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导则——我2008年的工作
论文 2009-03-05 11:43:58 阅读638 评论8 字号:大中小 订阅
2009年12月,我离开了科可兰,近日听说我曾经工作的团队将正式成为金盏金融服务区的城市规划建设技术顾问团队,感到非常欣慰。在此之前,我们对金盏第一块开发的用地,提出了空间的建议;对第一个建筑参与了立面设计;对金盏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参与了审查。金盏成立顾问规划师团队,是科学发展观应用于中国城市建设的具体体现,我期待着看到金盏金融区城市空间的美好未来。
2009年初,应领导要求,我对进行了一年多的金盏导则工作进行了总结,希望感兴趣的朋友来此交流,共同探讨。
为什么要编制城市设计导则
——以《北京市朝阳区金盏金融后台服务区城市设计导则》为例
根据国外城市规划理论方法及实践经验,城市设计导则是提升地区品质、塑造地区特色、加强地区建设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步骤。
2008年,科可兰建筑师事务所应邀参与由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委托,由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清华大学正在进行的《北京中心城地区城市设计导则编制标准及管理办法研究》工作,我们编制的《金盏金融后台服务区城市设计导则》成为该项研究中“新建区城市设计导则”的重点案例。下面就导则编制中的一些收获和体会,与大家分享。
1. 城市设计导则编制的重要性
1.1导则的重要性
自1990年《城市规划法》颁布以来至今,我国规划管理体制主要依托“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其中控规是指导城市建设的直接法定依据。但控规的控制手段主要为几项刚性指标(如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建筑限制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其在空间系统性、人性化、细节化方面存在着控制手段不足的问题。而城市设计导则在公共空间系统方面(步行系统、开敞空间系统、服务设施系统等)以及人性化、细节化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可以对控规进行有效补充完善。
另外,导则提倡在地区的建设中强化前期控制力。从公共景观环境和重点服务设施建设入手,先声夺人地创造整体环境氛围,以带动地区的全面启动。
导则还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者指导区域整体化、系统化开发建设的有效依据,直观体现城市空间整体美学特征,帮助协调土地投资机构,发挥土地利用的最大效益。
1.2导则的工作
导则是控规指导下,对控规不断深化、完善和修正的工程。即在保证总体规划指标和整体结构不变的前提下,深化完善交通系统、绿地系统、公共服务系统等。
随后在导则确定的整体空间系统指导下,对地块的用地性质、建筑高度、建设密度、建造线、屋顶利用、地面架空等做出一系列的深化细化和调整完善。
对建筑及组群的设计及建设提出指导意见,并通过城市街区设计(Precinct Plan)为手段的三维空间展示,为未来城市空间的形成,奠定可识别的建造形象依据。
1.3导则的作用
1)有利于控规的实施,在任何建设阶段保证地区形态完整有序。
2)有利于形象地展示统一的规划成果,为未来城市空间形成奠定了可识别的形象根据。
3)有利于地区的目标化管理,提供了确定土地价值和项目分配,协调投资,发挥土地最大收益的信息。
4)有利于合理安排和实施分期开发计划。
5)有利于开发建设机构解读控规要求,直观感受其项目未来的周边建设成果,竞择性价比优秀建设用地。
2. 关于《金盏金融后台服务区城市设计导则》
金盏金融后台服务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金盏地区,仰卧于绿色环抱的温榆河生态走廊腹地,距首都机场直线距离约8公里,距CBD中央商务区约12公里,距金融街约20公里。园区西临首都机场第二高速路,东至温榆河大道,南至坝河北滨河路,北至东坝路。占地面积约595公顷,其中金融产业区358公顷。
金盏金融后台服务区是首都金融业 “一主一副三新四后台” 总体布局规划中四个金融后台之一,其定位于为国际金融机构向亚太地区转移后台提供全方位服务。园区强力辐射聚集了大部分国际金融机构和世界五百强企业的CBD中央商务区,毗邻规划中的北京第四、第五使馆区,并且与东坝边缘集团相接壤,保障了园区后势强劲的发展价值。
做为园区顾问规划师团队,在本次城市设计导则中,提出以城市公共空间体系为规划主线,系统的解决了环境保护与建设;城市开放空间与个体建筑;产业用地与服务性用地;以及金融建设用地的保密性和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网的开放性之间的矛盾。并在遵守控制性详细规划所确定的指标和总体布局的原则下,进一步从系统完善、形象强化、指标细化、特色提炼、重点突出等方面进行深化,做到:
1)强化城市空间结构,由点到面完善规划体系。
2)细化绿地水体系统,保证生态环境保护与用地建设相协调。
3)完善多重交通系统,使园区的交通需求各得其所,系统通达。
4)明确公共性建设用地的系统性,确保了金融产业用地的私密性,同时园区服务设施分布有序。
5)提炼城市设计要素,强化公共建筑群落,开放空间和街道空间边界,重要城市节点和节点间的空间联络线,以及关键城市部位的标志性建筑物的形象控制。
6)结合以上五条,细分用地,明确刚性控制指标以具体指导单体建设用地的规划设计。
结语:该导则的编制经历了大约一年的时间,基本可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前期研究;导则编制;成果表达。
前期研究:先从深入的现状调研及上位规划解读入手,重点是协调周边关系、挖掘地区特色;然后参考国外国内案例,引入先进的规划理念,提出总体设计框架与甲方多方面沟通探讨。
这个阶段非常重要,在让规划委托方认识到导则编制重要性的工程中,规划编制方也能准确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在这里要特别感谢金盏金融园区管委会,因为领导的胆略和前瞻性,使其自愿用金盏地区作为导则研究的试验基地,并在导则编制过程中给与了多方面的大力支持。
导则编制:过程与以往的城市设计比较接近,科可兰公司在国外国内规划设计及研究工作中,有很多成功经验。感谢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信任,将我们的导则研究纳入到《北京中心城地区城市设计导则编制标准及管理办法研究》中,给我们的工作赋予了历史使命感。
成果表达:在编制过程中,比较复杂的是导则的成果表达。
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
1、需结合国内规划管理体制。
2、需满足导则委托方使用需求
城市设计导则法制化在国内是新课题,成果表达要结合国内规划管理体制,上呈控规,下启规划意见书。在北规院的指导下,我们做了很多方案,最终以导则图则的形式来表达导则需控制的内容,即导则指导性指标(刚性指标),和导则绩效性指标(弹性指标)。当然要形成最终标准,还需做很多工作。
为了满足委托方使用需求,我们制作了展板、宣传片、模型及三维数据平台,并设计了规划展厅,将规划模型、大屏、触摸屏组合在一起,运用声、光、电、信息技术等现代
化科技手段,利用实物、动画、数据等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地展示规划成果,使无论管理者或投资方,无论专业人士或普通大众,对导则的理解更直观、更具体、更简便。
导则编制已基本告一段落,但我们的工作远没有结束,我们的团队更看重的是后期服务。因此在承接任务之前,我们就提出了责任规划师跟踪机制。即责任规划师在导则完成之后还应承担如下责任:
1)为入区企业提供用地规划、建筑设计方面的咨询工作。
2)监督导则的执行,负责后续设计审查工作。
3)随着开发的进程,负责进行导则动态维护及深化工作。
4)对园区公共区域建设,提供持续的城市设计、景观设计等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