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挡土墙设计与放样
第一节 挡土墙设计与工程量计算
挡土墙的类型主要有: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加筋土式、锚杆式等。下面以仰式重力挡土墙为例,说明如何进行挡土墙的设计。
一、挡土墙的设置
通常在横断面设计图中选定在什么位置需要设置挡土墙,根据横断面设计图上需要设置挡土墙的桩号,选定挡土墙的起止点、挡土墙的形式。
二、挡土墙的设计 步骤:
1、在需要设置挡土墙的横断面图上准确画出挡土墙的边坡坡率,与横断面的地面线相交,如图7-1。
2、量取每个断面的设计标高与该交点的高差Hi,如图7-2。
3、在挡土墙设计图纸上按一定的比例画出该段线路的设计线,按比例标注各桩号,
B预设挡土墙位置外墙线与地面线交点B图7-1 在每个桩号的设计线上量取Hi值,把这些点连成线,如图7-3。
4、按设计意图布置挡土墙的基础,注意在布置基础的时候避免基础挖得太深,基础通常埋深1m。尽量缩小挡土墙高度,如图7-4。
图7-2 Hi桩号HiHiHiHiHiHiHiHi图7-3
1
画出基础顶面,并计算基础顶面的标高。
桩号墙顶设计标高H基础顶面设计标高H3埋深1m图7-4
5、根据某同一基础顶面标高的墙体,由墙顶的设计标高和基础顶面设计标高计算各段的H,由H查挡土墙标准图,查得H3和B4,并绘制在立面图上。
6、根据立面图绘制平面图和断面图。 7、标注各部尺寸。 三、工程量计算
挡土墙的工程量计算是根据挡土墙的标准图所列的数据进行计算的。 计算步骤
1、按设计图纸中该挡土墙的结构形式、内摩擦角的大小、地基的应力σ0,查找某一张挡土墙标准图。
2、根据该挡土墙的设计高H,在该标准图上采用内插法查找墙高H一栏。如:
断面尺寸及圬工体积 地基应力σ0 公斤/厘米 2墙高H B1 米 …… 4 n1 厘米 …… 0.25 0.25 …… …… 153 193 …… 厘米 …… 10 10 …… 厘米 …… 155 193 …… 厘米 …… 158 197 …… …… 2 2 …… B21 B4 B41 n2 米3/延米 …… 7.19 11.04 …… 圬工体积 5.0 5 …… 3、利用内插法查挡土墙的各部尺寸和圬工体积。
例:一挡土墙地基应力为5公斤/厘米2,墙身高4.6米,用内插法查各部尺寸和圬
2
工体积。
n1=0.25; B1=
(193153)106153=177;
B21=10; B4=
(193155)10106155=178; =181;
B41=
(197158)6158n2=2; 圬工体积=
(11.047.19)1067.19=9.5;
砌体体积=挡土墙长度×圬工体积 4、挖基坑的数量
挖基坑的数量从横断面计算得出。
第二节 挡土墙放样
挡土墙的放样主要是基础的放样,基础的放样通常采用经纬仪配合皮尺放样或全站仪坐标放样。
一、采用经纬仪放样的方法
经纬仪放样的方法就是利用仪器定向,皮尺丈量距离,定出基础的轮廓线。如图7-5,以路肩墙为例具体步骤如下:
1、立仪器于O点,对中整平,使仪器的中丝瞄准该中桩的横断方向。
2、按挡土墙设计图上该断面的尺寸,在该方向上量取点。
3、由A点在横断方向上向中线方向丈量B4距离得到B点。
4、每个中桩断面均定出A、B点,所有A点连线,所有B点连线即得出该挡墙
B2HnB21H3n1:nO得到A
AB图7-5
3
的基础轮廓线。
5、A、B点的设计标高从挡土墙设计图中查出,并用水准仪进行实地控制。 6、挡土墙的边坡用坡度板进行控制,也可采用计算的方法,计算出各高度外边坡的相对位置。
二、采用全站仪放样的方法
利用坐标的原理,计算出挡土墙各部的坐标,用全站仪进行放样。如图7-5,具体步骤如下:
1、在逐桩坐标表上查O点的坐标(XO,)。中线的方位角为β0 2、则A点的坐标为: XA= XO+(YA= YO+(
B2B2HnB21H3n)cos(β0+90
0
) )
HnB21H3n)sin(β0+90
0
1、B点的坐标同理由A点坐标和B4值推算出来。 2、立全站仪于任意一可通视的控制点,对中整平。 3、采用坐标放样的模式定出A、B点。
4、同理可以定出每个中桩位置的挡土墙A、B点。
5、将所有的A点连成线,所有的B点连成线,则可得基础的轮廓线。 一、注意事项
1、在计算坐标的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采用+900值。应当注意什么时候采用“+”号,什么时候采用“-”号。若β0为线路前进方向上的方位角,当挡墙在线路左侧时采用“-”号,在线路右侧时采用“+”号。
2、B值得计算应该采用B4值,而非B41值。
3、在采用经纬仪测量时,由于设挡墙处的天然横坡较大,应注意在距离量测时应使皮尺尽量水平,减小距离误差。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