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1949年: 9月,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通过《共同纲领》等; 10.1,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筹建新中国之时,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新中国成立前夕,成立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 新中国成立前夕,空军成立; 在建国的第一年里(1949.10—1950.10)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1950年: 美国侵略朝鲜,将战火烧到中朝边境,并派第七舰队侵入海峡,阻止中国,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抗美援朝战争爆发;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 1951年: 和平,祖国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1952年: 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1953年: 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胜利; “一五”计划开始执行; 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社会主义改造开始; 在朝鲜战场共击落敌机300多架; 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年: 第一届召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发展公私合营; 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双方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成为我国的基本制度。 1955年: 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万隆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原则。 1956年: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牌汽车; 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歼5型歼击机); 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基本建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召开,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提出发展文艺事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50年代中期,确立和平方式的思想。 1957年: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开始组建战略导弹。 1958年: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发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9年: 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困难; 大庆油田建成。 60年代初: 完成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1961年: 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19年: 6月,中近程地地导弹飞行试验成功; 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 开始,发出开展“无产阶级”的决定,成立“小组”; 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1967年: 林彪、等诬蔑2月前后老家对的批评和抗争为“二月逆流”; 1970年: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成为第5个能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1971年: 粉碎林彪反集团; 研制成功导弹驱逐舰; 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事务助理基辛格访华;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1972年: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1973年: 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1974年: 研制成功第一艘核潜艇。 1976年: 人民群众悼念周恩来、抨击“四人帮”的“四五”运动; 逝世;粉碎反集团,结束。 1977年: 恢复高考。 1978年: 展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重新确立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以为核心的党领导集体,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艺创作迎来又一个春天;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79年: 中美正式建交,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 1980年: 为刘少奇恢复名誉,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以平反;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经济特区。 1982年: 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二大召开,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4年: 中英两国就中国收回问题签署联合声明;射击运动员许海峰为中国赢得奥运史上的第一枚金牌。 1985年: 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1986年: 提出和制定“863计划”,形成《863计划纲要》,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7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87年: 十三大召开,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中国和葡萄牙两国就中国收回问题签署联合声明;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海峡两岸同胞近38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90年代: 人民的现代化建设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教育部启动了将北大、清华等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工作;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就业制度发生一系列变化,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 1993年: 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海峡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这被称为“汪辜会谈”。 1995年: 江提出发展海峡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主张。 1996年: 将海洋高技术列为863计划的第8个领域。 1997年: 十五大召开,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7.1,中英两国在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对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1999年: 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神州一号”发射成功; 12.20中葡两国在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对恢复行使主权。 20世纪末: 我国在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人类进入信息化的时代,以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正在改变着世界。 2000年: 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2001年: 北京申奥成功;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召开,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球上网用户已达5亿; 我国上网人数达2000多万人;江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给袁隆平。 2002年: 十六大召开,形成以为核心的党领导集体。 2003年: 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号成功升上太空,首位宇航员是杨利伟。 2008年: 中国北京举办奥运会。 2009年: 建过六十大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