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林村乡村旅游调研报告范文
朱家林村位于沂南县岸堤镇,总面积12平方公里,核心区约1平方公里,三面环山,西邻高湖水库和党校诞生地,是沂蒙根据地的中心,东靠以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沂蒙红嫂纪念馆为核心的沂蒙红色旅游小镇,处于临沂市扶贫攻坚“一点两区”的核心地带。2018年在山东省国家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项目评选中,临沂市沂南县的朱家林特色旅游小镇项目,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脱颖而出,成为山东省唯一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在飞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待提升。
一、是缺乏可借鉴经验,生态环境保护一般。这种新型样板在各地农村少之又少,就现阶段而言,农村地区资金流动慢,融资能力差;生态保护投入与面临的发展中生态问题不相适应,生态保护资金投入少、投入管道单一。
二、是功能布局不合理,产业运营水平偏低。目前,我国特色小镇新型样板在探索实践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整体规划,造成规划布局不合理,部分功能雷同,无法实现区域要素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得乡村旅游的巨大功能不能有效发展。
三、是人才与资金紧张,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如果缺少社会资本注入,项目发展将面对较大的资金压力。部分项目与实际需求差距大,资金缺口成为项目推进的“拦路虎”。
针对这些情况,坚持人与资源和谐相处,产业自主造血,建设高质量的特色发展小镇尤为重要。
一、是坚持生态保护,共享绿水青山福祉。朱家林特色旅游小镇的发展必须在保持原貌的基础开发,最大限度的保护原有特色,自然生态。按照原始风貌进行规划建设,不砍树、不拆房、不填湖、不搞假生态,聘请专业团队策划,打造专案样板品牌。
二、是坚持扶持,推动农业产业项目招引。应当好引导员和服务员,建立完备快捷的服务体系,增加生产性供给,建产业和公共服务平台,聚集资本、信息、人才,推动新产业、业态发展。为各类人才的发展创造眼前得当、近期可盼、长远共赢的利益空间。除了物质、精神利益外,工作生活条件特别是子女教育是吸引乡村人才的短板。乡村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改革方向,文化人对子女教育的反思,都为人才下乡提供了可能。
三、是坚持高点定位,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思路。十九大对构建乡村经济关系、社会治理关系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这项工作乡镇是主体,公司是重要保障环节,要主动思考探索,加快形成新的有效模式。如土地合作社采取的“平台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民”模式和“企业+创客”模式等。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引进一批农业创新主体,逐步培育、壮大了一批新经营主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