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泽家园1#楼基槽开挖后,因土质较差,泥石流严重,放坡系数达到1:1.5后,在槽底打入110钢管用
22钢筋连接,浇筑C30砼挡土墙,以止住土壁内淤泥流入,鉴
于在基础施工期间,边坡暴露时间较长,失水过多,易于风化,为防止发生坍塌、滑坡现象,制定如下施工方案:
一、坑边荷载
1、坑边堆放土方和材料及移动运输工具和机械时,应与挖土边缘保持2m以外距离,保证边坡和直立壁的稳定。
2、堆放土方距坑上部边缘不少于1.2m,弃土堆放高度不超过1.5m。
二、原土放坡
1、本工程基坑深度为6.5m,采用一次性放坡,根据土的类别按1:1.5原土放坡。
2、为增加作业面,排水支撑结构宽度,基坑四周各加宽30㎝。
三、基坑支护
本工程基础施工时间较短,故采用挂网抹面法以保护边坡,具体如下:
1、整理边坡,将边坡修整。
2、在垂直于边坡面打入22长50cm钢筋,绑扎时纵横间距1米。
3、沿坡面铺设整片20号钢丝网。
4、再加铁丝网上抹5cm厚M5水泥砂浆。
5、坡顶平直部分铁丝网压顶1.5m设置通长排水沟。
6、支护结构位移的测量;
1)周边临时设施和重要管线等设施的变形测量和裂缝观察;
2)基坑渗、漏水及基坑内外地下水位的变化;
3)地表开裂状态(位置、裂宽)的观察。
4)施工阶段每天监测1次,非正常情况下可增加监测次数,施工监测过程应持续到地下室顶板浇筑完毕,地下室外墙土方回填为止。
边坡支护简图:
排水沟插筋M5水泥砂浆铁丝网
四、临边防护
1、在基坑、沟边沿处连续搭设1.5m高的防护栏杆,立杆间距为3m并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悬挂危险标志牌,夜间挂红色标志灯
五、上下通道
在坑壁上用钢管搭设临时上人爬梯,人员上下有专用爬梯。
六、特殊情况的应急处理措施:
为防止突发事故的产生,使本工程地下结构施工顺利进行,在一定情况下,必须采取应急措施:
1、边坡局部涌水的处理:迅速用止水材料缩小范围,埋管引流,注浆封堵。
2、局部坑壁位移过大,坑边出现裂隙的处理:及时观测,严格控制坑壁变形在允许范围内,如变形超过允许范围,应采用在相应位置加密加长锚管,适量设置预应力锚管和外层拽拉加固等技术措施。阻止变形扩大,确保边坡自身稳定和周围建筑物、道路的安全;对地面开裂等情况应及时用水泥浆封闭,防止雨水渗入。
3、做好应急措施准备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做好作业人员、机具和器材等方面的应急准备,如发生坑壁失稳征兆或位移量过大时,可立即实施增强加固施工。
1)围护边坡壁突然发生位移增大时,则应撤离基坑内的工作人员,并增加用砂袋堆叠挡土,或用挖土机回填土方,待支护结构稳定后,再商量对策。
2)靠近围护边坡壁地面发现裂缝,用粘土或纯水泥灌缝,防止因地面水进入裂缝而导致土体应力加大,而增加倾斜。
3)若遇雨天,应防止地表水下渗。
基坑失稳原因多种多样,具体处理方法只有现场分析原因,再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处理
措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