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刊(总第97期) 秘乎教育 代札 教育前沿 学会赏识 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重庆市秀山县第一民族小学段小平 “赏识”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一项技巧。孩子微小的 努力,点滴的进步,不太明显的优点,不大起眼的长处,都需 要我们有足够的注意和重视。捕捉赏识孩子的每—个时机,用 恰当的语言和方式表现你对孩子的赏识,是每一位“望子成龙” 的家长的必修课。赏识孩子应该体现在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 动中,更应该体现在亲子教育的每—个场景和细节中。 赏识是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及时赏识,趁势而上 得到赏识,是每个人都渴望有的精神粮食,大到八九十岁 的老人,小到五六个月的婴儿。我的外婆已经九十岁的老人了, 我到她家去看她时,我经常对外婆说,外婆好清脆好干净,很 讲究卫生。于是外婆笑得合不拢嘴,常常穿的很干净。我们一 家人去了,她忙里忙外,高兴得不亦乐乎,把家里最好吃的东 西都拿出来给我们吃,走的时候还再三叮嘱要带走她给我们的 农产品。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们常常在孩子不需要关心的时候, 给了孩子过分的呵护,而当孩子需要父母赞扬和鼓励的时候, 却因为怕孩子骄傲而故作冷淡。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认 同,孩子更是如此,尤其是来自父母的肯定。孩子通过自己的 努力,在学习或者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这是多么值得父母赏识 的事情!这时候,父母应该为孩子感到高兴,应该及时给予热 情的赏识和赞扬。事实证明,及时赏识和赞扬孩子,比事后再 给予赞扬所起到的作用要大得多。作为父母,适时对孩子的成 绩给予积极评价,告诉孩子你因他的成绩而自豪,这将是对孩 子极大的鼓舞,促使孩子乘势而上,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如果 父母没有对孩子的成绩表示出及时的关注,会让孩子感到失 望,而这种失望很可能会让他们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 二、赏识孩子应该发自内心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但是,在 我们的眼里,自己的孩子总是不如别人的孩子好。这到底是为 什么呢?这源自于父母们望子成龙的心态。但是,每个人都有 优点,也有缺点,孩子也是一样。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经常会 把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甚至把别人的孩子 过度地美化和夸张,本想给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其实却给孩 子带来巨大的伤害,甚至会因此影响孩子的一生。我看过知心 姐姐卢勤老师的视频讲座,她说:“小时候妈妈给我的鼓励是 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我觉得妈妈给我的爱,就表现在对我 的鼓励上。我做的每一件事情,妈妈并不是在刻意赞扬,而是 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我5岁的时候,有一次—个人在家收拾 屋子,妈妈一回来,就说:‘哇,是谁这么勤劳把屋子收拾得 这么干净!’于是我就从门后边站出来。妈妈说:‘真想不到 是你,你可真能干!’就这一句话,我便爱上了收拾屋子的活 儿,总想给妈妈一个惊喜。”如果父母没有发自内心,那么, 所有的赞扬都是虚伪的,孩子会觉得父母是假惺惺的,赞扬的 目的就不可能达到。 三、善于发现孩子的努力,不要只看结果不重过程 在很多父母的观念里,孩子出现错误是不允许的。他们经 常会在孩子学习一项新事物时,密切注视孩子的一举一动,一 旦发现有错,立即十分着急地加以纠正,甚至训斥、打骂孩子, 一、孩子的健康成长。这个孩子是个男孩,四年级的学生,叫刘棚。 次,刘棚高兴地告诉妈妈,他的数学测验考了90分。妈妈 看了他的试卷,然后非常生气地说:“你看这道题,怎么能做 错了呢,白白丢了5分;再看看这道,你太粗心了,又白白丢 了5分。你真够笨的啊!”妈妈的话像一盆冷水浇在了刘棚头 上,本来喜悦的心情荡然无存,刘棚没有说什么,默默地走回 了自己的房间。在后来的一次测验中,刘棚只考了80分,迎 接他的自然又是妈妈的一顿训斥。从此刘棚对数学彻底失去了 一兴趣,学习成绩每况愈下。像刘棚妈妈这样的家长并不在少数。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让他们对孩子抱有极高的期望,一 旦孩子有失误和缺陷,就暴跳如雷、大加训斥,而冶晗忽略了 孩子所付出的努力。在赏识孩子的过程中激励孩子,让孩子获 得继续前进的勇气和动力,这才是父母应该做的。 四、错误中发现优点 利用赏识教育,重要的问题不在于孩子是否犯错误,而在 于父母采取何种态度让孩子认识并纠正错误。善于在孩子的错 误中发现优点,用赏识的态度去教育孩子纠正错误,比严肃的 批评和打骂更有作用。也许大家都看过陶行知先生”四块糖” 教育孩子的故事:有一天,陶行知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 的同学,他当即制止了王友,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放 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批了。陶 行知立即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 来到这里,我却迟到了。”当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后,陶行知 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让你 不再打人,你就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王友迷惑 不解,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说:“我调查过了,你砸他 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同学。这说明你很正直,有跟坏人作斗 争的勇气!”王友感动地哭了,他后悔地说:“陶校长,你打 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呀!”面对 王友的错误,陶行知既没有批评更没有打骂,而是换了一个角 度,用充满赏识的心态,从错误中发现学生诚实守信、尊众师 长、为人正直、敢于承认错误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赞扬。 五、赏识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赏识孩子的聪明或者漂亮 有一位到北欧某国做访问学者的人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周 末,她到当地的—位教授家中做客。一进门,她就看到了教授 5岁的小女儿。小女孩满头金发,漂亮的蓝眼睛让人觉得特别 清新。她不禁在心里称赞小女孩长得漂亮。当她把从中国带去 的礼物送给小女孩的时候,小女孩微笑着向她道谢。这时,她 禁不住夸奖道:“你长得这么漂亮,真是可爱极了!”这种夸 奖是中国父母最喜欢的,但是,那位北欧教授却并不领情。在 小女孩离开后,教授的脸色一下子就阴沉下来,并对中国访问 学者说:“你伤害了我的女儿,你要向她道歉。”访问学者非 常惊奇,说:“我只是夸奖了你女儿,并没有伤害她呀?”但 是,教授坚决地摇了摇头,说:“你是因为她的漂亮而夸奖她。 但漂亮这件事,不是她的功劳,这取决于父母的遗传基因,与 她个人基本上没有关系。但孩子还很小,不会分辨,你的夸奖 就会i.b.t. ̄ik为这是她的本领。而且她一旦认为天生的漂亮是值 非要让孩子做到分毫不差才行。孩子正值学习阶段,错误在所 得骄傲的资本,就会看不起长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这就给 难免。如果我们只是采取批评、挑剔的态度来矫正他们的错误, 她造成了误区。”“其实,你可以夸奖她的微笑和有礼貌,这 无形间将强化孩子的错误行为,甚至让他们产生严重的自卑心 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所以请你为你刚才的夸奖道歉。” 理。我们班有—个家长,经常对我说孩子的学习成绩怎么样怎 么样的,对孩子的要求非常的高,只注重孩子的分数,不注重 E—Ma iI:83836545@1 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