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卷 第3期 四川林业科技 Vo1.27. No.3 2006正 6月 Journal of Sichuan For ̄try Science and Teehnolc ̄y Jun.,2006 竹子的生长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谢知格 (荥经县林业局,四川荥经625200) 摘要:介绍了竹子生长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对荥经县用材竹竹子经营管理提出建议。 关键词:竹子;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508(2006)03—0095—02 1竹子的生长特性 丛生竹长秆基的大型芽在春末夏初开始萌发, 膨胀肥沃,形成竹笋,5月~6月出土成竹。 1.1竹鞭的生长特性 母竹材的林分特征对出笋的数量与质量有很大 散生竹的竹鞭蔓延深度一般为10 cm~35 cm, 影响,据江苏大兴林场调查(散生竹):(1)母竹密度 多趋向于西南方向或土壤疏松而肥沃的方向。在疏 越大,每株母竹出笋数越少;(2)大年母竹比例大,出 松肥沃湿润的土壤中,1 a间鞭梢可钻行生长达2 1TI 笋数量则较多;(3)母竹2~3龄竹较多者(特别是大 -4 1TI,方向变化不大,起伏扭曲也小,竹鞭粗壮节 年的2~3龄竹),出笋较多,质量亦较高。 稀,芽肥根多,有利于出大笋、长大竹。在土壤板结、 散生竹从出笋到长成新竹生约需2个月左右, 石砾含量高,干燥瘠薄或杂灌丛生的地方,土壤阻力 丛生竹则需3个月左右。 大,水肥条件差,鞭梢生长慢,鞭梢畸形短缩,芽瘦根 小,抽笋长出的竹子也短小,孱弱,材质低劣。 2竹子的栽培技术要点 竹鞭1 a的生长活动期一般5~6个月,与发 2.1散生竹的栽培(水竹、白夹竹、楠竹等) 笋、长竹交替进行。一般在新竹抽枝发叶、竹林进人 2.1.1选择造林地。应选土壤肥沃深厚疏松的山 小年时,鞭梢开始旺盛生长,夏、秋季最旺,11月左 谷山腰缓坡地带,坡度不宜过大,一般应小于30。, 右停止生长。来年竹株换新叶时,又从断梢附近另 要避开风口。 抽新鞭继续生长,仍然夏、秋最旺。一般自笋成竹后 2.1.2整地打窝。熟地植竹不需要整地,只要在栽 第二年生长最旺,自此后长势渐衰,在第五年左右即 植点打窝栽植即可。荒山栽植,一般要全面整地,但 渐次腐朽,第三年发笋能力最强,竹笋及成竹质量最 不要烧垦,因为灰肥不适于多数竹类,影响竹鞭生 高。 长。栽植坑的大小视母竹根盘的大小、厚薄而定,以 丛生竹没有横走的地下竹鞭,其地下茎即是竹 能平整疏展地栽下为宜。整地深度以50 cm左右为 秆的秆基和秆柄部分,节间短缩、状似烟斗,只有竹 宜,栽植坑深35 cm左右即可。 根没有竹鞭,秆基肥大多根,沿竹秆的分枝方向,着 2.1.3栽植时间。我县栽植水竹、楠竹、白夹竹等, 生6~8个大型芽,1 a一般萌发1~3个,其余为潜 宜在立春到惊蛰之间栽植。阴天栽植最为适宜,降 伏芽,当新笋受母竹养料充足、外界条件适宜时,潜 雨前后亦可栽植,以便减少蒸发,提高成活率。大雨 伏芽才能萌发成笋。 天及有风的晴天均不宜栽植。 1.2竹笋的生长 2.1.4栽植材料的准备 散生竹竹鞭上的部分肥状侧芽在立秋前后开始 母竹。选择2 a~3 a生健壮竹株(围圆13 cm 萌动分化,形成笋芽,冬季处休眠状态,待到春季温 ~16 cm为宜),要分枝低点的好,鞭芽饱满新鲜为 度回升时,又继续生长出土,形成竹笋、长成竹子。 宜。按竹株最下盘枝丫方向找出鞭茎,留来鞭35 一般是春分前后开始出笋、清明最盛,立夏基本结 cm,去鞭45 cm~60 cm,用锋利山锄面对母竹方向 束。清明前后出笋、成竹最多。 切断鞭茎,再逐渐将鞭茎两侧的土挖松,连同母竹一 收稿日期:2005.08.16 作者简介:谢知格(1968.),男,学士,工程师,从事林业技术工作。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96 四川林业科技 27卷 起挖出,可将竹梢砍去,但应留4~6盘枝丫。挖掘 母竹,宜在雨后进行,不要伤了鞭茎及鞭芽、笋芽,切 勿摇动竹秆,以免根蒂折断脱开秆、鞭分家,根盘应 尽量大些,多带宿土,一般15 kg左右较好,否则将 影响成活率和发笋的质量,延长成林时间。 母竹挖出后,宜及时栽植,以免失水。搬运时应 注意保护根蒂,要防止宿土脱落,宜使竹秆直立搬 运,不要将秆部放在肩上背扛母竹。 根株。与挖掘母竹之法基本一样,只是为便于 搬运和栽植,在挖掘前在竹秆离地面高度35 cm外 截去母竹秆部,仅按前法挖掘竹桩及鞭根用于栽植。 鞭根。在竹林地中掘出2 a~3 a生竹鞭,选粗 壮肥大的,截取1 m~1.3 rn为一段,每段需留鞭芽 5~6个。 2.1.5栽植和培育。将母竹、根株或鞭根放在栽植 坑中,填之以细土、用足踏紧。定植后切勿摇动。若 是栽母竹,还应支立支架,以防风吹摇动等。栽后最 好是浇透一次水,使泥土紧附竹鞭。 我县栽水竹、白夹竹等,以每公顷1 110株左右 为宜,株行距可采用3 m×3 m。 一般只要选地适宜,母竹好,栽植得法,在造林 5 a~7 a后即可投人生产,10 a左右开始正常生产。 若用根株栽植,则要迟2 a~3 a,用根鞭造林,则要 迟3 a~5a。 2.2丛生竹的栽培(主要有慈竹、撑绿杂交竹等) 2.2.1选地。在我县境内,慈竹、撑绿杂交竹仅适 宜在海拔1 000 rn以下的地段栽培。一般应在溪流 两岸的冲积地带,房前屋后或山脚缓坡地带,选择土 层深厚、松软肥沃,排水良好且湿润疏松的地点栽 植。 2.2.2母竹挖掘(在此仅介绍适合我县的母竹移植 法) 母竹竹丛。选择竹株健壮,且是同一母竹(2 a 生竹)上着生两株子竹(1 a生竹)的小竹丛,连根挖 起,截去竹秆上部,保留约1 rn高。宜多带宿土,勿 伤母子联系(子竹根蒂)。此法成活率高,生长快,成 林早。 子竹单株短秆。选择尚未开枝发叶,不足1 a 生的子竹,蔸带秆挖起后,截去竹秆上段,保留约 1 rn长。 挖掘母竹时,要注意竹蔸及竹秆之切1:3平滑无 裂口,大型芽完整无损,竹秆切口要成马耳形,方向 与竹蔸切1:3方向相反。挖出的母竹应及时栽植,若 已隔时日,应将母竹放在流水处或池塘中浸饱,待其 吸足水分后再行栽植。 2.2.3栽植。慈竹、撑绿杂交竹造林栽植可稍晚于 水竹、白夹竹等,宜在惊蛰至春分前后进行。栽植密 度可视造林地的具体情况来定,一般以每公顷630 株左右为宜,株行距为4 rn×4 rn,栽植深以25 cm 左右为宜。 母子竹丛可直接垂直栽植,覆土比原来高出 5 cm~6 cm为宜,植穴以能完整宽松放人竹丛为 宜。 子竹单株短秆栽植应采用斜埋浅种的方法。竹 蔸切口朝下,竹秆切口朝上,竹秆斜放使两端之间保 持5~1O。的均匀倾斜角度,绝大部分埋人土中,仅 最后一节露出地面,竹头处覆土约15 cm。母竹栽 植后将土压实,让竹秆与土壤紧密接着,以提高成活 率。 栽植后约5 a,可以投人生产,8 a~10 a可投人 正常生产。 3对荥经县用材竹竹子经营管理的几点建议 3.1坚持依法治林,强化森林资源管理,限制产量、 保护资源。根据各产竹乡及林业企业各单位代管国 有林地的竹子资源情况,核定竹子产量限额,严禁超 限额生产,从而保证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防衰 竭。 3.2严禁乱挖乱采竹林(笋),不准采供3 a生以下 竹子(无竹斑的竹子),保证竹林出笋旺盛。 3.3深化林业体制改革,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进 林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强培养非公有制林业经济 大户。大力扶持竹子造林。建立优质竹林基地,坚 持新植竹林与天然竹丰产改造有机结合,坚持统一 规划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坚持集中成片与零星发展 相结合。 3.4实行分类经营,促进竹业可持续发展。将现有 竹林按生态林和商品林进行分类经营,处理好资源 培育的开发利用关系,决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来 换取短期的经济增长,以生态优先为原则,促进和保 障竹业产业经济的发展,实现竹业可持续发展。 3.5建立多元化投人机制,健全林业扶持政策。按 照“谁投资、谁受益”和“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形 成政府、社会和个人相结合的多元化投人体系,加快 出台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全面启动和深化生态公益 林建设工程。 3.6实施科教兴林,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