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No.12 鏊! TIME EIDUCATION November 2006 浅谈新课标下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卢克菊 (山东省沂南县大庄中学 山东中图分类号:G633.5l 文献标识码:C 沂南276300) 文章编号:1672—8181(2006)12~0083~0l 新课程下的历史学科的内容已经基本克服了“繁、难、偏、 2侧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相结合。 旧”的弊病,要求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信息已经大为减少,更关 注的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为学生牢固地掌握基本的历l史知识信息提供了可能,为培 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综合知识的能力等提供了空间 中学阶段的历史学科的知识内容已经大大减少,所涉及的 历史知识绝大多数是最基础性的、普及性的,其难度较过去大 为降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鞑到一定程度的掌握和理解。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往往愿意不厌其烦地进行 讲解、分析、强调,这恰恰违背了新课程注重遵循学生认知规律 的特征,因而没有能够发挥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的自主 历史教师向学生传递历史知识信息是学校历史教学的基 本功能;接受一定的历史知识信息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最重要的 任务之一。没有了历史知识信息的传递,向学生传授学习历史 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习惯、塑造学生的个性和引导学 性,也没有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从某种角度上讲,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学生的自主 学习,教师很难让学生的困惑之处主动地表现出来,导致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眉毛胡子一把抓,始终不能让学生摆脱被动学习 的状态而体现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能及时使学生学习 的状况表现出来,更不能有针对性地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遇到的疑惑或困难。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参与到制定一定 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因此,向学生传递历史知识信息是历史教师最基本的工作和任 务。而在新课程实施中,这种基于信息传递的常规课是最常见 的。 所谓历史知识信息传递,是指由历史教师将历史科学体系 中最基础的知识,如历史时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已经基 本形成统一认识的信息,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讲 解、双向交流活动,让学生得以掌握的一种教学活动。由于历 的学习目标、学习进度等,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理解、掌握的情况 能够比较迅速地反馈给教师,同时也避免了教师大量的重复的 或无谓的讲解。这样通过自主学习辅以教师的指导、强调,学 生对基本的历史知识信息掌握的效率要高得多。 3侧重对基本史实的了解和掌握 史基本知识的掌握,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最基本的内容,因此,我 们将这一类以历史知识信息的传递为主的教学过程称为历史 常规课。 正是由于这类教学活动的基础性,它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任何一种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其涉及的内容、教师指导 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都不是单一的,作为以历史知识信息 传递为主要目的的常规课,显然也是如此。不同的是这类教学 较侧重于基本史实的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是使学生 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和掌握基本的学习历史的方法的基 石,既是学生由感知历史到逐渐加深对历史认识的基础,又是 学生学习历史的最基本的要求。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了解 和掌握程度,是常规课需要重点把握的内容。 4信息传递手段的多样性 l侧重于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和技巧 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是在基本的历史时间、历史人物、历 史事件等基础上构建的,基本的历史知识点也是学生进一步学 习历史的阶梯,没有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就谈不上具有积累 历史素养的基础。同时,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历史学科所具有 的教育任务和教育功能与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信息的要求并 不矛盾。如果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忽视了历史基本信息的掌握, 而单方面地追求现代教育技术和片面的活动方式,那么培养学 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历史思维、历史分析与综合能力都会 基于历史知识信息传递(常规课)的设计并不排斥现代教 学技术手段,更不排除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来实现对基本历史知 识的掌握,但在设计这类课时,必须注重它所具有的特点,才能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做到有的放矢,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成为一句空话。历史课程标准在“知识与能力”中指出:让学生 “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 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作为基 于历史知识信息传递的教学课堂,就必须在对知识点进行归纳 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在这方面, 课堂教学忌讳只勾画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但这又恰恰是历 史教学中最容易犯的毛病。如果在历史教学中不摒弃让学生 完全地记诵知识点,课程改革就失去了意义。 一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