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软基处理施工方案及要求

软基处理施工方案及要求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方案

1.1工程概况

1、 本次乐清市中心区滨江路北段道路工程设讣范围自银溪路至北界路,道 路全

长约1. 9km,红线宽度30ma

2、 地质概况: (1) (2)

粘土:灰黃色,硬塑状,高压缩性。含少量铁镭质氧化斑点。

淤泥:青灰色,灰色,流塑状,高压缩性。含少量贝壳碎屑、半炭化植 物碎

屑、粉细砂。

(3)

青灰色、灰色,流塑状,高压缩性。含少量贝壳碎屑、半炭化植物碎屑、 粉

细砂。

(4)

淤泥质粘土:灰色,流塑状,高压缩性,含贝壳碎屑、半炭化植物碎屑、 粉

细砂。

1. 2软基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根据浙江有色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乐清市中心区滨江路北段、旭延路 道路桥梁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本次设计软基处理采用塑料排水板方案。设 计的塑料排水板采用SPB-B-FF-100-40型号(具体详见JT/T521-2004塑料排水 板(带)标准),处理深度20m,间距1.3m,三角形布置,保证至少有1-2排塑 料排水板过路基两侧边线。

1、 清表,填筑路拱,压实后路拱两侧与原地面高度相同,中间部分比两侧 高出20cm;

2、 在路拱上铺设50cm 的砂垫层并碾压密实,提供合格的操作场地:

3、 严格按施工图设计的位置、深度及间距进行测放。排水板的顶部伸入砂 垫层

至少30cm,使其与砂垫层沟通,保证排水畅通;

4、 插板机上设明显的进尺标记,以控制排水板的打设深度;

5、 塑料排水板在打设过程中应保持排水带不扭曲,透水膜不被撕破和污染; 6、 打设过程中,当塑料排水板长度不够时,不允许使用搭挂延续的塑料排 水板,

以确保排水性能,须将不够尺寸的排水板抛弃;

7、

打设后外露的排水板不得遭污染,应及时清除排水板周圉带出的泥土并 用

砂填实:

8、 堆放在现场的塑料排水板应以遮盖,防止长期暴露在阳光中造成老化: 9、 插板施工完毕后,首先将砂垫层表面刮平,然后将高出砂垫层的排水板 弯折,

使之与砂垫层顶面持平,再铺设土工格栅,再铺设砂垫层30cm;

10、 塑料排水板板顶高程位于现状地面清表后地坪上,若遇池塘时,应将池 塘

周围地形整平或回填素土后再进行排水板施丄。

11>排水沟沟底高程不小于现状地面下80cm,底宽不小于50cm,必要时可 以加宽。 12、本工程采用超载预压,超载预压土厚暂定lm,超载预压期为9个月。 连续两

个月观测沉降量不超过5mm时可卸载开挖路槽并施工路面结构。

1. 3塑料排水板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 打设后的塑料排水板,平面偏位不得超过5cm,倾斜度小于1.5%;

2、 塑料排水板插设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跟带(排水板被导管往上带),若 跟带50cm以上,应废弃,并应废弃部位补打;

3、 塑料排水板施工时应采用静压插板机,釆用振动法时容易山于淤泥灵敏 度高

造成破坏淤泥的结构强度,应引起注意;

4、 排水板进场和打设前应由专人负责检查其质量指标,发现破损和污染部 分应

剪除;

5、 砂垫层采用含泥量小于5%的粗砂,且不含有机杂质,碾压密实度至中密 以

上;

6、 每排塑料排水板插设完毕,检查合格后及时用砂将井眼填密实。

7、 对排水板的材料强度、透水性能等进行必要的检测和多家厂商考察比较 后确

定;

8、 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建议后期加荷率应控制在1. 96-3. 92pa/d,即填土高 10-20cm/d,控制日沉降量小于1. Ocm/d,孔压系数小于0. 6;

9、 塑料排水板要求抗拉强度》12KN/10cm,延伸率大于4%,纵向通水量不小 于30cm3/s,滤膜干、湿拉强度分别不小于2. 5及2. Okn/m,芯板压屈强度大于 250kPa;

滤膜渗透系数》5x10 m/s,排水能力不低于5x10 (-4) c m /s,等效 孔径小于0. 075mm。

10. Ill于固结系数等参数难以准确估计,加上现场的复杂性,预压时间、预 压期沉

降量难以精确讣算,因此对塑料排水板处理方案实施现场监测,以便使得 预压时间的长短、实际填土的高度等可以根据现场测试数据来进行调整。

11、塑料排水板套管采用钢套管,底板尺寸50cm*50cm。位移边桩应为尖端 形,

便于打入。

1. 4地基超载预压施工

1、

本工程道路地基均采用超载预压方法处理,预压时间计划9个月,施工 时

严格按设讣标准进行,确保预压质量。

2、

预压期和沉降监测施工要求

1) 在软基地段路堤完工到路面铺筑之前,应有89个月以上的路堤预压期。 沉降

期内,没有监理工程师的批准,不得在预压路堤上修筑任何工程,但可加填 由于沉降引起的附加填土。

2) 预压期内,严格按规定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沉降监测。在预压期完 成前14D,将监测原始记录、沉降记录汇总表、沉降曲线图等资料以及完成预压 期的分析报

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预圧期可根据沉降监测结果在监理工程师指 示下确定是否应予延长。

3) 路堤沉降变形达到设汁预期值后,经监理丄程师批准,始允许铺筑路面。 有

超出路床以上多余填料时,承包人应在路面即将铺筑之前,将路堤超出的多余 填料卸除,并将路堤整修到路床面标高和满足压实要求。

4) 承包人应在软基地段路堤施工前,将用于沉降监测的记录表和报表格式 报监

理工程师批准。

5) 填筑路堤询,在清理好的地表上安装沉降板。沉降板应采用钢板,符合 图纸

设计要求,标尺釆用可接长钢管制作并与沉降板焊接成一体,标尺杆的精度 应满足观测要求,尤其在后期观测时应采用高精度的标杆尺。

6) 在超载预压路段,沉降板应安装在路基顶部中心线上,纵向间距为200M。 桥

头引道路堤,第一块沉降板从距桥台台背10M处开始,按路基中心线、左右两 侧路肩内缘设置,其后以100M的间距设置沉降板。施工过程中,应对沉降板采 取可靠的保护措施,不使其变形和损坏。

7) 施工期间,每填筑一层填料进行一次观测。如果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 应

每3D观测一次。路堤填筑完毕后,应每14D进行一次定期观测,直到预压期 完成、多余填料卸除为止。

8) 应在路基两侧趾部按设汁位置设置混凝土侧向变位桩。其纵向间距不得 超过100M。承包人应对侧向变位桩按三维控制,与沉降同步观测。

9) 路基加载速度应控制为: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不大于10MM; 坡

脚水平位移速率每昼夜不大于5MM。承包人应将观测结果结合沉降和位移发展 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其填筑速率,应以水平位移控制为主,如超过此限应立即停 止填筑。

10) 观测期间应对观测点采取有效的保护描施,防止施工机械的碰撞、人为 因素

的破坏等,观测标位置应做醒LI标志等措施以保证观测仪标的长期功能及安 全要求。

1. 5 土工格栅施工

1、

土工材料搭接宽度均须不小于30cm,要求对土工格栅搭接部每隔20cm进 行

绑扎处理,对加筋复合土工布搭接部加以缝合。土工材料上严禁大型机具直接 接触。土工材料上下接触面均应填筑细粒料,清除混入其中的大块状尖凸斜,并 须符合规定的粒径要求。

2、

土工格栅层数应自上而下计算,最下层的土工格栅铺设在形成路拱的回 填

土上,并伸出路堤底宽两侧各2米。并用专用钉固定。最上层土工格栅放在路 基顶面下5〜70CM处(路床15CM石灰土上)其长度为20cm。

3、

应保证土工格栅的整体性,当采用搭接法连接时,搭接长度宜为30-90cm; 釆

用缝接法连接时,缝接宽度应小于5cm:采用粘接法时,粘接宽度不应小于5cm, 粘接强度应不低于土合成材我们的抗拉强度。

4、

应在平整好的下承层上按路堤底宽全断面铺设,摊铺时应拉直平顺,紧 贴

下承层,不使出现扭曲、折皱、重叠。在斜坡上摊铺时,应保持一定的松紧度 (可用U型钉控制)。

5、 6、

土工格栅加强肋应垂直道路行车方向铺设,端头用U型钉固定。 土工格栅在存放以及施工铺设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长时间的曝晒或曝露, 以

免性能劣化。

7、

土工格栅拉伸强度M50KN/M,屈服伸长率W10%, 2%伸长率时拉伸力事

12KN/M,概伸长率时拉伸力M28KN/M。

8、 为保证土工合成材料的整体性,土工搭接宽度为0.2米。

9、 当上下铺设两层土工格栅时,上下层接缝应错开,宽度不小于0.5米。

1. 6桥头地基处理方案

1. 6. 1水泥搅拌桩设计要求

1、 水泥搅拌桩处理范围为桥头各30

米。处理宽度至道路红线边,处理挡土 墙

基础时往道路红线外拓宽不小于2. Omo

2、 水泥搅拌桩在平面上呈梅花形布置;桥头0\"15m范围内桩中心间距 Sl=110cm; 15〜30

范围内桩中心间距S2二120cm,设计桩土置换率分别为22. 7%和 19. 1%,桩径

55cm。

3、 桩体设计掺灰量为50kg/m,材料采用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 量15%,

水灰比为0.45〜0.50。桩体的设计强度(90夭无侧限)为1. 2MPa:并要求 28天强度〉

0.8MPa。为了确保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必须严格 控制掺灰量,加强

现场检测,掺灰量不足或未打至设讣深度的,必须及时重打。

4、 路基填筑须在水泥搅拌桩施工完养护1个月后进行。

5、 水泥中宜掺入适量石育,掺量为水泥重量的2%。同时宜掺入适量减水 剂木

质磺酸钙,掺量为水泥重量的0.2%。

6、 桩身地表下5m范围内必须再重复搅拌一次,使水泥和地基土均匀拌和。 搅

拌桩的施工必须连续,若成桩过程中遇有故障而停止喷浆时,笫二次喷浆时其 喷粉重叠长度不得小于1. Omo

7、 土工格栅材料要求:双向土工格栅,在10%的延伸率时,每延米拉伸屈 服力 ^25kN/mo

1. 6. 2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

1、浆液的制作及动输

水泥浆液的配制的水泥宜采用袋装,散装的水泥要过磅,加水工具要用定量 容器,严禁目测法,严格控制水灰比在0.5内。一次堆放在出料台,分批拌和使 用。外加剂掺入量要严格按照配合比要求。浆液到入贮浆桶,一定要经过过滤, 防止水泥块及杂物堵塞喷嘴。

贮浆桶贮浆量要适当,既要严禁浆液提供不及致使断桩,乂要防止沉淀离折 引起水泥液浓度不均匀。水泥浆泵站离施工点不得大于50米,泵送浆液,泵压 约 0. 5—0. 6 (MPa)o

2、施工要点

1) 、设备就位后,必须平正稳固,确保施丄中不发生倾斜,塔杆必须垂直, 其垂

直度误差不得超过1. 5%

2) 、桩位必须对中,对中误差不得超过5厘米。

3) 、在确认浆液无堵塞时,下钻喷浆,匀速搅拌。直到设讣桩深,在桩底停 留

喷浆0.5分钟后,再匀速进行两次搅拌(四个分回项)下钻降升速度为1米/ 分,搅拌桩的转速为60转/分。

4) 、如施工过程发生断浆,必须立即停钻,待续续喷浆后,必需从地面开始 重

新施工,以防止断桩。

5) 、如施工过程中,发生停电或设备故障,停机3小时以上的,必须进行全 面

冲洗,防止水泥浆在管道中结硬、成块影响施工。

6) 、要求第六台班做水泥土试块一组,且90天龄期>1.2MPa。

7) 、工程桩在最后一根完成7天后,采用人工开挖土方,严禁使用机械挖掘, 桩

头应凿平,严禁用重锤敲击。

1. 6. 3水泥搅拌桩检测及验收要求

1、

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验施工记录。对于不合格的桩应根据其位置和数量 等

具体情况,分别采取补桩或加强邻桩等措施。

2、

成桩7d内,采用浅部开挖桩头(深度宜超过停浆面下0. 5m),目测检查 搅

拌的均匀性,量测成桩直径,检查量为总桩数的5%。

3、

成桩后3d内,可用轻型触探检查每米桩身的均匀性。检查数量为施工总 桩

数的1%,且不少于3根。

4、载荷试验必须在桩身强度满足试验荷载条件下,并宜在成桩28d后进行, 检

验数量为桩总数的0. 531%,且每项单体工程不应少于3点。

5、

搅拌桩定位偏差小于5cm,桩身垂直误差不超过1%,喷浆搅拌速度不大 J* 0・

5m/mino

6、

搅拌桩水泥喷浆量及搅拌深度必须采用经国家计量部门认证的监测仪器 进

行自动记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