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放牧对呼伦贝尔羊草草甸草原生物量分布的影响

放牧对呼伦贝尔羊草草甸草原生物量分布的影响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第28卷第3期 Vol.28 No.3

草地学报

ACTA AGRESTIA SINICA

2020年 5月May 2020doi:10. 11733/j. issn. 1007-0435. 2020. 03. 022放牧对呼伦贝尔羊草草甸草原生物量分布的影响许宏斌辛晓平X宝音陶格涛2,闫瑞瑞—,王 旭X陈宝瑞X金东艳X姚 静X刘志英2(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北京100081;2.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摘要:本研究以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甸草原(基于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为研究对

象,通过测算2013年和2014年植物群落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在不同放牧强度(不放牧、轻度放牧、中度放牧、重度放 牧)下的变化,探究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地上、地下生物量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群落地上生物量随放

牧强度增加而减少,从不放牧的238 14 g • m 2减少至重度放牧的79. 60 g・m 2 ;杂类草地上生物量所占比例增

力口,由不放牧的35. 93 %增加至重度放牧的97. 66%。群落地下生物量随放牧强度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中

度放牧时最小(2013年733)5 g・m 2.2014年682. 99 g・m 2);轻度放牧下,群落地下生物量在0〜10 cm 土层分

布比例最大,013年为61. 86% ,2014年为64. 43%。综上可得出,放牧会引起植物群落地上、地下生物量分布发生

变化,轻度或中度放牧利用该区域草地比较合理。关键词:放牧强度;草甸草原;生物量分布;中图分类号:S812. 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435(2020)03-0768-07Effects of Grazing on Biomass Distribution on the Leymus chinensis

MeadowSteppeofHulunbeierXU Hong-bin12 , XIN Xiao-pin】,BAOYIN-Taogetao2 , YAN Rui-rui1* , WANG Xu1,

CHEN Bao-rui1 , JIN Dong-yan , YA0 Jing , LIU Zhiying2(1.InstituteofAgriculturalResourcesandRegionalPlanning Chinese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HulunbeirGrasslandEcosystem

ResearchStation Beijing100081 China;2.ColegeofEcologyandEnvironment Inner Mongolia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010021 China)Abstract: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in a meadow dominated by Leymus chinensis (Hulunbeir Grassland Ecosystem

Research Station) during two consecutive years. Tb assess the impact of grazing intensity on plant aboveground bio-

massbelowgroundbiomassandtheirdistributionpaternplantbiomassofabovegroundandbelowgroundweremeas- uredundernograzinglightgrazing moderategrazingandheavygrazingrespectively.Theresultsshowedthattheto- al aboveground biomass decreased when grazing intensity was increased , with the biomass of 23& 14 g • m_2 without grazing and 79. 60 g • m_2 under heavy grazing. However, the proportion of the biomass of forb was significantly in- creased when grazng9ntensty was9ncreased rang9ng from no grazng 35. 93% to heavy grazng 97. 66%. Total be- lowgroundb9omasstendedtodecreasefrstandthen9ncreasealongthegraznggrad9entunderthemoderategrazng. Furthermore more belowground b9omass was d9str buted to the topso l 61. 86% and 64. 43% of total belowground b9- omasswered9strbutedto0〜10cmlayersol9n2013and2014respectvely wththeh9ghestunderlghtgrazng.In general graz ng causes changes9n the aboveground and underground b9omass d9str but on of plant commun t es and t 9smorereasonabletousethegrasslandwthlghtormoderategrazng9nthsarea.Keywords:Graz9ng9ntens9ty;Meadowgrassland;B9omassd9str9but9on草地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之 一,植被类型分布广泛丄,占陆地生态系统约三分之收稿日期:2019-11-20;修回日期:2020-02-03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0608,2016YFC0500601,2016YFC050060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一中美政府间合作项目

(2017YFE0104500);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610132018009,1610132019031);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 (41801096);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34);呼伦贝尔科技计划项目(YYYFHZ201903)共同资助作者简介:许宏斌(1991-),男,内蒙古凉城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草地生态方面的研究,E-mail:xhbl686@163. com; *通信作者Author

forcorrespondence,Email:yanruirui19790108@163.com第3期许宏斌等:放牧对呼伦贝尔羊草草甸草原生物量分布的影响769一的净初级生产力。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 同放牧强度的响应机制,以便为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生 产

估和科学利用草地资源提供基础数据。区东北部,不仅是我国重要 牧业生产、加工基地,

也是我国北方重要 贝尔草原被利用

生态屏障⑵o近年来,呼伦程度逐年增加,致使该区域资源与环境问题。1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区域概况本研究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 划研究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放牧平台 :,

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该区

放牧作为呼伦贝尔草原利用 生态环境产生

方式 ,对J影要 。放牧对草原的主要体现在对植物群落生物量及生产

,草地生态系统中植物群落的生物量是系 集中表现,因此,放牧对草地生态系

具有十

要的意义放牧通

物放牧试验平台 于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谢尔塔拉坐标为北纬49°19,质 循环 要基础,是 取外界 、勺

构农牧场东3 km处,地势平坦而开阔,属于典型温带

草甸草原)0* -研究区 属于大兴安岭西麓 温带半干旱大陆性

通;响指 方式,349〃〜49°20173〃、东经 119°56,521〃〜119° 57854〃,

植物 牧家

生产过程、改变 (采食、践踏)及

原的过渡区;该区域属,土壤类型以黑钙

植物 物质生产 初级生产力⑺;同时放 栗钙(排泄物 入等)土为主,平均海拔为666〜680 m,年平均降水量为

350〜400 mm,降水期多集中于7—9月。年均气温

综合作用共同 草地生态系 群落结构 配-能,进 究)0皿: 生物

系统物质生产 为一5N〜2°C ,最高气温达36. 17°C 10°C年积温

1 580N〜1 800°C,无霜期约110 d左右;研究区属

关于草原植物群落生物 研究已有很多,有研着放牧 植物

,草地植物群落 .适当 放于羊草草甸草原,群落由建群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其他杂类草包含有贝加尔针茅(Stipa

逐渐减少,有学者“16*也

牧可以 群落净初级生产力,即存在baicalensis )、日 荫菅(Carex pediformis )、蓬子菜 (Galium verum)等组成。生长现象。但由于天然草地控制性放牧试验 复杂性,很多研究

于环境因子(温度、 >1.2试验设计本试验从2013年8月15日开始,2014年8月15日 -放牧平台以肉牛 控制放牧 :,对植物生物量分布的研究)7「19*,研究不同放牧梯度处 理对草甸草原植物生物量分布的影响相对较少。因 此,本文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图1放牧平台设计图Fig. 1 Design diagram of cattles in different grazing gradients注:每个单元格中上行代表处理编号,W(西)、M(中)、E(东)为3个重复,下行代表家畜载畜率Note:The upper row in each cell represents the processing number,W (west) ,M (middle) ,and E (east) are the 3 repetitions,and the lower rowrepresentsthelivestockstockingrate770草地学报第28卷草地载畜率依次为G0. 00: 0. 00 Au・hm—2 ,

G0. 23 : 0. 23 Au ・ hm—2 , G0. 34: 0. 34 Au ・ hm—2 , G0. 46 : 0. 46 Au ・ hm—2 , G0. 69 : 0. 69 Au ・ hm—2 , G0. 92 :0. 92 Au ・ hm—2。(Au:以 500 kg 的肉牛作

与CK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2014年,群落

生物量、羊草

生物量在不同 变化均为CK>LG>MG〉HG,且3个放牧处理与CK差异显著(P <0. 05);杂类草 生物量占地 上总生物量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LG,CK,MG,

HG,且LG、MG与CK相比均差异显著(P <

为一个标准家畜肉牛单位)o试验区共包括15个放 牧处理区和3个不放牧对照区,每个小区的面积均

为300 m(长)X 160 m(宽);本研究共选取4个放牧 处理,即:不放牧G0. 00 (No Grazing),轻度放牧

G0. 23 (Light Grazing)、中度放牧 G0. 46 (Moderate

0.05)。研究结果说明,试验期间群落 生物量、

羊草地上生物 放牧 逐渐减少,且LG,MG,HG均显著低于CK(P<0. 05);杂类地上

Grazing),重度放牧 G0. 92 (Heavy Grazing),并分 草生物量在LG和MG下最高,与CK和MG相比

别以字母CK,LG,MG,HG指 放牧 。 •均呈现显著差异(P<0. 05)。300」)2501'S 200试验区 为90 hm2 ( 图1)。放牧平台从a2009年开始运行,于植物生长季6月15日开始放

牧,10月15日 ,在 放牧期内,肉牛日夜生

口不放牧CK口轻度放牧LG,m中度放牧MG? 口重度放牧HG■活在放牧样地,饮水通过栏外拉水供应[23]。1.3取样方法野外采样时间为2013年和2014年的8月

15—19日。在每个小区内,每40m设置1个1mX 1m的植物样方,分别记 方内出现 物种;采用

15010050dI-d02013 year2014 year刈割法获取植物

5

, 方共设5 复,生物量取样点,采共有60个样方)4*。同时在获取 植物生物 J

复样方内随机选取3

辜用挖掘法,按照采样面积为30 cmX 30 cm、深度为60

cm进行

(每层10 cm)取样,将采集 及<1180□不放牧CK;“轻度放牧LGI旦中度放牧MG 禮田重度放牧HG b

总b丄时封装于 袋中,带回实验室进行 、 进

一步 。通过计算 所有样方地下/地上生2。a物 例 值作为

[1.4数据统计分析采用Microsott Excel 2013对数据进行录入整 理,采用SPSS 20. 0统计软件对不同放牧

畀§

曲和 120丄I fbeab60I地上、地下生物量进行One-Way ANOVA差异性 验 $SigmaPlot12 0 图 。02013 year2014 year2结果与分析2.1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变化图2不同放牧强度下草甸草原群落地上生物量变化Fig 2 Above-groundbiomassofcommunitieson

meadowsteppeunderdiferentgrazingintensities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放牧强度下的地上生物量在0. 05水 平上差异显著(P<0. 05)植物群落(羊草、杂类草)地上生物量随放牧强

变化如图2所示。2013年,群落 生物

Note:Diferentlowercaseletersindicatesignificantdiferences

量、羊草地上生物量由大到小依次为CK,LG,MG,

HG,且3个放牧处理与CK

具有显著差异生物量的inabove-ground biomass under di ferent grazing intensities at

the0 05level (P<0 05)(PV0.05);杂类草 生物量占

2. 2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群落地下生物量的变化群落

生物量在不同放牧

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LG,MG,CK,HG,且LG、MG变化如下第3期许宏斌等:放牧对呼伦贝尔羊草草甸草原生物量分布的影响771图3所示。不同放牧 对不同深

cm)生物量产生

(0〜6010 cm和10〜20 cm地下生物量占比最大,MG下 20〜30 cm和30〜60 cm地下生物量占比最大,而

有所不同;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群落 #〜60 cm)生物量呈

后升高的趋势,由大到小顺序依次为CK> LG> HG>

MG,且3个放牧 与CK

(*V0.05)。2013 年土壤深度为 0〜10 cm、10〜20 cm

的地下生物量在LG,MG, HG时均小于CK,且

MG、HG与CK相比差异显著(*<0. 05)2014年

土壤深度为0〜10 cm地下生物量的变化趋势与

2013年相同,土壤深度为10〜20 cm地下生物量由

大到小顺序为CK>LG>MG>HG,且MG、HG与

CK相比差异显著(* <0. 05),而土壤深度为20〜

30cm 生物 放牧 呈 小趋势,且2013年LG,MG,HG与CK相比差异显著

(*<0. 05),但在2014年无显著性差异;2013年土

壤深度为30〜40 cm,40〜50 cm,50〜60 cm的地下

生物量在各放牧处理间无显著差异(>0. 05),而

2014 年 LG,MG,HG 均显著小于 CK(*<0. 05)。在 研究结果说明CK 到最大$,试验期 着放牧

(0〜$60 cm)生物生物量呈先减少后

趋势,这与 深度为0〜10cm

生物 变化规律相同;土壤深度为10〜20 cm地下生物量2年间变化规律不同,土壤深

度为20〜30 cm及30 cm以下的地下生物量均在

CK最大,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表现为无

规律少。2.3不同放牧强度下群落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情况

图4为群落地下生物量应对放牧强度的变化。

本试验 ,各放牧 植物 生物量分布的趋势基本

,地下生物

深 J增逐渐减少,但是减小 例随深 逐渐。群落

生物量在 深度为0〜10 cm的分布最多,占0〜60 cm范围内地下总生物量的

57.93%〜64.54% ; LG下0〜10 cm植物地下生物 占 最 大 $MG (0 〜10cm ) 植 物 生 物 占

比最小;土壤深度为10〜20 cm的地下生物量分布

逐渐减少且在CK下占比最大;土壤深度为20〜30

cm范围内的群落地下生物量在MG下占比最大,

LG最小;同 深度为30〜60 cm范围 群落 生物量在MG下占比达到最大值。试验结说明,不同放牧

生物量主要分布在0〜30 cm(84. 64% 〜90. 73% ),与 CK

,LG 下 0 〜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植物 生物 布呈逐渐

趋势。□不放牧CK 目中度放牧MG *puno.I口轻度放牧LG回重度放牧HG畀&DZIIU

曲—•

KMOI9q&DS罢 xl、SE鞭l

B

-sunluluou.2q

o

群落地下生物量o

Community below-ground biomass/g • m-2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luwqE□不放牧CK op I□轻度放牧LG os

□中度放牧MG 口重度放牧HG40-5050-60群落地下生物量Community below-ground biomass/g • m-2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StluwqEop I口不放牧CKos

口轻度放牧LG m中度放牧MG 目重度放牧HG40-5()2014 year图3不同放牧强度下草甸草原群落地下生物量的变化Fig.3 Below-groundbiomassofmeadowcommunities

underdiferentgrazingintensities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同等深度不同放牧强度下的地下生物量 在0. 05水平上差异显著(*<0. 05)Note:Diferentlowercaseletersindicatethatundergroundbio- mass of the same depth at different grazing intensities differs sig­

nificantly at the 0. 05 level (*<0. 05)7722013 yearIEQEQASSElUOiqpunoJ

草地学报第28卷IEQEQASSElUOiqpunoJcqldop

cqldop

80

2. 4不同放牧强度下群落地下、地上生物量比值的变化不同放牧 布比例(#

放牧

趋势,即

〉CK,且2013年HG,MG,LG均显著大于CK(P

<0. 05),2014年根冠比HG显著大于CK (P <

0.05)。本试验结果说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群

落植物总生物量在

放牧

牧显著改变了植物群落生物量的分布,地下生物量

分配的比例增加,地上生物量分配比例减少。12108图5 不同放牧强度下草甸草原群落根冠比的变化Fig 5 Changeofroot-shootratioofmeadowsteppe

communitiesunderdiferentgrazingintensities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放牧强度下根冠比在0. 05水平上差

异显著(P<0. 05)Note:Diferentlowercaseletersindicatethattheroot-shootra-

tioissignificantlydiferentunderdiferentgrazingintensitiesat the0 05level (P<0 05)3讨论生物量是草地生态系统中植物获取能量、能力

的集中体现,对草地生态系 构 有重要作用⑶,而群落

lualQJJ-p-EUOHnqpns-p.rQpunjo9luaIQJJ-p-EUOHnqpns-p.rQpunjo9&D&D40

o

牧HG不放牧CK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重度放

放牧强度 Grazing intensity牧HG不放牧CK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重度放

放牧强度 Grazing intensity图4不同放牧强度下草甸植物地下部生物量垂直分布情况Fig. 4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below-ground biomass on meadow steppe under different grazing intensities健 况、生产潜力及其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指标。踏行为

群落植物地上、地下生物 、,群落 与 生物

值呈草地生态系统中,由于牲畜采 感「24*。本研究中,放牧

作)的变化如图5所示。本试验中随着用于草地,植物的地上生物量对放牧 应,敏群落 生物 J显、董全民由大到小序为HG〉MG&LG著低于不放牧(P<0. 05),下降的幅度为14. 26%〜

71.2%,这与汪诗平等)10*、李

等「25*研究得出地上生物量随放牧:的增加而减

小 。本研究中,引起群落 生物 :大布 例逐渐 ,与其降主要有以下2个原因:一是牲 采

,HG 最大,可见,过度放耐牧植物生 到 ,低矮植物得以快速生长,:下群落中的优势物种发生变化,二是放牧

植物获取 被转移到 系存储利用。此□不放牧CK 因轻度放牧LGa£a中度放牧MG□重度放牧HG

aSI外,研究 该区

着放牧 ,群落中优势种例 ,而羊草作为6b丄b(羊草)的比例减小,杂类草

优质牧草,在

放牧中将优先被采食,其于4202013 year生物量被大 耗,而杂类草适口性较差

被削

2014 year优势种(

「放)而受到采

27*的研究

较。本研究中小「26*,这与

优势种羊草 程度较大,原因 是羊草适口

性好,适合西 尔牛等大型家畜采群落 构 要 系

生物 是草 生态系 植物生物,是群落生

基础及 生态与 生产过程

,这

要纽带「28*。本试验是由于放牧畜群中,2年间各放牧处理下地下生物量与不放牧相比, 呈现

同程

程中 踏行为

在采 通

、,

生物

,使群落 生阻 大, ,乌仁 格形成具是检验草地生物

等「29*、 )30*也发现放牧 落 生物 少, 本研究 草甸草原植物群与 '本研第3期许宏斌等:放牧对呼伦贝尔羊草草0草原生物量分布的影响773究发现放牧强度增加,家畜采食频繁,疏丛禾草生长 受到极大限制,群落中杂类草的比例增加,且群落中 植物种类发生变化导致重度放牧地下累积生物量高 于中度放牧[31]0植物对土壤不同深度的资源利用

著变化,但植物根系呈深层化分布,这有利于植被迅 速恢复;重度放牧下,群落地上生物量显著减少,草

地出现退化现象。研究表明轻度、中度放牧强度利 用该区域的草地资源较为合理,同时应在已重度放 牧区域实行禁牧、休牧或者轮牧,以减少或恢复退化 情况可通过根系的垂直分布来表现,有研究表明

草地群落地下生物量呈“T”型垂直分布,即表层占 总生物量比例最大,向下延伸的各层生物量占总生 物量比例呈递减趋势。本试验中,轻度放牧0〜10

cm、10〜20 cm的地下生物量占地下总生物量比例

最大,中度放牧20〜30 cm及30 cm以下的地下生 物量占地下总生物量比例最大,表明轻度放牧强度 会导致植物根系浅层化分布,中度放牧强度下植物

根系呈深层化分布,这可能由于轻度放牧的践踏作 用抑制了低矮植物的顶端优势,促进匍匐型枝条不 定根的形成,中度放牧也使植物土壤表面硬度增加,

土壤孔隙度减小,植物根系趋于向深层分布,而重度 放牧使高大优势植物种群减少,一些矮小浅根型植

物种群得以增加,因此植物根系主要分布在浅层土 壤中。植物群落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分布变化反映了 植物群落对相应环境的适应特征,有研究[33]表明, 植物在放牧利用逆境下生长时会使根冠比增加。本 研究中,2013年LG,MG,HG根冠比分别比不放牧

增加了 37. 36% ,59. 07% , 186. 85% ; 2014 年 LG,

MG, HG根冠比分别比CK下增加了 2.48%,

19. 74% ,84. 49%,可见放牧使植物群落的根冠比增

加,且呈现随放牧强度增加,根冠比增加的规律;同 时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植物光合器官受损,群落地

上生物量验# 、地下生物量均显著减少放牧 生物 中( P<放牧0. 05),且试 了 7.10%和14.14%。王静等研究表明,长期的 放牧干扰将引起植物群落的退化,而植物会通过调 节生长、维持和繁殖等功能器官间的生物量分配来

减缓群落向退化方向的演替,本研究也得到相似的

结果,这可能由于放牧干扰使草原植物群落的地下

生物量显著减少,植物在应对放牧干扰时会调节光

合产物的分配策略,将更多的光合产物分配到地下 以适应放牧胁迫,待胁迫减弱或解除后得以迅速恢

复。4结论放牧 植物群落

生物 生物量显著降低;中度放牧下,杂类草生物量未发生显

草地。参考文献)1* AndresenL C,Yuan N M,SeibertR,et)l Biomassresponses

inatemperateEuropeangrasslandthrough17yearsofelevated

CO2 Global change biology ,018 ,4(9) : 3875-3885闫瑞瑞,辛晓平,王旭,等.不同放牧梯度下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土 壤碳氮变化及固碳效应)*生态学报,014,4(6):1587-1595 李金花,李镇清,任继周•放牧对草原植物的影响)*草业学 报,2002,11(1):411王艳芬,汪诗平.不同放牧率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牧草地上现存

量和净初级生产力及品质的影响)]•草业学报1999(01) = 15-20 高永恒,陈槐,罗鹏,等.放牧强度对川西北高寒草甸植物生物量

及其分配的影响)*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008,4(3)26-32[6* Diaz S,Lavorel S,Mcintyre S, et al. Plant trait responses to

grazing-a global synthesis)*. Global Change Biology,2007,13 (2&:313-341)*安渊,李博,杨持,等.植物补偿性生长与草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中国草地学报,2001,23#):1-5)*刘建军,浦野忠朗,鞠子茂,等.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地下生产

力及生物量的影响)*•西北植物学报,2005,25(1) :88-93[9* D D Briske,T W Boutton,Z Wang. Contribution of flexible al-

locationprioritiestoherbivorytolerancein C4perennialgras- ses: an evaluation with 13C labeling)*. Oecologia, 1996,105

(2) 151-159)0*汪诗平,李永宏.内蒙古典型草原草畜系统适宜放牧率的研

究:(•以牧草地上现存量和净初级生产力为管理目标:J*.草

地学报,1999,7(3):192197[11*李永宏,陈佐忠•草原放牧系统持续管理试验研究:试验设计

及放牧率对草-畜系统影响分析:J*.草地学报,1999,7(3): 173-182[12*赵康,宝音陶格涛,等.季节性放牧利用对典型草原群落生产

力的影响)*•中国草地学报,2014,36(1):109115)13* H A Snyman Rangelanddegradationinasemi-aridSouthAf-

rica-I: influence on seasonal root distribution, root/shoot rati-

osandwater-useeficiency)J* JournalofAridEnvironments, 2005,603) 457-481)14* PaigeK N Overcompensationinresponseto mammalianher­

bivory: From mutualistic to antagonistic interactions)*. Ecol-

ogy,1992,73(6)2076-2085)15*汪诗平,王艳芬.不同放牧率下糙隐子草种群补偿性生长的研

究)*•植物学报,2001,43(4):418423)6* Zhang Z/Wang S P,Jiang G M,t al. Responses of Artemisia

frigida Willd. (Compostae) and Leymus chinensss (Trin.)

Tzvel (Poaceae)tosheepsaliva)J* JournalofAridEnviron- ments2007 70(1):111-119774草地学报1596-1606第28卷

)17]戴诚,康慕谊,纪文瑶,等.内蒙古中部草原地下生物量与生物

量分配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J].草地学报,2012,20 (2): 268-274)7]周华坤,赵新全,周立,等.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植被退化与土

壤退化特征研究)]•草业学报2005,14(3) = 31-40)18]吕晓敏,王玉辉,周广胜,等.温度与降水协同作用对短花针茅

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生态学报,015,5(3):752-760)28] TrumboreSE$GaudinskiJB TheSecretLivesofRoots)J]

Science2003 302(5649):1344-1345)19]严月,朱建军,张彬,等.草原生态系统植物地下生物量分配及

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植物生态学报,201741(5):585-596)9]乌仁其其格,武晓东,闫瑞瑞.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羊草群落不

同退化程度土壤理化指标)]•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

)0]许宏斌.不同放牧强度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群落特征及群落

生物量分布的影响[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8:10-12(9):123-127)0]梁燕,韩国栋,周禾.羊草草原不同退化程度植物群落内地上部

)1]谭红妍,闫瑞瑞,闫玉春,等.不同放牧强度下温性草甸草原土

壤微生物群落结构PLFAs分析)]•草业学报,2015,24(03): 115-121)2]谭红妍.放牧与刈割对草甸草原土壤微生物性状及植被特征

的影响[D].北京:中国农业科院,2015:8-9)3]马文红,方精云.内蒙古温带草原的根冠比及其影响因素)]•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6):774778)4] Galt D, Holechek J. Grazing Capacity and Stocking Rate)].

Rangelands2000 22(6):7-11)5]董全民,赵新全,马玉寿,等.耗牛放牧率与小嵩草高寒草甸暖

季草地地上、地下生物量相关分析)]•草业科学,2005,22

(5):65-71)6]赵彬彬,牛克昌,杜国祯.放牧对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群落

27种植物地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生态学报,200929(3):变化对群落 系

)J] 草业科学 2008 25(4):110-115)1]孙熙麟,王明玖,陈海军,等.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地下生物量对

同 放 牧

应 )J ]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2010 31(04):101-104)2]刘玲玲,吴兆录,李青.滇西北亚高山草地的地下生物量及净

初级生产力研究)]•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

(S1):324-328)3]万里强,陈玮玮,李向林,等.放牧对草地土壤含水量与容重及

地下生物量的影响)]•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6):25-29)4]王静,杨持,王铁娟.放牧退化群落中冷蒿种群生物量资源分

配的变化)]•应用生态学报2005 16(12):2316-2320(责任编辑陈力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