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秘书管理角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摘 要】高校教学秘书是高校教学管理中身处一线的管理人员,主要负责日常教学管理中的安排协调 工作,是高校教学管理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教学秘书在工作实践 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和困惑,并针对现状提出相关问题的应对策略。 穆亚荣 【关键词】高校教学秘书 工作卖践现状分析 对策研究 基金项目: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学改革基金项目:基于教学秘书视角下的教学档案建设与管理策略研 究,立项号:14TGO15Q。 高等学校中的教学秘书是日常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管 理人员,通常负责协助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组织拟定和修订 院(系)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协助各个院(系)教学领 导处理各类教务工作;教学环节中教师的调停课;学生的学籍 管理;学生的成绩管理;每学期各专业的教材征订;各级各类各 层次考试安排事宜;年终教师工作量统计等,高校教学秘书属 于基层教学管理人员。 管理角色现状分析 教学秘书是高校教学管理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由于工作 内容种类繁杂琐碎,所以大多数人都认为教学秘书这个岗位对 管理者的素质要求并不高,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就足以 胜任这份工作。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教学秘书其实应具备 更高的自身工作能力与素质,教学秘书不仅是单纯地管理日常 教学事务,更多的是人际关系方面的处理,并不是人人都能做 好的。目前对教学秘书工作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岗位性质重要,但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教学秘书是学校教务处和院(系)主管教学主任之间的一座 桥梁,是处于教学工作第一线的教学管理工作者,对日常教学工 作秩序正常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m。高校教学秘书是院(系) 领导的参谋和助手,由于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中特殊的位置,所 以在某些教学工作的重大决策上,其建议和意见具有一定的参考 和使用价值;教学秘书是组织协调者,还是重要的传播者。然而如 此重要的一个岗位,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很多人简单地认为他 就是处理一些事务陛的工作目。在大部分高校中,教学秘书都属于 弱势群体,所以导致学院领导对教学秘书工作重视不够。 2.工作繁重.压力大 教学秘书主要跟院(系)主管教学主任、教师、学校教务处领 导以及学生打交道,许多教学管理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协调才能 顺利开展和完成,在日常的教学运行中,要充分调配各种教学资 源,在各级领导、教师和学生之间协调沟通。教学秘书工作的性质 会导致其工作内容和状态呈现出繁、杂、忙、乱的现象。由于教学 秘书工作繁多,任务重,所以压力大,大多数时候都在解决和处理 各类突发事件,很少对工作进行思考和学习、梳理和总结。 3.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缺乏自信心 目前各个高等教育学校的教学秘书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 高,也有一些授课教师兼职教学秘书工作,由于授课教师有课时 量的需要,不能很好地平衡教书育人和教务管理两者之间的关 系,所以教学秘书岗位流动.眭比较大,而对于教学秘书本身而言, 64 l ! 有时领导的要求和命令不得不传达,而教师和学生则认为教学秘 书故意刁难,难免会两头受气,挫伤积极性和自信心。所以大多数 教学秘书在日常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即使发现问题也是谨言慎行, 不愿意得罪人,长此以往,其主观能动『生不高,缺乏自信心。 4.不善于总结和归纳,缺乏相关专业知识 教学秘书工作内容繁杂,环节众多,涉及面广,又是一线的教 学管理^员,然而许多教学秘书不注重相关行政管理知识的学习, 不善于在工作实践中总结教学管理经验和教训I,不熟悉相关学科 建设和教学过程中的专业建设,不善于总结归纳教学方面的特点 和规律,所导致的结果是虽然工作态度认真但是工作效率不高。 5.缺乏有利的科研氛围,参与教学管理研究课题的机会少 教学秘书整天都在处理日常咨询和大量事务性工作,没有 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和从事创新科学研究工作。除此之 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关于教学管理方面的科研课题很少,申请 课题十分困难。教学秘书在高校中是属于弱势群体,缺少参与科 研的机会,难以形成高素质的科研团队。大部分关于教学管理研 究的相关课题都安排给了教务处管理人员或是一些高职务领 导,所以教学秘书几乎没有机会参与教学管理的研究。 6.工资待遇不高.激励机制不完善 在高校众所周知,教学秘书不好当,工作比较辛苦,但是高 校在工资待遇上没有考虑教学秘书的繁忙程度。以陕西学前师 范学院为例,教学秘书的工资主要是由基本工资加上岗位津贴 两部分组成,与一般管理人员的工资一致,然而教学秘书的劳 动强度显然是一般管理人员的几倍。高校教学秘书大部分时间 都在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和领导交办的各类事务,没有足够的时 间进行科研,科研成果不达标,难以按时评上中级职称,这将会 导致其消极情绪,影响工作积极性。 教学秘书队伍发展对策研究 1.明确岗位职责.做好本职工作 教学秘书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岗位职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 作,明确该岗位的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各种教学管理的相关知 识和技能,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管理观念和模式,创新教学管 理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2.加强管理理论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目标 高校管理就是高等学校根据一定的目标、原则对整个教学 工作进行调节和控制,从而保证教学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以 顺利实现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而预定的目标,教学工 作主要是由教师授课,学生学习以及教学管理组成阿。对于现代 教学管理而言,该目标不可能仅凭单个人的力量实现,所以教学 秘书必须进行资源整合,不断地学习和掌握管理理论。适时地开 业道德和素质培养,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部分教学秘书都是 具有高等学历的人才,同时也大多是出自师范类院校的高材生, 具有教师职业道德。 6.保持公平公正处事原则。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 展业务培训、系本研究或研讨经验交流会,努力提升和完善教学 秘书业务管理水平,增加教学秘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运用现代 教学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手段指导各项教学管理工作,提高其 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益。适时建立合理的管理知识体系,用于指 导自己的教学管理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管理知识,提升 在处理学生和教师问题时,随时保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尽量做 到对事不对人,处事公道,这样就会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树立威信。 7.熟练掌握教务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教学管理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 3.调整心态,热爱教学秘书岗位 教学管理已经逐步步入科学化、信息化阶段,大部分高校已 经建立了校园网络和教学教务管理系统。要熟悉高校教学管理 规律,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要从教学管理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 和研究,以提高自己的教学管理水平,多与其他兄弟院校的同行 教学秘书必须要热爱自己的岗位,不能因为自己的岗位不 受大家重视,而忽视或是怠慢自己的职责,要强化责任意识,提 高工作效率,要激发责任感,主动积极地克服工作中的困难,想 方设法地解决和完成工作任务,在其职,谋其政,负其责,要从自 己内心的状态上不断进行调整,工作心态要积极向上,适当地给 交流沟通,相互借鉴经验和教训,总结规律。要时刻面对现实,加 强管理意识。 结语 自己减压,要不停地进行自我鼓励,学会自我调节,学会缓解压 力,要清楚地知道工作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不能给自己过于沉 重的负担和压力,要以一个积极乐观、精神饱满的工作状态面对 教学秘书这个岗位。 4.作好资源整合.促进人际沟通 综上所述,高校教学秘书应该不断地加强自身工作素质的 培养,同时提升自身教学管理理论知识水平。对于教学秘书的现 状除了其自身努力之外,国家和学校相关部门和领导要重视这 个弱势群体,给其职业上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教学秘书主要是做上传下达的工作,所以要正确认识人际 关系、促进人际沟通,要学会有效地运用自己的人际关系资源, 【1]王学东.高校教学秘书工作实践与交流叫.2012(3):36—37. 积极有效地作资源整合,调节和利用各类人际关系来为组织服 务,处理好各种应急和突发事件,这个岗位也是特别能锻炼人际 交往及为人处世的好平台。 5.不断提升工作素质.有条不紊开展工作 【2】刘建凤,刘孟.高校教学管理教学秘书的工作现状及改善 建议【刀.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66-68. [3】郭风臣.高校教学秘书管理中的作用及其基本素质Ⅱ].2003 (4):15—17. 作者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陕西西安 提高教学秘书的工作素质,在各种行业的工作中都讲究职 (上接63页) 性问题和培养方式缺乏灵活度等。虽然社会的发展便利了人才 的培养和输出,体育教育人才培养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3.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6.转移主体专业 对于我国专业化的各大体育院校来说,鉴于其在人才培养 环境和教学条件上的匮乏,院校应当注意作出适当的调整,实现 当今社会是快速发展的社会,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而对于 体育教育的转移,将重点分担给其他专业领域内的人才培养方 面。体育院校还可进一步关注于优秀运动员的科学文化知识教 育问题,或者是关注和重视竞技型体育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玲,王兴.与“岗位职业能力”相适应的体育硕士专业学 人才的定义则不仅仅停滞于过去对专才的理解。就体育教育人 才而言,其不仅需要具备体育方面的技能和素质,还需要配备其 他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才能够去适应现代化社会对体育教育提 出的要求。因而,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加强对人才教育 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加强对人才其他方面能力的提升,例如管理 能力、外语能力等。 4.关注师资供需 位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fA].第6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 论文摘要集『C1.2011. 未来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还需要关注各个区域和各个学习 阶段对于体育师资的需求。从农村到城镇再到城市,社会对体育 师资需求值正逐渐减少,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社会对体育师 资的需求也呈减少趋势。 5.加强专业的通融性 『21李越超.制约我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游泳专修课程 发展的因素 】.第6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 【c】.2011. 『31郭龙峰,王兴.体育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实验教学课程改革 研究【Al1.第6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 [4]黄汉升,陈俊钦,梅雪雄,许红峰,林取用,洪泰田,余奎康.面 增厚基础,扩宽口径,提高能力和增强学生适应能力是众多 高校总体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未来高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也需 向21世纪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I]. 体育学刊,1997(03). 【5】季克异,黄汉升,陈俊钦,梅雪雄,许红峰,林取用,洪泰田,余 奎康,陶玉萍.跨世纪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研究ⅡJ_中国 体育科技.1999( ̄2). 要给予上述体系一定的重视力度,切实将其整合到日常的教学 规划之中,将其真正践行起来。加强各专业之间的通融性,以体 育专业教学教育为基础,扩宽学生学习的广度,提高学生的综合 素质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造性和个人独特魅力的复 合型人才,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陕西西安 舾 曼 I201 25一 I 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