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认识角》教学案例

《认识角》教学案例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认识角》教学案例

冯祯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认识角》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这部分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接受起来较为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我设计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活动,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经过思考,合作探究去认识角,发现角。从而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创新思维。

过程与方法: 通过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感受角有大小。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 学生准备三角板、尺子。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图形朋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都是谁?(教师出示课件)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师:如果我们要将这些图形分成两类,你会怎样分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是一类,圆是一类。 师:说说你的理由,为什么这样分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这三个图形的边都是直的,圆是一个曲线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这三个图形都有角,圆没有角。(你真聪明!)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联系生活,探索新知 (一)找角——直观感知角。

师:你身边的哪些物体上面有角呢?谁愿意来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说说自己见过的生活中的角(也可以找找教室里的角)

生:数学书上有角,黑板上有角,三角板的上面有角等。 师:请你用手指一指。(教师注意动作的引导和示范。) 师:老师这也有几个物体,请你仔细观察一下,它们上面有角吗? 师:(出示剪刀图)你在剪刀的什么地方发现了角?给老师指一指。(教师注意动作的引导和示范。)我们把它请出来。(课件展示)

师:钟面上的角藏在哪儿?(让学生找出两根针组成的角) 生:时针和分针组成了一个角。

师:我们把它请出来(课件展示)。扇子上的角呢?(课件展示) 师:哦,原来角就是这个样子的。 (二)认识角

1.抽象出角的概念。(多媒体:从屏幕中的剪刀、扇子、闹钟等实物图中抽象出各种角,电脑闪烁出)。

2、摸角并感知角.

师:刚才同学们说三角板上有角。请拿出你们的三角板,找出其中的一个角,用手摸一摸(教师注意动作的引导和示范)。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3、认识角的顶点和边。

师: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发现? 生1:角有个尖,它刺手。

师:同学们,请你们用手摸一摸这个地方,是不是有同样的感觉? 生:是

师:我们就把这个地方叫做角的顶点。 师:你还摸到了什么?

生2:我摸到角的两边是平平的、直直的。

师:我们把这两条平平的、直直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师:一起来看看,图中的这些角都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

生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三)画角、介绍角的名称及读写法 师:你能在纸上画几个不同的角吗? 学生活动,教师做好指导。

教师让学生说说角的画法,并在黑板上示范画一个角,并标出它的顶点和边。 师:下面老师再来画一个角,看看老师是怎样画的。

教师画角(我们先画一点,这是它的„„(点出一点)再从顶点起画一条很直的线,这是它的„„,再从顶点起往不同方向再画一条边。)

这两个角中,你更喜欢谁呢? 生:答。

师:为了便于区别这两个角,我们还可以给它们取个名字。比如第一个角,我们可以在角的两边张口的地方,用一个小“ )”线把两条边连起来,然后在它的后面写上数字1。我们把这个角记作:∠1,读作:角1。(教师板书)

师:剩下的这个角可以怎样表示呢?

师:请同学们给自己画的角起个名字?然后把它记下来,读一读。 (四)、练一练(课件)

师:好了,孩子们,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不能和角成为好朋友,可就要看你接下来的表现了!

(1).辨角。用你火眼金睛找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 (2).找出下边每个图形中的角。

师:同学们打开课本67面“指一指”中有一组图形,你能从中找出角并标出来吗?试试看(学生自己先在书上指出,教师出示淘气的作业,集体讲评)。你们和淘气找得一样吗?为什么?

三、动手操作,比较角的大小 (一)玩一玩

师:看来你们已经和角交上了朋友,接下来我们来玩游戏吧! 师:请你拿准备好的尺子,拉一拉,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活动,老师指导。 生汇报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生:角是有大小的。

师:你怎样使得角变大、变小?

生:我把角的两边拉开,角就变大,我把角的两边合拢,角就变小。 师:角的两边拉得越开,我们就说,张口变大,相反,就是张口变小。你能说说什么样的角大,什么样的角小吗?

生:角的两条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师:你们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 (二)、比一比

师:既然角是有大小的,怎么比较呢?下面,请同学们将自已手中的角固定好,然后同桌比一比,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老师指导比的方法:顶点和顶点对齐,一条边对齐,比另外的一条边,哪个角的边在外面,那个角就大。

师:我这儿有两个角,你来比一比。(出示课件) 师:哪个大?这说明白了什么?

生:角的大小只与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四、总结评价 内化延伸

师:学了这么多与角有关的东西.假如你是一个可爱的角,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自己吗?

结束:同学们,角的用处很大,角的秘密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仔细观察,找到更多的角,发现角更多的秘密.

五、板书设计 认识角

边 记作:∠1 读作:角1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角的大小与开口度有关,与长度无关。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到教法和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整节课将观察、操作、演示、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摸一摸、玩一玩、比一比、等实践活动加深体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并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优势,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脑子里,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顶点 边 听了各位老师的点评后,我深深的体会到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作一名好的引导者、组织者并不是那么容易。首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一定要能够灵活,紧紧抓住数学本质性的东西进行交流;其次,在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好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活动,(学生有思考、有观察、有交流是一种有效的活动),同时要保证学生的参与面要广,让全班学生都能够真真正正的动起来,教师也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最后,要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一些创造性活动,探索性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 当今数学活动可以说在每个课堂都有,有的数学活动开展的风风火火,非常热闹但活动后到底有没有取得效果呢?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呢?学生的是否有学到了知识?这都值得我们去探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