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重庆市万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重庆市万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022~2023学年度(上)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命题责任人:王晓晓)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填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一、语言知识与应用(3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题。

①回首2022年重庆的夏天,持续的高温、无情的山火、严峻的旱情,挑战着这座城市。田野里的花草不

再làn漫了,莽莽榛榛的山林不再葱郁了,嘉陵江的水干hé.

了……

②当缙云山山火蔓延,山城人民不再静默。精典书店的创始人杨一说:“心里头梗起,很不舒服。”于是他.提笔写下歌曲□山城不虚,重庆不怕□,其中有句歌词是“血性的人,重庆的魂□决心□信心□齐心三心爆发

□一网友说道:“企盼今夜没有烟火,只有星辰,英雄凯旋,家人团圆。重庆的崽儿,有英雄气gài网友纷纷随声附和。

。”

③重庆人的坚韧顽强、粗犷豪放与生俱来。遇到困难勇敢面对,绝不惊慌失措,从不拈轻怕重;尽管疲..倦不堪,依然负重前行。致敬英雄的城市!致敬伟大的人民! 1.选文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莽莽榛榛(zhēn) B.惊慌失措(cuò) C.梗起(gěng) D.粗犷(kuàng) ....2.根据选文的拼音写汉字。(3分)

làn漫 干hé 气gài 3.选文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静默 B.企盼 C.随声附和 D.拈轻怕重 4.第②段中口处的标点符号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于是他提笔写下歌曲□山城不虚,重庆不怕□,其中有句歌词是“血性的人,重庆的魂□决心□信心□齐心三心爆发□

A.“”,、、。” B.“”。、、”。 C.《》,、、”。 D.《》,、、。” 5.请你仿照划线句,把语段补写完整。(4分)

一场山火,一座城,一次考验,一征程。无惧万难的重庆人用坚实的臂膀筑起了一道耀眼的灭火城墙:那漫天扬起的尘土,是重庆人逆风而行的见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如雷贯耳的欢呼,是重庆人历经风雨的嘉奖。

6.根据《朝花夕拾》一书的内容,按要求答题。(6分)

(1)从童年到青年,鲁迅的人生历程中出现了很多重要人物。请根据下列描写写出人名。(2分)

人物 ____________ 描写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手两脚,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____________ 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2)在对生命中重要人物的回忆中,有童年鲁迅和成年鲁迅的双重视角,请选择上一题中的一个人物,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该篇文章双重视角的理解(4分)

人物:________________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8分)

进入初中,认识了不少新同学,对“朋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七年级(1)班准备开展“有朋自远方来”主题班队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请结合活动主题,拟写一则15字以内的宣传标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为班长的你,自然担负起活动设计的重任,请你设计活动步骤。(2分) 第一步: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老师做活动总结

(3)你将代表全班同学邀请语文老师王老师参加此次活动,你会怎么说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10分,每空1分) 8.根据积累,填写句子。

班级文学部落的诗文组准备将本学期诗文名句进行分类整理,和他们一起完成任务吧。 主题 诗文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景如画 (2)_____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3)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学习励志 (4)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5)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思悠长 (7)当好友不幸遭贬时,李白将明月人格化,表达深切同情与关怀:_________,____________。 (8)虽年老体衰,陆游仍想守卫边疆,保家卫国:出处 曹操《观沧海》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论语〉十二章》 诸葛亮《诫子书》 王湾《次北固山下》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1)止有剩骨______________ (2)弛担持刀______________ ..(3)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______ (4)狼亦黠矣______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对本文内容和写法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文言小说告诉我们,再狡诈的狼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B.“缀行甚远”“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并驱如故”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狠。

C.第3段写屠户御狼,描写了屠户情急之下的抉择和狼的不肯罢休,这是故事的高潮。 D.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前文叙事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最后一段转为议论。

12.同是人与狼的较量,选文和链接材料都运用什么描写方法?分别刻画了屠户与牧竖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文本分析。(4分)

【链接材料】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节选自蒲松龄《牧竖》)

[注]①牧竖:牧童。②趋:小跑。③跑:同“刨”,兽类用足扒土。④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描写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21分)

散步

莫怀戚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世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

④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⑧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篇散文叙述了“散步”这一生活小事,但制造了一点儿波澜,颇有几分小说色彩。

B.文中邀约散步的是“我”,母亲、妻子都听“我”,出现分歧做决定取决于“我”,“我”是典型的霸道蛮横、说一不二的专制者。

C.第五段通过儿子天真、充满童的话语展现了一家人散步时的和乐、幸福。

D.本文在语言上多用对称句,语音上富有整齐的音韵美,语义上增加思想内涵的张力。 14.结合具体语境,按要求作答。(6分)

(1)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总算”能不能删去?为什么?)(3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朗读此句,你会重读哪些词语?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本文以叙事为主,穿插了一些写景的句子,请品析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文章为什么取名为《散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莫怀戚在一次作文大赛上被人问到创作《散步》的动机,他说:“看起来当然是既尊老又爱幼,其实我骨

子里是想写生命。”请说说你的理解并阐明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19分)

豌豆花盛开的田野

刘川俊

①走进一家农户幽静的后院,是一方主人精心营造的小菜园。园内的菠菜、蒜苗和长豆角秧,油绿碧翠。西红柿枝杈间垂挂着细碎的小黄花,给这片菜地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更招人耳目的,是菜园东埂边那一丛丛一簇簇豌豆秧。

②眼下的豌豆花虽令我怦然心动,但与我记忆里的豌豆花相比,似乎逊色了一点儿。因这豌豆花是开在小菜园里的,那豌豆花是开在广袤田野里的。

③春天到了,年前已露出地面的豌豆苗先笑了笑,又盖着厚厚的雪被安然地睡个回笼觉,从长长的酣梦中醒了过来,打哈欠伸懒腰,沐浴久别的阳光雨露,恣情地向上生长。纯豌豆苗地里,豌豆花开了。半重瓣种和..重瓣种的花形之美,犹如色彩艳丽的花蝴蝶落满了田野。那花盛开的姿势,如双双彩蝶贪婪汲取花粉般痴情,若对对蜻蜓欲飞样轻柔秀丽,像错落蔓上在卖弄花的芳魂,似争先恐后从天外飞来的精灵半裸半露沉迷于豌豆秧间……蕴含了人世间所有的情态。豌豆花落后,如月牙、赛小船的果实便诞生了。

④豌豆小麦交地里,又是另一番景色。小麦顶风冒雨直愣愣刚正地往上蹿个头,富有大丈夫的风致。而柔弱的豌豆秧多情地依附着小麦攀缘而生而长,娇娇滴滴。小麦和豌豆如同相伴厮守的情侣,一同植根大地,吸纳养分,笑迎阳光拔节、开花、结果,将馥郁的香气洒遍村村寨寨、山山河河。

⑤收麦炸豆的日子里,父辈们披星戴月抢收抢种,“村中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就是对村庄里那半个月生活情景惟妙惟肖的真实写照。大人们丢下镰刀抓起桑杈装车、往晒场里运送,上小学的我们也踊跃加入到了繁忙劳动队伍之中。先捡拾掉在地里的麦穗、豌豆角,而后就是用竹耙子搂柴火烧锅了,不管是在晨曦暮晓,还是在太阳毒辣辣的正午。在收割过的小麦豌豆地里,豌豆秧柔软的须根,搅和着麦叶、杂草一直“上”耙子,不多时竹耙子就丰满了,用手撸下来后,再将绑在竹耙子两侧的攀绳套在腰部,继续横、竖、斜、旋转着去搂。这时,我强烈地感受到,小麦和豌豆套种实在是好!

⑥儿时,我不止一次用大蒜叶缠裹了从田野里掐下的豌豆尖塞到嘴里下咽,那特殊年代里的特殊滋味,以致过去好多年了,一想起还口齿生津。一年秋天连续阴雨后,母亲端着掉了一块瓷的茶缸,领着四岁的小妹妹,来到与我家隔了一条寨河沟的晒场东边,围绕着麦罢后垛起来的两个圆圆的麦秸垛,一圈圈仔细寻找雨水泡发了的落地豌豆子,拿回家放了少许棉籽油和食用盐炒了当菜吃。在昏黄的煤油灯下,全家人围着吃得津津有味。

⑦我一辈子也忘不了那四溢的豌豆香,里面充盈着母亲的味道和巴望,萦绕着兄妹间浓浓的手足之情。后来,母亲过早地离我而去。再后来,小妹妹远走他乡,我们天各一方生活着。那一茶缸雨水浸泡过的豌豆子,从此成了生命中再也找不回来的最味美食物……

18.本文作者从眼前让人怦然心动的小菜园的豌豆花,深情回忆记忆中田野里的豌豆花,串联起童年的景、人、事、情。请根据全文内容,补全表格。(5分)

景物 豌豆苗生长、①_____________________、豌豆果诞生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常常嚼大蒜叶缠裹的豌豆尖 人、事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情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结合文章内容,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1)打哈欠伸懒腰,沐浴久别的阳光雨露,恣情地向上生长。(加点词的含义)(3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半重瓣种和重瓣种的花形之美,犹如色彩艳丽的花蝴蝶落满了田野。(从修辞的角度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②段从结构和内容上来说都是文章的关键语段,请你分析该段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章结尾处作者为什么说“那一茶缸雨水浸泡过的豌豆子,从此成了生命中再也找不回来的最味美食物……”?(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55分)

22.下列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凡涉及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1)亲爱的同学,智慧的莎莉文老师重塑生命,用爱的阳光温暖了海伦·凯勒;执着的牧羊人默默种植希望和幸福,以非凡的毅力和慷慨的心温暖了你我。家人欢声笑语一路同行,是一份温暖;老师关切的眼神,激励的话语是一份温暖;无助时陌生人的帮助,也是一份温暖……生活中,总有一个人带给你温暖,丰盈内心。请以“_________温暖了我”为题目,补全题目,写一篇文章。

(2)北京时间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检查作业的爸爸”陈冬回来了!参与神舟十一号、神舟十四号两次飞天,成为中国首个在轨驻留时间超过200天的航天员陈冬曾给也想上太空的孩子说:“这次没票了,等你们长大后自己争取。这次我给你们留一项作业——你们为什么想上太空?上去之后想干什么?回来之后我问问你们。”你想上太空吗?上去之后想干什么呢?或者你想去什么地方?想去干什么呢?请自拟题目,发挥想象,写一篇作文。

2022~2023学年度(上)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语言知识与应用(30分)

1.(3分)D(粗犷guǎng)

2.(3分)làn(烂)漫 干hé(涸) 气gài(概)

3.(3分)C(随声附和: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多含贬义。) 4.(3分)C

5.(4分)示例:那坚强有力的脚印,是重庆人勇往直前的信念;那响彻山野的呐喊,是重庆人众志成城的誓言;那火光映亮的笑脸,是重庆人深入骨髓的乐观。(要求:句式整齐,语意连贯,言之有理即可,每句2分) 6.(6分)

(1)(2分)长妈妈(阿长) 藤野先生(藤野严九郎)

(2)(4分)示例一:阿长阿长繁琐之至的“规矩”“道理”,譬如元旦第一句话要说“恭喜”,还必须吃福橘等,童年鲁迅非常不理解、不耐烦,但成年鲁迅却是对阿长满满的怀念和感恩,深深感受到那是一个深爱“我”的农村妇女对“我”最大的爱与善意。示例二:藤野先生藤野先生为“我”严谨而和蔼地纠正解剖图,青年鲁迅“还不服气”,觉得“图还是我画的不错”,成年鲁迅想起来觉得“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满是对老师严谨认真态度的深深敬意和对当时自己行为的后悔自责。(要求:有具体内容,有针对性。童年视角2分,成年视角2分。言之有理即可。只写人物不写理解不得分。) 7.(8分)

(1)(2分)示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 (2)(2分)示例:吟诵交友诗歌;分享交友故事;探寻交友之道

(3)(4分)示例:王老师,您好!我是七年级(1)班的班长xxx,我们班准备开展“有朋自远方来”主题班队活动,想邀请您星期三下午第二节课来教室参加我们的活动。请问您能来吗?(注意称呼、自我介绍、时间、地点、事由,语言通顺,表达得体。)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 8.(10分,每空1分)

(1)山岛竦峙 (2)回乐烽前沙似雪 (3)枯藤老树昏鸦 (4)学而不思则罔 (5)险躁则不能治性 (6)归雁洛阳边 (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8)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二)文言文阅读 9.(4分,各1分)

(1)仅,只 (2)解除,卸下 (3)像狗似的 (4)狡猾 10.(4分)

(1)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2分)

(2)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从通道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2分) 11.(3分)C(第3段应该是故事的进一步发展,也是故事的转折之处)

12.(4分)描写方法:动作描写(1分)人物特点:屠户:“投以骨”“复投之”等动作,表现屠户的害怕和侥幸心理;“顾”“奔倚”“弛”“持”等动作,表现了屠户丢掉幻想准备抵抗的决心和行动,也表现他的机智;“暴起”“劈”“毙”“转视”“断”等动作,表现了屠户的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2分,任意两点得2分)牧竖:“谋”“捉”“登”“扭”等动作,表现了牧竖的机智;但“扭”等动作又表现出牧竖有些残忍。(1分)(不结合具体内容回答,只答关键词的,扣2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21分)

13.(3分)B(“我”是一个颇有担当、体贴孝顺、深沉稳重的中年男人形象。) 14.(6分)

(1)不能删去。①“总算”表示经历了很长时间后,愿望终于实现。(1分)②这里表现出“我”对母亲在漫长冬天所遭受痛苦的担心,对春天的急切盼望,(1分)③以及春天到来的愉悦和庆幸之情。(1分)(只答“不能删去”不答原因的不得分)

(2)示例:我会重读“慢慢地”“稳稳地”\"很仔细\",这几个词强调我们走的速度慢,走得很小心,怕有闪失带给老人孩子伤害;我会把“整个世界”重读,因为它大词小用,强调“我”扶老携幼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些词共同表现“我”和妻子对家人的爱与责任。(言之有理即可)

15.(4分)①阳光下的“菜花”\"桑树\"\"鱼塘\",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②传达出万物复苏的生命感慨,③写出了解决分歧后“我”内心的轻松愉快,④烘托出一家人散步的美好情景和幸福心情。(每点2分,任意答出2点即可)

16.(4分)课文题为《散步》,不仅直接点明了本文叙述的主要事件(1分),而且传达出舒缓从容、娓娓道来的感情基调。(1分)此外,具象化的题目,没有说破文章主旨,留给了读者更多的想象、回味、思考的空间。(2分)

17.(4分)示例一:我赞同作者的说法。一次散步,就是一次陪伴,是在年迈的母亲在身体情况糟糕下的一次陪伴。而与陪伴相伴的,就是“生命”的感受与思考,所以文中说“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成熟的生命保护幼小的生命,善待衰老的生命,即所谓中年人在家庭中的责任担当。示例二:我赞同作者的说法。莫怀戚在《散步》中写到了自然中的生命和人的生命世界。文章中有许多关于初春田野、嫩芽、阳光的描写,这些都是自然中蓬勃的生命。而从文章中的人物,母亲是衰老的生命、儿子是幼小的生命、\"我\"和妻子是成熟的生命,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的生命世界。(表态1分,理由3分,只表态无理由不给分,言之成理即可。回答“不赞同”的,酌情给分。) (二)(19分) 18.(5分,各1分)

①豌豆花盛开②豌豆小麦相伴厮守③“我”和父辈们收麦炸豆抢收抢种

④全家人捡来雨水浸泡过的豌豆子炒来吃⑤“我”对故乡和儿时生活的难忘、热爱、怀念 19.(6分)

(1)①“恣情”本指纵情,无拘束的意思。②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豌豆苗人的情态,③生动形象地写出豌豆苗在阳光雨露下无拘无束旺盛生长的姿态,展现了豌豆苗的生命力。④表现了我对故乡和儿时生活的热爱和思念。(每点1分,回答3点满分)

(2)①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豌豆花开花的形态比作色彩艳丽的花蝴蝶,②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豌豆花的形状美丽,色彩鲜艳的特点,③表达了作者对豌豆花的喜爱赞美之情。(每点1分)

20.(4分)①结构上:承上启下(2分)②内容上:承接上文农户家菜园豌豆花的美丽让“我”怦然心动,(1分)引起下文“我”对记忆中田野里豌豆花的描写和儿时故乡生活的回忆。(1分)

21.(4分)①“那一茶缸雨水浸泡过的豌豆子”,寄寓了我们一家人艰难岁月的回忆;②全家人吃得津津有味的“最味美”的是食物,更是一家人浓浓的亲情;③“再也找不回来”是因为如今母亲离世,小妹远走他乡,一家人天各一方,是对儿时岁月的回忆,对母亲的怀念,对兄妹间手足情的思念。(每点2分,任意2点得满分)

四、作文(55分)

22.参照中考阅卷标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