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2期(第28卷 总第168期) .蓝丸谊计菅理 建筇设计 doi:10.3969/j.issn.1673-1093.201 1.02.015 民生服务中心设计探讨 陈思杰 (四川凯斯英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成都610031) 摘要:民生服务机构的建筑设计一直是一个难点,一个主要原因是福利机构包含了光荣院、康复院、敬老院、福利救助、康复治 疗、办公等多种功能的使用要求,布局复杂;另一个原因是项目涉及很多相关的技术规范和要求。建筑界及学术界对福利 设施的研究较少。从平面布局到空间构成对四川省西充县民生服务(福利)中心的建筑设计做了点有益尝试。 关键词:民生服务中心;建筑设计;环境;空间 中图分类号:TU243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1093(2011)02—0054—02 O 引言 院、光荣院、康复院等为主要功能的“爱心园,荣誉 四川I省西充县民生服务(福利)中心位于晋城 园”。以A区办公楼中心线为中轴线上,左右对称 大道左侧地块,地形北低南高,呈不规则椭圆状, 布局,围合成院落,为妥善安置好的退伍军人,孤 南面有环形堡坎。净用地面积约30 920.9 m:,总建 寡老人及需社会救助人员的生活和休养的人们创 筑面积328 91.1m 容积率1.05。主要功能分为A、 造一个舒适宁静,安全的疗养环境。 B区,A区配有福利救助、咨询服务、退伍军人培训 (3)为了方便对外办公服务,我们把A区布局 和办证等功能的办公楼“咨询服务办公区”。B区 于临城区晋城(迎宾)大道的区位,B区则布置于建 为敬老院、光荣院、康复院等为主要功能的“爱心 设用地A区的后侧,这样人流数量较少,环境安 园,荣誉园”。 静,适合妥善安置好的退伍军人,孤寡老人及需社 1建筑设计原则 会救助人员的生活和休养。 为做好设计工作,我们设计团队深入建设场 (4)为了能达到总体布局合理规划,我们在交 地查看,做多方案比较,力求营造新颖的建筑空 通组织方面按流线简洁,各行其道,有机联系的指 间,造就优良的建筑室内小气候,方便人的工作、 导思想,在A区和B区建筑群外围均设有区域环 生活和休养康复,体现党和政府以人为本、保民 形机动车道路,可直达每栋建筑的出入口,这样有 生、促发展的大政方针。 利于人员,物资的运送和伤病抢救、消防等。A区B 2总平面布局设计措施 区环形车道相对独立完整,不会交叉干扰,便于管 按该项目设防比选文件的要求,本着可持续 理,区域间设有横向道路把两区环形道路联系起 发展、关爱民生、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围绕着服 来,形成“两环一横”的道路系统。环形道路与城市 务民生,关爱弱势群体,提高机构办事效率和创造 道路相连,通过城区道路可快捷方便到达A区和 优美宁静的休养环境,在力求节约土地,平面布局 B区。合理的交通组织,提高了行政办公和社会服 紧凑的原则下来开展工作。具体措施为: 务效率,也提升了康复休养区的生活质量。 (1)我们将拟建项目按使用功能要求进行归类 3建筑外部空间设计 组合后,分为A区和B区。A区主要打造成以西充 在建设场地里,每幢建筑都存在于一个特定 县落实科学发展观,新时期民政,民生事业和人文 的区域和地段上、存在于一个特定的建筑环境之 关爱的崭新形象的服务窗口。它包括:与民生相关 中。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不仅要对内部空间进 的福利救助,咨询服务,退伍军人培训和办证等功 行推敲,而且要对其室外空间进行分析研究,以期 能的办公楼,以它为中心形成“咨询服务办公区”。 达到室内外空间互相联系、互相延伸、互相渗透, (2)B区布置于A区的后方,主要布置有敬老 形成一个整体而协调的空间关系。合理的室外空 ・54・2011年第2期 间组合,不仅有利于内部空间处理,而且能够有机 地处理个体与群体、空问与体型、绿化与小品之问 素,以公园式手法做景观园林布局,B区园内点缀 亭,榭小品,山石花木,等造园手法为人们创造优 美的绿化空间和建筑外部环境。 6.2单体设计方面 (1)控制好建筑体量,个体建筑体量不宜过大, 的关系,从而使建筑空间与自然环境相互衬托,增 加建筑自身的美感,丰富城市的外部空间。 4建筑内部空间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通过整合的方式把相关联的功 能空间布置在同一建筑中,通过室内过渡空间的 转换分割各个功能空间,再根据不同功能对空间 的使用要求突出设计各个功能空间。 由于民生服务中心服务对象为广大群众,老 建筑层数不宜过高,建筑层数考虑1~5层,形成 多子项,大小不同,高低错落的中小建筑群体。单 体建筑布置利用场地特点因地制宜对于起伏不平 的场地,利用其特点,减少土方量开挖,尽量做到土 方就地平衡,因地就势打造建筑轮廓错落起伏的 年人和弱势群体服务,建筑物及道路环境的无障 碍设计至关重要。在总平面和建筑单体设计中,体 现对老人及残疾人等的人文关怀,总平面设计和 单体建筑设置残疾人轮椅坡道和盲道,出入口设残 疾人坡道,平缓坡道及栏杆扶手,门厅设残疾人电 梯,走廊设靠墙扶手,卫生间设残疾人厕位等设 施,考虑到老人记忆减退,行动迟缓,在不同楼层 的门厅,走廊等部位的铺地应用不同色彩,增强空 间可识别性,帮助他们找到回家的路。以上措施对 老年人及残疾人等行动不方便的人士使用将提供 极大方便。 5消防设计 本民生服务中 15,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6年 版)的要求,在建筑物周围设消防车环形通道,消防 扑救面覆盖整个区域的每栋建筑,单体建筑的封 闭楼梯间用乙级防火门,楼梯宽度按使用人数计 算确定,梯步设防滑条,每部疏散楼均直通室外。 建筑内部的相关区域设有消防设施和报警装置, 确保发生紧急事件时人员及时安全的撤离。 6建筑节能设计内容及措施 6.1总体规划方面 (1)良好的朝向——本民生服务中心敬老院、 光荣院、救助站及福利院等都选择南向布置,使每 个房间均有良好的日照和景观朝向。 (2)适宜的间距——本民生服务中心的建筑与 建筑之间的间距较大,对周边的建筑也无任何遮 挡,日照标准均符合当地的规范要求。具体日照情 况见日照分析图。 r3)自然通风——本民生服务中心北高南低, 南北向布局,敬老院、光荣院、救助站及福利院等 确保冬季有充足日照,夏季有良好通风,达到自然 降温的效果。 (4)绿化景观——我们把A区B区做成围合, 半围合的院落,借以川东传统民居庭院空间的元 变化。 (2)维护结构采用保暖隔热措施,建筑物各部 分的维护结构热工参数符合标准限值,实现节能 50%的目标。 具体做发如下: ①外墙采用2 000 mm多孔页岩砖,外做EPS 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 ②内墙采用页岩大孔空心砖。 ⑧屋顶采用挤塑板保温隔热系统,倒置式屋 面或种植屋面。 7结语 建筑设计是一门复杂的综合艺术,它既要创 造单个使用功能所需要的内部空间,又要创造和 谐舒适的外部环境。本福利中心的设计正是较好 地把握了这一设计理念,建筑设计的每一个细节 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关怀,成功地创造了一个功 能合理,环境优美,舒适别致的生活空间,对推动 建设和谐社会,保障弱势群体利益也是一个有力 的促进。 参考文献: 【1]GB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S】. [2]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3]JGJ122.99,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s】. 【4]JGJ64—89,饮食建筑设计规范【s]. [5]JGJ67—2006,办公建筑设计规范[s]. [6]JGJ40—87,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s】. 【7]JGJ50—2001,城市道路与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S】 【8]GB50345—2004,屋面工程技术规范[s】. 『9]iN充县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作者简介:陈思杰(1966),男,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任四川凯斯英 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2011年第2期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