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施工升降机的安全管理

施工升降机的安全管理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施工升降机的安全管理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在建筑施工升降机安全检查及管理工作中的经验,通过对一些事故的分析,总结几点施工升降机的安全使用内容及对施工升降机的安全管理,以资参考。

【关键词】施工升降机安全管理问题与措施 前言

施工升降机因其构造比较简单,操作较为简便,运输效率高,拆装容易,运行成本低,可人货同乘,是目前高层建筑施工中常用的垂直运输机械,为解决工程施工的物料运输任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施工升降机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安全隐患,出现了一些较大的安全事故。据统计,在发生事故较多的特殊工种中,起重作业事故的次数占34.7% ,事故死亡人数占19.53%。可见,加强施工升降机的安全管理,已经成为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应该引起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一、事故案例与分析

2012年9月13日下午,武汉东湖景园工地的一台施工升降机在距离地面约100米时发生坠落,造成19人死亡,事故现场惨不忍睹。究其事故产生的直接原因,在电梯上部第四节标准节和第五节标准节连接处的螺栓有三个松动,在严重超载的情况下,此处标准节螺栓拔出,吊笼坠落。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一是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管理不到位,电梯出现乱开乱用现象,司机无证驾驶;二是设备自身年久失修,超过其限用年限仍在使用。

从上述事故可以看出,大部分事故是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检查保养不到位、操作人员素质低,总包单位不重视,检查标准滞后,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彻底所造成的。血的教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加强施工升降机现场管理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二、 存在的安全问题

1、施工升降机生产环节管理薄弱。现行的施工升降机样式繁多,安全装置多种多样,安全性能指标各异,在设计和制造上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2、施工现场的施工升降机管理制度不健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现场对于施工升降机的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对现行的施工升降机的行业规范和国家规范不了解。施工现场施工升降机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安全教育培训不够。操作人员对施工升降机的操作维护水平有待提高。

3、 安全装置不齐全。施工升降机的安全装置一般有上、下限位开关,极限

开关,吊笼门连锁装置,地面围栏门机电连锁装置,天窗限位,安全钩,超载保护装置,防轴剪断保护措施,防冒顶措施,缓冲装置等。目前由于施工升降机使用过程中,一部分安全装置失效甚至是损坏,没有得到及时检修,导致施工升降机安全事故不断发生,成为了安全文明施工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隐患。

4、 安全防护防护不到位。停层平台的搭设不符合要求、防护不到位、停层平台门关闭不严密的现象大有存在,停层处既是高处作业又是临边作业,极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5、超载现象普遍存在。施工升降机使用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或地方安监站要求限载。载人或载物时有超载现象,超载保护装置不起作用,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三、安全管理措施

1、对施工升降机安全管理应采取措施。相关部门应该从起重机械的生产制造、销售、租赁、安装、拆除、检测、使用、资质管理、市场准入等方面采取措施,尽量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

2、施工升降机应加强基础管理。产权单位应对施工升降机进行统一编号,分类建帐立卡,每年至少要对照实物清查盘点一次,保持帐、卡、物相符。每台设备应建立经济技术档案。健全施工升降机统计报表制度,按规定编报各项统计报表,并定期组织统计分析,提出改进设备管理、使用、经营、维修的分析报告。

3、加强施工升降机的拆装管理。施工升降机的拆装必须由具有拆装资质的专业队伍完成。安装单位在按拆前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并按方案实施。安装后,进行全面检查、调试和试验。由使用单位报相关主管部门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4、使用单位应加强施工升降机使用过程中安全管理。

(1)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违章指挥、违章使用、违章操作。使用过程中,产权单位严格遵守主管部门规定的月检制度,每月做一次机械性能、外观、安全装置检查以及荷载实验和防坠落实验等,关键工序如加节顶升、实验等过程要留有影像资料,并有必要的月检跟踪记录。

(2)在施工升降机吊笼围栏门外挂“合格准用牌”、“安全操作规程牌”、 “限载标识牌”等,在吊笼内部挂“操作人员岗位责任牌”、“操作人员特种作业操作证复印件”和“防坠安全器试验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要求执行,做到人证相符。保证机组人员相对稳定,做到定人、定机、定岗位职责,施工升降机双笼不得少于4 人,单笼不得少于2 人。

(3)机组人员严格遵守起重机械设备产品说明书、《施工升降机安全规程GB10055》和《施工升降机GB/T100》及行业有关规程、规定。操作人员每天

做好“日检”及交工作,并认真真实填写好“日检记录、交记录和运转记录”并存档。

(4)企业建立健全施工升降机的各级管理机构和维修保养措施。要有施工升降机管理部门、质量安全管理部门,并设安全员、技术负责人等各级人员,并明确岗位职责,专人负责。按照施工升降机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进行“预防维修”、“定期检查”、“按需修理”,从而保证机械利用率和完好率。维修企业和单位对大修理和专项修理后的施工升降机,出具详细的维修资料,并出具修理质量检验合格证书,日常维修、中修也必须有完整的维修记录。

(5)确保安全装置的灵敏有效。防坠安全器要求至少每三个月一次的坠落试验。必须设置自动复位的上、下限位开关且灵敏可靠;当起升速度小于0.85m/s时,吊笼触发上限位开关后留有的上部安全距离不得少于1.8m;当速度大于0.85 m/s时,上部安全距离等于1.8+0.1v2(m)。必须设置极限开关,当吊笼运行超出限位开关和越程后,极限开关将切断总电源使吊笼停车。吊笼应设置安全钩,并安装牢固,防止当出现事故时吊笼脱离导轨架。应将架体最上端一节标准节去齿条,且与一般标准节有明显颜色区分,防止冒顶。应装有超载保护装置,该装置应对吊笼内、顶载荷均有效。对销轴传感器超载保护装置还应加设防轴剪断保护措施。封闭式吊笼顶部应有紧急出口,并配专用扶梯,门上应设天窗限位,当门打开时,吊笼不应启动。吊笼门应设置连锁装置,只有当门完全关闭后,吊笼才能启动。地面围栏门应装有机电连锁装置,使吊笼只有位于底部规定位置时,围栏门才能开启,且在开启后吊笼不能启动。吊笼、对重底部均应安装缓冲装置。应能实现司机与停层、地面人员的可靠联络。

(6)做好停层平台的搭设和防护。施工升降机在停层平台处既是高处作业又是临边作业,搭设必须符合相关脚手架要求,两侧必须进行防护,每层都要进行拉结。停层平台防护门,要求定型化,并保证只有吊笼运行到停层处,仅有笼内人员可打开,待乘人员无法打开。

(7)做好附着的安装。附着杆件应按照说明书要求的材质、规格设置,不应任意更改。附着杆间距应符合说明书要求,一般为6m一道;附着杆的连接方式及紧固方式应按说明书要求执行,不得随意变更。安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用铁丝和钢筋代替螺栓或销轴的现象,这是绝对禁止的。

(8)随时检查齿轮与齿条的啮合。齿轮与齿条啮合时齿底的间隙为2mm左右。啮合间隙过大或齿轮齿条磨损严重都是很危险的,升降机的运行和制动力都要通过齿轮齿条传递,啮合深度不够、磨损严重或轴向错位过大,都会使啮合面积减小而造成齿轮齿条强度降低,发生断齿事故。检查过程中应注意导轮与齿轮的间隙不应太大,一般为0.2-0.5mm,滚轮与导轨的间隙也要控制在0.2-0.5mm。有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做报废处理。电梯运行应该平稳,无异响,无明显的震动。

(9)加强特种作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在使用过程中,应将安全教育贯穿整个生产环节,不得流于形式,要做到持之以恒,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培训做到有针对性,切实符合施工升降机的安全使用。

四、结束语

遏制与减少施工升降机的安全生产事故,是施工现场各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该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掌握施工升降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点,判断其运行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使施工升降机的安全与有效的使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