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要求
1、 全部宋体,标题二号字,正文三号字,首行缩进2字符,间距2倍。 2、 严格遵守倒金字塔结构.导语不得超过50个字。
3、 导语中选用的事实,必须是到了非要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不可的地步。
4、 导语要有一个兴奋点或卖点; 导语要调动读者的情绪,而不是他的大脑. 5、 导语最好具有视觉感,让读者摸得着,看得见.
6、 尽量使用直截了当、生动的、不拘形式的语言和短句子。 7、 稿件内容尽量分为三段.
8、 正文中的所有数字和英文一律采用半角,所有标点为中文标点。
(二)校园新闻写作规范
一、活动类的新闻稿写作
活动类的新闻稿在校园中是最常见的一类新闻稿。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往往是通过一系列的校园活动来体现的.所以,活动类的新闻稿就必须将校园的文化气息体现出来,这对作者的写作能力要求更高了。
这一类新闻通稿的结构一般是:第一段写导语、主承办单位、参与人员;第二段主要写活动的过程,活动现场以及现场观众、青年学生的反应.第三段则评论开展本次活动的意义。 写此类新闻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活动的参与人员的介绍要有层次感 例子:“校领导xxx、《XX日报》、我校青年学生代表1000余人参加了活动”则显得太随便,给人的感觉是人员很杂,反而看不到活动的覆盖面之广。所以一般的写法如“校党委副书记xxx、副校长xxx出席了活动,《XX日报》、XX电视台等媒体朋友参加了活动,我校各学院师生代表共1000余人参与了活动。\" 2、写作要紧扣活动主题 3、活动程序要分清主次 活动都有主体部分,主体部分才是报道的重点,就如一场晚会,节目的表演才是写作的重点,而像现场的互动环节则是次要的,一般一句话带过即可。 4、活动意义要围绕校园文化建设这一方向
举办活动一般就为了活跃校园的文化,所以,在谈及活动意义的时候,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线,有层次地概括活动的意义。
二、竞赛类新闻写作
竞赛类新闻稿跟活动类新闻稿有类似的地方,但是,因为是竞赛方面的活动,它又有与一般活动不一样的地方,在新闻稿中,也要有所不同,所以特地分出一个大类出来。
竞赛类新闻稿的一般结构是:第一段写导语,介绍主承办单位、评委、参赛选手;第二段写比赛的过程;第三段写参赛者的获奖情况以及举办比赛的意义.
写此类新闻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介绍评委要有所选择
竞赛类的新闻稿中,有时有必要提下嘉宾评委,像教授之类的权威人士,我们就有必要介绍下,可以体现竞赛的层次与水平,重量级的教授来担任评委便可将一场平常的比赛变得很体面.而像学生评委之类的,则可以不介绍,邀请学生担任评委,本身就不是竞赛活动应该宣传的重点.
2、比赛中,同学们的参与情况有必要体现
一场比赛,同学们的参与情况如何体现了本次比赛举办的质量,所以,如果收到良好效果的比赛,往往要体现下同学的参与积极性,而这一点一般都是从参与人数、参与的作品数体现出来的。
3、比赛现场描写侧重于简练地概括选手的表现
竞赛类活动的主角是参赛选手,所以现场的描写当然得从他们入手,可以说,他们的表现情况也就是竞赛现场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对参赛者比赛情况的描述需要概括。 4、公布比赛结果
这是这一类新闻稿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在写获奖情况的时候,要注意将获奖人的具体姓名、所在单位或学院、所获奖项写清楚。同时,视篇幅情况,公布获奖情况一般公布到三等奖的名单,如果篇幅不够的话,则仅仅公布一等奖即可,如果篇幅有待扩充的话,也可将优秀奖刊登上去。
三、表彰类新闻稿写作
表彰类新闻稿比较特殊,大部分时候是一种静态的新闻稿,是没有现场的新闻稿,只能通过材料、采访来收集新闻点,然后再整合成一篇稿件。 这类新闻稿其实结构不是很固定,而且部分新闻稿是不需要分段的。分段的新闻稿的主要写法:第一段是导语、写某单位发文表彰了哪些人、哪些单位;第二段则是介绍下受表彰对象的事迹;第三段则介绍受表彰对象的感言、决心或者是颁奖单位对受表彰对象、对青年学生的希望.
写这类新闻稿,需注意以下几点:
1、表彰发文、表彰的奖项内容、受表彰单位都要写全称
我们新闻稿中的信息就必须让读者能够找到相应的表彰内容,信息写全了,才不会让读者怀疑真实性,我们的宣传也比较有效果。
2、受表彰单位、个人的事迹介绍要突出优秀之处,要体现事迹的教育性
一般一段式的表彰类新闻稿中是没有介绍事迹的,但是,作为新闻背景,介绍下受表彰单位、个人的事迹,这也是宣传的重点,所以,作者有必要对此作下介绍。介绍事迹要注意符合奖项的内容,比如“优秀志愿者“的事迹中就没必要介绍他在学习上取得的成就,而应该围绕着志愿服务这个主题介绍.
3、受表彰对象的感言要有针对性,颁奖单位对受表彰对象、青年学生的希望要有实际意义 如“校团委希望全校广大团员青年以他们为楷模,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精神,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学习工作,为学校新百年的内涵发展、特色兴校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会议类新闻稿写作
会议类新闻通稿在高校各类通稿中结构最严谨,语言逻辑要求最高的一类。这种新闻稿要求作者要将会议精神融入到稿件中。
这一类新闻稿的结构一般是:第一段,写好导语,点明与会人员、主持人;第二段,提炼领导讲话、嘉宾发言的主要内容;第三段,理清会议的程序;第四段,介绍会议举办的背景或者举办该会议的意义。
写这类新闻稿时,必须注意一下几点: 1、标题要恰当,符合会议的规格
校园内的会议很多,类型也很杂。参与对象很不固定,有的会议纯粹是几名学生的会议,有的是学生干部的座谈会,还有的是党政机关的会议,比较少见的是党代会、团代会、教代会之类的牵涉面比较广泛的会议。不同的会议,写的通讯稿不同,首先就体现在标题上,会议的标题要尽量符合会议的规格。
2、导语中要体现会议的名称、举办的地点等要素的全称
导语是全文中最直接、最集中体现会议情况的话语,导语写得好,通讯稿要表达的内容就可以很好地把握了。所以,写导语的时候不能过于省略,而必须正式一点,要把会议全称、举办地点等要素写清楚。
3、写清出席的领导姓名、职称,注意领导的排序问题
介绍出席的领导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写清楚领导的职位,而且职位要在姓名之前,如“我校副校长xxxx”是常规用法,而不是“我校xxx副校长”.如果有多个领导出席的话,新闻中还存在介绍领导的先后问题,奉行的原则就是“来宾位于最前,综合级别、资历来排序”. 4、领导讲话内容的提炼
提炼领导的讲话内容要注意措辞,用词简练,要体现出层次感,一些理论方面的提法要准确,要提高理论的高度。领导讲话都是很有逻辑性的,将各层次的内容用一两句话提炼出来,再按顺序组合,就能把领导的讲话的精髓囊括了。 5、介绍会议的程序要有主次
领导讲话结束后,要介绍整个会议的流程,会议上进行的活动可能有很多,这就要求作者要注意分清主次,跟会议主题联系紧密的重点介绍,而一些琐碎的程序则少介绍或不介绍,如会议的讨论环节、收看重要的视频资料、表彰环节等都是比较重要的程序,而像分发、收取材料等环节则可略去。 6、描绘会场气氛
会场的气氛能够让读者了解与会人员对召开此次会议的态度,了解会议的反响,奠定会议的基调,是宣传会议的一个重要部分。一般情况下,会场气氛往往是热烈的,主要从与会人员的反应中获得信息,如“xxx的讲话引起了与会人员的激烈讨论“、“全场掌声不断”等。 7、简要概括举办会议的意义
新闻通讯稿的最后一段往往要简短评论会议的意义,意义同样要注意层次感.一般分成三个部分来写会议的意义,首先是对培养青年学生的意义,其次是对职能部门自身建设的意义或者是对某项制度建设的意义,最后则是对学校整体建设的意义.
(三)写校园简讯的几点建议
1、连贯简短。
简讯要具备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简讯为了简明扼
要地表达,往往略去起因.基本模式是“xx月xx日,由xxx(举办方)主办的xxxx(事件)在xxx(地点)举行。” 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读者就感受不到简讯所具有的信息收取的方便,冗长现象比较经常出现在比赛类的简讯上,因为比赛类的简讯要公布比赛结果,往往比赛结果就要占据很大的篇幅,遇到这种情况就要挑选有代表性意义的获奖结果公布。 2、精炼突出
精炼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精”,即精辟,用精辟的语言把事实呈现出来往往能够达到传神的效果,使读者感同身受。二是“炼”,也就是要反复锤炼语言,尽量用最短的话传达最多的信息.“精炼”所达到的效果是“一语抵万言”。在精炼方面,标点符号有时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冒号最为突出,如“决赛共设四个环节:自我介绍、情景主持、才艺展示、最后陈词.”冒号代替的短语是“这四个环节分别是\".“突出”就是要以最简练的语言将事件的特色报道出来。 3、高量高速
拒绝文艺范儿,流水账,在保证速度的同时也要保证质量,切记文章中不可出现错别字,且稿件的字数控制在200-300字间。 4、时效性
通讯稿的内容必须要更新的及时,如同所有的新闻稿件一样,一旦过时就失去本身的意义。 5、图片新闻写法
发稿时,标题上注明(图)或者(多图)。选择信息量大、清晰、明亮、优美、有冲击力的图片.正面照,工作照,以及出席重要场合的场景照。 6、文字及用语
不要滥用高级形容词和带有较强感情色彩的词汇,如“重要”、“著名”、“隆重”、“热烈”、“亲自\"等。
不要使用“练摊”、“侃”、“歇菜”等有俗滑特点的语言,也不要用“老板”等一类社会上俗传的称呼(可用具体的职务) 数量用语要完全。如“20万元”、“一亿元”不要写成“20万”、“一个亿”。 稿件中某个人的名字在稿件中首次出现时,要写明此人的具体身份、社会职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