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学年 线上学习质量评估检测 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 1.(3 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抽噎.(yē) B.桅杆(wéi) .C.锵然 (kēng) .
碾压(zhǎn) .
囫囵(hú) .
)
忧心忡忡..(chōng)
砖砌镂空(lóu) .
辐射 (fú) 纷至沓来(tà) ..
D.箴言(zhēn) 诡谲(jué) 强词夺理(qiǎng) .. 2.(3 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怪诞不经 妇孺皆知 翻来覆去 B.戳然不同 栩栩如生 寻章摘句 C.锋芒毕露 美不盛收 无动于衷 D.兽铤亡群 骇人听闻 纵横绝荡 3.(3 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能否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是中考取得满意成绩的前提。
B.对于含有修辞手法的句子,我们要从修辞手法的作用和表达效果等方面来理解句子的含义。
C.疫情期间为避免网络教学不再出现问题,我校教师积极参与网络教学培训活动。
D.哈尔滨即将打造的地标建筑“宝能·中俄文化交流中心”,不仅是我国对外的一张明信片,也是哈尔滨的一张名片。 4.(3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记述各朝有学问、有品德的大儒,所刻画的是“儒林”一些为正史所记载的面相。
B.白居易,字乐天,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 C.《海底两万里》的主人公尼摩船长不仅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同时也是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反殖民压迫也是这部小说的重要主题。
D.律诗是古体诗的一种,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共四联,二、三两联 (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5.(3 分)将下面句子重新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1)在这漫长而又不断“磨合”过程中,物种之间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协同进化关系。
(2)生态系统也平衡下来。
(3)如果对方的“抗性”太强,它们便无法依附。
(4)病毒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曾经“试探”了各种各样的宿主。
(5)如果对方“抗性”太弱,便会被“斩尽杀绝”,导致宿主物种消逝。A.(3)(5)(4)(1)(2) B.(4)(3)(5)(1)(2) C.(2)(1)(4)(3)(5) D.(5)(3)(2)(1)(4)
6.(3 分)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一大清早一个陌生人的电话把刘刚吵醒了,说是让他给挪车,可是刘刚知道他的车停在车位上,不会挡住别人的车,此时,刘刚会对电话另一端的人说:
A.“你好好看看是我的车挡你了吗?瞎打什么电话啊。”
B.“有什么急事非要这么早打电话,影响我休息了你知不知道?”
C.“我的车停在停车位里,不会挡住别人的,请您确认一下,是我的车吗?” D.“对不起,我这就去挪车,请您稍等。” 7.(7 分)按课文原文填空。 (1)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2)此中有真意, 。(《饮酒》其五) (3) ,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4)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 (5)酿泉为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6) ,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7)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二、阅读(45 分)
(一)阅读《核舟记》,回答 8——10 题。(8 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致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 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 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 .
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起左膝, .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个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 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勾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8.(2 分)解释文中的加点的词语。
(1)比: (2)诎: 9.(4 分)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0.(2 分)请用原文回答:
(1)表现雕刻作品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2)表现文章《核舟记》主题的句子是
(二)阅读《这些抗菌药物怕“吃醋”》,回答 11——14 题。(11 分)
这些抗菌药物怕“吃醋”
①抗菌药物可以杀灭或者抑制病原性微生物,从而起到对抗感染、保护人体健康的作用。自 1928 年英国人弗莱明在偶然间发现青霉素之后,就不断有新的抗菌药物被发现或被合成出来,并且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据统计人类的平均寿命也因此而延长了约 10 年。
②众所周知,抗菌药物在被用作人类健康守护之剑的同时,也存在引发耐药 ....
性的隐患。而人们可能忽视的一点是,部分抗菌药物,如大环内酯类、磺胺类、氨基糖苷类有时还会像金属铁一样易受酸的侵蚀。在酸性条件下表现出稳定性下降、溶解度降低、抗菌活性下降等脆弱一面——可以说是“怕吃醋”的抗菌药。
③下面,让我们具体看看“吃醋”对前文列举的几类“怕醋”的抗菌药物会产生哪些影响。
④口服红霉素一般推荐剂量为 250mg,每 6 小时服用 1 次,或每 12 小时服用 1 次。红霉素分子中存在不稳定的内酯键、苷键等,在酸性条件下极易水解而失去抗菌活性。与传统理念不同,红霉素肠溶胶囊应当空腹服用,因为它在酸性的胃液环境中溶出较少,只有在碱性的肠液环境中才能迅速溶出,进而达到血药浓度高峰。在此顺便提醒一下,大部分肠溶制剂应空腹服用,以便促使其迅速进入肠道崩解、吸收。
⑤磺胺类药物,多为碱性,同样怕“吃醋”。如常见的复方磺胺甲恶唑,用药期间应避免与酸性药物(如维 C 泡腾片)同服,以免发生中和反应而影响药效。
⑥此外,氨基糖苷类的药物如键霉素、卡那霉素及庆大霉素也是碱性药物。其抗菌活性在碱性条件下才会更强,用药时应补充充足的水分,并定期监测听力及施行温度刺激试验,以防第八对脑神经的损害,当然也要定期监测肾功能。数据证明,庆大霉素的抗菌活性于 pH8.5 的环境中比 pH5.0 时强 100 倍。食用酸性食物可以加速该类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的排泄,从而削弱其抗菌活性。
⑦一句话,医患双方都要谨记:为确保药效,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时一定要对酸碱度多加斟酌。
11.(3 分)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抗菌药物的作用。
12.(2 分)文中加点的词语“守护之剑”的意思是什么?
13.(3 分)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
(1) 此外,氨基糖苷类的药物如键霉素、卡那霉素及庆大霉素也是碱性药物。
( )
(2) 数据证明,庆大霉素的抗菌活性于 pH8.5 的环境中比 pH5.0 时强 100 倍。
( )( )
14. (3 分)“醋”对抗菌药物会产生哪些影响?
(三)阅读《母亲的宝物》,完成 15——19 题。 (15 分)
母亲的宝物
(1)他准备把母亲送入养老院,因为,母亲已患了老年痴呆症。
(2)母亲经常一个人坐在客厅里,抱着个铁盒喃喃自语,见了他或者他的妻子,只是一笑。问她说什么,她摇摇头说:“什么也没说。” (3)妻子说:“这太瘆人了”。
(4)尤其有一夜,妻子去洗手间,跑出来看到客厅中坐着一个黑影,吓得她一声尖叫。他也醒了,跑出来拉开灯,只见母亲正端坐在客厅中一言不发。他问: “妈,你怎么坐在这儿啊?”母亲站起来,摇摇头,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到客厅的。
(5)两人回到房中,妻子生气地道:“这日子怎么过啊?”说完就劝他:“还是把妈送养老院吧,那儿老人很多,还有个伴儿。我们呢,一个星期去看一次, 也不会冷落老人。”
(6)他摇着头,叹了口气,怎么也下不了这个决心。
(7)他很小就死了父亲,母亲守着他,单门独户。那时,有很多人上门说亲。让母亲再嫁一个,也有个帮手,可都被母亲坚决的拒绝了。她怕再嫁人后儿子受委屈。母亲一个人带着他,靠卖菜为生,一路含辛茹苦。艰难走来,送他上大学, 教他做人成才。现在,自己在小城中打拼出一番事业,母亲还没享几天福,就送去养老院,那怎么行?妻子很生气,转过身睡了。
(8)第二天做饭时,母亲又出错了。本来米饭已经做好,母亲又打着煤气灶, 结果,一锅饭全糊了。妻子看着满锅的饭,埋怨说:“妈,你怎么又开了煤气啊?”憋了半天,母亲回答:“我忘了”。
(9)另一次,母亲出去了。回来时竟然进错了家,去了另一层楼,幸亏人家送了过来。
(10)这样的事情多次发生后,他的思想开始动摇了,便想:把母亲送到养老院住下看看吧,兴许对她有好处,那儿老人多,避免孤单嘛。那天,趁母亲精神好时,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老人,并说:“如果你老人家不想去,就不去。” (11)母亲坐在那儿,一言不发。妻子在旁边,忙说:“妈,你去了,如果住不惯,我们再接你回来好吗?”
(12)母亲叹了口气,点了点头。她说,她想收拾一点东西。她收拾的东西很简单,就是她常摸索的那个小铁盒。铁盒上上着锁,母亲把它紧紧地抱着。妻子说:“妈,这个盒子就放在家里吧”。母亲很坚决地摇摇头:“不”。他说:“就让妈带走吧”。得病之后,母亲什么都忘记了,可就是没忘记这个铁盒,一直带着她,从未忘记。妻子拉过他,点着他的额头骂道:“你傻啊?你知道盒子里是什么?”他摇摇头。 (13)一直以来,母亲把那盒子看得像宝物一样,他怎么知道。妻子说:“上一辈人总有一些宝物或银货放在手边,妈的盒子里很有可能是这种东西。”他一听,也心动了。他知道,母亲的娘家过去是大地主 ,如果盒子里有什么宝物, 拿去养老院丢了,或者遭了小偷,就太不值了。所以,他伸出手道:“妈,把盒子给我看看好吗?”母亲摇摇头,抱得紧紧的,不给他。妻子见了,忙在耳边叽咕了几句。 (14)那天他们没送母亲去养老院。当晚母亲睡熟时,他们悄悄拿出那盒子轻轻打开。一时,他眼泪直流。第二天,两人没送母亲去养老院,以后也没送母亲去养老院。
(15)铁盒中藏着不是金,也不是银,是一缕胎发和几颗乳牙。里面有一张发黄的纸条,上面写着字,记着他换牙的时间,还有第一次剃发的时间。他们那儿有个风俗,孩子的乳牙和胎发要保存好,不能丢失。不然,孩子会夭折的。
(16)就算天塌了,母亲不会忘记自己是母亲,儿子也不能忘记自己是儿子。
15.(3 分)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章中哪些情节表明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
16.(3 分)妻子一心想把母亲送去养老院,我为什么迟迟下不了这个决心?
17.(4 分)阅读文章,体味文中画线语句分别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1)母亲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2)一时,他眼泪直流。
18.(3 分)如何理解文章结尾“就算天塌了,母亲不会忘记自己是母亲,儿子也不能忘记自己是儿子”一句的含义?
19. ( 2 分) 文章题目中“ 宝物” 一词既指 。
, 又指
(四)
阅读《守住人生的低处,才是真正的高人》,回答 20-23 题。(11 分)
守住人生的低处,才是真正的高人
(1)“地低成海,人低成王”,守住人生的低处,是一种清净内敛,是人生必须摆正的一种稳重姿态,必须按捺的一种谦逊言辞,必须平抑的一种处世风格。 《道德经》上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可见,守住人生的低处,才是真正的高人。
(2)委身低处,是藏锋守拙的隐忍。古往今来,尽管通往名利高处的路上布满了陷阱,但还是熙熙攘攘川流不息。名利的高处,一手制造了无尽的繁华和热闹, 也制造了数不尽的悲剧。而低处的谨慎最安全。越是春风得意,越要放低身段, 勤勉为事。明朝明成祖时期有“黑衣宰相”道衍,在帮助朱棣篡位成功后,毅然选择恢复自己的本职——和尚。每日吃斋念佛,不但躲过了朝廷的一系列政治危机,也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淡泊名利的美名。
(3)委身低处,是韬光养晦的智慧。委身低处,是成就大事的一种方式。低处的谦卑最受益。不夸夸其谈,不自以为是,以求教的姿态、商量的口吻说话,总会有意外的收获。有的人自以为是,好为人师,却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以谦逊的姿态向别人请教,汲取别人的智慧,从中得到启发和教益,从而形成自己的见解。其实,高处有高处的风光,低处有低处的景致。而且,善于在低处经营的人, 最后往往能到达人生高处。
(4)委身低处,是修身养性的境界。低调做人,还意味着你必须丢掉一些东西, 比如身份感、优越感、尊贵感、荣耀感等等。低调,不是压抑自身的欲望,而是自然而然,修养品性。“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能为人着想,能顾全大局,能合作共赢,更进一步,让自己拥有超脱欲望、淡泊名利的胸襟,如此,方能看到更高的人生境界。
(5)守得住低处的人从不讨巧,他们依靠的是自己诚实的劳动,他们明白恬淡从容方能走得更远;守得住低处的人,温厚、宁静,就像大地,永远把自己置于低处,但没有人否认它的博大;守得住低处的人,内敛、含蓄,就像大海,永远把自己放在低处,但没有人否认它的深邃。
(6)在物欲至上的纷纭俗世中,守得住低处的人,是最难得的风景。
20. (3 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1.(2 分)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论证方法。
(1)明朝明成祖时期有“黑衣宰相”道衍,在帮助朱棣篡位成功后,毅然选择恢复自己的本职——和尚。 ( )
(2)“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 (
)
22.(3 分)文章是从哪三方面来论证守住人生的低处的重要性的?
23.(3 分)阅读文章说说“守得住低处的人”具有怎样的特点?
三 、 作 文 (50 分 ) 2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命题作文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路走来,十几载光阴岁月,回望的时光里,或许是一件物品,或许是一种情感,总会有你自己认为是最好的,最值得珍爱的。
请以“这是我最珍爱的”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 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2) 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3) 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4) 不少于 600 字;
(5)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二)材料作文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 3000 年的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计划。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 3000 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草野丛中。
以上材料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一些启示:要懂得设定合理的目标;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人贵有实干精神;正视现实,笑对人生。
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
(1)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3)不少于 600 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