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合板安装施工流程
叠合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叠合楼板整体性好,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装修,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
叠合板安装流程
基础底板施工
基础底板施工与传统施工方法一致,只是对预留的墙体竖向插筋的尺寸及位置要求较严格。
预留插筋检查、调整
基础底板施工完毕,墙板吊装前应对基础预留的墙体竖向钢筋进行检查和调整。
标高控制垫块放置
墙板吊装前要对底板基础面进行测量,并在每块墙板下脚放置水平标高控制垫块。
叠合墙板吊装
叠合墙板应按要求进行吊装,每块墙板用两根斜支撑固定和调整。叠合墙板吊装应按事先制订好的方案分段进行,尽量减少挪动吊车及工具。
页脚内容
1
页眉内容
预制墙板底部及拼缝
墙板吊装完毕后,工人即可进行拼缝处理工作,一般可用嵌缝砂浆和木条两种方式。
现浇框架柱施工
叠合墙板安装完成后,即可进行现浇框架柱施工,包括钢筋绑扎、支模、混凝土浇筑、拆模等。
现浇框架梁施工
框架柱施工完毕后,开始进行现浇框架梁施工,包括支底模、绑钢筋、梁侧模加固等工作。
楼板支撑安装施工
楼板支撑安装应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布置,与框架梁施工穿插进行,尽可能减少施工工期。
叠合楼板吊装施工
叠合楼板吊装,应按照设计图纸中的安装布置图进行,布置图上有详细楼板编号、尺寸及位置。
水电管线连接
页脚内容
2
页眉内容
叠合楼板上的水电线盒及管道会在生产阶段提前预留,安装完毕后现场只需将其管线连接即可。
楼板上层钢筋安装
楼板上层钢筋应置于格构梁上弦钢筋上,与格构梁绑扎固定,以防止偏移和混凝土浇筑时上浮。
检查验收
混凝土浇筑前,应按相关规范对叠合板安装及现场钢筋绑扎等项目进行检查验收。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应从墙板开始,分层浇筑,每层浇筑高度不大于80cm,间隔时间一般不小于1h。
重难点分析
1.板端支座胡子筋与梁主筋或竖向钢筋位置冲突,无法安装到位。受箍筋或其他钢筋影响,梁主筋拆除较困难。
解决方案:叠合板板端外伸“胡子筋”在吊装前不得弯折,为方便现场预制板的安装,可根据实际情况,将梁封闭箍筋弯钩放置在下方,方便上部主筋的拆装。
2.墙体钢筋偏位容易造成叠合板安装困难(墙体及连梁钢筋稍有偏位,将会导致叠合
页脚内容
3
页眉内容
板无法下落)。
解决方案:在墙体钢筋绑扎时采用双F卡定位,保证墙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看筋。
3.叠合板标高控制,剪力墙上口不平或完成面标高高于叠合板板底标高,导致叠合板无法下落至相应标高。
解决方案:
(1)剪力墙混凝土浇筑前,标高控制在叠合板底往上10~20mm处,剪力墙模板拆除后,在叠合板板底标高下10mm处位置弹线,人工沿线进行切割、剔凿上部混凝土及浮浆;
(2)叠合板安装前将支撑调整至设计标高,叠合板安装后采用激光扫平仪打出标高控制线,对每块叠合板进行标高精确调整,每块板测5个点(四角及中间),尤其控制两块叠合板相邻边标高一致。
4、叠合板与墙体顶之间的缝隙漏浆处理。
解决方案:墙体与顶板间缝隙设置模板,顶板混凝土浇筑时将缝隙填充密实。
构件运输要求:
提前2d通知构件厂准备发货,告知构件厂发货清单及应用部位; 为提升现场吊装效率,应提前确定好吊装顺序,并要求构件厂按顺序进行装车。
页脚内容
4
页眉内容
构件存放要求:
构件运送到施工现场及验收合格后,应尽量避免堆放、随即吊运到安装的位置。如要堆放,应堆放在起吊设备的覆盖范围内,避免二次搬运。堆放时应按吊装顺序、规格、品种、所用楼号等分区配套堆放,且应布置在塔式起重机有效范围内,不同构件堆放之间宜设宽度为0.8~1.2m的通道,并有良好的排水措施。
叠合板堆放要求:
(1) 叠合楼板堆放时:堆放场地应平整压实。应将板底向下平放,不得倒置。垫木放置桁架侧边,在距板端200mm处及跨中位置,当板标志跨度小于等于3.6m时跨中垫一条垫木,当板标志跨度大于3.6m时跨中设两条垫木,垫木必须上下对齐、垫木垫实,不得有一角脱空现象,不同板号分别堆放,每垛堆放层数不宜超过6层;
(2)楼梯堆放:楼梯进场后用塔式起重机进行吊卸,楼梯下面沿长方向铺方木,堆放高度不超过6层,每层间需用通长木方垫起,上下层楼梯垫木的位置必须对齐,严禁集中堆载。
页脚内容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