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复习试题测试题(附答案)
1.看拼音写词语。
shǔ jià huánɡ kǒnɡ chuán rǎn qiè qiè sī yǔ
sī háo lǒnɡ zhào yù yán wànɡ ér shēnɡ wèi
2.在( )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这两件瓷器的模(mó mú)样很相似,就像一个模(mó mú)型做出来的。 (2)、李老师称(chēng chèn)得上是一位称(chēng chèn)职的好老师。 (3)、跟老板折(zhē zhé)腾了半天,总算让他同意打折(zhē zhé)了。 (4)、透过门缝(fèng féng),他看见妈妈正在灯下缝(fèng féng)补衣服。 3.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水果店老板为了提高利润,把普通苹果混在红富士苹果中滥竽充数。 ....B.小强刚才说这个花瓶是他打碎的,现在又说是弟弟打碎的,真是自相矛盾! ....C.学习外国经验,不能邯郸学步,连我们自己成功的经验都丢了。 ....D.老师表扬了我的习作,尤其是结尾部分起到了画蛇添足的作用。 ....4.
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做题。 相( )并( ) 笔( )( )砚 ( )( )蛇影 没( )打( ) 光彩( )( ) ( )( )求剑
两个来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成语( )( )。请再写一个这样的成语:“____”,这个成语告......诉____我们的道理。 5.
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存:①存在,生存;②储蓄;③寄存;④蓄积,聚集;⑤保留 (1)妈妈帮丽丽把压岁钱都存在了银行。( ) .(2)行李先存在这儿,回头再来取。( ) .
(3)地震中幸存下来的小明,今年考上了大学。( ) .
(4)三峡大坝拦截了上游的洪水,将水存在一起用来发电和灌溉。( ) .6.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相( )并( ) 没( )打采 汩汩流( )
近( )者赤,近( )者黑 ( )来( )挡,水来土掩 7.下列句子中哪一句不是比喻句。( ) A.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 B.梁龙的身体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 C.洞庭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D.张华像他爸爸一样又高又大。 8.
综合性学习。
(1)、在本学期的综合性学习中,你们小组重点了解的是_______这个传统节日,是用__________的方式了解的。你们展示成果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你家在过这个节日时,让你难忘的一件事是:____________。
(2)、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你们组的明明说:“过去,人们在春节时会燃放各种各样的鞭炮,又好玩又热闹。但是现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过年越来越没意思了。”你觉得春节时是否应该燃放烟花爆竹呢?为什么?(至少说出两条理由) 我认为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积累填空。
(1)兵来将挡,________________。 (2)近朱者赤,________________。 (3)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______。 (4)迟日江山丽,________________。
(5)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中,表达诗人在山寺遇到春天的喜悦和惊讶的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火烧云》一文描绘了傍晚时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________和________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火烧云的__________之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我要一本书
他是渔民的儿子。12岁的时候,白天,他跟着父亲打鱼,晚上,他躲在板棚里看书。 有一次,他和父亲在海上捕鱼,忽然,一阵狂风把他的帽子吹到了甲板上。不一会儿,海上掀起了巨浪,船上的帆篷被吹落了,情况十分紧急。
他不顾一切地沿着摇晃的桅杆爬上去,很快就把吹落的帆篷扎牢了,渔船恢复了平稳。 狂风过去以后,父亲把他拉到身边,笑眯眯地说:“孩子,我要奖赏你,给你买件麂皮上衣,好吗?” 他摇摇头。 “那你要什么呢?”
“我要一本书,爸爸,其他的我什么都不要。” “难道一件麂皮上衣还比不上一本书?”
“爸爸,我要一本什么知识都有的书。比如,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为什么黑夜过去就是黎明……”
父亲和水手们听了,都惊奇地睁大了眼睛。 10、照样子,写词语。 笑眯眯 _______、______ 摇摇头 _______、______ 1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惊奇( ) 奖赏( ) 紧急( ) 摇晃( )
12、爸爸要奖赏他时,他想要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13、父亲和水手们听了他的话后为什么“都惊奇地睁大了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
14、联系上下文,可以从“我要一本书,爸爸,其他的我什么都不要”这句话中体会到他_____之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①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②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子。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③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④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那个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⑤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15、山坡上的树木被人们砍去做什么了?请用“ ”在文中画出有关的语句。 16、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出现——( ) 增加——( ) 缩小——( )
17、“大雨没喘气儿”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 18、请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第④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短文给我们深刻的道理,判断下面说法,对的打“√”,不对的打“×”。 A.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周围环境会受到严重的破坏。( ) B.告诉人们要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 )
C.小村庄被洪水冲走是因为那把斧头,跟人们没有任何关系。( ) 20、 习作。
题目:这一天,我真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快乐、骄傲、伤心、后悔”等词语。然后以此为题,选择一件事写下来。
【参考答案】
1.暑假 惶恐 传染 窃窃私语 丝毫 笼罩 寓言 望而生畏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惶、染、窃、毫、畏”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mú mó (2)、chēng chèn (3)、zhē zhé (4)、fèng féng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多音字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1)、模样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mú yàng,有三种解释分别为:表示人的长相或装束打扮的样子,表示约略的情况(只用于时间、年岁),形势、趋势、情况;状况; ng ] ①依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多用来展览或实验:建模型 [ mó xí
筑~。②铸造中制砂型用的工具,大小、形状和要制造的铸件相同,常用木料制成。③用zi)。 压制或浇灌的方法使材料成为一定形状的工具。通称模子(mú·(2)、称得上,拼音 chēng de shàng。
称职,汉语词汇。拼音:chèn zhí解释:品德和才能与所担任的职位要求相称。 (3)、折腾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hē teng,“折腾”来源于满语的音译,一指对事物进
行翻来覆去、反复的做和折磨的一种动作形态,二指没事找事,无事生非,三指朝令夕改,忽左忽右,就是重复做一些无意义无关联不必要的事情。 打折,[dǎ zhé] ,释义: 打折扣。
(4)、门缝,读音为mén fèng,汉语词语,意思是指门扇之间的缝隙。 缝补,汉语词语,拼音是féng bǔ,释义是缝制修补。
3.D
【解析】D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成语的积累与应用,成语是汉语词汇中一类固定的词组或短句,形式上以四字居多,许多成语还包含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成语的积累。
A项,正确。滥竽充数: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B项,正确。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C项,正确。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D项,有误,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结合语义可知,用在此句不恰当。
4. 提 论 墨 纸 杯 弓 精 采 夺 目 刻 舟 杯弓蛇影 刻舟求剑 与狐谋皮 所谋之事有害于对方的切身利益,终难达到目的。 【详解】本题考查补写词语及运用。
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事不加区别地放在一起谈论或同等地看待。 笔墨纸砚: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即文房四宝。
杯弓蛇影:有人请客吃饭,挂在墙上的弓映在酒杯里,客人以为酒杯里有蛇,回去疑心中了蛇毒,就生病了。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没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 光彩夺目:形容光泽颜色耀眼好看。
刻舟求剑: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
其中“杯弓蛇影”和“刻舟求剑”是来自中国古代故事的成语。写出类似的成语和成语带来的启示即可。示例: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不要心存侥幸,不要指望不劳而获。
5. ② ③ ① ④
【详解】此题考查多义字的理解。
解题时要先读懂句子的含义,再选择出正确的答案。如何判断选择正确义项的方法(1)充分了解题目中列举的词的几个义项。(2)在充分读题的基础上做出选择。可以先选定没有歧义的答案,对有歧义的答案可选用“排除法”。(3)将选择的义项带入句子中去读,去思考,看是否语义通顺,表达得准确。(4)做这类的题目关键在于有信心,愿意去想,有自信,千万不能马虎应付。
(1)“存在银行”意思是:把钱储蓄在银行。 (2)“行李先存在这”意思是:放这,寄存。 (3)“幸存”侥幸地活下来的意思。
(4)“将水存在一起”意思是把水都聚集在一起。 6. 提 论 精 淌 朱 墨 兵 将
考查对词语的记忆能力,“相提并论”意为把不同的人或事物不加区别地混在一起来谈论或者看待。
“没精打采”意为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汩汩”为拟声词,形容波浪声;比喻文思勃发;形容水流动的声音或样子,“流淌“意思是液体流动。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比喻接近好人会让自己也变好,接近坏人会让自己也变坏。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意思是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在补充词语时,不要写错别字,如“提、精、淌“等易错字
7.D
【解析】D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
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A项:喻词是“是”,本体是“云雾”,喻体是“大海”。 B项:喻词是“好像”,本体是“身体”,喻体是“吊桥”。 C项:喻词是“犹如”,本体是“洞庭湖面”,喻体是“银镜”。
D项:这句话虽然有“像”但不是比喻句,比喻句中应该有两种相似但性质不同的事物,“像着了火一样”知识说明森林给人的一种感觉,没有本体和喻体。
8. 春节 问长辈 写春联 穿新衣服,有压岁钱 不应该 如果要是允许燃放烟花爆竹,会污染环境的。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综合性学习。
(1)、本题中写出自己了解的传统节日是什么,例如有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了解的
方式可以用借助互联网、问长辈等。然后写出展示的方式,例如春节可以写春联,端午节可以包粽子等。写出难忘的一件事,注意语言完整流畅,符合节日特点即可。
(2)、本题考查的是写出春节是否可以燃放烟花的理由,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详实的理由即可。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例如不应该燃放,会污染环境等。
9. 水来土掩 近墨者黑 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风花草香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颜色 形状 喜爱与赞美 【解析】
(1)本题考查谚语俗语。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意思: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2)本题考查谚语俗语。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3)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
宋代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
唐代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5)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和诗词名句理解。
唐代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片始盛的桃花。从紧跟后面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遗憾,而恼怒,而失望。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 ,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它们字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 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6)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火烧云》主要从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两方面来写火烧云的,突出火烧云颜色多,形状变化多端。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火烧云美的变化的赞叹。
A
【解析】10、 喜滋滋 气呼呼 洗洗手 扬扬手 132. 惊讶 奖励 急迫 摇
动 133.他想要要一本书。 134.因为他要一本什么知识都有的书,大家被他的话震惊了,所以都惊奇地睁大了眼睛。 135.对书的喜爱 【解析】
10、本题考查词语仿写。ABB式的词语还有绿油油,乐呵呵,红彤彤等;AAB式的词语还有帮帮忙,点点头,摆摆手等。
11、本题考查近义词。弄懂一个词的意思,才有找到词的近义词的基础,加上很多近义词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含有相同的语素,用共同词素去组词,结合两者就能准确的找出词语的近义词。
12、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第七段可知他想要一本书。
13、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大家睁大了眼睛是被孩子对书本的热爱和知识的渴求震惊。 14、本题考查体会思想感情。当孩子在能得到奖赏的时候坚定的选择了一本书,表现了他对书的热爱。
15、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97. 消失 减少 扩大 98. 拟人 大雨连续不断,几天没停 99.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小山村被洪水卷走了。 100. √ √ × 【解析】
15、考查关键句提取。
选文第③段,运用“变成……”句式,叙述了,村民将树木变成了房子、工具、家具,还有取暖做饭的材料变成屋顶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此题解答时注意将内容画完整,不能遗漏。 16、考查反义词掌握。
注意审题,是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出现”反义词有“消逝、消失、隐匿、湮灭、隐没、隐藏”等。文中第③段找出反义词“消失”。“增加”反义词有“裁减、减少、削减、节减、缩减、减削、省减、下降”等。文中第③段找出反义词“减少”。“缩小”的反义词有“扩充、扩大、延长、发展、夸大、放大、膨大”。文中第③段找出反义词“扩大”。 17、考查赏析句子。
“喘气”意思指急促地呼吸。有时亦指紧张活动中的短暂休息。这里形容“大雨”,赋予雨人的特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用“没喘气”形容大雨连续不断,几天没停。 18、考查概括内容。
第④段介绍了多年后,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要注意概括出村庄最后的结局。
19、考查了学生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阅读文章可知,《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讲了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由于人们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护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
洪水将小山村卷走的故事。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要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为了眼前的利益,破坏环境,是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的。 20、范文:
这一天,我真快乐
放暑假了,天热得吓人。我一大清早起来,刷牙、洗脸、吃饭,没事儿干了。“闲着没事,是吗?”妈妈问,“今天去不去迎丰公动物园玩?”“好!不错!”我乐得一蹦三尺高。 终于可以出发了,我和爸爸妈妈搭9路车去动物园。到目的地了,我们一走进去就看到一个大大的标志,上面有几只蝴蝶,下面是草,旁边有七个字“我们要爱护动物”。我们又顺着小路走,看见几只鸟在飞。难道是丹顶鹤?我正怀疑呢,忽然一只鸟扑棱飞过来,停在我的肩上。难道这只鸟想啄我不成我把肩膀一甩,那只鸟就被我摔了个“四脚朝天”。结果逗得旁边的一个小弟弟哈哈大笑。我一看,原来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朱鹮。我连忙把它放到架子上,弄好。
我把妈妈手里的票拿过来,想去看看老虎。我们沿着石边的路往上走,看到的不是气势汹汹的老虎,而是大块头的大象。我从妈那拿了个香蕉,掰了一段送到大象面前。我看见大象不是低着头直接把香蕉吃进去,而是用长鼻子把香蕉卷起来,送到嘴里。呵,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吃法呢。
这天,我不仅看到了很多动物,学到了很多知识,还过了一把喂食的瘾呢! 这真是我暑假里快乐的一天!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半命题作文,结合文段的内容分析,首先补全题目,明确自己要写的课文内容。然后根据题目列出相应的写作大纲进行写作即可。 开头:点名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写明事件发生的背景。
过程:对事件进行详细的叙述,写清楚在这一天我做的事情,我的心情,事情发生的经过等。
结尾:对全文进行总结,对文章的主旨进行升华,点名主题,写出我的心情即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