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甄夫⼈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期183年1⽉26⽇(光和五年⼗⼆⽉)
逝世⽇期221年8⽉4⽇(黄初⼆年六⽉)
代表作品《塘上⾏》
谥号⽂昭皇后
陵墓朝阳陵
籍贯中⼭⽆极(今河北⽆极)
⼈物⽣平
童年经历
⽂昭甄皇后是汉太保甄邯的后代,家中世袭⼆千⽯俸禄的官职。⽗亲甄逸曾任上蔡令。
甄⽒于183年1⽉26⽇(光和五年⼗⼆⽉丁⾣)出⽣。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家⾥好象有看见有⼈把⽟⾐盖在她⾝上的⼈,⼤家对此都很奇怪。甄⽒三岁的时候,甄逸去世,甄⽒哭的⾮常伤⼼,内外周围的⼈更加看重她了。之后相⼠刘良为甄⽒以及甄逸其他⼦⼥看相,刘良指着甄⽒说:“这个⼥孩贵不可⾔。”因此,甄⽒从⼩到⼤,都没⼈敢戏弄她。⼋岁时,院⼦外有耍杂技的⼈,甄⽒的家⼈及⼏个姐姐都上阁楼观看,只有她没去。⼏个姐姐奇怪的问她,甄⽒回答:“此难道是⼥⼈该观看的吗?”
很喜欢读书,九岁时,看过的字⽂都⽴刻就知道,多次⽤她哥哥的笔砚写字,她哥哥就对她说:“你应该学习⼥⼯。读书学习,想当⼥博⼠(官名)吗?”甄⽒答道:“听说古时候贤惠⼥⼦,都学习前⼈的经验,⽤来借鉴。不读书,拿什么借鉴呢?”
救济乡⾥
汉末天下⼤乱,灾荒连年,百姓们为糊⼝活命纷纷卖掉家中值钱的东西。当时甄家有⼤量的⾕物储备,趁机收购了很多⾦银宝物。甄⽒当时才⼗⼏岁,看到这种情形便对母亲说:“乱世求宝,可不是善策啊!⼀个⼈本来没有罪,但因拥有⼀件珍宝便可能被定为有罪,这便是⼈们通常所说的因财丧⾝。再说眼下众多百姓都在饥饿之中,不如将我家⾕物开仓赈济四⽅乡邻,这才算是⼀种惠及众⼈的德⾏。”全家⼈都认为她说得有理,是个好主意,于是将家中的粮⾷全部⽆偿分发给邻⾥乡亲。
甄⽒⼗四岁时,⼆哥甄俨去世,⼆嫂很悲伤的同时还要做些琐事,照顾孩⼦却⾮常慈爱。甄⽒母亲性格严厉,对⼏个⼉媳妇不是很好,甄⽒⼏次劝母亲:“⼆哥不幸早死,⼆嫂年纪轻轻就守寡,照顾唯⼀的孩⼦,道理上讲,您对待她要当成是⼉媳妇,爱护她像⾃⼰的⼥⼉。”母亲听了甄⽒的话惭愧的流泪,之后对待⼆嫂的⽣活起居就像对待甄⽒⼀样,平时也多有⾛动,关系密切。
建安年间,袁绍为他的次⼦袁熙纳甄⽒为妻。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袁熙出任幽州刺史,甄⽒留在冀州侍奉袁绍的妻⼦刘夫⼈。
再嫁曹丕
公元204年(建安九年),冀州邺城被曹操攻破,刘夫⼈和甄⽒共坐皇堂上。曹丕进⼊袁府中,见到刘夫⼈和甄⽒,甄⽒害怕,把头伏在刘夫⼈膝上,刘夫⼈让⼈把⾃⼰⼿绑起来。曹丕
问:“刘夫⼈为什么要这样?让你⼉媳妇把头抬起来!”刘夫⼈捧起甄⽒,让她抬起头来,曹丕看了⼀眼,见她美貌⾮凡,惊为天⼈。曹操知道了曹丕的⼼思,就为他迎娶了甄⽒。 当时还有⼀说法:曹操攻下邺,曹丕先进袁府,看到有个少妇披头散发,脸上也很脏,躲在刘夫⼈⾝后哭泣,曹丕问她是谁,刘夫⼈回答:“是袁熙妻⼦。”然后曹丕帮她把发髻挽起,⽤⼿⼱擦拭⾯庞,发现她姿貌绝伦。之后,刘⽒跟甄⽒说:”现在不⽤担⼼被杀了!“曹丕于是纳甄⽒为妾室,很是宠爱。
甄⽒初有宠于曹丕,⽣下⼉⼦曹叡和⼥⼉曹⽒(即东乡公主)。甄⽒对曹丕妾室中有宠的劝勉她们努⼒上进,对⽆宠的安慰开导,并常常建议曹丕说:”古时黄帝⼦孙繁盛,是因为妻妾多的缘故。所以夫君也应该多逑淑媛,让⼦嗣旺盛。“曹丕听了⼼⾥很⾼兴。曹丕要驱逐任⽒时,甄⽒问曹丕说:“任⽒是乡党名族,不论德、⾊,我都⽐不上,为什么要休她?”曹丕说:”太任性,性⼦急,不温柔,⼼⾥对我的怨恨很久了,所以休了她。“甄⽒哭道:“我受你的宠爱,所有⼈都知道,肯定会说你休任⽒,是因为我的缘故。往上我怕公婆说我⾃私,往下其他妻妾会数
落我受专宠之罪,希望你能重新考虑!”曹丕不听,就休了任⽒。
孝顺婆婆
公元211年(建安⼗六年)七⽉,曹操西征,随⾏的卞夫⼈途中⽣病留在孟津,曹丕留守邺城。当时卞夫⼈⾝体虚弱,⼜担⼼曹操的安危,睡觉也不塌实,经常流泪。甄⽒要去孟津照顾婆婆,曹丕不想让她去,就让下⼈骗她说卞夫⼈病好了,甄⽒不信,说:“夫⼈在家,⽼⽑病常犯,现在怎么好的这么快?你⼀定是安慰我!”所以更加担⼼。之后得卞夫⼈回信,说⾝体已经恢复,甄⽒才开⼼起来。
公元212年(建安⼗七年)正⽉,⼤军回邺,甄⽒去迎接,看到卞夫⼈悲喜交加,感动了周围的⼈。卞夫⼈见甄⽒这么关⼼⾃⼰,也忍不住流泪,还说:“新媳妇怕我上次⽣病也会象以前那样反复难愈吗?我只是有点不舒服,⼩病⽽已,⼗⼏天就好了。你看看我的⽓⾊很好呢。”然后叹道:“真是孝顺的媳妇啊。”
公元216年(建安⼆⼗⼀年),曹操东征孙权,卞夫⼈、曹丕及曹叡、东乡公主都跟随,当时甄⽒⽣病所以留在邺。
公元217年(建安⼆⼗⼆年)九⽉,⼤军还,卞夫⼈看见甄⽒脸⾊很好,奇怪的问她:“你跟两个孩⼦分别那么久,难道不想念他们,怎么脸⾊这么好,什么原因?”甄⽒笑着回答:“曹叡他们跟随夫⼈,我还有什么可担⼼的。”
失宠被杀
公元220年(建安⼆⼗五年),曹操逝世,其⼦曹丕继任为魏王。六⽉,曹丕南征,甄⽒被留在邺城。同年,曹丕逼迫汉献帝刘协退位⽽成为皇帝,即魏⽂帝。退位为⼭阳公的刘协将两个⼥⼉献与魏室为嫔。除献帝⼆⼥外,曹丕在洛阳,后宫爱幸者有三:贵嫔郭⼥王,位次皇后;李贵⼈,⽣有皇⼦曹协;阴贵⼈,东汉⼤族南阳阴⽒⼥。早在曹丕初即王位时,便进郭⼥王为夫⼈,封号等同甄⽒。到曹丕称帝,携郭⼥王到洛阳,进封贵嫔,地位仅次于皇后;甄⽒则被留在邺城,仍为夫⼈,不⽴为皇后。甄⽒愈发失意,有怨⾔。
公元221年(黄初⼆年)六⽉,曹丕遂遣使者⾄邺城将甄⽒赐死,葬在邺城,据传殡葬时披发覆⾯,以糠塞⼝。 当时,曹丕曾请术⼠周宣解梦,周宣答:“天下将有贵族⼥⼦冤死。”曹丕闻⾔后悔,派⼈追回赐死甄⽒的使者但已不及。
公元222年(黄初三年),曹丕册⽴郭⼥王为皇后,令甄⽒之⼦曹叡奉郭皇后为母。
公元226年(黄初七年),曹丕驾崩,曹叡即位,朝中掌管礼乐祭祀的官员奏请为甄后追加谥号。于是明帝派司空王朗持节以三牲之礼到甄后陵墓祭祀,⼜专门为她修建寝庙。
公元227年(太和元年)三⽉,曹叡以中⼭国魏昌县之安城乡⼀千户追封甄后的⽗亲甄逸,谥号安城乡敬侯,其孙甄像承袭爵位。四⽉,曹叡下诏在洛阳营建祖庙,施⼯中从地下挖出⼀块⽟玺。此⽟玺⼀⼨九分见⽅,上⾯刻有“天⼦羡思慈亲”六个字。曹叡持玺⽽动情,因⽽备下牲礼到宗庙祭告。此后曹叡⼜多次梦见母亲,益发增加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于是对诸舅⽒按亲疏排出顺序,分别予以任⽤,赏赐累计达到万两之巨,⼜擢升甄像为虎贲中郎将。是⽉,甄后母亲病故,曹叡披⿇戴孝亲⾃参加了葬礼,朝中⽂武百官陪同致祭。
公元230(太和四年)⼗⼀⽉,曹叡感到母亲甄⽒的陵墓过于低矮简陋,便委派甄像以兼职太尉的⾝份,持皇帝节杖到邺城,祭告⼟神,改葬甄⽒于朝阳陵。
历史评价
刘良:“此⼥贵乃不可⾔。”
卞夫⼈(武宣皇后):“此真孝妇也。”
王朗:”伏惟先后恭让著於幽微,⾄⾏显於不⾔,化流邦国,德侔⼆南,故能膺神灵嘉祥,为⼤魏世妃。虽夙年登遐,万载之后,永播融烈,后妃之功莫得⽽尚也。案谥法:'圣闻周达⽈昭。德明有功⽈昭。’昭者,光明之⾄,盛久⽽不昧者也。宜上尊谥⽈⽂昭皇后。”
陈寿:“魏后妃之家,虽云富贵,未有若衰汉乘⾮其据,宰割朝政者也。鉴往易轨,於斯为美。追观陈群之议,栈潜之论,适⾜以为百王之规典,垂宪范乎后叶矣。”
轶事典故
甄⽒梳的发髻式样⼀⽇⼀换,据说她每天都见到⼀条⼝含⾚珠的绿蛇,绿蛇以盘卷的姿态向她传授髻的各种梳法,因此甄皇后的发髻每⽇更新,称为灵蛇髻。⼀时宫⼥们⼈⼈仿效,她们的发式随甄⽒的改变⽽改变。
个⼈作品
甄⽒著有诗歌《塘上⾏》 ⼀⾸,以沉痛的笔触抒发了被弃的哀愁与悲痛,整部作品于阴云密布中透露出⼀种刻⾻的悲伤之情。诗之结尾更是令⼈肝肠⼨断不忍卒读:“出亦复苦愁,⼊亦复苦愁。边地多悲风,树⽊何修修。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明代徐祯卿在《谈艺录》中感慨此诗云:“诗殊不能受瑕,⼯拙之间,相去⽆⼏,顿⾃绝殊。”
⽂学形象
多有美化。在⼩说《三国演义》中,甄⽒⽣平与正史⼤体相当。初期嫁与袁绍次⼦袁熙,袁熙带兵出外征战,留下甄⽒独⾝照顾婆婆,袁⽒败亡后,曹操之⼦曹丕见其美艳动⼈,便纳为⼰有。黄初年间,魏⽂帝曹丕登基后,甄⽒有怨⾔。⽂帝曹丕⼤怒,将甄后赐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