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露尹 陈少丽
来源:《广西教育·C版》2020年第04期
【摘 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全员育人理念缺失、教育教学内容未能及时调整更新、教育模式有待创新及完善、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提出树立全员育人理念、借助党团组织和社团活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校园网络和新媒体教学平台管理以及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建设等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4C-0023-02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不仅应把专业基础知识作为教育的重点,更应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通过传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营造思想政治教育氛围以及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素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其目标达成效果不太理想。本文拟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全员育人理念缺失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迅速扩大,但是其教学理念和办学水平仍相对滞后,不能适应自身发展需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未能树立全员育人的理念,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或者辅导员的工作,忽视了学校其他教育管理者的作用,使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较为单一,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教育教学内容未能及时调整更新
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往往采用的是现成的教材和教育内容,未能随着时代发展和学生素质变化进行内容的更新。许多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时,要么根据往年的教案要么根据自身经验,不能跟随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学生的不同诉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导致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到课率低。 (三)教育模式有待创新及完善
高职院校思想教育的模式应该是丰富多样、变化发展的,但是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未能发展新的教育模式。有的高职院校虽然积极推进网络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但是在网络新媒体的应用中往往失于管理,内容不能及时更新,学生难以通过网络新媒体的方式接受真正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校园文化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达成的,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积累,因此通过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模式因建设周期长而慢慢被搁置。 (四)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没有配备专职的思想政治教师,一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数量过少、每名教师所教学生数量过多,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多依靠辅导员的日常教学与管理,但辅导员的日常工作极为繁杂,涉及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辅导员在学生政治思想的引导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
除了上述问题,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面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受网络冲击教育效果被削弱的问题。首先,高职学生脱离管理严格、生活紧张的义务教育阶段进入相对轻松、自由的高职教育阶段后,较容易产生认知偏差,对自我要求降低,导致容易出现旷课、上课不听讲的现象。同时,受年龄和心理素质的限制,他们很难对自己的未来有清晰的规划,因此在学习中容易失去学习目标和动力,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事倍功半,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其次,互联网的多元发展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也难以避免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负面影响。互联网内容发布的門槛较低,各种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负面信息都极大地影响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对策分析
(一)树立全员育人理念
高职院校应树立全员育人理念,提高管理层和基层每名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水平,充分发挥学校中所有教育主体的作用。其中,管理者应意识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仅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事,而是全体教职工的共同义务;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真正做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党团干部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教师之间形成积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良好氛围,为全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营造提供范本和基础。教师需要夯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基础,提高课堂效率。每堂课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思考和提问的时间,让学生通过思考透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通过对课堂反面案例的思索,摒弃不良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借助党团组织和社团活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党团组织是高职院校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和要求设立的对学生党员进行统一管理的组织。通过学生党团组织可以在每个班级中实现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和管理。而在对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进行民主投票和选择时,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思想政治基础知识的普及,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因此,学生党团组织可以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政治导向作用。近年来,团中央提出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调动了全社会资源服务于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开创了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工作的新局面。
高职院校也可以利用学生社团活动来调动学生群体参与思想道德教育的积极性。社团是学生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自发组织设立的组织形式,相比于学生党团组织,学生自发参加社团组织的积极性更高,因此通过社团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高职院校可以通过适当方式对社团组织进行管理,选派优秀的教师对社团活动进行指导,密切关注社团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并加以引导,从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加强校园网络和新媒体教学平台管理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首先,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囿于课堂,应充分发挥网络和新媒体教学平台优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而要真正发挥网络和新媒体教学平台的教育作用,必须加强校园网络和新媒体教学平台的管理。一是加强校园网络监督和管理,如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筛选和对网络平台的管理,严格对教育资源发布者的审核,保证学生接收到的信息是积极的、正面的,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提供干净有序的网络环境;二是加强对新媒体教学平台的管理,及时更新新媒体教学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学生接受到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其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能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有利的校园氛围。高职院校可采取多种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中,如融入宣传标语、思想政治教育征文、主题校园文化节,等等。但是,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成的,高职院校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为优化校园内的思想政治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建设
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建设,即在增加思政课专任教师和辅导员数量的同时,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思政课专任教師和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一方面,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因此在增加思政课专任教师数量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高教师的素质。思政课教师需要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为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素养;需要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以满足高职院校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要求;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组织
和协调各方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以满足教育实践中与企业对接的需求;还需要具备相应的创新能力,以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模式。
另一方面,注重引导辅导员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份和职责,抛弃以往那种学生“小家长”的身份认知。在进行辅导员选拔时,应注意将思想政治素养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从根本上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养。在辅导员职能的分配方面,转变全能性辅导员模式,根据辅导员的能力具体细分出职业生涯规划师、就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等岗位及职责。此外,要求辅导员承担一定的科研项目,促使辅导员提高专业水平。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必须予以重视。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对策,希望可以为高职院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贾玉超.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J].办公室业务,2019(22) [2]陈迎.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53) [3]丁会娟.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8(47) [4]陈世弹.立足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训练,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3)
【作者简介】张露尹(1985— ),女,汉族,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心理学、汽车营销。 (责编 苏 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