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同步练习单元测评一 Word版含解析.doc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同步练习单元测评一 Word版含解析.doc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单元测评一(第二~四单元)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阅读题(4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纸上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他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韩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佚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能抄写于文帝初。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沫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抄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黄帝书》的引用阐发。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黄帝书》不应更晚。至于《黄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如《黄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德”,什么是“玄德”,文中未见解释。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帛书所讲“玄德”显然由此而来。此例甚多,那么为《黄帝书》所称引的《老子》必须再早上一个时期,也就是不会晚于战国早期。

古书中有关老子和孔子关系的记述很多,但矛盾和可疑之点不少。近来有陈鼓应先生《老学先于孔学》一文,专门讨论《论语》受《老子》的影响,用以证成“《老子》成书早于《论语》”。

如《论语·卫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无为而治”是老子的学说,细味孔子的话,是讲唯有舜称得起无为而治,很像是针对已有的学说而发。《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朱熹指出:“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从这些情形来看,古书所记老子长于孔子,可以认为是确实可信的。

(摘编自李学勤《<老子>的年代》)

1.下列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司马迁《史记》开始,关于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就有不同说法。清代汪中作《老子考异》以后,学者们更加纷争不已。

B.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

C.以前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本身就被人指为伪书。《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虽然年代确凿无疑,但是成书太晚,也无济于事。

D.近年来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大量出土,给学术界提供了许多纸上材料以外的东西,这使得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

解析:“《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错。原文第1段“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中的“其”字应该是指“先秦诸子”,而非“《老子》和道家”。 答案:B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虽然从字体和避讳来看,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甲本和乙本的抄写年代可以大致确认,但是这对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没什么用处。

B.《黄帝书》和《老子》有许多相同相似的语句,但许多名词的解释只见于《老子》而不见于《黄帝书》,所以《老子》成书应该早于《黄帝书》。

C.陈鼓应曾撰写《老学先于孔学》一文,指出《论语》中多有受到《老子》影响之处,其目的是证明《老子》一书的产生比《论语》早。

D.《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所以“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句应该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

解析:原文中先引用孔子师生关于怎样“报怨、报德”的一段对白,然后引朱熹的话(语气不确定),以证明《老子》一书也有这样的话。因此,D项的表述有两个错误:一是无中生有,二是强

加因果。 答案: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古书真伪和年代问题,本文采用了两方面的证据来证明,即不但有古书上的材料,还加上了考古发掘的地下材料,从而增强了论证的力量。

B.道家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乙本是“黄”“老”合抄之本,这证明在西汉初年黄老学派已经形成。

C.申不害、慎到、韩非都学过黄老之术,他们著作的语句与《黄帝书》也多有相同相似,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

D.《论语》引用老子“无为而治”等意见,并加以阐发,这不但证明老子年长于孔子,大概也能印证史书上孔子曾经问学于老子一事。

解析:“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错。原文第4段中,作者引入申不害、慎到、韩非等学者的事例,讲他们曾引用阐发《黄帝书》,主要是为了证明《老子》的年代比他们更早,而不是说因他们的引用阐发,《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 答案:C

二、文言文阅读(3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15分)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①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②,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③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两段文字分别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第一、五章)

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

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后有驺子之属。

(节选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

注:①比:为,替。②耨:nòu,锄草。③梃:棍棒。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夺不餍 餍:满足。 .B.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C.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 .

务:努力从事。

序:依次序整理。 悌:孝敬父母。

D.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 .解析:B项,悌:敬爱兄长。 答案:B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B.C.D.

解析:D项,乃:副词,相当于“却”“竟”。A项,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语气助词,表猜测语气,可译为“吧”。B项,与: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和、跟、同”/连词,连接并列成分,相当于“和”。C项,于:介词,被/介词,在。 答案:D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孟子反对追求“利”,他认为人们之所以抛弃父母,弑杀君王,正是因为互相争夺利益,而“仁义”则是解决这些弊端的根本。

B.孟子批评那些不实行“仁政”的君王使老百姓陷于痛苦之中,也直接地批评了梁惠王“东败于齐”“西丧地于秦”“南辱于楚”的根本原因。

C.孟子的思想主张并未被梁惠王等君王采纳,因为当时各国君王信奉的是“攻伐”之道,而孟子对此是深恶痛绝的,因此退而跟弟子著书立说。

D.孟子对孔子的学说不但有所继承,而且在此基础上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选文第一、二段所体现的即是这种思想主张。

解析:B项,并未直接地批评。 答案:B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3分)

(2)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3分) 参考答案:(1)从没有讲仁却遗弃自己父母的,也没有讲义却轻慢自己君王的。

(2)在家便侍奉父兄,在外便侍奉长辈、君王,这样,就算让他们造木棒也可以抗击秦国和楚国的坚实盔甲和锋利兵器了。

参考译文:孟子见梁惠王。王说:“老先生!不远千里而来,将对我国有利吧?”

孟子回答说:“王!何必讲利?只要有仁义就可以了。王说:„怎样对我国有利?‟大夫说:„怎样对我的封地有利?‟士人和老百姓说:„怎样对我自己有利?‟上下交相求利,那国家就危险了。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它的君王的,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它的君王的,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在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拥有一千辆兵车,在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拥有一百辆兵车,不算不富有了。但如果把义放在后头而把利放在前头,那他不争夺是不会满足的。从没有讲仁却遗弃自己父母的,也没有讲义却轻慢自己君王的。王只要讲仁义就可以了,何必讲利?”

梁惠王说:“晋国,天下没有比它更强大的国家了,这是老先生所知道的。到了我这时候,东边败于齐国,大儿子牺牲了;西边割地七百里给秦国;南边又受辱于楚国。我感到耻辱,希望为死者尽洗此恨,要怎么办才行?”

孟子回答说:“有纵横百里的土地就可以行仁政而使天下归服。王如果向老百姓实行仁政,减轻刑罚,减少赋税,深耕细作,及早除草;年轻人在闲暇时修养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忠诚守信的道德,在家便侍奉父兄,在外便侍奉长辈、君王,这样,就算让他们造木棒也可以抗击秦国和楚国的坚实盔甲和锋利兵器了。”

“别的国家妨碍老百姓适时生产,使他们不能靠耕作来奉养父母。父母饥寒交迫,兄弟妻儿离散。它们使老百姓陷于深渊之中,王去讨伐它们,谁能抵抗您?所以说:„仁德的人是无敌的。‟王请不要怀疑!”

孟轲,是邹国人。向子思的弟子求过学。事理已经通达后,就出游侍奉齐宣王,宣王没能任用他。到大梁去后,梁惠王没有实行他的主张,认为他的话迂曲遥远并且空阔不切实际。在这时候,秦国任用商鞅,使国富兵强;楚国、魏国任用吴起,打了胜仗削弱了敌人;齐威王、宣王任

用孙膑、田忌这些人,因而诸侯都东来朝见齐王。天下正力求合纵连横,把攻城伐地当作贤能,可是孟轲却称述唐尧、虞舜和夏、商、周三代的功德,因此他所到的地方都不适合。返回来和万章这些人编订《诗经》《尚书》,阐述孔子的意旨,写作《孟子》七篇。在他以后有邹子等人。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1题。(16分)

范氏有子曰子华,善养私名,举国服之。有宠于晋君,不仕而居三卿之右。目所偏视,晋国爵之;口所偏肥,晋国黜之。游其庭者侔①于朝。子华使其侠客智鄙相攻,强弱相凌。虽伤破于前,不必介意。终日夜以此为戏乐,国殆成俗。禾生、子伯,范氏之上客。出行,宿于田更商丘开之舍。中夜,禾生、子伯二人相与言子华之名势,能使存者亡,亡者存;富者贫,贫者富。商丘开先窘于饥寒,潜于牖北听之。因假粮荷畚之子华之门。

子华之门徒皆世族也,缟衣乘轩,缓步阔视。顾见商丘开年老力弱,面目黧黑,衣冠不检,莫不眲之。既而狎侮欺诒,亡所不为。商丘开常无愠容,而诸客之技单,惫于戏笑。

遂与商丘开俱乘高台,于众中漫言曰:“有能自投下者,赏百金。”众皆竞应。商丘开以为信然,遂先投下,形若飞鸟,扬于地,骪②骨无毁。范氏之党以为偶然,未讵怪也。因复指河曲之淫隈

曰:“彼中有宝珠,泳可得也。”商丘开复从而泳之。既出,果得珠焉。众方同疑。子华方令豫

肉食衣帛之次。俄而范氏之藏大火。子华曰:“若能入火取锦者,从所得多少赏若。”商丘开往无难色,入火往还,埃不漫,身不焦。

范氏之党以为有道,乃共谢之曰:“吾不知子之有道而诞子,吾不知子之神人而辱子。子其愚我也,子其聋我也,子其盲我也。敢问其道。”商丘开曰:“吾亡道。虽吾之心,亦不知所以。虽然,有一于此,试与子言之。曩子二客之宿吾舍也,闻誉范氏之势,能使存者亡,亡者存;富者贫,贫者富。吾诚之无二心,故不远而来。及来,以子党之言皆实也,唯恐诚之不至,行之不及,不知形体之所措,利害之所存也。心一而已。物亡迕者,如斯而已。今方知子党之诞我,我内藏猜虑,外矜观听,追幸昔日之不焦溺也,怛然内热,惕然震悸矣。水火岂复可近哉?”

自此之后,范氏门徒路遇乞儿马医,弗敢辱也,必下车而揖之。

(选自2014年版《古文经典》,有删改)

注:①侔(móu):与……相等、相齐。②骪(wěi):弯曲的骨头。③淫隈(wēi):深水且弯曲的地方。 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口所偏肥,晋国黜之 黜:贬黜。 .B.俄而范氏之藏大火 .C.子其盲我也 .

藏:储藏室。 盲:盲从。

D.曩子二客之宿吾舍也 .

曩:从前。

解析:此处的“盲”应解释为“认为……是盲人”。 答案:C

9.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属于商丘开令人惊异的举动的一组是( )(3分) ①商丘开先窘于饥寒,潜于牖北听之 ②商丘开常无愠容,而诸客之技单,惫于戏笑 ③遂先投下,形若飞鸟,扬于地,骪骨无毁 ④商丘开复从而泳之。既出,果得珠焉 ⑤商丘开往无难色,入火往还,埃不漫,身不焦 ⑥不知形体之所措,利害之所存也

A.②④⑥ B.③④⑤ C.①②⑥ D.②③⑤

解析:①是说商丘开先前生活窘迫。②是说商丘开被门客们取笑也不生气。⑥是商丘开解释时说的话。 答案:B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范子华很会树立自己的声望,他受到晋国国君的宠爱,没做官,地位却在三卿之上。他门客众多,整日以游戏取乐,使得此举在全国几乎成风。

B.范子华身边高傲的门客对贫穷年老的商丘开十分轻视,他们百般戏弄、欺骗他,这也反映出以门客为代表的封建阶层的专横跋扈。

C.商丘开有特异功能,这让原本鄙视他的众门客刮目相看,甚至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一起向商丘开道歉,并向他请教神奇的法术。

D.经过商丘开的事件之后,范氏门徒深受教育,从此再也不敢随便看不起人了,甚至对待乞丐、马医一类的人也都很恭敬。

解析:“商丘开有特异功能”错,他能做到这一切全在于心无旁骛。 答案:C

11.请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子华使其侠客智鄙相攻,强弱相凌。(3分) (2)而诸客之技单,惫于戏笑。(2分) (3)物亡迕者,如斯而已。(2分)

参考答案:(1)子华让他的门客,聪明的和浅陋的、强壮的和孱弱的互相攻击、凌辱。

(2)而这些门客们开玩笑的手段却用尽了,也就懒得再去讥笑商丘开了。 (3)而外物没有为难我,只是这样罢了。

参考译文:范氏有个儿子叫子华,子华十分喜欢养门客,全国人都很敬佩他。他又被晋国国君宠爱,虽然没做官,但是地位却处于三卿之上。他瞧得起谁,晋国就会给谁爵位;他鄙视谁,晋国就贬黜谁。往来于子华门庭的人跟上朝的人一样多。子华让他的门客,聪明的和浅陋的、强壮的和孱弱的互相攻击、凌辱。这些人即使在他面前受了伤,他也毫不在意。子华整日整夜以这种方式来游戏取乐,此举在全国几乎形成风气。禾生和子伯是范氏的上等门客,他们有次外出,借宿在一个叫商丘开的老农家里。半夜里,禾生、子伯两人一起谈论着子华的声名和权势,说他能够叫活着的人死去,使该死去的人活着;让富有的人变贫穷,让贫穷的人变富有。商丘开原来一直在饥寒交迫中生活,他偷偷地躲在窗户北面听到了这两人的谈话。于是,他借了粮食,背着个草袋子,到子华的门前去。

子华的门徒都是些贵族子弟,他们穿着绢做的衣服,坐着轻便的车子,迈着方步,目空一切。他们看到商丘开年老力衰,脸色炭黑,衣冠不整,没有不轻视他的。不久他们就开始戏弄、欺骗商丘开,简直到了无所不为的地步。而商丘开往往没有一点儿发怒的样子,而这些门客们开玩笑的手段却用尽了,也就懒得再去讥笑商丘开了。

有一次,他们和商丘开一起登上了高台,人群中有一人随口说:“谁能从高台上跳下去就赏给谁百金。”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应和。商丘开信以为真,就抢先从高台上跳了下去,他身形好像飞鸟,飘然落到地面,骨头一点儿也没受损伤。范氏门徒以为这只是偶然情况,没有感到奇怪。他们又指着一个河湾的深处说:“那里面有宝珠,潜下去就可以得到。”商丘开又听了他们的话,扎入水中寻找。等他浮出水面后,果真得到了宝珠。大家这才开始惊疑。子华这才开始让他加入到吃酒肉穿绸帛的门客的行列里。不久,范氏的储藏室起了大火。子华说:“如有能到火里取出锦缎的,取得多少就都赏给他。”商丘开去时毫无为难的样子,他在大火中往返,尘埃不沾,身体一点儿也没有被烧伤。

范氏门徒以为商丘开会什么道术,于是一起向他道歉说:“我们不知道您是有道术的人而欺骗您,我们也不知道您是个神人而侮辱您。您就把我们当作愚人,把我们当作聋子,把我们当作瞎子吧。您能不能给我们讲讲您的道术?”商丘开回答说:“我没有什么道术。就连我自己,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能够这样。即使这样,我心中对此还是有一点儿想法的,可以和你们谈一谈。从前,两位门客在我家借宿的时候,我听到他们称赞范氏的权势,说能够使活着的人死去,使该死的人活着;使富有的人变贫穷,使贫穷的人变富有。我深信不疑,所以不怕路远前来投奔。等到我来了,以为你们的话都是真实的,只担心诚心达不到,行动跟不上,不考虑身体在何处,浑然

不觉利益或危险的存在。只是一心一意做事罢了。而外物没有为难我,只是这样罢了。现在才知道你们是在欺骗我,我的内心怀着猜疑和顾虑,外表还要矜持着,留意别人说的,想起前些日子幸而没有被烧焦和淹死,惊得我内脏发热,吓得我心中害怕。现在我哪里还敢再靠近水火呢?”

从那以后,范氏门徒在路上即使遇到乞丐马医之类的人,都不敢侮辱,一定下车来向他们作揖致敬。

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3分)

A.据悉,“泉城美食节”将于本月底举行,消息一经披露,“美食家”们闻风而动,争先恐后地赶到济南,意欲大快朵颐。 ....

B.“被电脑”的后果,在中学生的书写方面表现最为突出。你让学生写篇作文,他大笔一挥,龙飞..凤舞,而卷面字迹却无法辨认。 ..

C.哈尔滨大桥垮塌、山东威海居民楼爆炸、济青高速淄博段特大车祸……一个个悲剧如影随...形。人们不禁要问:安全监督部门是否尽到了应尽的职责? .

D.改革开放之初,大家都一穷二白,连一辆自行车都是奢侈品,但现在不同了,家用轿车满街跑,....由此我们感受到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解析:A项,“大快朵颐”,指大饱口福,痛快淋漓地大吃一通。用在此处恰当。B项,“龙飞凤舞”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此处褒贬失当。C项,“如影随形”比喻两人常在一起,十分亲密,不合语境。D项,“一穷二白”形容基础差,底子薄。多指国家工农业不发达,文化科技水平不高。 答案:A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

A.多日来中国东部地区持续严重雾霾天气,局部地区空气污染指数达6级,安徽和浙江的部分地区的高速公路被迫关闭,航班起降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B.在电子商务的攻势下,每年“双十一”已经由光棍节脱胎换骨,变成了全民狂欢的购物。 C.“嫦娥”三号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巡视器两部分组成,其中80%以上的技术和设备为我国全新研发。

D.有人批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听写的字词古怪生僻,有故意刁难人之嫌,但更多的人则赞扬这种比赛有助于拯救汉字危机,弘扬中华文化。

解析:A项,“安徽和浙江的部分地区”有歧义;B项,成分残缺,应改为“变成了全民狂欢的购物

节”;C项,句式杂糅,应改为“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巡视器两部分”或“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视器两部分组成”。 答案:D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到了微信

4.0,腾讯开始了平台化方向发展的战略部

署, , , 。 , , ,让沟通更加轻松便捷。 ①随着开放力度的加大 ②提供更多附加服务

③构建一个集邮件、短信、SNS、即时通讯等应用于一身的个性化立体式通讯服务平台 ④微信将加速社交、游戏、电子商务等更多领域的第三方优质应用从PC端向移动互联网环境的平移和整合

⑤不断将其他应用引入微信开放平台 ⑥为用户带来更多基于微信平台的应用 A.④⑤⑥①②③ B.①④③⑤②⑥ C.③⑥①⑤④②

D.⑤⑥②①④③

解析:观察所给的六句话可知,⑤⑥两句都在讲微信平台,与横线前内容关系密切,应紧承开头,放在最前面的横线处;从语意上看,②紧承⑥,故②应排在⑥后面;③与④关系密切,且先有“平移和整合”,后有“构建”“立体式通讯服务平台”,故④放在③之前。根据横线后的“让沟通更加轻松便捷”可知,④③应与之紧密相连。 答案:D

15.不管红绿灯,凑齐一群人,蜂拥过马路,被网友戏称为“中国式过马路”。针对这一现象,请拟出两条劝阻行人闯红灯的宣传语。要求:简明生动,幽默警醒;每条不少于10字,不多于20字。(5分)

参考答案:(1)绿灯可以再等,生命不可重获!(2)心头常亮红绿灯,行走安全伴人生!

16.新春期间,中央电视台在各地进行“家风是什么”的民间采访。请根据下面的采访内容,以“家风”开头进行简要概述。(不超过40字)(6分)

北京市民:父母的谆谆教导就是我们的家风!小时候父母经常对我们说的话是:“宁可日日下田地,不可天天串亲戚”“千金万银不及手艺在身!”……现在虽然父母都不在了,但他们的话却依然记忆犹新!

某摄影师:我家是祖传木匠,到我这一代是第四代了。小的时候,我给我父亲拉大锯。木匠行里有句话叫“百日斧子千日锛,大锯只需一早晨”。大锯太容易了,一早晨就能学会。但是我给我父亲做学徒,必须得拉三年大锯,父亲说这三年主要是让你磨磨性子,把性子磨踏实了,就是干什么事情都要一步一步来。

迪拜的中国游客:不要贪小便宜。带孩子出来旅游,我一路上给他说,你出来代表的是我们中国人的整体素质,千万不能贪小便宜,不要让外国人看不起我们。如果你从小这个概念不强的话,长大了以后,小财你都慢慢贪,手就散了,然后各方面再收手的话可能就不容易了。

家风

答案示例:(家风)是父母传给我们的人生智慧(或道德理念),它会形成我们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或:它会影响我们的一生发展)。 四、作文(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经济学领域,面对风险,有人做过两个实验——

一是有A、B两个选择:A是肯定赢1 000元;B是50%可能赢2 000元,50%可能什么也得不到。结果,大部分人都倾向A。

二是同样有A、B两个选择:A是肯定损失1 000元;B是50%可能损失2 000元,50%可能什么都不损失。结果,大部分人倾向B。

看完这两个实验,你有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例文: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