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模板工程施工工艺

模板工程施工工艺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定型组合钢模板工程施工工艺

木模板工程施工工艺 剪力墙模板安装工艺

剪力墙采用双面覆膜木(竹)胶合板模板体系,面板为15mm的双面覆膜木(竹)胶板,拼装按照清水混凝土墙施工,竖肋采用50x100mm木方,间距为250mm,背楞采用双支Φ48钢管,钢管背楞的配置考虑混凝土侧压力沿垂直方向分布的不同,因此钢管背楞的间距亦有所不同,钢管背楞由楼板顶面起300mm处设置第一道背楞,然后向上每隔600mm设一道钢管背楞 ,在模板收口处需设置背楞一道。穿墙螺栓采用Φ16螺栓 ,间距为600mm ,其外套φ25PVC套管。采用φ48钢管作斜支撑,自下而上1500mm一道,上部不足1500mm也加一道,见下图示意:

18厚双面竹胶板木脚手板50*100木方间距2508钢管背楞第一道距地@300向上@600一道钢管脚手架@600M16穿墙螺栓第一道距地@300,向上@600一道木楔100×100木方≥ 25地锚钢筋@1500Φ25锚筋

梁、板模板安装工艺

梁底模板采用双面覆膜木(竹)胶合板。其支撑体系的立杆间距为900×900布置,用50×100mm木方作为次龙骨,间距300mm;下方平铺100×100mm的木方作为主楞,间距为1000mm一道。梁宽小于或等于650mm的梁,不设对拉螺拴,大于650mm的梁设一道对拉螺拴,大于1000mm的梁设两道对拉螺拴,且梁宽大于650的梁,在梁底部需加设一排支撑杆,支撑杆间距为1000mm一道。跨度超过9m的梁的起拱高度为2.5cm;小于9m的梁,按照2‰起拱;跨度小于3.9m的梁不必起拱。梁模板支设详见下图:

100×100木方间距不大于300梁宽竹胶板100×100木方间距1m50×100木方架管支撑间距500对拉螺拴斜撑间距1m脚手板200 梁模板支设示意图

梁底模板采用50×100mm木方作内楞,用100×100mm做外楞,当梁高不大于650mm时,木方间距为300mm一道,外楞间距500mm一道;当梁高大于650mm时,木方间距为250mm一道,外楞间距450mm一道,且在梁1/3和梁底模下口200mm处设φ12拉杆一道。梁侧向加斜撑,以确保梁模稳定,间距为600mm。

楼板模板采用双面覆膜木(竹)胶合板。主背楞的木方与梁或墙的最大距离不得超过250mm,主背楞木方放在可调支撑的托槽内,木方的悬挑长度最大不得大于50mm,次背楞木方搁在主背楞木方上,次背楞木方最大悬挑长度不得大于150mm,并且要求木方两端必须与主背楞木方搭接。楼板模板的平面板部分铺完后,用水平仪测量模板标高,进行校正,并用靠尺找平,然后在其板缝处用胶带纸在上表面粘贴平实。楼板模板支设见下图实例示意:

工程实例:楼板模板的支设

楼梯模板安装工艺

楼梯间墙体(包括两侧墙模和中间隔墙)模板同外墙模板做法。

楼梯段底模采用双面覆膜竹胶合板模板,直接锯成楼梯宽度,使楼梯地模在宽度方向上没有拼缝,长度方向上的拼缝要粘贴胶条防止漏浆。

楼梯踏板模板采用木模板,用钢管架和可调支撑支设楼梯木板,先支设平台模板,再支设楼梯底模板,然后支设楼梯外帮侧模,外帮侧模应先在其内侧弹出楼梯底板厚度线,侧板位置线,钉好固定踏步侧模的档板,在现场装钉侧板(支模详见下图),为保证装修后上下两跑楼梯踏步边线成一条线,楼梯踏步支设时需将各跑楼梯踏步侧面后退30mm。

18厚覆膜木胶合板50×50木方5050×100木方踏步侧板梯基侧板50×100木方100×100木方三角形木楔垫平18厚木胶合板Φ25钢筋地锚楼梯木模板剖面图50×100木方50×50木方18厚覆膜木胶合板楼梯木模板图350350

3.5模板拆除:

严格控制模板拆除时间,常温下墙体模板要求拆除时间控制在混凝土浇筑完毕12小时左右。

侧模:在混凝土的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即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害后方可拆除。

底模:应在同条件试块砼强度达到下列要求后,才能开始拆模(并经技术负责人同意后方可拆除)。 模板拆除后,应立即清理干净并刷上脱模剂。新模板进场,必须先刷脱模剂方可使用,拆下的扣件及时集中收集管理。拆模时严禁模板直接从高处往下扔,以防模板变形和损坏。

横向构件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见下表: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百分率(℅) >2,≤8 板 >8 ≤8 梁 >8 悬臂构件 4. 质量控制

4.1材料质量标准:

4.1.1木(竹)胶板技术性能必须符合《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ZBB70006-88)要求。 4.1.2木(竹)胶板外观质量检查标准: 4.1.2.1任意部位不得有腐朽、霉斑、鼓泡。

4.1.2.2公称幅面内不得有板边缺损,表面平整、四边平直齐整。 4.1.2.3每平米单板脱胶≤0.001m2。 4.1.2.4每平米污染面积≤0.005m2。

4.1.2.5每400mm2最大凹陷深度≤1mm,且≤1个。 4.1.2.6四周封边涂料涂刷必须均匀、牢固、无漏涂。

—— ≥100 ≥100 ≥100 ≥75 ≥75

4.1.3规格尺寸标准如下表:

序 号 项 目 偏差标准 δ=12mm 1 厚 度 δ=15mm ±0.8mm ±1.0mm 2 长、宽 ±3mm 3 对角线长度差 ≤5mm 4 翘曲度 ≤1.0% 4.1.4厚度检测方法:用钢卷尺在距板边20mm处,长短边分别测3点、1点,取8点平均值;各测点与平均值差为偏差。

4.1.5长、宽检测方法:用钢卷尺在距板边100mm处分别测量每张板长、宽各2点,取平均值。 4.1.6对角线差检测方法:用钢卷尺测量两对角线之差。

4.1.7翘曲度检测方法:用钢直尺量对角线长度,并用楔形塞尺(或钢卷尺)量钢直尺与板面间最大弦高,后者与前者的比值为翘曲度。

4.1.8模板制作允许偏差(L为模板对角线长度)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板面平整 1 2m靠尺塞尺检查 模板高度 +3、-5 用钢尺检查 模板宽度 +0、-1 用钢尺检查 对角线长 ±5 对角拉线直尺检查

模板边平直 3 拉线用直尺检查 模板翘曲 L/1000 放在平台上,对角拉线用直尺检查 孔眼位置 4.2质量控制措施 4.2.1质量控制程序

±2 用钢尺检查 班组内实行 “三检制”,合格后报项目责任工程师、质量总监进行核定,并按要求填写预检记录表格、质量评定表格和报验单,并向监理报验。

4.2.2质量控制点

4.2.2.1要加强对地下室外墙模板支撑的监控,保证支撑可靠。

4.2.2.2相临板缝采用硬拼缝,模板拼缝面采用平刨刨平,并应粘胶条。板四周的模板应长向靠墙,靠墙的板边应粘胶条。龙骨必须双面刨平。

4.2.2.3控制顶板支模的水平线必须由每层墙上的50线直接引上,不得从钢筋往下返。 4.2.2.4支模前仔细检查脱模剂是否涂刷均匀。

4.2.2.5墙根部混凝土面严格找平后在模板下口及外墙根部接缝处,必须粘贴高压缩性憎水海绵条,在模板拆除后除去海绵。大模板接缝处应粘海绵条。

4.2.2.6浇筑砼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动。浇筑砼时必须由模板支设班组设专人看模,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并组织及时恢复。

4.2.2.7控制好墙体的拆模时间,必须保证不粘模、不缺棱掉角。

4.2.2.8做好土建与水暖电的配合工作,防止出现事后剔凿现象,严禁在模板面上钻孔。 4.3模板安装质量标准

必须符合《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规范的要求。 4.3.1保证项目

4.3.1.1模板及其支架、支撑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4.3.1.2模板拼缝痕迹整齐,且有规律性,连接面搭接平整。 4.3.2基本项目

4.3.2.1接缝宽度≤1.0mm (用工程检测仪上的楔形塞尺检查)。 4.3.2.2模板表面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漏刷脱模剂(观察检查)。 4.4允许偏差项目

允许偏差(mm) 项 目 号 规范规定 自控标准 检验方法 序基 础 1 轴线位移 柱、墙、梁 5 5 尺量检查 3 3 尺量检查 2 标 高 +2,-5 ±3 水准仪 基 础 3 截面尺寸 柱、墙、梁 ±10 ±5 尺量检查 +4,-5 ±2 尺量检查 4 每层垂直度 3 3 2m托线板 5 大模内部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2 直尺和塞尺 6 表面平整度 5 2 2m靠尺和塞尺 7 预埋钢板(管、孔)中心线位移 3 2 拉线和尺量 8 阴阳角 方 正 / 2 方尺、塞尺 顺 直 /

2 5m线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