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冲(钻)孔灌注桩质量问题的处理

冲(钻)孔灌注桩质量问题的处理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第31卷第8期 企业技术开发 2012年3月 Vo1_31 No.8 TECHNOL0GICAL DEVEL0PMENT OF ENTERPRISE Mar-2012 冲(钻)孔灌注桩质量问题的处理 张军生 . (福建省地质测绘院,福建福州350011) 摘要:文章介绍 中(钻)孔灌注桩常见的质量问题,缺陷对承栽力的影响以及事故分析处理方法。 关键词:桩;承载力;缺陷;处理 中图分类号:TU7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08—0115—02 冲(钻)孔灌注桩由于其具有承载力高、稳定性好、适 钻孔灌注桩,总桩数109根,桩径900~1 200 mm,桩 应性强、施工方便等优越性,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港 长23~25 m,砼强度等级C30,设计桩端持力层为卵石, 口_r=程、高速公路铁路、高层建筑物等工程建设中,但冲 设计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5 100~8 200 kN。 (钻)灌注桩基质量取决于勘察、设计、施工等许多因素, 4.1_3检测情况 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质量事故。产生缺陷性质各有不 静载试验选取5根桩,其中桩径1 200 mm的34#桩 同,对承载力的影响大小也不尽相同。对质量事故进行应 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2 460 kN,为设计极限承载 分析缺陷的性质,提出具体处理意见,以保证建筑物的安 力的30%。增加3根桩静载试验,与34#桩同一承台33# 全使用,节省工程造价及工期。 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2 460 kN,与34#桩相同 1几种常见质量事故 不满足设计要求。低应变检测桩身完整性未发现不合格 桩。为查明原因选取8根桩进行钻芯法检测,桩身完整性 ①成桩中断事故。如冲(钻)孔灌注桩塌孔,卡钻及停 均达到要求,发现34#桩底沉渣厚度0.62 H1成分为中粗 电等。 砂,其余桩底沉渣厚度0~0.05m。 ②灌注桩成桩质量差,包括沉渣超厚、缩径、混凝土 4.1.4处理方案 离析、桩身夹泥、混凝土强度、桩端持力层达不到设计要 出现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原 求,钢筋错位变形严重等。 因,是施工中砂层塌孔桩端沉渣厚度超过设计要求。进一 ③断桩。灌注砼施工质量失控,发生断桩事故。 步扩大桩基检测范围,选取低应变桩底反射较强的桩9 ④测量放线错误,使整个建筑物错位或桩位偏差过 根钻芯检测,检测结果桩底沉渣厚度0~0.05 m。处理意 大。 见对33#、34#桩进行高压注浆,该承台补桩2根桩径 ⑤桩基验收时出现的桩位偏差过大。 1200 mm,整体采用条形承台加大承台刚度,对建筑物的 ⑥灌注桩顶标高不足。 施工过程及使用过程进行沉降专项监测。 2桩基事故处理的一般原则 4.2某工程桩端持力层事故的处理 4.2.1地质资料 ①事故处理应具备的其本条件。事故性质和范围清 杂填土:厚度2.70~3.10 1TI;淤泥:厚度7.80~10.9O 楚,目的明确,参加人员意见基本一致,并确定处理方案, ITI;含泥粗中砂:厚度3.00~5.70 1TI;残积砂质粘性土:厚 设计人员认可签字。 度3.30~7.60 m;全风化花岗岩:厚度1.90 m;强风化花岗 ②事故处理的一般原则。对事故处理方案要求安全 岩:揭露厚度0.80~3.50 m,夹有中风化核;中风化花岗 可靠,经济合理,施工期短,方法可靠。对未施工部分应提 岩:揭露厚度6.00~8.90 m。 出预防和改进措施,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 4.2.2设计资料 3桩基事故的常用处理方法 冲孑L灌注桩,总桩数34根,桩径800~1 400 mm,桩 长13.2~22-3 in,砼强度等级C35,设计桩端持力层为中 常用方法有接桩,补桩,补强,扩大承台(梁),改变施 风化花岗岩,设计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8 000~24 工方法,修改设计方案等。下面结合事故发生的原因分别 000 kN。 介绍几种方法的应用情况。 4.2.3检测情况 4工程实例 低应变检测桩身完整性未发现不合格桩。钻芯12 根,其中8根桩端持力层出现接触位置为砂土状一碎块 4.1某工程桩底沉渣厚度超标事故的处理 状强风化花岗岩(厚度lm左右)及中风化花岗岩夹有强 4.1.1地质资料 风化岩现象。 素填土:厚度1.40~1.70 m;淤泥:厚度17.70~21.40 静载试验选取3根桩,其中桩径1 200 mm的 桩 113;中砂:厚度0.40~3.40 m;卵石:厚度5.30~7.60m;强 接触位置为砂土状~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单桩竖向抗 风化花岗岩;中风化花岗岩。 压极限承载力为14 400 kN,为设计极限承载力的80%。 4.1.2设计资料 其余2根桩(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及中风化花岗岩夹有 作者简介:张军生,福建省地质测绘院。 强风化岩)静载沉降量满足要求。 116 4.2.4处理方案 企业技术开发 2012年3月 度1.5 m),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9 100 kN,为设计 出现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原 极限承载力的70%。514、582#桩端持力层为砂土状一碎 因,是桩端持力层未达到设计要求。对34根桩旁补勘,确 块状强风化花岗岩(厚度1.5~3 m),单桩竖向抗压极限 定补强范围后,7根桩地质条件最不利位置补桩处理,整 承载力为设计极限承载力的70%。 4.4处理方案 体地下室底板加厚加大承台刚度,对建筑物的施工过程 4.及使用过程进行沉降专项监测。 分析事故原因,是工期紧、桩机队伍拼凑、施工管理 4.3某工程桩身缺陷、沉渣和桩端持力层事故的处理 4.3.1地质资料 素填土:厚度0.70~3.00 m;淤泥:厚度0.40~5.80 m;粉质粘土:厚度0.50~6.40 m;中砂:厚度1.30~1.80 m;残积砂质粘性土:厚度0.70~15.00 m;全风化花岗岩: 厚度0.80~13.20 m;强风化花岗岩:揭露厚度0.50~ 混乱造成,且个别桩浇灌混凝土中途停顿,引起桩身严重 离析、沉渣厚度和桩端持力层未达到设计要求。对3根低 应变检测为Ⅲ类桩报废处理,根据综合条件最不利位置 桩的承载力,以承台为单位验算补强,周边无建筑物补桩 采用锤击管桩,补桩位置各承台外轴线延伸处,同时加大 相应承台面积,考虑承台联合受力,提高整体性。补桩处 理后,管桩按相应规定检测。 31.90 m;中风化花岗岩:揭露厚度1.10~10.70 m。 4.3.2设计资料 冲孔灌注桩,总桩数747根,桩径800~1 400 mm,桩 长6~42 m,砼强度等级C30,设计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 冲(钻)孔灌注桩是隐蔽工程,技术要求高、工序多, 花岗岩,设计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7 000~16 700 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倍注意,及时预防减少事故。一旦发现 kN。 问题,应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相应的补救,并认真分析 4.3-3检测情况 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方案。 低应变检测桩身完整性发现3根桩为Ⅲ类桩。钻芯 97根,其中243#桩9.16~9.37 m桩身严重离析(与低应 参考文献: 变检测缺陷位置基本吻合),30根桩端持力层接触位置 11 JGJ 106—200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s】. 为砂土状一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厚度0.5~3 m)。18、 [50、550#桩沉渣厚度0.15~0.20 m。 [2]陈凡,徐天平,陈久照.基桩质量检测技术【M】.北京: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2003. 5结语 静载试验选取14根桩,其中桩径1 200 mm的50# 桩底沉渣0.15 m,桩端持力层为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厚 (上接第107页) 垫圈保护电缆。 ④确保传动柜中的所有设备接地良好,使用短和粗 的接地线连接到公共接地点或接地母排上。连接到变频 ④信号交换,信号通信模块:直流回路负极与接地端 子连接(1.5 mm )。 ⑤工控机主机屏幕等部件。外壳及接地端就近接地 器的任何控制设备(比如一台PLC)要与其共地,同样也 (4mm )。 要使用短和粗的导线连接。 按照此标准用专业接地测试仪器在规定测试电流下 5结语 对系统各部件进行接地电流测试。其中一侧探针或表棒 与电柜箱体或机壳相连,另一侧探针或表棒与各元件外 在烟草包装设备及其他包装机组设备上,接地保护 壳及接地端相连,此时得出的电压压降值应满足表2所 不仅保障了人员安全,同时也保障了包装设备的作业产 示。这样电气设备元件的接地保护及整个包装机电气系 量、信号传输及系统稳定性。当今中国许多的高端包装设 统的接地保护连续性。 备仍使用的是国外的技术,在消化国外技术的同时,我们 4接地导线的连接方式及注意事项 也必须形成自身的设计体系和标准。本文通过对包装机 电气系统接地保护的分析,希望让大家对整体电气系统 接地导线除了按照上文所述部分——不同部件对应 标准及规范有初步的了解。 不同线径导线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任意两个电气部件(特别是电柜内)的接地导线通 参考文献:过螺钉连接时如有绝缘层均应采用相应规格的接地垫圈 [1]BS EN 60204-1:2006,Safety of machinery—Electrical 并注意将垫圈齿面接触零部件表面,或者破坏绝缘层。 ②对于不同电压等级回路的接地汇流端子排在电柜 equipment of machines[S]. 内应分开。 [2]John Whitifeld.The Electricians Guide to the 16th Edition ③接地导线与柜体金属可能出现摩擦处,需加橡胶 IEE Regulations[J].Earthing systems,201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