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写作目的
① 有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欲望;
② 能写简单的纪实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条理清楚;
③ 学写会议记录和读书笔记;
④ 能根据习作要求自主选材,编写作文提纲;
⑤ 能独立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与人交流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学写规范、整洁。
⑥ 每学年课内习作16次左右,小练笔50次左右,40分钟内完成不少于450字 左右。
2. 写作内容
① 能围绕目标系统地搜集、整理材料;
② 能进行初步的记叙、议论、抒情的综合训练,为升入中学打好基础;
③ 能写简单的会议记录和读书笔记,做到格式正确;
④ 能熟练运用常用批改符号进行习作的互评互改。
3. 写作形式
综合练习;
会议记录;
命题或自由作文;
文章修改。
1.勤劳的奶奶
天刚刚破晓,她就又开始忙碌了。自从她在楼下空地上开辟出了菜地,奶奶每天都会去小菜园里忙活一阵,翻土、种菜、浇水。
天气总是不遂人愿,菜园里土壤缺水时,想让下雨它却格外晴朗,有时让它晴朗,它却偏偏下雨。可奶奶并没有因为这些而放弃种菜。在下雨时,她总是第一个跑下楼,把有些需要遮住的菜用塑料布遮住,回来时,她却淋了一身的雨。每当天晴土壤缺水,她总会自己去挑点水浇菜。一天中,来来回回要走上好多次,奶奶累得汗如雨下,也经常被家人阻止或说上几句,可奶奶每天还是开开心心的。我总是认为浇菜应该没有多累,可我错了。有一次去帮助奶奶提水时,我在楼上接好了一小桶水,信心十足的准备往下提时,却发现竟然那么重,我吃力的往下走,走一路洒一路,等到菜园里只剩下了半桶,我对奶奶的辛苦有了一次新的认识。这样累的活,奶奶非要做,全家人都劝过奶奶,可她不听。我们都说她是一意孤行,她却说;“自家种的菜没打农药,可比外面卖的干净;再说了,这也可以锻炼我身体,让我的身体越来越棒。”
春天的花园里百花齐放,奶奶就是其中普通的一朵。她并不耀眼,只是在用自己默默的奉献来点缀这个世界。
菜长熟了,奶奶这家送送,那家给点,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快乐。晚上,全家人吃着奶奶种的蔬菜,十分高兴。看着奶奶的脸发自内心的自豪和快乐,如果细细品味,会发现吃的蔬菜中也透露着一丝的幸福。也许,这就是奶奶最开心的事儿。
2.捉蚂蚱
每当看到我书桌前的那一个个蚂蚱标本我就想起了我和爸爸一起捉蚂蚱的美好回忆。 记得是去年夏天的时候。我们回到老家天气特别炎热,但也挡不住我捉蚂蚱的热情。我马上奔到村边的田地里。
我到了田地里边,一眼就看见一只大蚂蚱。我小心翼翼的靠近它,生怕被它发现,来到近前,它还是一动不动。我立刻伸出小手扑向它。心想这下你可跑不了啦。我小心翼翼的拿开掌,咦,怎么一个也没有?原来它的速度比我还快跑啦。我继续探索。哟过了十分钟我一只也没有抓到我不耐烦的找到了爸爸。
爸爸说抓蚂蚱,我可在行。我小时候经常抓蚂蚱。我和爸爸一起来到田地里。来到一片绿油油的黄豆地里。爸爸兴高采烈的对我说:这里的蚂蚱最多了。我一眼就看到了一只绿油油的大蚂蚱,趴在一片绿叶子上。
先不要轻举妄动,爸爸腿半蹲成一个马步,左手放在右手上边。爸爸一边说着一边给我示范着,突然,爸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向蚂蚱。只见爸爸的手里,叶子的里面裹着一只蚂蚱。我高兴地喊到抓到了,抓到了!
我见爸爸做的很轻松,便斗胆试了一下。我按照爸爸的方法,向前一扑,打开手一个都没有。我又做了一个动作,爸爸指挥着我。双眼盯着目标向前一扑,速度特别快。我朝着一个蚂蚱扑了过去,果不其然,这次一只大蚂蚱在我手中了。
黄豆地里蚂蚱又多又好捉,不一会儿我的瓶子就满了。在走的时候,我发现那个非常奇怪的蚂蚱翅膀足足有5cm,身上有7cm。下巴上有锋利的小刺,腿上也有刀刃般的锯齿。
回到家里,爸爸给我竖起了大拇指。说我学得很快,大部分都是我捉的。我和爸爸一起把那些漂亮的蚂蚱做成了标本。
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
3.我不再拖拉
“你怎么还是拖拖拉拉的?”在我们家每天都会上演母子拉锯战,这一切都得“归功”于我的“慢性拖拉症”。终于,在某一天,妈妈忍无可忍,开始紧锣密鼓地制定起了她的秘密计划,决定要治一治我的拖拉症。
第一计:狮吼功 早晨,我在刷牙。“鲁啦类鲁啦类,鲁啦鲁啦类……”对着镜子一边刷牙,一边扭屁股,再加上美妙的伴奏,真是有趣极了。可是,才刚唱得起劲呢,卫生间外面就传来老妈那熟悉的狮吼:“陈--俊--浩,赶紧给我刷好出来吃饭,别唱了!”那吼声真像张飞在长坂坡上的一阵怒吼,震得我家马桶抖了三抖。可惜此计对我无效,我可是自带噪音屏蔽功能呢!
第二计:惩罚法 中午,我一边吃着午饭一边没精打采地看着我最不喜欢的西兰花,脑袋里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西兰花那么难吃,老妈却天天买,还整天美其名曰营养佳品?“陈俊浩,你这是在吃饭吗?明明是在数米粒!半个小时过去了,还只吃了一半,现在罚你不许吃饭。”妈妈说着,就把我的饭碗给收走了,不吃就不吃,反正我的肚子也因为看西兰花看饱了。此计再次无效!
第三计:奖励制 这天,老妈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突然对我温柔亲切起来,让我感觉浑身不自在。“俊浩,妈妈决定跟你商量一个事情,如果这个星期你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妈妈就奖励你一本《百问百答》怎么样?”我一听,两眼放光,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我可怎么能放过呢?“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你可不能反悔!”于是,我风卷残云般地解决了所有作业,把它们交到老妈手中的时候,老妈顿时傻眼了!不过傻眼归傻眼,老妈还是欣慰了笑了,因为,此计成功啦!
从那以后,我这个“吃软不吃硬”的人就再也不拖拉了,老妈彻底治好了我的“慢性拖延症”。
4.重阳节
今天是重阳节,在重阳节有爬山登高的习俗。因此,我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一家人来到德胜岩爬山。
买好东西后,我们一行人就开始登山了。瞧,一马当先的是大表哥,后面紧跟着姐姐和表妹,最后面的是我和小表哥。我和小表哥都感到羞愧不已,论年龄、个子都比小表妹大、高,竟然在爬山上追不上小表妹;但最让我佩服的还是外公了,今天就是外公的70岁生日了,看他身上背一个大包,手上抱着小表弟,还时不时扶了扶外婆,看外公矫健的步伐,根本就不像是一位70岁的老人,而像是一位正值年轻的小伙子。
一路上还有很多人在叫卖饮料和食物,还看见了许多人挑着担子往上爬,我心里想,我们一点东西都没拿,两脚却像是灌了水一样,难以走动;这些人挑着担子,还爬的那么利索,我打心眼儿里敬佩他们。在半山腰我碰到了同学朱xx,从我们的谈笑中,我更加坚强了,于是下定决心:我一定要爬上山顶。可能是我的决心打动了老天爷,我们不一会儿就爬上了山顶,站在山顶是向下看,清风徐徐吹来,这感觉真好。
不一会儿我们就下了山,坐在车上,我心里一直在想:重阳节爬山登高的习俗一定要在我们身上流传下去,下年我一定还会再来。
5.重阳节
昨天上午十点多,我和叔叔、爷爷、弟弟、爸爸、还有其他所有的亲戚一起去扫墓。 到了那里,我的心是无比兴奋呐!然后,我们上了一级一级陡峭的楼梯,到了最高山,我们去拜祭我的太奶奶和一些爸爸的叔公了。果然,我见到了很多的亲戚。有爷爷的妹妹、
还有从香港回来到大陆的一些表叔、还有我觉得最可爱最阳光的由由妹妹。然后,见到了亲戚们,我就热情地跟他们打招呼问好。可是,上山扫墓有一个坏处:弟弟总是要人抱,因为他害怕鞭炮。笑死我了,弟弟害怕鞭炮呀!
虽然,我小时候也是一样害怕鞭炮,可是我长大了以后就不害怕了。然后我送了由由妹妹一小包紫菜,然后由由妹妹就谢谢我了。再后来,我和一些表叔还有一些其他亲戚聊天的时候,忽然有一串鞭炮大声的噼里啪啦响。就像一群淘气的小孩趁我发呆的时候故意吓我一大跳,果然我吓了一大跳。
然后我们就下了两级楼梯(刚才让我和亲戚们休息的地方是最高的休息处)祭拜老祖宗,后来我看到了一只烤猪,好香呀,看起来很好吃。我心里一边想一边流着大量的嘴馋口水。真的,我真的好想吃呀!然后,有一个叔公派发给我十五支很像茱萸的一个东西。然后我就跪到一个纸板上面很像鞠躬一样祭拜老祖宗。我心里想:太奶奶,您放心,我一定会每年祭拜你的!我想到了一首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真的好开心,我觉得祭拜老祖宗是个孝顺的动作。
6. 过年
任何地方都会有自己独特的风俗,而在我的家乡,就要数大年三十了。今年是大年三十,也叫过年,是中国人最最最……重要的传统佳节。那时,在外地工作的人都要回家,跟家人相聚,也可以说是一个团圆节。
大年三十最具特色的要数年夜饭了。大人从一早就开始忙,一直到傍晚,烧上一大桌菜,够吃上好几顿。餐桌上的菜平时都是见过的,并没什么特点,可放在年三十的餐桌上就蕴涵了不同的含义。比如说藕代表“路路通”,年糕代表“年年高”,团圆果代表“团团圆圆”,鱼代表“年年有余”,戒菜代表“去掉一年的晦气”……这一道道菜在人们美好的愿望中被端上了餐桌。准备吃饭了,得先把大门关严实了,可不能让人推门进来,要不然要触霉头的。开始吃了,每道菜都吃上一口,把美好的祝愿都吃到自己的肚子里。吃完了,可不能急着下桌,得等到分完压岁钱,这年夜饭才算结束。这可是我最高兴的事情,也是我一年中收获最丰满的时候。
吃完年夜饭,才可开门。家家户户在自家门口放上一大堆鞭炮,叫“辞旧”。大年三十晚上不能早睡,等到零点放了鞭炮“迎新”后,这个年三十才算过完,人们也渐渐地开始睡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