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
古雍州地,面梁山帯,河流左渭,右漢。終南為宗山河西。形勝甲於天下,承宣布政使司:領府八,州二十,縣九十五。田土二十九萬二千九百二十三頃,八十五畝零,夏秋二稅,共一百九十二萬九千五十七石。縣綿三百六斤,絹九千二百二十一卷,綿花絨一萬七千二百八斤,布一十二萬八千七百九十二匹。
太行僕苑監所屬馬,共五萬七千七百餘匹,洮州、河洲、西寧、三茶馬司,課茶五萬一千三百八十四斤。漢中府屬及四川寶寧屬,茶課易番馬死前八百餘匹。
說課魚課鈔共一百七十四萬五千五百二十六貫九百七十文零,又小□二千四百九十三石四斗。
額後,工部四司銀一萬二千九百七十兩零。
史22-2下
陝西監課司領靈州一司,漳縣西和二監井。計行監、□昌、臨洮、延安、河州、靈州。
額辦監小引五萬九千三百三十七,引課三萬八百五十五兩。四漳二井,額監七十一萬二百六十八斤,該銀二千五十九兩,內徑□寧夏年例銀一萬三千二百四十二兩。延綏年例銀一萬三千七百十四兩零,本軍門犒赏银七千一百二十两,固原客兵银二千五十九两。 蕃封 王府五秦王;太□子封西安,岁禄九千石折五千石。肃王;太祖子徙封□州,岁谏一千石折三百石。□王;太祖子封东夏,岁禄九千石折二千石。亁王;太祖子政封平凉,岁禄三千石折一千石。瑞王;神宗子封汉中。
都司领衔,二十六守御户所十二仪衔司五牧所。
行都司分治甘州,领衔十三守御所,四共屯田一十六万八千四百四頃零。 Ο西安府
建置沿華禹贡,雍州之域天文井鬼分野,周王畿地秦曰关中,汉初置渭南郡曰内史,武帝改京兆左冯谕右扶风为三辅,东汉置雍州,唐曰关内,自周秦汉晋两魏后周隋唐并都于此,宋曰永兴元曰。史22-3上安西 國朝為西安府領州六縣三十一 :東界山西之□州,西抵宝鸡之扶
風,南抵漢中之金州,北抵延安之宜君。距北京二千六百五十里,南京二千四百三十里,限四十三,□開內道禮八十六萬五千零,設京兆歸及西安,□□二道軍所。黃河來自延安之宜川,歷黃域都踢至朝邑,縣東入山西界,渭河來自險州之渭源縣,線府北,東流歷□原典平,咸陽至渭南入華險界,終南山在府之南,子午谷通南北有開,有藩封地當省會供應,煩難回漢軍民。禮處健訟陽朝。
長安縣:周鎬京地,秦漢置鬢,編戶五十五里,全設。
咸寧縣:秦芷陽漢霸陵杜陵,從周萬年,隋大興,唐□,此五代大年,宋□川,今復編戶,入寸。一:里全。二:縣地街事煩,秦府并郡王。三:同城巡搶并關內道分,巡駐□有西安霸前當長街右街右□街。 咸陽縣:在府治西北五十里,春明真渭城晉安,有今復編戶二十二里□□,西連蒲□,南通蜀道,地街而事頗簡,設渭水,□□連所。□水出縣之苑池施至府西北合縞水。
興平縣:在府治西一百里,周太丘廣丘□□里,茂陵平陵晉始平廣,叁歲政此,編戶十七里,無簿。吹街事簡有曰柔疤張二□一□連所。
臨潼縣:在府城東七十里,□□邑漢新□唐□山會呂宋□此,編戶五十二里,無簿。街□好□多盜有新□□連所。驪山之鳴谷出□水,東北流經歲亭,入渭水,山下有鴻門□。
高陵縣:在府治北八十里,秦□唐鹿苑,今復編戶十五里,哉□。次關,事簡民淳。涇河自斗涼府涇州。東北流至縣。
□縣:在府治西南七十里,夏□國,殷崇國泰甘亭□□,此編戶二十三里,裁減。事簡民醇,偏□易
治。有牛有山,防水出馬,□注漏水漢陂在□西。
史22-3下
藍田縣:在府東南七十里,□□後周玉山□□白鹿,今仍之編戶二千九里,無□。山僻事煩民刁有藍田關。□□□□俱自縣流□境山曰秦□□南山之春□□難龍州七盤山為藍關。險道。
涇陽縣;在府治北七十里,□□漢施陽□鼎州,今復編戶四十四里,全設。街煩地□民刁。涇州自平涼府□□□□□州。澧泉流至縣下,流高陵縣入渭。
三原縣:在府治南九十四里,漢池陽地從魏供唐華□,今復編戶三十四里全設,弘治初由耀州□□。北連延安□□□煩通商頗□有建惠聽。山日□□□□陽界俯瞰秦中。
□□縣:在府西南一百八十里,漢縣後周,周南唐宜壽又改此,編戶四十四里,無簿。□□事煩民頑多盜設十八,盤及柒家關二□司。
渭南縣:在府□一百五十里,漢下封新□□□□,此編戶八十六里,嘉靖中由華州政簿全□□□□設。街煩□□有□源進□□軍所。二:渭河縣□人華□□。
商州:在府治東南二百六十里,□始封地,漢上□魏洛州,後周改此編戶二十八里,無通。山僻,簡
樸有盜,商洛道分守□□□武□□□二□司,領□四,山曰能耳伊木新出,日商洛為四皓□處武關在州東一百八十里□通□楚。
鎮安縣:在州治東二百五十里,古□陽地唐安□五代□□,今改此編戶,一十八里,□□。山僻事簡,多□盜設。□縣五郎□二巡司。
洛南縣:在州東七十里,漢上洛晉,拒陽隨,改此編戶二十一里,無簿。山僻,刁有石家,披三要二巡司。洛縣北五里,東流入河南□□。
商南縣:在州東六十里,漢商城地,新頒編戶一十五里,載減。□□事簡民淳,有富水堡□簡司。
史22-4上
山陽縣:在州東南一百二十里,漢商城地□□□,今頒編戶一十二里,載減。地僻事簡民疲,有竹林□□陽二巡簡司。
同州:在府治東北二百八十里,秦內史地,漢左屬□後魏西華,西魏,改此編戶三十九里,無判,僻簡,煩□頗刁,□□□。
朝邑縣:在州□東三十里,春秋蒲□,漢臨晉,西魏,改此□河西,今復編戶六十五里,無丞。僻煩□□。其□日蒲津黃河□□界,東進入蒲關。
郃陽縣:在州東北一百二十里,古莘國地,漢改此編戶七十里,無簿。僻簡民刁,好訟。郃水出縣西北,涇縣東北入黃河。
澄城縣:在州治北一百二十里,漢□縣,後魏改此唐長寧,今復編戶六十四里,全設。僻煩民甚刁頑,□多□□。
白水縣:在州西北一百二十里,春秋彭□□□□,漢栗色,今復編戶二十九里,裁減。山□節有盜,白水在□西,三里有馬,□□巡簡司。
韓城縣:在州東北二百二十里,奉夏□□□,此編戶三十六里,無簿。山僻事簡,民刁好訟。龍門山在縣東境,與山西河津相接,□南二十里有芝川,東流入黃河。
華州:在府治東二百里,秦內史地,漢京兆弘□地從□華山,西魏改此編戶四十九里,全設。街煩民淳頗疲,設華山□□軍所。領縣二。少華山在州境西南二十三里。
華陰縣:在州東七十里,□□□□地漢改此唐潼津,今復編戶二十四里,全設。街煩地瘠民貧設潼關潼津二□二□軍所,太華山在縣南十里,夫縣四十里為潼關街兵□駐□□□□□□□□□□□二巡司。 蒲城縣:在州北一百二十里,秦重□,西魏改此唐秦,先今復編戶六十七里,全設,地僻史22-4下 頗煩,□重催□為難。
耀州:在府治北一百八十里,漢□□□從魏北□西魏宣州,唐改此編戶十八里,裁減,街煩頗疲設□義□領縣二。
同官縣:在州北七十五里,漢□□池晉頻陽從魏銅官從□,改此編戶二十二里,裁減。近山□街事簡
民疲□□木□今領關巡司,□河來自永壽涇□界至耀州南合沮水。
富平縣:在州東南七十五里,秦頻陽隨,改此唐美源,今復編戶四十四里,全設,地僻事煩,民頑好訟,沮河來自延安府宜君,□□□境由朝邑東南入渭,□□□在□南二十里。
乾州:在府西北一百八十里,漢池陽地唐奉天叉,改此編戶二十七里,無通。地僻事煩,民頑,有威□□□連所。領□三。
禮泉縣:在州治東七十五里,漢谷口地,東漢也□隨改此唐溫秀,今復編戶二十一里,無丞。嘉靖末由乾州改□府,地街頗煩。九峻山在□西又有五將山。
武功縣:在州西南六十里,古邰□后稷□□□□改此從魏美陽唐稷州,今復編戶一十六里,無簿。街煩民淳設□□□。南有武功山,北連太白山,□終南□名五丈原在□境。
永壽縣:在州治北九十里,古□國地從魏廣壽發周,改此編戶十里。□□。街疲事□煩。有永安□□□連所土副巡簡司。
□州:在府西北三百五十里,古□□□□□所居東漢,新平從魏南,南唐改此編戶二十七里,無通,街煩□□民刁頗疲分巡□內道□□有□□新平二□三□連所,領縣三。
淳化縣:在州治東二百里,漢雲陵從魏雲陽唐石門宋,改此編戶十八里,裁減。山僻事簡民疲,刁賦重□□□難,其名山曰甘泉。
三水縣:在州東四十里,古□地漢,改此編戶十二里,裁減,山僻刁疲,有石門巡司。
史22-5上
長武縣:編戶五里,裁減萬層十,一半剏設有□店巡司。
形勝 踐華為城,因河為池。四塞之野,被山帶河,金城千里,實關中奧,區天府之國。 風俗 五方襍處,尚氣槩先勇力,男勤耕稼,女事桑麻,習俗淳雅,儼有古風,人多精醫俗,從儉約。
關梁 子午關:府城南。子午谷漢置藍田關:藍田秦,名□關武關:商州路,通荊楚,漢高由此
取關中。蒲津關:朝邑一名,大慶□。潼關:華陰古,□林塞穆陵關:永壽駱谷關:□□姜維出駱谷□長安□此潼津橋:潼關城中霸橋:府城東霸,水上漢時送行者,多至此折柳相贈。中渭橋:府城西北渭水之上,漢武祀甘泉,過此有女子浴於渭,乳長七尺上,怪問之。女曰:“第七車侍中知我。”時倪□在第七車對曰:“此女星也,□戒不潔則見。”東渭橋:府城東,漢高帝造以通櫟陽。西渭橋:舊長安,漢武帝造陵。藍橋:藍田□裴航得玉杵臼,娶雲英尾生期女子□舊柱死處。罌浮渡:朝邑。韓信以木罌渡軍,取魏王豹即此。
山川 龍首山:府北首人渭水尾,達□川,長六十,星土赤不毛。終南山:府城南,即中條山也。
□藏用初聽終南人目為隨駕處。士司馬承禎,還山處。指終南曰此中大有佳處,承禎曰:“仕宦之捷,徑爾。”
太乙山:終南之南,一名地肺。驪山:臨潼左曰:東臨嶺右,其清□底不大而熱。中山:涇陽□。武帝□實鼎於汾陰,迎有黃雲,盖其上即此。牛首山:鄠縣玉山:藍田玉之次者曰:藍縣出。七盤山:藍田通與七盤十二□,藍關之險路也。石樓山:□屋,即老子煉丹處。商山:商州即四皓隱處。開元時,高太素避居山中建六逍遙館曰:晴夏、晚雲、中秋午,冬月初、出春、雪未融、暑□清□夜□急雨。熊耳山:商州。龍門山:韓城。禹導□至此斷崖絕壁相對,如門。惟神龍可越,故曰:龍門。少華山:華州。太華山:華陰即西,□也。石壁直上如削,最著者曰:蓮花明星玉女,三峯而仙掌崖日月下。雲臺山:渭南。金粟山:□城。山有碎□若金粟。玄扈山:洛南黃帝時有鳳御圖至此。天柱山:山陽□立萬仞有池。磬玉山:擢州。石可作磬。堯門山:原上有唐德宗陵。嵯峨山:三原山顛□起,則雨。荊山:富平。《禹貢》荊岐,既旅即此。梁山:乾州。古公□梁山即此。九□山:泉昭陵陪塟諸墓在焉。武將山:禮泉。一名五將山上有唐肅宗陵。白堂山:蒲城。秦白起,立寨于此。玄象山:渭南。符秦時嘉隱處。飛浮山:郃陽。□水升沉,上有卜子夏石室。女回山:孟姜女而回,卒于山下,故名女回。 太白山:武功山常積雪,望之皎然,軍行不得鳴鼓,角鳴則疾。風暴而立,至上有第十一洞天。武功山:
武功北連太白□秀明月山:永壽夜望之,皎如月白。紫微山:邠州。甘泉山:淳化泰甘泉宮,剏其上。
紫閣峰:鄠縣。落鳳峰:太華山。李白登此曰:呼吸之氣想通帝座,恨不攜謝□□人,詩來一問□天耳。 希夷硤:太華山即陳希夷蛻骨處,其上頰穴舊有垂錢,道士嘗攀以上見骨頭盛石函色□□□,其後有人
□□骨以去,道士憤之,斷其鎖。希夷□隱武,當有五老人來聽講易謂希夷曰:吾□日月池中,龍也。此□□□□,令閉目御風而行□□□至華山石上。秦嶺:藍田乃南山支之脊,□愈嘗□雪於此。沈嶺:□厓姜維軍出駱谷,經沈嶺。玉女洞:□□洞有飛泉甘□□□□過此汲□□□。恐後復取為從者,所□乃□□□□,使寺□藏之,以為□來□□□□凋水簡。樂遊原:府城南。細柳原:□明池南即周亞夫屯兵處。始平原:典平。鳳凰原:臨潼。後漢延光初,鳳集新豐即此。五丈原:武功□明屯兵於此。馬
嵬坡:典平唐□史22-6上地塟此。鴻門坂:臨潼即沛公□處。長平坂:涇陽。漢武帝□此,有蟲□而覆。
□色如生肝頭日□□,皆具問於東方朔曰:此必秦故獄也。始皇拘□無辜憤氣所生,按□圖果□。問何以去之,曰:積□□得酒而釋酒之立□。渭河:府城北,淮南子曰:渭水多力宐黍。涇河:涇陽。黃河:麗□城郃□□,朝邑潼關。洛河:洛南。白水河:白水、西水注如雪,因以名。□水:源自南山下,分為二,一為交河,一入渭,一名潼水。滻水:府城東。澧水:出終□鎬水:源出太乙武王遷部,依此水曰:鎬京漢曰鎬池。霸水:府城東。本名□水,秦穆公□今名章霸功也。樊川:府城南,即樊噲食邑。
同川:同官,即《禹貢》漆水。白公渠:涇陽。漢白公引涇水溉田,有上白中白南三渠。曲江池:府
城東南。漢武帝□每錫宴臣僚於此,池備□舟。惟宰相學士登焉。宋子京嘗夜飲曲江,偶寒,命取半臂,十餘□各送一枚子京。恐有去取,不敢渭寒而歸。昆明池:府城西南。漢武帝欲伐昆明鏧池,以習水戰刻石為□魚。每當兩至則鳴,髯尾皆動。當有人釣此綸絕而去魚,夢於武帝求去其鈎。明日帝游池上,見一魚衔鈎曰:“豈非昨所夢乎?”取魚去其鈎而放之。後日,帝復游池畔,得明月珠一雙.漢曰:“豈魚之報耶!”太液池:建章宮北。漢成帝嘗秋日攜趙飛燕游此,以沙棠木為舟,以紫桂為枻,以雲母飾□首。每□風至飛燕,欲隨風入水。帝以翠縷袺飛燕之裾,池上故有避風臺即結裾處也。百子池:漢宮中以七夕臨池張宴。影蛾池:建章宮,漢武鏧。每□夜宮,蛾乘舟弄月影於此。凝碧池:北□渭水。唐禁苑中。王維為安祿山所得□出大宴池上維賦詩悲感,後賦平,或以詩聞上,維得末減。夏陽渡:郃陽。之後的註釋漫漶不清。漾陂:鄠縣。魚甚美可治痔。焦濩澤:涇陽東,曰□□。仙遊澤:□□隋文帝遊暑處。
萬壽渦:下邽。世傳此渦起雲□□□□馬緒羊雙形,出遊還入渦中,封坊徃□見之,今涸。咽瓠泉:藍田。唐李筌過□山,老母□陰符經既□,令筌攜瓠汲泉,因失老母所在故名。洗腸泉:澄城。相傳史22-6下佛□澄洗腸處浪井:典平。飲之愈疾。車箱潭:水府記云:天下一十八處水府,華山車箱潭七水府也。 古蹟 履□坪:邠州。相傳姜縣出□郊禖履巨大□處。狼乳溝:邠州。世傳即□後稷而狼乳處。鎬京:府城南。長安故城:府西北。博望苑:府北。漢武為淚太子□,使通賓客。莘城:郃陽。禹□□□□武王太□莘□女也。粟邑:白水。倉頡造書,以其泄天地之秘。天雨粟,鬼夜哭,即此地。雨金堡:富平。秦獻公時,□陽雨金。金馬門:未央宮。《史記》金馬者,宦官暑門也。門□有銅馬楊雄待詔金門。宣室:未央宮,□居也。宣帝召賈誼問鬼神處。溫室:未央宮。孔光為尚書令,歸沐。杏園:曲江。西唐進士賜宴處。韋曲:樊川韋安石別業。杜曲:韋曲之東。杜岐公別墅。當時語云:城南韋杜去天,尺五云云。歴代石刻:府學宋向拱鎮。長安摹□三千餘,本民以為窖,徃徃錢剖其字。韓禎修□橋,督工急,民磨碑石,供之罹。此二厄故全者遂少。梨園:駿山□嶺下。唐,梨園弟子枝曲處。六駿石刻:禮
泉。昭陵六駿曰青□,曰什代赤,曰持勒□,曰風露紫,曰拳毛□,曰白蹄鳥,皆唐太宗平賣。建德王世充未余爾,餌黑□薛仁杲及東,都時所乘者,像各有贊。冀闕:咸陽,即□□也。槐市:漢元始問:太學中列槐數百行,諸生朔望會市,各持□士,物及經書買賣□□。棘門:咸陽。漢將軍徐屬嘗次此。渭
城:咸陽。秦孝公所居。茂陵城:與平。新豐城:臨潼。漢高帝因太皇思□里,乃建城徙豐人,實之故□新豐。枌榆社:新豐城中。漢高帝立。櫟陽城:臨潼。韓高帝□此名萬年城。三田村:臨潼。田真兄弟分爾復合,荊花再生。逍遙別業:驪山□□□□□□。建中宗嘗幸此,為逍遙公。□賦詩勒石,令從臣應制。馮翊城:高陵。西漢□馮翊嘗冶□。青門:舊長安東門外。秦東陵□邵干種瓜于此。淨土樹:鄠縣。西域□□□□憇此。覆履樓後生樹,三月花,八月實□,皆黃子狀,如小栗。華胥:地名。
在藍史22-7上田史記伏羲之母曰“華胥”。履大人跻而生伏羲,蓋因其地□萬氏。司竹監:盩屋史記渭川千畝竹即此地。輞川別業:藍田,宋之問建後,為王維莊輞木通竹□花塢,日輿裴秀才□浮舟賦詩,□
中惟茶鐺酒□經案釋□而已。廣武城:富平古斄城:武功古有斄氏之國扶風城:□□古公城:邠州
高陽城:朝邑舊出名酒夏陽城:郃陽內有文王妃□□□少梁城:韓城,秦晉交戰之所。公超市:太華山南漢張楷,字公超,□□□□造訪者日□車馬填塞無所容,貴賦□起公□次以館過客時饕公超市。平舒城:華陰秦皇使者夜過平舒道,有人持壁遮使者曰:“為幾遺鍋池,君因日今年祖龍殂忽不見。”西郊苑:府西漢書:西郊苑繚以問垣西百餘里離宮別館三百餘所。上林苑:渭南始皇建苑優旗,日善哉若冠從東來令麋鹿鄉之。乃止武帝修之郎蝭奸當熊處。芙蓉苑:□江西南即秦宐春苑地有芙蓉園承露盤:建章宮其盤高二十丈,以銅為之上有仙人寧承露。雁塔:慈恩寺中唐進士題名於上
宮室 長樂宮:府治西秦建中有酒兘命牛飲者常三千人長春宮:朝邑□建隋□帝增賣之長信宮:渭水南始皇未央宮:府西蕭河治問二十里臺□□四十三處大明宮:府東北賈至等有早朝大明宮詩建章宮:府城西漢武建汘門萬戶筆□想通阿房宮:上林苑中,東西三里南北五百步處,陰可容十萬人車行□
□關其外有□名阿城。華清宮:靈山初名溫泉宮甘泉宮:濟化始皇建武榮漢□于□翠微宮:府城南終南山上五柞宮:□歷漢武建柞□□□覆數畝長楊宮:幾歷秦□宮興憂宮:府東南五里處南□也,玄宗建內有文眾□舊大同等殿。鼎湖宮:玉山黃帝擇首山銅鑄鼎,鼎成有龍下迎帝仙去,小臣攀龍髥而上者七十二人。漢武帝建宮於此。聖夷宮:涇陽秦建以聖北夷鳯闕:節建章宮左闕門高二十丈,□□上有銅鳯故名。史22-7下花萼樓:府治西玄宗於寧蘇諸王友愛,常登此樓,共榻而寢。沉香亭:府治東南與處宮內,玄宗召李白賦詩於此石渠閣:未央宮漢歲秘書於此天祿閣:未央宮劉向校書處開襟閣:未央宮漢宮人□以七夕□七孔針於此麒麟閣:未央宮宣帝臨功臣霍光等十一人處凌煙閣:唐西內太極殿東,太宗圖畫功臣二十四人於上。朝元閣:驪山曲江亭:曲江池上通靈臺:甘泉宮內鈎弋夫人既頌香□□聖武帝築臺招之特有青鳥集其上栢梁臺:未央宮北武帝建以香栢為之,詔羣臣□□七言者乃賜上坐。章臺:舊長安城內京兆張敵□朝□馬章台街即此老子說經臺:盩屋即聞今尹喜迎□說迶德經處,□惠帝植木萬株連亘七里。靈台:鄂縣周文王築以觀氣□察災祥猗蘭殿:漢未央宮景帝王美人,七月七日生武帝於此。
玉堂殿:未央宮楊雄傳歷金馬上玉堂即此蘭館:上林苑中蓋養靈之所射熊館:長楊宮內武帝當□□□
□□此
書院 □齊書院:威寧東北元延臨中為故儒臣許衛建學古書院:三原治西北元延祐中因舊址重建
□□有記
祠廟 五帝廟:舊長安東北漢文帝建后稷廟:武功禹廟:韓城伊尹祠:郃陽文王廟:咸陽漢高帝廟:長安故城司馬遷廟:同州魏徵祠:澄城郭子儀祠:華州顏真卿祠:同州冠準祠:渭南范仲淹祠:邠州杜如晦祠:長安古城開平忠武王廟:長安縣西,國朝常遇春也以開陽舊□歷有□□
□□□。
寺觀 開元寺:府內唐建﨟福寺:府臨本跻漢帝潸□□建於此慈恩寺:府南曲江池上寧贏宗□文□皇后建□露寺:同州石佛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