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林业经济管理学(复习)

林业经济管理学(复习)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林业经济管理学复习

绪论:

林业的定义P1:(1)林业是直接经营森林资源的物质生产部门;(2)林业不只是向林地索取森林资源及其其他林产品并进行加工利用,而且还要充分利用森林的生态功能,使其为社会提供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林业的特点P2:1、生长周期的长期性和自然性;2、生产活动的风险性; 3、经营成果成熟期的多样性和效果的多样性;4、经营的社会性。

林业经济管理:是指对林业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

特点P3:①综合性 ②实践性

林业经济管理的研究方法有哪些:①总体研究法②比较研究法③动态研究法④定性定量研究方法

森林经营的社会性:森林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生长周期的长期性和生长的自然性、效益的多样性、经营的风险性和社会性成为林业生产的基本特点。

第一章: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P16:应当理解为能够提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生保障和产品保障的林业。包括自然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和经济可持续性。

第二章:

森林资源P25: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这里以林木资源为主,还包括林中和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及其他自然环境因子等资源。林地包括乔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林中空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苗圃地和国家规划宜林地。

森林分为以下五类P57:1、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的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少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

2、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

3、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4、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5、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

特点:资产的增值性、形态的复杂性、功能的多样性、分布的地域性、林木资产的不可移动性、管理的艰巨性

第三章:

林权的概念P73:是林业政策的核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 林权的主体P74:是指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或使用者。

林权的客体:是指向具体物,包括森林、林木、林地。法律特征:1、林木、林

地属于生产资料2、森林、林木、林地是可分物3、森林、林木、林地属于限制转物。

林业“三定”P78:指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 第四章:

森林资源包括P89: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第五章:

林业经营:是一种以森林资源为对象的经济活动,森林资源是林业经营的基础。其包括生物资源:全部植物、动物、微生物;非生物资源:土地、矿产、水等。

承包经营与租赁经营:承包经营指国有林场和乡村林场选择的统分结合、联产承包的经营形式;租赁经营是指出租方把一部分林业生产资料租赁给承租方的经营形式,租期可长可短,一般为一个轮伐期或生产周期,期满按山价或林价的一定比例支付租金给出租方。

承包经营与租赁经营的区别: 承包经营 租赁经营 经营权的以承诺交纳一定税利为条件取得经以交付租金、取消工资奖金代取得 营权,以罚款或扣发工资奖金为承价取得经营权,以个人及家庭担风险的担保; 财产抵押承担风险。 承担责任 承包经营的承租者承担企业发展的租赁经营的承租者不承担企业责任; 发展的责任; 法律关系 以经营目标为标的,不构成独立的以资产的让渡为标的,在法律民事合同。 上是一种民事合同; 利润分配 在扣除税金、折旧和职工的福利后,在利润纳税后,全归承租者; 再按合同中确定的数额或比例归承包者。 破产处理 承包者只负被扣发一定比例的工资承租者要用自己抵押的财产来奖金或罚款的责任。 补偿; 最佳经济轮伐期的确定对林业企业经营有何意义?P 126—133

答:最佳经济轮伐期的确定是为了获得用材林经营的最佳经济效益,它对林业

企业经营有以下意义:

(1)通过对森林抚育间伐的措施,可以明确森林经营方向和经营重点森林,增强林业的稳定性,使林业企业经营者的收益得以保障;

(2)合理的轮伐是一种正向的人工选择,通过对衰弱木、不良木的伐除,可以为优良的林木提供充裕的营养空间,使得林木的质量得以提高;

(3)最佳轮伐期的确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林木生长周和发育周期,使林木在最短的生长周期内发挥最大的作用,从而提高林木的使用率;

(4)通过适宜轮伐,可以发展异龄复层混交林,人工诱导形成稳定,促成多层次复层结构,提高森林生态服务功底,增加林业收益。

第六章:

企业的概念:是从事商品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营利为目的,依法自主经营,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并体现一定生产关系的经济实体。

企业的特征:赢利性、自主性、风险性、市场性。

企业管理原理:是指企业管理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行动准则和规范,它是企业管理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企业管理原则、管理方法、管理经验共性的抽象,反映了企业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性。

企业管理基本原理:(1)系统原理 (2)人本原理 (3)责任原理 (4)效益原理

企业管理的职能P149:包括由劳动社会化产生的属于合理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智能,又包括由这一劳动过程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属于维护生产关系方面的职能。

企业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第七章:

人力资源:指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地域内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人们的总和。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功能:(1)获取:规划、招聘与录用。解决人力资源从无到有问题

(2)整合:合理设计员工的职业生涯,确保其职业发展,实现人与组织的协同,解决人力资源从外到内问题

(3)保持与激励:是人类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包括绩效考评和薪酬激励。解决人力资源行为积极的问题

(4)调控:通过晋升、调动、奖惩、解雇、离退休等对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进行调控。解决行为方向问题

(5)开发:包括人力资源数量开发和质量开发,主要是指人力资源的质量开发,也即对员工素质与技能的培养与提高以及合理利用,以使他们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个人价值。解决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开发问题

林业企业资金运动:资金的筹集、投放、耗费、收回、分配。

无形资产:企业所拥有的没有物质实体的,有助于企业长期获得超额收益的资产。

无形资产分类:新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旧会计准则,除包括以上内容,还包括商誉

无形资产的特点:无实物性、高效性、排他性、不确定性 工作量法P183: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第八章

林产品市场的构成要素:有某种需要的人、为满足这种需要的购买能力和购买欲望。用公式来表达就是:

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

影响林产品定价的因素P219:成本因素、市场需求、竞争因素、政策因素、定价目标。

林产品企业定价目标:1、维持企业生存的定价目标 2、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 3、保持或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定价目标 4、预期投资收益率的定价目标 5、适应价格竞争的定价目标 6、保护环境的定价目标

林产品的促销方式: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公共关系。 影响林产品促销组合的因素:(1) 产品类型 (2)市场状况 (3)产品生命周期阶段 (4)促销费用

第九章

经济效益P247(可能论述): 第十章

项目P284:是一个组织为实现既定的目标,在一定的时间、人员和其他资源的约束条件下所展开的一种有一定独特性的、一次性的工作。

项目的特征:1、一次性 2、独特性 3、整体性 4、项目组织的临时性和开放性

5、项目寿命的周期性

项目寿命的周期性:启动 、计划、实施、收尾阶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