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刍议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中的困境与对策

刍议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中的困境与对策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职业教育

刍议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中的困境与对策

文/黄怡铭

摘要:在大数据新媒体的崭新时代,海量信息充斥着大学生视野,各种思潮在交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宣传 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力军,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触及灵 魂”,本文将对高校思政课改革中面临的问题做出自己的分析,并给出建议。关键词:思政课课程改革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 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意见》中强调,要“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

材进课堂进头脑,要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要

不断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由此可见,国家对高校思想政

治工作的重视与期待。能否真正将思政课上好,让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触及灵魂”,这是 每一位思政课教师都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一、 我国高校思政课中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思政课一直不受学生的

欢迎。这其中有思政课自身的原因,也是中国教育中普遍存在

的问题。多年来的应试教育,让学生产生反感情绪,社会上不

良风气的影响,不正确价值观的导向,让学生学习心态扭曲, 功利性强。一个针对4所吉林高校的调查显示:52%的大学生 对思政课“不够满意”或“不满意”;31%认为思政课“搞形式主 义”;29%认为思政课“所讲的内容脱离实际”;23%感到思政课 “枯燥无味”。从以上的调研数据可以看出,多数大学生对高校 思政课不感兴趣、评价不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四个 方面:一是教材内容枯燥,理论性太强,可读性较差;二是教学

内容空洞,没有扎根于学生生活,跟学生实际生活相关性差; 三是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理论基础不扎实,不能自如的把理论 与实践想结合;四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贯的教学方法不能吸 引学生。

二、 思政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教材内容枯燥,可读性不强。尽管今年来不断修订高

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但在一定程度上,教材的内容和形式

还是与社会现实之间有差距。教育讲究“因材施教”,教材也应

该因人而异。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高校有各自特点,学生 更是千差万别。教师是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二) 教师理论基础和素质亟待提高。近年来教育部和各

级教育主管部门非常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的教

学能力也有大幅度提高。根据一项关于思政课的调查显示,在

思政课的课程、教材和教师三个因素中,教师的表现最容易让 学生对思政课好恶产生影响。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教学水平对 于思政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三) 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的巨大 冲击。巩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是高校思政课的本质规定。然而网络媒体对大学生的思想

影响已经成为不可小觑的力量,微信、微博、facebook等知名社

交媒体的用户群已经到达一个相当大的量级,人人都有QQ、

微信帐号,2016年微信注册用户就已达7.6亿,新浪微博上大

学生用户的活跃程度更是非常高。人人都可以成为网络舆论

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人人都可以针贬实事、评论政府,这些都

给高校思政课所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带来巨大

挑战。高校思政课教师凭着一己之力对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的 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和引导,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 却在大肆宣扬消极的、负面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正反力量博弈210

祖国

2017.6.下

很显然极为不对称。三、解决思政课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 规定统一的教学大纲,不规定统一教材。高职高专和 本科生的思想教育要有区别,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思想教 育也有区别,因此应该允许高校有自主编写教材的权利。以全 国统一的教学大纲为主线,兼顾各类学生的差异。思政课统一 大纲但是不统编教材,允许并鼓励高校按照综合类、师范类、 政法类、艺术类、医学类等等类别分别编写并评选优秀教材。

(二) 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由于一些思政课教师自身 理论功底不扎实,在面对现实中时事热点问题,不能结合理 论,给学生一个有理有据的理论支持,导致思政课解疑释惑性 不强。因此,思政课教师首先要注重基本理论,授课时注重讲 清、讲透理论知识,让学生达到“知”与“情”的统一,“知”与 “行”的统一。多结合真实案例,例如历史事件、社会新闻、焦点 事件结合起来,把学生感兴趣的又能关注的点,与与思政理论 联系,就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开创多种教学模式,打造生 动鮮活的思政课,改变教学中单一地对学生进行机械理论灌 输的模式,转为服务学生成长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引渡人”角

色的模式。(三) 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占领舆论阵地。充分利用微博、微信、QQ公众号等的平台,及时、有效地传播正面信息,消除 负能量的影响,增加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

的教育引导功能,增强其教学实效性。给学生推荐好的手机 APP,推荐好的网络学习平台,甚至是好的电影、电视剧。一份 来自某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全校最受学 生欢迎的图书排行中,前十名中有6本书是关于宫斗、僵尸、 悬疑、凶杀类的小说,世界名著,自然科学经典著作无一进入 前十名。由此可见,是哪些思潮在引领学生的思想。

综上所迷,高校思政课改革不能一蹴而就,必须从教材到 教师队伍建设,逐一分析问题,解决好各个环节上的问题。思 政课的出发点,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培养学生 正确的三观,树立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结合“接地气”的思政 课教材,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习和掌握深厚的理论功底,再 心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正确的思想意识形态下同心

协力,思政课的改革一定能取得长足的进步。靼寒参考文献:

[1] 龙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如何有效传播正能量[J].红旗文稿,2015,(17).[2] 谢海潮微时代”,如何讲好思政课[N].福建日报,2015-7-27.[3] 陈二祥,陈志超.担当起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有的责任[J].红旗 文稿,2014,(22).[4] 陈代波.借鉴期待视野理论破解高校思政课教学困境[J].理论 视野,2014,(11).(作者简介:黄怡铭,硕士,助教,吉林职业技术学院,公共 课教学部思政教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