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之页 ‰警.鹳 i n { 关于新闻专业主义的几点思考 口晏鹏 【摘 要】新闻专业主义是新闻业在某种维度上的职业标准和态度,但在我国的新闻实践中却遭遇种种问题和 挑战。媒体“媚俗化”倾向严重,社会责任感缺失,传媒公信力下降,从业人员职业精神匮乏。种种行业失范行为 使更多的人将新闻专业主义缺失的责任完全归于媒体本身,然而事实上新闻专业主义也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本 文从我国媒体的政治身份、市场身份、社会公器身份以及媒体自身四方面分析其专业主义缺失的原因,挖掘更深层 次的制约因素。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体制空间;商业主义;消费主义;公共空间 传媒要讲社会责任,这是世界各 性特征:它是一种意识形态,以公众服 真理,反映真理;新闻媒体客观公正地 国对大众传媒的共同要求,也是新闻 务和公众利益为目的、以实证科学原则 报道事实。 传播应当遵循的一项工作原则。但是在 为基石的意识形态;它也是一种社会控 二、我国媒体新闻专业主义缺失的 今天,媒体文化中却出现了一种匪夷所 制的模式,是与市场控制与政治控制相 原因 思的现象,媒体本身“社会良知”的形 区别的、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专业社区 总体来讲,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不 象正在被取而代之,对“眼球经济”俯 控制模式。 首贴耳,对低级庸俗津津乐道,媒体的 是媒体本意,而是我国目前的媒体生态 新闻专业主义最突出的特点,是 的综合产物,以下几个因素成为媒体专 “媚俗化”现象由此产生。媚俗现象的 关于新闻客观性的信念,相信可以从非 业主义缺失的主要原因。 背后,反映出的是我国新闻专业主义的 党派的、非团体的立场准确报道新闻事 (一)媒体受到环境的制约 缺失。众多专家学者将新闻专业主义没 实。它的最高理想是传播真实、真相或 众所周知,新闻媒体是一定阶级的 有确立的原因完全归根于媒体,归于媒 真理。中立性和客观性是新闻专业主义 产物,都会受制于国家和统治集团的利 体的“现实主义”。我们必须承认媒体 两个最主要的特征。作为一种理想的新 益。媒体的政治身份强调媒介的政治意 自身的原因是导致媒体媚俗和新闻专业 闻业的职业标准、态度和行为,西方新 识与政治导向。新闻专业主义所要秉持 主义缺失的重要原因,新闻专业主义缺 闻专业主义有着完整的规定性。它的基 的一些基本精神如公正、公共服务具有 失的背后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一、新闻专业主义的含义及特征 本原则和精神是:(1)传媒具有社会 其积极意义。新闻专业主义与中国的现 公器的职能,新闻工作必须服务于公众 实国情结合也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课题。 (二)媒体的市场身份使其受到商 新闻专业主义是美国政党报纸解 利益;(2)新闻从业者是社会的观察 体之后在新闻同行中发展起来的“公共 者、事实的报道者,而不是某一利益集 业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影响 服务”的信念,它是“改良时代行政理 团的宣传员;(3)新闻从业者是信息 在我国“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 性主义和专业中立主义总趋势的一个部 流通的“把关人”,而不是政治、经济 章”的口号曾激励许多媒体从业者,使 分”。新闻专业主义目标是服务于全体 利益冲突的参与者或鼓动者;(4)新 他们能够以“包青天”的形象活跃在人 人民,而不是某一利益团体。专业主义 闻从业者以实证科学的理性标准评判事 们的视野中,得到广泛的信赖与赞扬。 包括一套定义媒介社会功能的信念,一 实的真伪,服从于事实这一最高权威; 不过,这些口号和理想在媒体市场化运 系列规范新闻工作的职业伦理,一种服 (5)新闻从业者受制于建立在上述原 作中很快被收视率、阅渎率以及与之相 从政治和经济权力之外的更高权威的精 则之上的专业规范,接受专业社区的自 联系的广告收入销蚀,大众传播媒介被 神,以及一种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因 律,而不接受在此之外的任何权力或权 当作生产“文化商品”的工厂,追求经 此,新闻专业主义在理论上具有一种理 威的控制。这些理念可简单概括为:新 济利益的现实好处使媒体从业者无力顾 想主义色彩和强烈的道德主义倾向。它 闻媒体摆脱外界干涉;新闻媒体为实现 及新闻专业理念,转而享受媒体在市场 强调的是新闻从业者与新闻工作的普适 “公众的知晓权”服务;新闻媒体探求 上的独家经营权带来的利益。在市场运作 94期闻知fI 2013年第10期 研究生之页 禚 f8糍F58鞋巍辩(? 模式中,媒体资源转换成媒体集团的资 共空间”成为媒体的避风港,公共空间 专业主义的信仰危机。 源,而媒体的国有性质又使得媒体在市 又称作公共领域,公众在这一领域对公 客观公正、全面平衡地报道新闻事 场上成为垄断行业。媒介的管理者强调 共权威及其政策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 实是新闻职业精神的核心理念,但这种 广告收入,忽视了社会责任。我国新闻 作出评判,自由的、理性的、批判性的 职业精神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上 事业从国家事业、党的事业转向市场经 讨论构成这一领域的基本特征。大众传 世纪初尚未得到完全普及就被割断。职 营,虽然给新闻事业的自由发展提供了 媒作为社会公器,可通过各方信息表达 业精神的缺失,导致了虚假新闻、有偿 较宽松的政治空间。但是,市场的利益 与利益协调,实现权力机构与公众、权 新闻的泛滥。 原则弱化了党报、国家机关报的性质的 力机构内部系统之间以及公众各群体之 专业主义的实践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 新闻从业者拥有进行社会议程设置 同时,也弱化了新闻的职业性质。新闻 间的全方位沟通,以促成相互间的了 和放大社会声音的媒体报道优先权,这 解、共识、好感与合作。政府与公民不 既是一种为公众服务的权利,也意味着 一种巨大的社会责任。不少媒体利用媒 再是简单的灌输与接受、宣传与听从的 介报道权大搞新闻寻租,搞媒钱交易, 为了实现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其 关系,人们可以自主选择,主动参与,市场运行及生产行为不能不瞄准公众消 在民主互动中促进社会的稳定、政治的 在新闻采访中收受贿赂,进行有闻不报 市场经济严格说来就是消费经济。 费动向,不能不围绕消费旋转。“顾客 发展。 就是上帝”这一口号就很能说明这一 或正面宣传,如果新闻从业者以如此不 长期以来,大众传媒是党和政府 负责任的态度滥用媒介公权,专业主义 结语 点。正是由于市场经济着眼于消费的运 的“喉舌”,是舆论宣传工具,这一认 的实现必然还是遥遥无期。 作机制和西方社会消费主义思潮的影 识已深人人心,而与此同时,大众传媒 响,当前我国新闻传媒呈现出一定的消 作为社会公器的理念在我国还未真正得 综上所述,新闻专业主义要求把专 费主义倾向,媒体热衷于公众物质消费 以确立,其作为社会公器在整个社会政 业行为与社会责任作为其最高境界,符 和精神消费需求愿望的创造,营造“消 治、经济、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尚未得到 合受众对新闻传媒的价值期盼,也体现 费社会”的氛围。在市场化过程中,一 有意识地充分挖掘和利用。在我国,由 了新闻传媒应有的社会理想追求,但市 些媒体以市场营销理论作为媒体的经营策 于主客观原因,使得媒体误将媒体空间 场化进程中的我国传媒业,媒体生态环 略,将受众当作消费者,强调满足受众消 (虚拟空间)等同于公共空间,将服务 境日益商业化,媒体的职业精神和价值 遭遇的复杂环境都远超以往。新闻专业 主义作为一种新闻人的理想追求,在我 费新闻信息的欲望。把新闻价值的评判权 于受众等同于服务公众,将满足受众等 观遭受巨大冲击,媒体所面临的压力和 完全交付给了作为消费者的受众,受众 同于满足公众。 的喜好决定了对新闻的选择。这种以市 场的利益为单一媒体追求目标的导向, (四)媒体工作者的失律 失律的重要表现就是“自律”的 国新闻实践的现实差距面前步履艰难, 缺失。一方面,商业主义影响使得部分 如何将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与我国的 使新闻越来越成为争夺消费者的商品, 大众传媒逐渐成为消费主义代言人,并 媒体的部分从业人员把一味追求利润看 新闻实践相结合,是值得理论界不断深 逐渐丧失了批判的理性、辨别的能力, 得高于对社会应尽的职责。另一方面, 入研究的课题。最终“服务公众利益”的理想失落了, 自律逐渐让位于消费主义。 共空间 被冠以“无冕之王”的新闻从业者权力 自我膨胀, “谁来监督媒体与媒体工作 的问题。检视我国目前的新闻工作现 参考文献 ①李岩.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大陆的实践与变异【JI.当代 传播,201 J(11 ②陈文高论新闻专业主义及其本土化策略[J]求 索,2007(2) ⑧杨一,黄超.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专业主义_J_.传媒观 察,2009(7) ④展江大众传播通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三)作为社会公器的媒体缺乏公 者”在传媒界仍然是一个没有完美答案 哈贝马斯说: “新闻媒介是社会之 实,处于社会转型的新闻从业者,在商 公器,是全体公民窥视社会和自然环境 业主义、消费主义和监督体制缺失的多 论坛,在现代国家的公共领域建设中具 有头等的重要地位。”在西方,自由主 (作者晏鹏:新疆大学2012 ̄新闻 的共同管道和从事公共事务讨论的公共 重诱惑下,部分新闻从业者陷入了新闻 与传播专业硕士)(上接第104页)动法,用事实教育引 法和措施上,应真正从实际出发,不搞 义的市场经济形成了复杂多元的利益集 导受众尊重客观规律、尊重事实、尊重 “花架子”,不跟风;在“改”的内容 团,在政党报刊时代和自由主义报刊时 科学,良好的愿望只有在科学、可行的前 和形式上,要确保朴实无华,讲求故事 期,由于媒体隶属于不同的利益集团而 提下才能实现。这种“反弹琵琶”式的报 性、生动性和群众性。相互攻讦,媚俗取宠,导致黄色新闻泛 道方法,源于长时间对社会现象的积累和 走基层,跑新闻;泥土香,百姓 情。记者只要无愧于情,无愧于心, 滥,于是新闻专业主义强调媒体要承担 把握,源于对政府工作的掌握和了解。“走转改”活动对新闻媒体而言是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就 起“公共服务”的责任,避免媒体成为 某一党派、商业集团甚至政府的工具, 个永恒的主题。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 能接地气、有灵气、显活气,就能越走 越好,越走越远。 媒体要为全体公众说话,这是西方社会 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完善的地方。比如,(作者王怀军:榆林日报社副总 各利益集团在斗争中找到的平衡点。西 在“走”的广度和深度上,要尽量避免 方在长期民主与自由斗争中形成的“公 “被新闻遗忘的角落”;在“转”的方 编辑)韵闻知识2013 ̄第10期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