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测试专题二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1)
1、课堂上同学们学习了“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并做了大量的相关练习。下课后大家根据个人体验,对物质的量这一新概念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以下是几位同学的谈话记录。你认为错误的是( )
A.物质的量将一定数目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物质之间联系起来了,以后我们就可比“质量”这一个物理量“下岗”了
B.使用物质的量时要指明所计量的微观粒子是谁,最好用化学式表示,既规范,又得简洁准确 C.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这样以后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就可以用物质的量关系进行计算
D.学习了物质的量后,我们就能大致知道一杯水中大约有多少个水分子了
2、偏二甲肼(C2H8N2)是一种高能燃料,燃烧产生巨大能量,可作为航天运载火箭的推动力。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偏二甲肼的摩尔质量为60g C.1mol偏二甲肼的质量为60g/mol
B.6.02×10个偏二甲肼分子的质量为60g D.6g偏二甲肼含有NA个偏二甲肼分子
23
3、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气体和CO2气体,下列有关比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分子个数比为16:11 ②密度比为16:11
③体积比为16:11 ④原子个数比为11:16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 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C.3.01×10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 D.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
5、由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的体积比为( )
A.29:8:13 B.22:1:14 C.13:8:13 D.26:18:13
23
6、已知2Al+2NaOH+2H2O=2NaAlO2+3H2。对于该反应中有关物理的描述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A.有2.7g Al参加反应时,生成氢气的体积是3.36L B.有2.7g Al参加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3NA C.有0.3mol H2生成时,溶液中AlO-2的数目就增加0.2NA D.溶液中每增加0.1mol AlO-2,Na的数目就增加0.1NA
7、某硫原子的质量是a g,C原子的质量是b g,若NA只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
+12am ②m g该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aNAb③该硫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 NA g ④a g该硫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6NA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8、将a g二氧化锰粉末加入c L b mol·L的浓盐酸中加热完全溶解,反应中转移电子d个,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氯气C.NA可表示为:
87d 2a-1
22.4bL 2NAB.反应后溶液中的Cl数目为:
+
-
2aNA 87D.反应后溶液中的H数目为:bc-2d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标准状况下,6. 02×10个分子所占的体积约是22. 4 L ②0. 5 mol H2所占体积为11. 2 L ③标准状况下,1 mol H2 O的体积为22.4 L
④标准状况下,28 g CO与N2的混 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 4 L ⑤各种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 约为22. 4 L/mol ⑥标准状况下,体积相同的气体的分子数相同 A.①③⑤ C.③④⑥
B.④⑥ D.①④⑥
23
10、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神,臭氧比氧气具有更强的氧化性.实验室可将氧气通过高压放电管来制取臭氧:3O2
2O3.
1.若在上述反应中有30%的氧气转化为臭氧,所得混合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将8L氧气通过放电管后,恢复到原状况,得到气体6.5L,其中臭氧为_____L.
3.实验室将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0.6L(标准状况)通入盛有20.0g铜粉的反应器中,充分加热后,粉末的质量变为21.6g.则原混合气中臭氧的体积分数为_____. 11、填写下列空白:
(1)含有6. 02 ×10个H的H2O◦,其物质的量是
个Na、
+
23
;1 L 1 mol/L Na2SO4溶液中含有
个SO2-4。
(2) mol H2O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与1. 5 mol CO2 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相等。
.
。
(3)将等物质的量的NH3和CH4混合,混合气体中NH3与CH4的质量比为
(4)要使NH3与CH4含相同数目的H原子,则NH3和CH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5)标准状况下,密度为0. 75 g/L的NH3与CH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为
,该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
。
。
(6)已知a g A和b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 2 mol C和d gD,则C的摩尔质量为 12、A、B、C三种物质随着X的变化,Y发生相应的变化,其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若X表示的是物质的量,则Y表示的不可能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①物质的量 ②物质的体积 ③物质所含分子或原子的数目 ④物质的摩尔质量 2.若A、B、C均为气体且压强恒定时,X表示的是温度,则Y表示的可能是__________。 ①气体的质量 ②气体的分子数 ③气体的体积 ④气体的摩尔质量
3.若A、B、C均为气体,Y表示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X表示的是气体的质量。 ①相同条件下A、B、C三种气体的密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用字母A、B、C表示,下同)。
②A、B、C三种气体的摩尔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物质的量和质量都是基本的物理量,两者不可相互替代。
2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
3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
4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
5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
6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根据方程式知,有2.7g Al参加反应时,生成0.15mol H2,在标况下的体积是3.36L,故A错误;根据方程式知,当有2.7g Al参加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目
=(2.7/27)×3×NA=0.3NA,故B正确;根据方程式知,每生成0.3mol的H2,就生成偏铝酸钠的物质的量=0.2mol,因为溶液中AlO-2易水解,所以溶液中AlO-2的数目增加量小于0.2NA,故C错误;偏铝酸钠化学式中Na和AlO-2的个数之比是1:1,但在溶液中,AlO-2易水解而Na不水解,导致Na个数大于AlO-2个数,所以溶液中每增加0.1mol的
+++AlO-2,Na+的数目增加量大于0.1NA,故D错误。
7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①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该原子的质量除以C原子质量的②mg硫原子的个数为
12112a,即,正确; 12bmm,其物质的量为mol;
aNAa③该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g/mol,不正确;
④一个硫原子所含电子数为16,则16NA为1mol硫原子所含电子数,不正确。
8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A项,V(Cl2)d-22.4L,错误;B项,由于盐酸易挥发,故反应后溶液中含Cl数目小
NAa87d,正确;D项,考虑到盐酸的挥发,且存在2NAd,NA872a+
于(bcNA-d)个,错误;C项,
溶剂水的电离,故无法计算溶液中H的数目,错误。
9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①中6. 02 × 10个分子在标准状况下所占体积不 一定是22.4 L,因为这1 mol分子不一定是气体;②中没有 指明气体所处状况,因此,0.5 mol H2的体积不一定是 11.2 L;③中的水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④中虽是混合气 体,但N2和CO的摩尔质量相等,二者以任意比例混合,其 摩尔质量数值不变,故28 g N2与CO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 况下体积
23
约为22.4 L;⑤中气体摩尔体积只有在标准状况 下才是22. 4 L/mol;⑥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正确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1.35.6g/mol(不写单位扣一分);2.3;3.50% 解析: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1)0.5 mol; 1.204×10 ;6.02× 10
(5)80%;8.4(6)5(a+b-d) g/mol
23
24
23
(2)3 (3)17 :16(4)4:3
解析:(1 )6. 02×10个H的物质的量为1 mol,故水的物质的量为
+
23
24
1mol0.5mol;1molNa2SO42溶液中Na的数目为1 mol2×6. 02×10 mol=1. 204×l0,SO2-4 的数目 为 1 mol×6.02×10mol=1.204×10。(2)每个 CO2 分子中含有2个O原子,1. 5 mol CO2含有氧原子的物质 的量=1. 5 mol×2=3 mol,l个H2O分子中含有1个O原 子,故水的物质的量为3 mol。(3)根据m = nM可知,等物 质的量的NH3和CH4的质量比为17 g/mol : 16 g/mol =17:16。(4)每个NH3与CH4分子中分别含有3个H原 子、4个H原子,若二者含有相同数目的H原子,则 3n(NH3)=4n(CH4),故 n(NH3) :n(CH4) = 4 : 3. (5)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0. 75 g/L×22. 4 L/mol=16.8 g/mol,由十字交叉法可知,氨气、甲烷的物质的量之 比为(16.8—16) : (17—16.8) = 4 : 1,则氨气的体积分数为4100%80%;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摩质量之比,则该混合气体对4116.8gmol-1氢气的相对密度为,C的质量ag + b g —8.4(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2gmol-123
-1
23
dg=(a + b —d)g,故C的摩尔质量为
12答案及解析:
(abd)g5(abd)g/m。o l0.2mol答案:1.④; 2.③; 3.①C>B>A; ②C>B>A 解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