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地区都开始了大规模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市政道路工程直接关系着城市人们的日常交通出行。同时市政道路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完善道路基础设施、交通设施和城市公用设施,增加了市政道路工程的复杂性,导致市政道路工程存在一些质量通病,因此要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不断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确保人们的正常出行。本文分析了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通病,阐述了市政道路工程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 近年来,市政道路工程的管理水平和施工工艺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工程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市政道路工程暴露出一些质量通病,严重影响了市政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和人们的正常出行,因此要积极采取多种预防措施,推动市政道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一、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通病
1、沟槽、路基回填土沉陷
市政道路工程在压实回填土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通病是填土质量不合格、倾斜碾压、超厚回填等,使得回填土难以达到市政道路工程要求的路基密实度,导致道路路面和路基的无筋管被压扁,管体破裂,结构沉陷。回填土的倾斜碾压影响了碾压机实际的压实效果,如果道路高低不平,坡度起伏变化明显,会损失很多的压实功。并且回填土中含有块状的物体,会影响土颗粒之间的迷失效果,难以相互挤紧,另外回填土中的块状物理会支垫碾压轮,使块状物体周围出现空隙,发生叠砌现象[1],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发生沉陷。同时回填土中的含水量如果过多,也会影响回填土的夯实效果,当饱和水蒸发或者下渗之后,会导致回填土下陷,严重影响市政道路路基的安全。
2、路面蜂窝麻面、起砂、混凝土开裂
造成路面蜂窝麻面、起砂、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有:其一,混凝土材料的配比不合理,水灰比例过大,表面强度不够,混凝土不稳定,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起砂磨损。其二,在市政道路的施工过程中,压光收抹时间过迟或者过早,在路基路面还没有达到标准的强度时就对混凝土水泥进行洒水,维护保养不及时,使得路面脱皮或者开裂。其三,灰料搅拌不均匀、搅拌实践过短、水泥、砂石的加水量不准或者配比错误。其四,没有按照标准的操作规范浇筑混凝土,没有及时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振捣或者漏振不密实。其五,模板拼接密实度不够,脱模剂局部漏刷或者涂刷不均匀,表面不牢固,清理不干净。
3、道路工程管道渗水
市政道路工程管道渗水的最主要原因有:其一,管道质量不合格,导致管道
的局部出现积水现象,发生不均匀的沉陷,严重时甚至发生管道接口开裂或者管道断裂。其二,管道硬度不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接口开裂或者破损。其三,施工质量和管道接口的局部松散或者存在裂缝,抗渗漏能力不足,发生漏水问题。其四,施工质量不合格,在连接管和井壁的接触位置发生渗漏问题。其五,由于管道闭水封口位于井内部,施工人员常常忽视将其进行拧紧。
4、路面和检查井的接缝位置出现塌陷
施工道路工程中,雨水井多数都设置在行车道上,还有一些检查井和排水干管也设置在行车道上,如果这些井的井背直径较小,在进行回填夯实时,施工难度会很大,同时也难以减压其压实度。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相关部门监控不严格疏忽大意,导致市政道路工程出现质量问题,通常检查井和雨水井和道路路面的接缝位置出现沉陷塌落,检查井下沉和变形,导致行车过车中出现跳车的问题。井盖质量不合格,随意安装铁爬梯,影响了其使用质量和外观。
5、湿陷性黄土路基发生黄土陷穴
湿陷性黄土具有孔隙比大、颗粒细、强度较高、压缩性低等特点,遇水浸湿之后,湿陷性黄土在附加应力或者自重应力作用下,土体会明显的发生湿陷变形,同时湿陷性黄土中的颗粒会随着渗水位置发生变化,而黄土高原特有土质结构使得湿陷性黄土发生这种变化时非常隐蔽,下沉速度快,下沉量大,对于黄土路基具有很大的危害性。黄土陷穴是黄土高原路基中一种最常见的问题,在地下水以及地表水的淋溶潜蚀作用下,湿陷性黄土容易发生大面积的陷穴。黄土颗粒主要以粉砂为主,颗粒中富含可溶性盐,并且颗粒细,使得湿陷性黄土中的可溶性盐分就很容易被溶蚀,破坏原本土体的结构,在水流的渗透作用下,在湿陷性黄土结构中形成渗流通道,当土体结构中的水力的渗透梯度较大时,黄土中一些细小的粉土粒和粘土粒很容易被流水冲走,导致黄土路基的裂隙,增加路基土体中的水流断面,进一步加快水流渗流速度,同时也会增加对路基黄土的侵蚀搬运作用,进一步扩大路基黄土骨架中的孔隙,引起路基结构的塌陷,形成无数个小陷穴,逐渐发展成贯通的大陷穴,严重破坏路基质量,导致路基边坡失稳。
二、市政道路工程的预防措施
1、沟槽、路基回填土沉陷的预防措施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单位要想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沟槽的回填土和路基填方的铺设厚度严格满足碾压机要求,然后市政道路工程的路基宽度之内,采用分层水平的方法进行填筑作业,原地面纵坡大于12%或横坡陡于1:5时,要设置台阶,最后在沟槽分段回填填土时,要留出台阶分层倒退,确保压实厚度等于台阶高度,台阶宽度要大于等于1米,将回填土中的块状物取出,将大于15cm的土块取出或者打碎[2]。
2、路面蜂窝麻面、起砂、混凝土开裂的预防措施
为了有效预防路面蜂窝麻面、起砂、混凝土开裂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其一,结合混凝土强度要求,严格控制水泥和砂石的配比,准确把握混凝土表面的抹压光时间,禁止在混凝土表面洒水或者石灰粉。其二,在道路工程施工现场预存一定量的水泥,确保水泥的正常供应。其三,及时清理模板面,将脱模剂涂抹均匀,不要漏刷任何地方,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来浇筑混凝土,及时排除混凝土气泡,防止漏振。其四,准确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例,准确计算水泥用量,及时振捣和密实混凝土,及时压抹模板面。其五,选用收缩性和水化热性都较小的水泥材料,在气温较低的时候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按照施工要求留置合理的施工缝。其六,加强道路工程的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草袋、草帘,延长维护管理实践,定期洒水,避免路面蜂窝麻面。
3、道路工程管道渗水的预防措施
预防道路工程管道渗水的措施有:其一,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管道的稳定性和基础强度,当路基土质条件不合格时,要及时进行换土处理,提高路基的承载强度。如果路基的槽底受水浸泡或者被扰动,要将松软土层挖出后,用碎石或者砂石等材料进行回填密实,在开挖土方时,要提前做好保护措施,确保路基槽底降水和排水,在路基槽底预留出30cm的土层,等到路基施工完成之后,立即进行封闭。其二,使用的管材必须要经过力学的检验试验和质量检测,确保质量合格之后,才能投入使用,确保管材外观没有蜂窝麻面。其三,选择高质量的接口回填料,按照科学的施工工艺和试验配合比进行施工建设,清洁接口缝,在回填水泥类接口时首先要洒水湿润。其四,井砌筑要使用饱满的砂浆,全面勾缝不遗漏,在进行抹面之前要湿润和清洁表面,及时进行养护和压光收浆,勾缝和抹面作业要随着井砌筑的施工过程技术完成,不能在进行回填时在进行内勾缝和内抹面。井管道表面要先进行湿润再涂抹水泥原浆,安装完管道之后再进行抹面,防止发生渗漏。其五,将距离管口5厘米左右的管道内径清理干净,将水泥原浆涂抹均匀,然后再进行砌堵。另外要选择标号大于M7.5的砌堵砂浆,其稠度较好,抹面和勾缝要使用标号大于M15的水泥砂浆[3],如果管径较大,可以采用双面的勾缝操作,管径较小时,可以只进行单面的抹面和勾缝,在抹面时,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其六,在井砌筑之间仔细检查封砌,确保砌筑质量,在管道底部设置排水孔,在试验过程中随时进行检查。
4、路面和检查井的接缝位置出现塌陷的预防措施
首先做好检查井的垫层和基层,防止检查井下沉。其次,严格控制井口中心和井室的高度以及中心位置,确保井砌筑质量,防止检查井变形。最后,检查井的基座和井盖要配套,在安装过程中,要使用饱满的座浆,严禁错用面底和轻重型号,控制要铁爬梯的安装位置,确保准确的平面位置。
5、湿陷性黄土路基发生黄土陷穴的预防措施
首先要消除湿陷性黄土路基发生黄土陷穴的可能条件,在黄土路基的施工阶段,积极采取适当的方式和措施降低黄土的湿陷性,对于湿陷性黄土路基中隐蔽
存在的小陷穴,要用碾压机彻底压实,并且在湿陷性黄土路基中设计合理的排水设施,防止流水对路基黄土结构的破坏,提高黄土路基的稳定性。对于已经存在陷穴的黄土路基基底,寻找追踪发源地,探明陷穴的位置和范围,全面处理整个的陷穴区域,结合陷穴的实际大小和位置,可以采用开挖回填、灌浆等措施,积极进行质量,同时将黄土路基周围的地表水以及地下水引导到别的地方排出,避免再次出现陷穴。
结束语:
结合当前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通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加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抓住重要工序和关键问题,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不断提高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推动市政道路工程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德振.论市政道路路面施工质量通病与监理[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08).
[2] 康根寿.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经济研究导刊,2012(21).
[3] 韩杰浩.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对策[J].山西建筑,2009(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