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至XX第二双线新疆段
XX2标路基工程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总结
编制: 复核: 审批:
中交XX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XX新铁路XX双线项目部三工区
二O一一年四月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总结
中交XX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三工区位于XXXX市,处于既有XX铁路的XX站和XX车站之间,新建线路位于既有的XX铁路北侧。具体桩号为DK1235+000~DK1245+000,路基正线全长十公里,大桥一座,箱涵10座。
工程开工以来,在中交XX项目部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中铁XX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XX第二双线项目监理部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在施工中按照XX新疆公司“建设精品工程安全工程”的
局项目部领导现场指导工作
建设理念,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坚持各项施工工艺试验先行,样板引路,确保了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在基床表层级配碎石试验段的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施工。通过4月11日在DK1239+800~DK1240+000试验段的施工,总结了施工经验及试验数据,确定了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的松铺系数,掌握了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的施工工艺;确定了施工机具设备及人员配置方案,为后续大面积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的施工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一、 设计说明
无砟轨道直线地段路基面形状为梯形,混凝土支承层基础边缘以外向两侧设不小于4%的横向排水坡。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厚度
0.4m),其厚度与无砟轨道的混凝土支承层总厚度不应小于0.7m。混凝土支承层以外路基面设沥青混凝土防排水层,厚度8cm。基床表层压实标准应符合“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的压实标准”的规定。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的压实标准
压实标准 代号 填料 压实系数K K30(Mpa/m) 1 级配碎石 ≥0.97 ≥190 Evd(Mpa) ≥55 地基系数 动态变形模量 级配碎石的规格应满足以下要求:
(1) 粒径大于1.7mm的集料的洛杉矶磨损率不大于30%。 (2) 粒径大于1.7mm的集料的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率不大于
6%。
(3) 粒径小于0.5mm的细集料的液限不大于25%,其塑性指数
小于6。
(4) 不得含有粘土及其它杂质。
(5) 级配碎石的粒径级配应分别符合表“级配碎石粒径级配范
围”的规定。
级配碎石粒径级配范围 方筛筛孔边长(mm) 0.1 0.5 1.7 7.1 22.4 31.5 45 过筛质量百分率(%) 0~5 7~32 13~46 41~75 67~91 82~100 100
双线无砟轨道标准横断面图(直线段)
二、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施工前,我工区技术人员根据图纸和规范编制了详细的试验段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并上报了开工报告。对所有现场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岗前培训,让他们对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的重要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提高责任心,对级配碎石施工工艺掌握熟记。
级配碎石技术交底 级配碎石配合比和施工方案 2、现场准备
路基底层填筑完成后,开始路基相关工程施工。
综合接地贯通地线施工
电缆井施工 过轨管线施工
3、材料准备
级配碎石采用天洁砂石场生产的碎石,规格型号(mm):0~7.1、7.1~22.4、22.4~31.5、31.5~45,不含有草根、垃圾等杂质。采用厂拌法拌合施工。
4、人员配备
队长 质量员 试验员 材料员 领工员 技术负责人 测量员 安全员 工班长 施工人员 12人 5、施工机械及试验检测仪器的配备:
主要施工机械、检测设备一览表
序号
机械名称 机械型号 数量(台) 状况
1 2 3 4 5 6 7 8 9 压路机 平地机 装载机 洒水车 自卸车 小型振动器 小型压路机 K30平板荷载仪 动态模量Evd检测仪 柳工622型(22t) 柳工418型 柳工856型 (5t) 东风玉柴(10m) 斯太尔(15m) ZBR75S-C(激振力19KN) RWCY215(激振力13.5KN) 331 1 3 1 6 1 1 1 1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三、施工工艺
1、施工流程 测 量 放 样 检 验 修整基床底层 拌和 运输 摊铺 整平 级配碎石施工工艺流程图
碾压 检测试验 修整保护 验收基床 底层区段 搅拌运 输区段 摊铺碾压区段 检测修整阶段 2、测量放样
在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前放样出该段路基中边桩,沿路基纵向每9m设一对标高指示桩,以控制级配碎石的松铺厚度,上料前根据自卸车运量15m3把该路基划分成9m×6.4m的长方形格子,并把各个格子边线用白灰进行标识,便于自卸车倾倒填料和控制摊铺厚度。
卸料方格 标高指示桩
3、基床底层复检
对基床底层顶面进行洒水整平压实,然后进行试验检测。
洒水、整平、压实
K30复检 Evd复检
测量班放样出级配碎石铺设边线。铺设前路基底层顶面高程,报测量监理验收。
试验检测结果均合格后,报监理进行级配碎石施工。 4、级配碎石拌合
改良土拌和站
通过试验确定级配碎石掺配比例质量为31.5~45:22.4~31.5:7.1~ 22.4:0~7.1=20%:16%:15%:49%。级配碎石在改良土拌合站进行集中拌制,用输送机把四种级配的碎石运至搅拌设备的料舱内进行拌制。
5、运输
采用6台自卸车运输,确保能够不间断的连续摊铺。拌制好的级配碎石应尽快运送到现场,减少水分损失。考虑水分损失情况下,为保证级配碎石在碾压时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级配碎石拌合时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4.2%。在级配碎石填筑前,应先将基床底层顶面洒水湿润。
基床底层顶面洒水湿润 方格卸料
6、级配碎石摊铺、整平
级配碎石先采用装载机摊铺粗平,然后平地机进行精平,为保证填层的平整度及层厚的均匀,摊平过程中通过标高控制桩控制松铺厚度。先铺设第一层,摊铺时两侧各超宽30cm。整平完毕后,松铺厚
装载机摊铺、粗平
度应符合试验段方案预定的厚度。采用水准仪对填筑层的分层厚度和大致平整程度应进行检查,确认宽度、层厚和平整程度符合要求方能进行碾压。
平地机精平 测量控制
7、碾压
采用22t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应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最后静压收光,由两侧开始向中心纵向碾压,平均速度为4.7km/h,不大于5km/h。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平均重叠压实长度44cm,大于40cm,各区段交接处,纵向搭接压实长度3.5m,大于2m。沉降管周围2米范围内采用小型压路机压实。碾压后的基床表层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局部表面不平整应补平并补压。
重型压路机碾压 小型压路机碾压 8、检测试验
级配碎石达到设计强度后,用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压实系数K三项指标进行压实标准检测,用平整度、宽度、厚度等指标进行外观尺寸检查,满足《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要求后,报监理进行第二层施工。
K30检测 Evd检测
压实系数检测 平整度检查
宽度检查 厚度检查 检测结果如下:
序号 1 2 3 4 5 检测项目 压实系数K 地基系数K30(Mpa/m) 动态变形模量Evd(Mpa) 平整度mm 宽度 最大值 0.996 220 106.6 8 12.26m 最小值 0.978 206 56.4 1 12.20m 验收标准 ≥0.97 ≥190 ≥55 不大于10mm 不小于设计值12.16m 第一层级配碎石施工完成后,测量出压实厚度,计算出松铺系数。松铺系数=松铺厚度÷压实后厚度。(取平均值)
计算如下:
检测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松铺厚度(cm) 压实后厚度(cm) 26.1 25.9 25.9 26.0 26.3 26.1 26.3 25.9 26.0 26.0 25.9 26.1 26.2 22.9 23.1 22.9 23.2 23.1 22.9 23.3 23.1 23.4 23.2 23.1 23.5 23.4 松铺系数 1.14 1.12 1.13 1.12 1.14 1.14 1.13 1.12 1.11 1.12 1.12 1.11 1.12 平均值 1.13
14 15 26.0 26.3 23.2 23.1 1.12 1.14 9、第二层级配碎石施工
根据松铺系数计算出第二层级配碎石松铺厚度。
按照计算出的松铺厚度摊铺第二层级配碎石,整平碾压。施工程序同第一层级配碎石,碾压合格后进行质量检测。
10、修整养护
当级配碎石填筑压实后,两侧坡脚应进行带线修整,然后采 用小型夯机,小型压路机碾压。
小型夯机夯实 小型压路机碾压
为了保证级配碎石强度,施工完成后采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
护7天。
11、保护工作
已完成的级配碎石应采取措施控制车辆通行,并做好级配碎石保护工作,防止表层扰动破坏。
施工完成级配碎石的保护
四、质量控制要点
1、采用碎石的粒径、级配及材料性能应符合铁道部现行《客运专线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暂行技术条件》的规定。
2、基床表层级配碎石与上部道床及下部填土之间应满足D15<4d85的要求。当与下部填土之间不能满足此项要求时,基床表层应采用颗粒级配不同的双层结构,或在基床底层表面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当下部填土为化学改良土时,可不受此项规定限制)。
3、每一压实层全宽应采用同一种类的填料。
4、新疆地区水分蒸发量大,考虑运输过程中水分损失,配碎石拌合时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0.8%。
5、注意沉降管的保护,避免影响沉降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在级配碎石施工过程中,沉降管周围2米范围内禁止大型机械碾压,采用小型夯机和小型压路机进行碾压。
沉降管周围级配碎石填筑 沉降管保护
6、摊铺过程中,严格控制松铺厚度、宽度及大致平整度,检查是否存在粗集料窝,对于粗集料窝的部位补细后拌和均匀,再进行补压。
7、碾压前,应检查填料含水量,如果明显干燥失水,应在其表
面喷洒适量水分,确保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
粗集料窝处理
补充级配碎石水分
五、检测试验数据
检测试验结果见附件。 六、经验总结
1、通过试验段的施工数据统计,级配碎石的松铺系数为1.13,摊铺时严格按照松铺系数执行。
2、压实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弱振、强振再静压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压实采用静压2遍+弱振1遍+强振4遍+静压1遍,共8遍。
3、对于粗集料窝的部位补细后拌和均匀,再进行补压。 4、由于本工程地处戈壁滩,蒸发量较大,施工过程中以及结束后及时用洒水车补充级配碎石水分,200米每层级配碎石填筑需补充水分20m3,保证级配碎石的强度。施工完成后采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护7天。
5、为保证连续不间断施工,需增加机械配置:压路机1台、自卸车1台。
6、现场施工采用人工配合机械精平,增加普通工人5人、测量工4人。
7、施工过程中设专人统一组织调配机械人员,指挥现场施工,
做到有条不紊,紧张有序。
8、为保证Evd等试验结果能够满足要求,级配碎石表面一定要压实,不得有松散的现象。
9、为了满足压实标准,两侧超宽30cm满足要求。 附件:1、基床表层级配碎石配合比试验报告
2、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外观尺寸检查结果 3、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压实标准检测结果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XX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三工区
2011年4月18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