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工程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浅谈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之间基础设计的处理 甄艳丽 (黑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摘要]目前,在我国城市建筑建设中,以高层建筑建设为主,而在高层建筑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主楼与裙楼之间的基础设计,如果设计不当,就会使 得主楼与裙楼之间出现基础沉降差异,这样就会造成高层建筑楼体结构的不稳,因此,如何对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之间基础设计进行处理,是目前建筑设计者急需 思考的问题。本文就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之间基础设计的处理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 主楼,裙楼,基础设计政 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0-0180-0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逐渐增多,而在高层建 筑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注意主楼与裙楼之间基础的设计,如果在设计的过 程中处理不当,就会使得主楼与裙楼之间的基础出现不均匀的沉降,这样就会 对高层建筑的整体结构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建设的过程中, 需要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合理的对主楼与裙楼之间的基础进行设计,只有这 样才能够保障高层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1.沉降缝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高层建筑的使用功能的要求越来越 高,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现代的高层建筑在建设的过程中,会增加诸多的使用 功能,同时也会对建筑的整体立面效果进行更加全面的设计,不仅使得建筑的 整体采暖通风功能得到有效的提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电气管线的设置进 行更为精确的规划,然而,在完善高层建筑使用功能的同时,也使得建筑的沉降 缝设置增多,而随着沉降缝设置的逐渐增多,使得建筑的整体结构稳定受到了 严重的影响,就目前建筑发展的现状而言,过多的设置沉降缝会对高层建筑的 整体结构造成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在地震高发地区,这些沉降缝会将房屋由整 体分割为多个部分,在地震发生时,会出现严重的碰撞现象,造成房屋的坍塌, 所以,在目前的高层建筑设计中,要注意对沉降缝数量的设置,避免设置过多的 沉降缝,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高层建筑总体上以及构造成所产生的沉降差进 行处理,而就目前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的具体情况来说,主要采用的基础形式为 筏形基础以及箱形基础,这两种基础设计的应用使得建筑的整体沉降差得到了 有效的控制,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高层建筑的整体稳定性。 一般而言,在地基设计中,需要考虑地基的承载力,如果在设计的过程中, 地基承载力或者是变形的情况无法满足设计的要求时,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处 理,而在这时候,则可以采用桩基或者是复合地基。我国高层建筑的出现时间较 早,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对主楼与裙楼之间基础设计的处理要求进行了分析,就 分析的结果以及我国建筑发展的情况来说,在目前的建筑设计中,在裙楼与主 楼之间不需要设置沉降缝和沉降后浇带。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在主楼和裙 楼之间设置施工后浇带,而这种施工后浇带的设置要注意所浇灌的混凝土时间 要控制在一个月以上。 高层主楼与全楼基础是同时建造的。在对高层建筑裙楼进行设计的过程 中,部分基础沉降可能会引发差异沉降,而这样的情况可能会对全楼的结构造 成内力的影响,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这样的状况。这种差异沉降不仅会出现在 与主楼连接处,而且也会出现在离主楼的部分跨内,如果要进行高层建筑的建 设,需要充分的考虑到基础沉降可能会对周围已建成房屋的影响,在设计的过 程中,针对这样的情况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使得裙楼与主楼之间的沉 降差可以控制在适宜的范围之内,以降低沉降对其他房屋基础设施以及管道设 施的影响。 2.减少主.群楼基础差异沉降的措施 在对高层建筑基础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建筑设计的整体情况以 及建筑施工当地的地质条件,来对建筑的上部结构进行设计和规划,同时要注 意利用合理的施工条件,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基础上,保障建筑物不会出现沉降 或者是倾斜的状况,使得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同时在对高层建 筑的基础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周围已建成的建筑物,要注意所设 计的基础不会对周围的建筑物造成影响,在基础设计之前,要对周围建筑的地 下构筑物以及各项地下基础设置进行全面的了解,以保障施工的安全。在地震 多发区,在进行高层建筑基础设计时,尽可能的避开地震带,如果无法有效的避 180 i科技博览 免,那么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建筑的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以保障建筑的稳 定。要想有效减少高层建筑出现基础沉降的情况,就需要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 施进行处理:(1)地基持力层应选择压缩I生较低的土层,其厚度不宜小于4m,并 且无软弱下卧层。(2)j置当扩大基础底面面积,以减少基础底面单位面积上的压 力。(3)当地基持力层为压缩性较高的土层时,高层建筑的基础可采用桩基础或 复合地基,裙房为天然地基的方法,或高层主楼与裙房采用不同直径,长度的桩 基础,以减少沉降差。 3.与生楼相通的地下停车库设计 基础设计应根据上部结构和地质状况进行,宜考虑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 相互作用的影响。需要降低地下水位的,应在施工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因基坑 降水而影响邻近建筑物。同时还应注意降水的时间要求,以免停止降水后,水位 过早上升,使建筑物发生上浮等问题。地下停车库位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场地时, 必须考虑抗浮设计,当抗浮设计中应由地面填土作为一部分平衡荷载时,必须 完成地砸回填土以后方允许施工排水停止,关于地下水位的取值,应根据工程 地质勘察报告确定,当存在有滞水层时应根据场地地质情况与勘察单位商定地 下水位是否考虑滞水水头,地下停车库的楼盖结构形式,采用无梁式或梁板式, 应根据地基,地下水位,车库层数及与楼房地下室标高相互关系确定。有许多工 程采用了无梁楼盖,为解决板的抗冲切,楼板设托板,顶板设反柱帽或托板加反 柱帽,这种结构型式综合经济是比较好的。 4.工程实倒分析 某市某工程,地形复杂,属坡地建筑,整个地下车库不能连成整体,车库人 口处室外地坪低,由于基础埋深的需要,主楼需设置1层地下室,裙楼车道不需 设地下室,里边的车库室外地坪比入口处高出4h左右,该位景需设Z层地下室, 地下2层为人防区,地下l层为停车库。设计根据地形条件,使用功能在2层地下 窒与1层地下室之间设置了一条伸缩缝,缝两侧均设钢筋混凝土墙,该缝左边 (人口处)按1层地下室进行计算(满足1层地下室条件),主楼下桩基独立承台之 间均设35Omm ̄的隔水底板。车道的桩顶标高提高和主楼桩顶标高相差约4m, 车道底板高于地下水位,不设隔水底板,伸缩缝右端(2层地下室)部分位置不满 足2层地下室的条件,笔者将该地下室周边均设置了一定数量的钢筋混凝土墙, 要求开窗洞的地方均按墙上开洞设计,地下车库内设置了一定数量的钢筋混凝 土墙,墙间距不超过30m,地下2层底板均设置35Omm ̄的隔水底板,该地下室 内还设置了施工后浇带,间距30-40m,该工程施工完毕后,沉降差满足设计要 求,地下室混凝土无开裂情况。 5.结语 所谓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之间基础的处理就是将“重荷载”主楼基础和“轻 荷载”的裙楼基础连成整体进行设计,其间不设置沉降缝以保持建筑空间的连 续和完整。解决超长地下室差异沉降,整体倾斜,整体挠曲,采用设置膨胀加强 带,沉降后浇带,施工后浇带等构造,增设地下室剪力墙,加强地下室顶板及地 下室外墙的配筋等方法用以加强地下室整体性。 参考文献 【1]李国胜。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疑难问题的处理及算例【M1。北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曾天任.深圳某超高层建筑基础设计【J].建材世界.201l(o3) [3】赵景润.关于多塔大底盘建筑基础设计的思考[J】.建筑,2010(13) [4】郭柱祥.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之间的基础设计[J].石油工程建设. 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