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软基处理施工方案

软基处理施工方案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软基处理施工方案

本工程地基处理后的地基主要作为道路路基及技术管线的基础。根据地质条件的分析,地基处理的对象主要有(1)素填土层;(2)淤泥层;(3)有机质土层;(4)有机质亚粘土层。

道路地基处理后的要求如下:

(1)沉降要求:工后沉降量≤15㎝;桥头工后沉降量≤10㎝。

(2)交工面承载力标准:荷载板试验地基承载力≥140Kpa; (3)土基压实标准如下表,土基回弹模量大于25Mpa。

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 深度范围 主道、辅道及之间隔离带 <80㎝ 80㎝~150㎝ ≥150㎝ ≥95 ≥93 ≥90 两侧绿化带 ≥90 ≥90 ≥90 Ⅲ标段软基处理数量较大,处理方法均为换填碾压法,软弱地基具体位置及处理方法见下表。

特殊路基工程分区表

桩 号 K3+580~K3+950 长度(米) 370 处理方法及适用范围 换填碾压法;适用于素填土、淤泥、淤泥质粗砂、有机质亚粘土K4+230~K4+370 140 或有机质土(泥炭质土)等各层

K4+480~K4+580 100 厚度之和基本上不大于3.0m。 在特殊地基处理开始之前28d应根据《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和图纸的要求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将制订的施工技术措施、一切材料的样品、试验报告和机械设备情况提交监理工程师,经批准方可开工。

在特殊地基处理开始之前42d,向监理工程师索取有关特殊地基处理试验路段的资料和总结报告,以了解有关情况。特殊地基处理的施工,按照技术规范和试验报告的要求进行,并符合图纸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实际地质情况与图纸不符而需要改变设计,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本标段软基处理主要工程量见下表 项 目 名 称 路基挖、运土方 路基换填土、缺方内运土 填方、路基土碾压 挖、弃路基土方 单 位 m3 m3 m3 m3 工程数量 169771 12149 181920 205921 换填碾压处理软基的施工要点和主要工程内容包括: 一、横断面形式

交工面标高低于现地面标高(挖方路基),开挖断面采用倒梯形,放坡坡率取1:1~1:1.5;当软弱土层中含有淤泥层且开挖深度较深时,坡率适当放缓,以保持边坡的稳定。如果淤泥性状很差易于流动,

采用打设木桩、堆筑砂袋或土袋等稳固坡脚的措施。

交工面标高高于现地面标高时(填方路基),填土断面采用梯形,边坡坡率采用1:1.5。

二、开挖深度

当软弱土层中有淤泥类土时,不管是填方路基,还是挖方路基,均应开挖至软弱土层底面。当软弱土层底面与交工面距离小于30cm时,继续向下挖,以保证路床顶面以下至少有30cm厚的填筑土方。

三、施工技术要点

(1)填料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路床范围内选用砾类土或砂类土。

(2)用不同填料填筑时,应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采用同类填料,不得混填。

(3)填方路基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压实度满足前面压实度表要求。不满足时,采取晾晒或掺入石灰等稳定材料措施处理。

(4)路床顶面横坡应与路面横坡一致,纵坡与路面纵坡一致。 (5)土方开挖时及时排水。视槽底与地下水位的关系决定首层铺设材料的性质。若路基受地下水影响时,先铺设一层粗骨料含量较高的填料,如不易风化的片石、块石或砂、砾等透水材料;若槽底高于地下水位,则直接填筑土质填料。

(6)回填碾压土的分层厚度不超过30cm,路床顶面最上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8cm、

(7)填料在使用前测定其最佳含水量wop,填料的含水量控制在

wop±2%范围内。

(8)填开山石时分层厚度不大于500mm,石料强度不应小于15MPa,石块最大厚度不得超过压实厚度的2/3。所有缝隙填以小石块石屑,所有填石路堤材料应在料场进行破碎使填料颗粒符合要求。并且块石土不得用于填筑上路床。

碾压时使用重型或振动压路机分层洒水压实。压实时继续用小石块或石屑填缝,直到压实层顶面稳定、无下沉、无轮迹、石块紧密、表面平整为止。

(9)回填土时的施工方法遵照路基填筑施工方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