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陆一飞年表

陆一飞年表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陆一飞年表

1971年

出生于上海松江。

1986年

从学松江书法前辈王尚德先生。

1987年

任松江中学生文学社联合会主席。 为巴金先生刻“巴金长寿”印。

陈伯吹先生为题“我们爱艺术,因为我们爱生活”。

1989年

负笈杭州,浙江美术学院求学。

由刘江教授介绍,亲近国画大师陆抑非先生,为入室弟子,并任其助手8年。 郭仲选先生以“许多丘壑胸中贮,无数烟云笔下生”题赠。

1990年

从学王伯敏先生。

沙孟海先生为题“陆一飞篆刻”。

1991年

陆抑非先生为题“非堂印稿”。 1993年

从浙江美术学院毕业。在陆抑非先生指导下,系统学习书画、美术史论及书画鉴定。

陆抑非先生手书《非翁画语录》长卷持赠相勉,王伯敏先生题写引首。 陆抑非先生为作《广微草堂刻印研读图》。

1994年

由陆抑非先生推荐,任中国美术学院南山画轩副总经理,书画艺术学习的同时关注新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

陆抑非先生手书《范石湖田园诗长卷》相赠,王伯敏、金鉴才先生长跋。 为陆抑非先生刻“非翁年八十八后作”、“崇兰草堂”等印。

1995年

陆抑非先生为作《牡丹画法课徒稿》等。

1996年

离任中国美术学院南山画轩。 冰心先生为题“丹青报国”。

1997年

任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浙江分院副院长。

王伯敏先生书联“学海愿酬诗酒乐,墨池不让古今同”相赠勉。 为王伯敏先生刻“半唐斋”、“伯敏”等印及“家近雁荡”巨印。

1998年

孙其峰先生为题“东清楼印稿”、“广微草堂印集”。

2000年

参与发起陈振濂先生书法教学研究实体“庚辰书会”。 接待来杭参加西泠印社理事会的台湾王北岳先生。 陈立夫先生为题“花鸟怡人”。

2002年

书法作品参加《中韩书法交流展》。

2003年

应邀出席徐邦达艺术馆开馆典礼。 程十发先生为题“东清楼”。

2004年

受聘中国美术学院兼职教师,系统教授书法、篆刻、印鉴赏析等艺术课程。 台湾王北岳先生来访,返台后题写“东清楼”。

王伯敏先生作《江天四问图》山水长卷持赠、书“半唐书舍论画诗”持赠。

2005年

筹备陆抑非先生百年诞辰纪念画展及《纪念陆抑非先生百年华诞系列丛书》的拍摄、编辑工作,并任编委。

篆刻、书法、绘画作品分别入展西泠印社首届国际艺术节。 书法作品入选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主办的《当代百名书画艺术英才作品展》。 王伯敏先生手书《山水画学引》长卷持赠,亲题引首。

王伯敏先生书“心肠铁石梅知己,肌骨冰霜竹可人”摹写黄宾虹先生大篆联持赠。

2006年

《润庐翰墨——陆一飞书法篆刻集》出版。

王伯敏先生题写“陆一飞书法篆刻展”及《陆一飞书法篆刻集》。 书法作品《苏东坡诗》等入藏浙江省人民大会堂。

参加湖北黄梅参加四祖寺冬季禅七,皈依生活禅导师净慧长老,得法名“明心”。

2007年

任杭州法华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参与主持杭州法华寺的禅修及寺院管理,创办法华书院,举办系列禅文化活动及传统文化活动。

统筹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陆抑非先生百年诞辰纪念画展”。 撰文《天心月圆忆恩师》怀念陆抑非先生。

参礼化来长老,礼请为法华寺首座。 2008年

统筹上海中国画院举办的“陆抑非先生百年诞辰纪念画展”。 创作《即心即佛》系列书法作品

参访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礼请达智长老为法华寺首座。

参礼圆霖老和尚,开始关注圆霖法师艺术和禅画研究。 2009年

任陈振濂北京书法大展统筹,并任《意义追寻——陈振濂书法大展作品集》编委。

2010年

由陈振濂先生推荐,任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书法导师三年,为市人大编《春华秋实集》作序。

任《大墨纵横——陈振濂榜书巨制特展作品集》编委。

2011年

任中国国际茶文化书画院副秘书长。 离任杭州法华寺。

创立同道堂文化,对传统文化提出“古为今用、与古为新”的再创作理念,以人文正脉、正清和雅为审美方向,并以西湖赵公堤五柳居为雅集之所,开展各项文化研究和实践活动。 主编《王尚德书法艺术》。

编辑《中国画名师课徒画稿·陆抑非牡丹草虫卷》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编辑《中国画名师课徒画稿·陆抑非白描工笔重彩卷》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编辑《中国画名师课徒画稿·陆抑非禽鸟蔬果卷》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2012年

任中国国际茶文化书画院秘书长。

于杭州世贸中心举办《中国国际茶文化书画院作品展》。 由书法艺术研究扩展到公共空间研究与设计领域,设计作品有陈子龙纪念馆及碑廊、上海广富林禅茶馆等。

主持举办《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书画院谷雨茶会》,聘请王伯敏先生任名誉院长。

主编《中国国际茶文化书画院作品集》。

主编《中国国际茶文化书画院画师作品丛书——王伯敏画集》由中国书店出版。

撰文《壁上云山枕上诗——文人画大师王伯敏先生》祝贺王伯敏老师九十寿。

2013年

任中国国际茶文化书画院院务委员会副主任。

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禅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美术学院联合举办“人文正脉——王伯敏书画展”,统筹画展事宜。

举办“圆霖大师禅画展”。

统筹在中国美院举办的“画史南山——王伯敏90日课展”与在恒庐美术馆举办的“半唐斋里人长乐书画展”。

统筹“半唐斋里人长乐·庆祝王伯敏先生九十华诞书画展”,出席温岭王伯敏美术史学馆的开幕式。

为纪念陆抑非先生105诞辰,主编《陆抑非书画集》大型书画集册,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荣获第23届浙江树人出版奖。

主编《禅画——纪念圆霖大师圆寂五周年》,明确论述了圆霖法师为一代禅画宗师的地位。

撰文《壁上云山枕上诗》由陕西国画院院刊登载。《文人画大师王伯敏》、《人文正脉的弘传》分别发表于《西泠印社》杂志、《美术报》、《黄梅禅》、《温岭日报》、《中国文人画》等报刊杂志。

创作《吃茶去》系列书法作品

作品参加“南京栖霞寺禅茶一味中国国际茶文化书画展”。 应邀出席河北邢台大开元寺明憨大和尚升座大典。 2014年

任中国国际茶文化书画院副院长

参加贵州湄潭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当选为理事。 参与统筹“纪念虚云老和尚示寂55周年国际书画艺术展”,出席开幕式,并当选云居山书画院副院长。

统筹“楞伽妙境——两岸当代禅墨名家联展”,展出两岸高僧及禅墨名家作品100件,并出版作品集。

创作《半天朱霞》、《茶禅一味》系列书法作品 为仙居淡竹风景区题写“淡竹”、“心有归处,人淡如竹”。 为上海陈子龙纪念馆题写“陈子龙纪念馆”、“儒林”、“陈子龙史迹”。 为河北玉泉禅寺书写匾额“聚贤堂”、“汉唐月”、“龙吟”、“听松”。 参访柏林禅寺、大开元寺,并为大开元寺山门书写抱柱。

一诚长老为题“陆一飞作品集”。

应邀出席湖北黄梅四祖寺明基大和尚升座大典。 2015年

任圆霖法师研究会会长,并开展纪念圆霖老和尚百年诞辰系列活动。

《陆一飞作品集》刊行。

书法作品入编《百年虚云——虚云老和尚珍贵图片暨书画集》。 主编《圆霖法师书画集》大型书画集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

由河北玉泉寺倡印,与崇朗法师共同统筹的净慧长老诗集《经窗禅韵》线装本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

筹备出版《纪念净慧长老示寂三周年珍贵书画文献集》。 编选《一诚老和尚书法集》。

撰写《撼人山色——圆霖法师的书画世界》一文,系统论述禅画宗师圆霖法师的艺术。

参与编写《圆霖法师年表》。 创作《龙华秋兴册》、《唐皎然诗》系列书法作品

应邀出席“百年虚云图片暨朗闳轩开馆书画作品展”开幕式,作品并参展。 随中国生活禅系参访团参访德国,出席欧洲禅修领袖雅阁尔先生九十寿庆,参访德国禅修体系。题写“德累斯顿禅堂”、“橡树山庄”。

应邀出席“纪念净慧长老示寂二周年”纪念活动及座谈会,《正清和雅——当代茶室文化的提出》为题发言,后发表于《中国宗教》、《黄梅禅》等刊物。

随中国四祖寺代表团参访日本,拜访京都、奈良、仙台诸山长老,并考察唐宋风格建筑。与有马赖底长老、岭兴岳长老、则竹秀南长老等日本佛教领袖互赠书法作品。

应邀出席第二届中国茶业博览会——中国国际茶文化书画院名家邀请展开幕式。 应邀出席南京大学星云楼启用及李奇茂画展,参礼星云大师。

孔仲起教授书联“昆刀截玉蟾肪白,汉簋调脂琥珀红”相持赠。 2016年

举办《墨磨人——陆一飞书法展》,提出“多元化的文化展、跨界的展览”。 《陆一飞书法集》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

雅昌艺术网“陆一飞个人官网”正式上线。 主编《全乘长老书法集》。

主编《三十三相观世音菩萨宝相》。

撰写《今月曾经照古人》一文,阐述对书法艺术的观点。 撰写《俨翁一面》、《沙孟海先生家的茶》、《怀念王尚德老师》、《百岁风流玉局翁》等系列回忆文章。

创作唐李白诗《观佽飞斩蛟龙图赞》巨幅等作品。 为仙居神仙居风景区题写“神仙居”。

肖峰教授书“纸上烟霞,胸中禅悦”持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