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 !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学术论坛 科技竞赛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顾德库赵建新 (哈尔滨华德学院1 0025) 摘 要: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 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 关键词:科技竞赛 创新能力 思维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674—098x(20l4)03(c)一O224—0l 对于高校来说,目前的重理论轻实践的 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创新型社会的需求, 都会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以我院学生创新实 多普通高校的学生不会使用高级别的仪器, 验室为例,有一半以上的同学选择上网查阅 当然作品的指标也不如重点高校学生的作 导致现在的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 资料;有不到两成同学选择咨询老师;三成 面。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反思创新型社会 同学选择团队协商解决;选择其他方式解 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当务 决的不到一成。这说明学生在准备科技竞 之急。通过对用人单位的回访与调查,得到 赛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会更有针对性的去 的结论是我们的学生只能纸上谈兵,遇到 解决,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又会使学生明白 实际的问题就束手无策。所以培养大学生 科学是严禁的,必须要有务实的态度。这恰 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是我国高等教育改 与理论学习不同,理论学习时很对同学不是 革的核心,也是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关键。近 非常了解自己到底哪里明白,哪里糊涂,结 些年来,各种大学生竞赛活动雨后春笋般 果到考试的时候靠死记硬背通过考试,对 的遍地开花,这里包括教育部、工信部组织 于理论知识的应用更是不清楚。 的,也有企业组织的,这些活动对大学生创 1.2创新思维的培养 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关键的引 每项科技竞赛都会要求学生完成一个 导性作用。很多学校也开始重视学生这些方 成型的作品,但一般都会分成两个层次,基 面能力的培养,设置了创新基地、创新中心、 本指标和发挥指标,此外还会有一个部分 创新实验室等机构。该文就科技活动对培 成为创新点。基本指标对学生基础知识要 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与存在的问题加以 求的比较多,发挥指标要求学生在专业基 分析。 础上有相应的拔高,不仅如此发挥部分还 会设计其他专业的内容。而创新点则是在作 1科技竞赛活动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品完成的基础上检验学生对个性思维的体 的作用 现。例如我院学生参加黑龙江省大学生电子 科技竞赛活动是大学生课余生活得第 设计竞赛时,评委在成绩单中写出有1l处创 二课堂,本质是创新实践活动。学生在参加 新点。实践表明,这种方式非常有利于激发 科技竞赛的目的是为了拿到相应的成绩,但 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 是他们会发现其实重要的并不是成绩,而是 问题的能力。 在过程中学到的专业知识,在过程对课堂 1 3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上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目前有非常多的 科技竞赛活动发部分都是以团队的形 竞赛并不局限在单一的专业里,需要很多专 式存在,一股情况要求三个人组成一个小 业的融合。例如“飞思卡尔”智能车比赛,这 团体来完成比赛。因为竞赛题目可能涉及 里面融合了电子信息工程、程序编写、机械 几个专业,所以一个组的队员可能来自不同 调整等专业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有 班级,不同专业。这就要求同学们茌准备竞 足够的知识储备,短短的时间能够拿出好 赛的过程中要相互学习,扩充自己的知识宽 的作品是不容易的。竞赛的残酷,能够最大 度,此外,队员间要分工明确,相互合作,要 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具体表现如 有团队合作意识。指导教师要在平时引导 下。 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让他们并肩 1.1科学素质的培养 作战。 每项科技竞赛组委会要求的时间都不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涉及到高等教育 相同,比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要求 的方方面面,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维性的, 四天j夜的时间拿出成型的作品并要附带 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通过科技竞赛活 设计报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 动这个载体,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思 车竞速赛要求在六个月的时间内完成……。 维、团队精神,这是创新性人才应具备的能 这要求学生在平时对知识的积累和思维模 力和素质。 式的培养,尤其是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学 生需要利用课余时间“泡”在实验室里,根 2科技竞赛活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据指导教师给的相关课题进行研究和知识 方面存在的问题 积累。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问题会凸现出 2.1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发展不平衡 来,这里包括人际关系、技术难题等一系列 以电子竞赛为例,重点高校的成绩优于 问题,这些问题指导老师需要正确引导让 普通高校。重点高校的师资力量和设备级 学生独立解决。很多知识层面的问题学生 别要优于普通高校。在作品测试的时候很 224 科技创新导报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品。科技竞赛基本都是偏重干理工科学生, 而文科学生多在论文和艺术类竞赛中取得 成绩。 2.2学生实际参与率低,理论教育与实践环 节脱节 很多高校已经开始进行了课程体系和 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但是并没有从根本 上解决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教师还是一 味的以填鸭式的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灌 输,没有真正的改变其传统的教育体制。很 多学校现在开始用一些优惠的条件引导学 生参加科技竞赛活动,如获得什么样的成 绩可以保研等。大学生不参加科技竞赛最 主要的原因还是知识储备和能力方面存在 问题,理论知识储备不够与实践能力不足,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 高。 2.3缺乏教师指导和帮助,科技创新水平急 待提高 科技竞赛不仅需要学生的热情和努 力,同时对指导教师也是有非常高的要求。 指导教师对竞赛题目的理解、对方案的选 择、过程中的应变能力直接影响着参赛队员 的积极性。因为科技竞赛是一项非常繁琐 并耗费精力和时间的工作,所以很多老师不 愿意参与其中,到处更多的时间去上课、搞 科研,这也是导致学生科技竞赛中成功率 低或科技含量低的重要因素。 科技竞赛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 于培养适应社会,满足企业需求的学生非 常重要,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方方面面, 同时也能够检验一个教师是否能够适应社 会的进步。昨天的教师能否教育今天的学生 去面对企业明天的困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 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 知【EB/OL].http://www.iTlOe.edu. Cn//ed0S/website 18/i rlfo1 21 89. htm,2005-05-22. [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 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Z】.教 高[2007]l号文件. [3]郭钟宁.机械工程类专业实验课程的改 革与创新【J].高教研究,2001(11):85—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