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云南省曲靖市2023届小升初语文试卷(含解析)

云南省曲靖市2023届小升初语文试卷(含解析)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云南省曲靖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1.(8分)请认真拼读,规范书写。

niǎo kàn ǎo zhǔ fáng yù fàng sì

zǔ zhòu

nuó yí jīng huāng yòu zhì 2.(3分)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横线。

发酵(jiào xiào ) .弓缴(zhuó jiǎo) .

真伪(wěi wèi) .炽热(zhì chì) .

纤弱(qiān xiān) .

目眩(xuán xuàn ) .

3.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简明扼要 自愧佛如 忆人忧天 彬彬有理 B.无与轮比 再接再励 沧海一粟 与生俱来 C.凝神遐想 书声琅琅 浮想联翩 熠熠生辉 D.温文而雅 仪态万方 金壁辉煌 气宇轩昂

4.(1分)下列词语都跟时间有关。由时间从短到长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朝一夕 ②地老天荒 ③经年累月 ④稍纵即逝

A.④①③② B.③④②① C.①③④② D.④①②③

5.(1分)下列汉字的造字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轮

B.轫

C.藤

D.囚

6.(2分)给下列成语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独出心裁 .(2)精兵简政 .(3)见微知著 .(4)赴汤蹈火 .

A.构想 A.政府机构 A.写文章或书 A.热水

B.判断 C.节制 B.家庭事务 C.国家事务 B.显明,显出 C.文章、作品 B.煮东西的汁液 C.中药的剂型

7.(1分)依次将下列词语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虚弱 衰弱 软弱

(1)国势渐渐 下去,清王朝终于走向了灭亡。 (2 )经过体育锻炼,爸爸 的身体逐渐强健起来。

(3) 的性格,导致他无法取得这场比赛胜利。 A.虚弱 衰弱 软弱 B.衰弱 虚弱 软弱 C.虚弱 软弱 衰弱

D.衰弱 软弱 虚弱

8.(2分)根据语境和提示,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成语。 ( 1)听到这个消息,他被吓得 。

( 2)网传“吃五花肉可防雾霾”,专家坦言 (听到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稀罕)。 ( 3)名利 (比大雁的毛还轻,多形容轻微或不足道)、名节高于珠峰。 (4)正所谓“ ,焉知非福”,不要灰心,或许事情会有转机。 9.(3分)下面人物和出处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 A.王熙凤——《红楼梦》 B.武松——《水浒传》 C.严监生——《儒林外史》

D.蔺相如——《三国演义》

10.(3分)在下列句子中填上关联词,最恰当的是( )

_______青海高原环境恶劣,这株柳树_______没有抱怨命运。它_______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_______成了高原上一番壮丽的风景。 A.无论……都……即使……也…… B.即使……也……不仅……还…… C.既然……就……虽然……但是…… D.不仅……还……因为……所以……

11.(3分)下列诗句所对应的节日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节)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 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乞巧节) 12.(3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哦!”爸爸若有所思地说:“那当然了,这周末带你姐弟俩出去玩。” B.一位游客正在向警察叔叔打听去麒麟水乡的路该怎么走? C.同学们都很喜欢阅读“红岩”这部红色经典。

D.初夏的春城,绿柳如茵,莺歌燕舞;五月的爨城,脆李压枝,鲜花盛开。 13.(3分)给句中画线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ㅤㅤ学习语文的天地非常广阔: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_____;又可以走进自然;还可以体察亲情,_____,更可以了解社会,_____。

①观赏世间美景

②享受温暖盛宴

③感受风云变幻

④品味人生百态

A.①③②④ B.④①③②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 14.(6分)填古诗名句、歇后语。

(1)张瀚喜欢给同学起不雅的绰号,班主任王老师找他谈话,他心里很不开心。如果你是他的好友、你会用“良药苦口利于病, ”来劝慰他。

(2)诗词能叙事,范仲淹说:“君看一叶舟, ”诗词能绘景,韩愈说:“最是一年春好处, 。”诗词能抒情,苏轼说:“ ?门前流水尚能西!”

(3)看到邻家兄弟为赡养父母一事大打出手,我真想对他们说:“树欲静而风不止, 。”趁着父母健在,要及时行孝啊!

(4)反映鲁迅先生的精神写照的一句诗是: ,俯首甘为孺子牛。 15.精彩回放。

( 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 ,如 ,被初阳蒸融了。”本句选自著名作家 的散文《 》。

(2)弈秋, 。使弈秋 ,其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 ,思援弓缴而射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16.(3分)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猛然间听到随水柱飞扬起奥运会嘹亮的会歌旋律。(缩句) (2)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我一定到你那儿玩。”(改为转述句) ( 3)为了防止不发生交通事故,交警加大了机动车辆整治力度。(修改病句) 17.(2分)毕业在即,为了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敬意,请你用下列词语拟一副对联。 笔酣 日暖 墨浓 风和 绽桃李 写春秋 上联: 下联:

18.(4分)观察下面的图片,完成练习。

牙膏的使用情况

(1)从这款牙膏上,我们可以获取的信息有 A.牙膏的品牌、产地、重量,成分与味道。 B.牙膏的品牌、重量、颜色、成分和功能。 C.牙膏的品牌、重量、成分、味道和功能。 D.牙膏的品牌、重量、成分、功能与保质期。

(2)根据牙膏的使用情况,请你设计一条宣传语。 19.(10分)课内阅读。

ㅤ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ㅤㅤ“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ㅤㅤ“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ㅤㅤ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沉着—— 伟大——

(2)选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 A.话题转换 B.解释说明 C.语意转折 D.说话中断

(3)选文主要写的是 。

(4)选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是从 和 两个方面对父亲进行描写,其中“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父亲 ;“平静”体现了父亲 ,“慈祥”体现了父亲 。 (5)“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一种伟大的力量”指的是 。 20.(10分)课外阅读

笔墨童年 余秋雨

ㅤ在山水萧瑟、岁月荒寒的家乡,我度过了非常美丽的童年。千般美丽中,有一半,竟与笔墨有关。那个冬天太冷了,河结了冰,湖结了冰,连家里的水缸也结了冰。就在这样的日子,小学要进行期末考试了。 ㅤㅤ破旧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在用心磨墨。磨得快的,已经把毛笔在砚石上舔来舔去,准备答卷。那年月,铅笔、钢笔都还没有传到这个僻远的山村。磨墨要水,教室门口有一个小水桶,孩子们平日上课时要天天取用。但今天,那水桶也结了冰,刚刚还是用半块碎砖砸开了冰,才抖抖索索舀到砚台上的。孩子们都在担心,考试到一半,如果砚台结冰了,怎么办?

ㅤㅤ这时,一位乐呵呵的男老师走进了教室。他从棉衣襟下取出一瓶白酒,给每个孩子的砚台上都倒几滴,说:“这就不会结冰了,放心写吧!”于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余韵。其实岂止是李白。长大后才知道,就在我们小学的西面,比李白早四百年,一群人已经在蘸酒写字了,领头那个人叫王羲之,写出的答卷叫《兰亭集序》。

ㅤㅤ我上小学时只有四岁,自然成了老师们的重点保护对象。上课时都用毛笔记录,我太小了,弄得两手都是墨,又沾到了脸上。因此,每次下课,老师就会快速抱起我,冲到校门口的小河边,把我的脸和手都洗干净,然后,再快速抱着我回到座位,让下一节课的老师看着舒服一点。但是,下一节课的老师又会重复做这样的事。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如果我写不好毛笔字,天理不容。 ㅤㅤ后来,学校里有了一个图书馆。由于书很少,老师规定,用一页小楷,借一本书。不久又加码,提高为两页小楷借一本书。就在那时,我初次听到老师把毛笔字说成“书法”,因此立即产生误会,以为“书法”就是“借书的方法”。这个误会,倒是不错。

ㅤㅤ学校外面,识字的人很少。但毕竟是王阳明、黄宗羲的家乡,民间有一个规矩,路上见到一片写过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经污损,也万不可踩踏。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庙门边上,有一个石炉,上刻四个字:“敬惜字纸。”石炉里还有余烬,把字纸放下去,有时有一朵小火,有时没有火,只见字纸慢慢焦黄,熔入灰烬。我听说下山见到路上字纸,

也这样做。

ㅤㅤ家乡近海,有不少渔民。哪一季节,如果发心要到远海打鱼,船主一定会步行几里地,找到一个读书人,用一篮鸡蛋、一捆鱼干,换得一叠字纸。他们相信,天下最重的,是这些黑森森的毛笔字。只有把一叠字纸压在船舱中间底部,才敢破浪远航。

ㅤㅤ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不识字的人尊重文字,就像我们崇拜从未谋面的神明,是为世间之礼、天地之敬。 ㅤㅤ这是我的起点。

(1)“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余韵。”这句话的意思是 A.我们的毛笔字写得像李白的字。 B.我们的毛笔字像李白的字一样有的韵味。

C.李白斗酒诗百篇。我们蘸酒写字,好像有了诗人的风采。 D.我们用毛笔字写的诗和李白诗的风格相似。

(2)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将文章所写的主要事件补充完整。 ① ②老师抱我洗去墨迹。 ③ ④乡人敬惜字纸。

(3)联系全文,认真思考题目“笔墨童年”中的“笔墨”指的是 A.写字用的毛笔和墨水 B.用毛笔、墨水写的字 C.童年时用写的毛笔字借书 D.文字和文化

(4)结合语境,从修辞的角度品析文中划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5)对文章结尾的特点及表达作用,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A.结尾突然,首尾照应,表明作者从家多走向了外面的世界。 B.结尾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疑问,思考作者的起点到底是什么?

C.结尾自然简洁,点明中心。童年的学习经历和家乡浓郁的文化氛围为作者日后成为著名的学者和作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D.结尾自然简洁,点明中心。乡人敬惜字纸,给作者人生奠定了良好基础。

21.(2分)请根据你的阅读与积累完成以下题目。

(1)《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 (国家)的 。

(2)在你心目中汤姆•索亚是个怎样的人,请用几句话写一写。 22.(3分)口语交际。

在诚信、财富、健康、友谊之间,只允许你选一个,你会选择什么?为什么? 23.(30分)习作

ㅤ 习总书记说:“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近年来,“幸福美好”一词频繁出现于国内各大媒体,也成为百姓街谈巷议的话题。幸福是什么?幸福是怎么来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和经历,讲述一个关于幸福的故事。可以用“幸福”命题,如《我的幸福故事》《幸福的瞬间》《幸福在身边》…… 24.ㅤㅤ我为___点赞

ㅤ 你想为谁点赞呢?是老师、同学、父母、朋友、邻居……还是自己呢?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并通过一件具体的事写出点赞的原因,要写清楚事情的经过,更要有真情实感。

ㅤㅤ要求:(1)注意语句通顺,中心明确;习作内容具体充实,表达真情实感;( 2)字迹工整,标点正确,字数500字左右;(3)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

1.鸟瞰 熬粥 诅咒 挪移 防御 放肆 惊慌 幼稚

2.解析:“发酵”的“酵”应读“jiào”,指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比较简单的物质。 “真伪”的“伪”应读“wěi”,指假。

“纤弱”的“纤”应读“xiān”,指细小。读“qiàn”时。 “弓缴”的“缴”应读“zhuó”,指系在箭上的丝绳,指交付。 “炽热”的“炽”应读“chì”,指(火)旺。 “目眩”的“眩”应读“xuàn”,指眼睛昏花。 故答案为: jiào wěi zhuó chì

3.解析:A.有误,自愧弗如:自感惭愧比不上他人,“自愧佛如”应是“自愧弗如”。因此。彬彬有礼:形容文雅而有礼貌,“彬彬有理”应是“彬彬有礼”。

B.有误,无与伦比:没有能够比得上的(多用于好的事物),“无与轮比”应是“无与伦比”。因此。 C.正确。

D.有误,温文尔雅:形容态度温和。因此。金碧辉煌:形容建筑装饰华丽。因此。 故选:C。

4.解析:①一朝一夕:一早一晚。 ②地老天荒:指经历的时间极久。 ③经年累月:形容经历很长的时间。 ④稍纵即逝:形容时间很容易过去。 由时间从短到长排列应为:④①③②。 故选:A。

5.解析:A、B、C都是形声字。 D.“囚”是会意字。 故选:D。

6.解析:(1)独出心裁: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裁:构想。 (2)精兵简政:缩减机构,精简人员。故选C。

(3)见微知著:见到事物的一点苗头,就能料到它未来的发展趋势,显出。 (4)赴汤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故选A。 故答案为: (1)A; (2)C; (3)B; (4)A。

7.解析:虚弱:指(身体)不结实。衰弱:指(身体)不强健。软弱:指缺乏力气,结合(1)题语境。结合(2)题语境。结合(3)题语境。 故选:B。

8.解析:(1)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 (2)(3)结合释义写出相应的成语。

(4)“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反之亦然,一定要乐观向上,不好的一面。 故答案为: (1)心惊肉跳; (2)闻所未闻; (3)轻于鸿毛; (4)塞翁失马。

9.解析:A、B、C正确。

D.有误,蔺相如是《将相和》中的人物。 故选:D。

10.解析:“青海高原环境恶劣”与“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之间是假设关系,故可用关联词“即使……也……”,故可用关联词“不仅……还……”连接。 故选:B。

11.解析:A.“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正确。

B.“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元日》。正确。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正确。 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是中秋节,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故错误。 故选:D。

12.解析:A.有误,“说”后用逗号。

B.有误,句末用句号。 C.有误。 D.正确。 故选:D。

13.解析:第一空,根据横线前的“探访历史”可知填③感受风云变迁。第二空,因为自然界有很多美景,根据横线前的“体察亲情”可知填②享受温暖盛宴。第四空,社会是一个百态丛生的地方。 故选:C。

14.解析:(1)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是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或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

(2)分别出自宋朝范仲淹的《江上渔者》,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比喻时间的流逝是不随个人意愿而停止的,父母却已经亡故。 (4)出自鲁迅的《自嘲》。 故答案为:

(1)忠言逆耳利于行;

(2)出没风波里 绝胜烟柳满皇都 谁道人生无再少; (3)子欲养而亲不待; (4)横眉冷对千夫指。

15.解析:(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被初阳蒸融了”这句话选自《匆匆》。

(2)“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其一人专心致志;一人虽听之,思援弓缴而射之”这段话选自《学弈》,决不可三心二意。 故答案为:

(1)被微风吹散了 薄雾 匆匆;

(2)通国之善弈者也 诲二人弈 一心以有鸿鹄将至 ,决不可三心二意。

16.解析:(1)缩句就是将句子的多余成分去掉,如状语部分“猛然间”定语部分“随水柱飞扬起奥运会嘹亮的会歌”。

(2)本题考查改为转述句。改写时,即改标点,查句子表述是否合理,把说话内容中的“我”改为“他”,把“那儿”改为“这儿”,去掉前。如:叔叔在信里对我说。 (3)有误,“防止”“不”意思重复。 故答案为: (1)我听到旋律。

(2)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他一定到我这儿玩。 (3)为了防止发生交通事故,交警加大了机动车辆整治力度。 17.解析:对联的对仗要工整,讲究两两相对,“风和”对“墨浓” ”,故上联:日暖风和绽桃李。 故答案为: 日暖风和绽桃李; 笔酣墨浓写春秋。

18.解析:(1)考查图表分析。从图中可知,“中华”是品牌;“140克”是重量;“双钙”是成分;“清爽薄荷味”是味道;“防蛀”是功能。

(2)考查宣传标语。根据牙膏的功效做标语即可。 故答案为: (1)C;

(2)双钙防蛀,量大更划算。

19.解析:(1)考查了写反义词。沉着:形容人从容镇定,不慌不忙。反义词是“激动”。伟大:十分崇高卓越。反义词是“平凡”。

(2)考查对破折号的理解运用。文中这句话“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中的破折号,根据题目中给出的破折号的作用,在本句中是表示解释说明。故选B。

(3)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与理解语段内容可知,本语段主要写的是“我们”和父亲在法庭上见面。

(4)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文中的这句话“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是对父亲外貌和神态的描写,“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了他遭受了酷刑,“平静”说明了他在经历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从容不迫,“慈祥”充分体现了他对亲人的爱。

(5)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阅读句子“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可知,“伟大的力量”是指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故答案为: (1)激动 平凡; (2)B;

(3)“我们”和父亲在法庭上见面;

(4)外貌 神态 遭受了酷刑 在经历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从容不迫 对亲人的爱; (5)李大钊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20.解析:(1)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从“这时,一位乐呵呵的男老师走进了教室。他从棉衣襟下取出一瓶白酒,给每个孩子的砚台上都倒几滴,说:‘这就不会结冰了,放心写吧!’于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可知,“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余韵”这句话的意思是李白斗酒诗百篇,我们蘸酒写字好像有他的风采。故选C。

(2)考查了概括文段主要内容。短文写了与笔墨有关的四件事,第一件事是第②——⑥自然段的内容,写了我们蘸酒写字进行考试。第二件事是第⑦自然段,写了“我”上小学时因为只有四岁,自然成了老师们的最关注和保护的对象。第三件事是第⑧自然段,写的是用“书法”作为我们在学校的图书馆中借书的方法。第四件事是第⑨——⑪自然段,写了家乡人们的“敬惜字纸”。

(3)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这篇文章回忆了“我”小时候学写字的经历以及乡里人敬重文化的故事,童年时老师对“我”书法的启蒙,激发了“我”对书法的热爱,家乡浓郁的文化氛围更是“我”爱上文学与文化的基础。所以“笔墨童年”中的“笔墨”指的是文字和文化。故选D。

(4)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阅读句子“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可知,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上小学时得到老师的关爱,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笔墨童年的美好。

(5)考查学生对文章结尾的理解和赏析。阅读句子“这是我的起点”可知,这句话点明中心,深化文章主题。童年时老师的关爱,激发了“我”对书法的热爱,打下了书法的功底,乡人对字纸的数惜,以及家乡浓郁的文化氛围,启蒙了“我”对文学和文化的热爱。这一切为“我”日后成为著名的学者和作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故C项表述正确。故选C。 故答案为: (1)C;

(2)①蘸酒写字进行期末考试。 ③老师规定“我们”用小楷字借书。 (3)D;

(4)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上小学时得到老师的关爱,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笔墨童年的美好。 (5)C。

21.解析:(1)考查经典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2)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解答时,要抓住人物性格特点,对人物进行客观的评价。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要结合文中 所使用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从语言、动作及神态等描写中把握人物,主要应依据

故事情节展开,分析人物形象要客观全 面,注意主旨对人物形象的限制性。 故答案为:

(1)美 马克•吐温;

(2)主人公汤姆是个聪明又淘气的少年,他讨厌“丑恶室闷的楼房”里的生活和充满宗教虚伪 的乏味教育,用逃学、恶作剧,结成“海盗帮”离家出走来反抗。

22.我会选择健康,因为健康是重中之重!没有这一样,其它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 23.范文:这就是幸福

悠扬的琴声从房间里飘出来,原来这是我在弹钢琴。优美的旋律让一旁的姥爷听得如醉如痴。姥爷说我是幸福的,读了《建设幸福中国》我更加体会到了这一点。

儿时的姥爷很喜欢读书,但当时家里穷,据姥爷讲那时上学可不像现在,有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等地里农活忙了,太姥爷就说:“别去念书了,干地里的活吧。”干活时都是牛马拉车,也没机器,效率特别低。还要给牲口拔草,喂草,拾柴火,看书都是抽空看。等农闲时才能背书包去学校(书包是用碎布头一块一块拼凑起来的),衣服更是老大穿了,打补丁老二再接着穿,只有到过年时才能换上件粗布的新衣服。写字都是用石板,用一次擦一次。那时还没有电灯,爱学习的姥爷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经常被灯火不是烧了眉毛就是燎了头发。没有电灯更没有电视,没有电视更没有见过钢琴,只知道钢琴是贵族家用的。

想想儿时的姥爷,看看现在的自己,我真是幸福多了。我的书包一个比一个漂亮、结实。书写纸、画画纸等种类繁多,新衣服爸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争着给买,穿都穿不完。电灯、电话、电脑、冰箱、微波炉等等,家家户户都有。新中国成立后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幸福起来”。幸福的生活让我充满了快乐,让我的家庭充满了欢声笑语。

我是幸福的,中国是幸福的,幸福中国等待我们去建设,我们要刻苦学习,持之以恒,做一个“四好少年”,以优异成绩回报社会,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24.范文:我为妈妈点赞

一天爷爷生病了,爸爸出差了,只有妈妈有空,她每天不仅要上班,还要洗衣做饭,照顾病人,这哪儿行?看到妈妈单薄的身影穿梭于卧室和厨房,一刻不歇,我不禁自责,为什么自己那么没用,既不帮她忙,还惹她生气。那么多的活儿,妈妈从没皱过眉头,也没有抱怨过。半夜偶尔被惊醒时,却发现,厨房的灯亮着……她见我学习任务重,再苦再累有再多的烦心事都只字未提,再多的苦,再多的痛也是独自“品味”,看着妈妈眼角的鱼尾纹已愈加明显——为什么,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却无能为力? 终于有一天,晚上11点时妈妈还没回来,“怎么回事?怎么这么晚还没有回来,莫非出什么事儿了?不可能,一定是有事耽误了。”街上静得让人心里发凉,救护车的警铃声划破天际。“妈妈日夜操劳,我平时还跟她斗嘴,谁又能知道她单位上有多忙,她背后的付出有多少?可我却不争气,既不体谅她,也不帮助她。

可现在,细细一想,我是多么的无理,她上班下班,我连招呼都很少打,更别说关心她了。”我心痛地想着,恐惧在一点点地吞噬着内心……

看着小植物失去了往日的神采奕奕,颜色也越来越暗淡,鱼缸里的小鱼不再活蹦乱跳,水也越来越浑浊,我的心被揪了起来……

第二天早晨,我正踌躇着要不要告诉爷爷,忽然门一开,妈妈回来了!一进屋反而跟我道歉说:“对不起,昨天单位上有点事,忘告诉你了。”

可是陪同她回来的阿姨却悄悄告诉我,昨天她在照顾饲养场生病的兔子时昏倒了。我愣了,觉得暖流流遍全身,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更多的不是对饲养场可爱的兔子的担心,而是对妈妈的感激与敬佩。 伟大的妈妈你是最可爱的,我要为你点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