平等的。 势,是高等职业院校当前最重要的任务。面对高职教育的现状 因此教学管理者和教师确立了这种“三课”地位平行、平等观, 我们不得不对其进行深入思考,寻找出适合高职教育培养高素 才能克服在教学管理和教学过程中厚此薄彼的现象,使学生全 质劳动者的举措,重新认识文化基础课的地位。 1.高素质劳动者的标准 面发展,全面提高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确保文化基础课的地位 从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中明确了文化基础课的地位,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说过:“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 囤 孽中国电力教育 2008年10月上总第122期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在课程设置中,在评价机制中体现文化基 化基础和专业知识两个方面,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开足文化课程, 础课的地位,发挥其作用是目前高职改革研究的一大课题。 使文化基础课的地位得到保障。 5.评价机制多元化 i.激发学习兴趣,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对于文化基础知识较薄弱的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进入高 教学评价机制的有效建立对于提高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质 职院校后不再有升学压力,很容易放松自己,如果没有浓厚的 量,提高学科地位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要在教学实践中改革 学习兴趣,他们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积 文化课传统的笔试评价方式,借鉴专业课评价方法,注意评价 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学习文化基础课的兴趣。 方式的多样性,使评价更客观地反映学生不同程度、不同表现 一旦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他们就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 形式的进步,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文化基础课。 习。而现在高职文化基础课常采用的情景创设教学法、案例教 学法、分层教学法、专题讲座以及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成为 参考文献: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2.课程设置中注意开足文化基础课的学时 高职教育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技能的培养,突出职 业的针对性和适用性,重视职业资格的获得,这是高职教育与 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但是从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 本科毕业生的评价:第一年高职毕业生能力比普通高校毕业生 强,第二年水平相当,第三年普通高校生超过高职毕业生,以 后普通高校生将远远超越高职生。这一对比有力说明高职教育 应注重基本素质培养,因此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要照顾到文 [1]高寿斌.与学生聊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OL].和讯博客,2006 -3-28. [2】熊高伟论正确处理“三课”关系【J】.职教论坛,2003,(8). 嘲宋爱兰.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技术物 理教学,2008.(1). [4]侯利平.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要科学定位[J】.职业圈,2007, (11s) [5]刘存明.浅谈高职课程设置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o L】.http:// WWW.sdmyzd.com/school/Iiucunming/index1w1.ht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