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 张静芳:智能电网的基础条件 2.4先进的电力设备 率、电能利用率、供电质量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性 能,实现SG是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智能 的基本特征是能够实现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 实体电网作为SG的物理载体,是实现SG的 基础。必须加大骨干电网的建设,尤其是特高压电 网的建设,以构成坚强的电网构架;加强大区域电 互动化,主要依靠信息平台的建设和信息通信技术 实现。SG是一项长期的系统T程,其基础是多种 高级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该基础的奠定尤为 网的坚固性建设,实现大区域电网的互联,保证电 网的协调发展,为实现大区域电网智能运营创造条 件;同时要加强地区配电网的结构优化升级,适应 未来分布式电源、微网的连接。 重要。通过智能监测技术获得精确的系统实时数 据、用户的用电方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准确信 SG应具有灵活坚强的拓扑,因此需要研究更为 息;利用智能仿真和高级计算技术,准确估测系统 先进的电力设备,主要包括电源和储能技术、输配电 技术、电力电子技术、高效能源材料技术4大类L4]。 a)电源和储能技术。为应对全球能源危机, 清洁能源日益得到重视,今后电源技术将集中于核 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燃料电池等 清洁能源技术,以及洁净煤燃烧技术、高参数超临 运行的状态,预测故障,优化系统运行、用户用电 和储能行为;并结合智能分析T具,用友好的可视 化方法提高运行人员的操作水平,从而将电网建设 成为紧随时代发展的更加安全稳定的坚强SG。 参考文献: [1]肖世杰构建中国智能电网技术思考[J]电力系统自动化. 界机组、超临界大型循环流化床、多联产系统技 术、超级电容器、飞轮储能等方面。 b)输配电技术。在电网网架建设中,既要发 展大容量、远距离、低损耗输电技术,也要研究分 2009.33(9):124 XIAO Shi-jie Consideration of Technology for Constructing Chinese Smart Grid[J]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9。33(9):I24 布式供能技术以缓解输电网压力。输配电技术主要 集中在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特高压绝缘、高温超 导、微型电网等方面。 E2]谢开.刘永奇,朱治中,等.面向未来的智能电网[J].中国 电力.2008,41(6):19~ ! XIE Kai.LIU Yong—qi.ZHU Zhi—zhong.et al The Vision of Future Smart aridEJ3 Electric Power,2008.41(6):19—22. E32王明俊.白愈电网与分布能源[J]电网技术.2007,31(6): 1 7 c)电力电子技术。主要包括耐高压大电流电 力电子器件,轻型直流输电,以及固态变压器、固 态断路器、统一潮流控制器、静止无功补偿器、可 控串联补偿、有源滤波器、动态电压恢复器、静止 同步补偿器等灵活交流输电系统装置。 WANG Ming—jun Self-healing Grid and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l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07。31(6):1—7 [4]陈树勇.宋书芳。李兰欣.等.智能电网技术综述[J]电网 技术。2009,33(8):1 7. CHEN Shu・yong。SONG Shu—fang.LI Lan-xin・et a1.Survey d)高效能源材料技术。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 相关材料,燃料电池关键材料,高容量储氢、高效 二次电池材料,超导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以及高 效能量转换等。 on Smart Grid Technology[J]Power System Technology, 2()09.33(8).1—7 3结束语 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电力系统在能源转换效 作者简介:张静芳(1980 ).女.广东惠州人。电力工程师,工 程硕士,从事变电运行及继电保护工作。 发 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